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阴神与阳神的区别,紫阳真人佚事

文章目录:

A、修阴神,出阳神:遍查无形众生,断附身灵体缠染!

↑↑

有相当一部分的信众,长期受到灵体、附体、仙家等等的侵扰,痛苦不堪;又不好意思和身边人讲,怕身边人说自己是神经病;也尝试过多种办法,例如传度冠巾、佩符吞章、超度驱邪、甚至最终立堂出马等等,均不能根治其要害;而且呢,在求医修道的过程中,基于很多内脉法理不懂,走过很多弯路,所以越修越迷茫,最后干脆放弃,变得人云亦云,玄而又玄了起来...

所以,有几个概念,给道缘深重的同修做个小普及,至于再深层次的法理,随缘再论了...

闭关法门是否可行?

很多法门讲,闭关之后观照内体,可与附体之灵,互相印证,共彼勘道,这个理论是对的,但是没有一个修丹经、懂心法的师父指引,基本是无疾而终。

鉴于当下修行人喜欢闭关,谈鬼神灾异,转世出神等等,笔者在此不避浅薄,说说以上这几个问题,尚望行家大德指教是幸。

先说闭关,很多修行者希图学天尊“克期取证”,不愿意浪费时间,入山苦修,以此证明根器上等,其志可嘉!此类人可谓一心向道,无可厚非。但是要知道的一点是:道法流传至今日,天地灵气稀薄,以闭关而悟道,无异于坐禅成佛,皆可望不可及也。

另有一等人,以闭关为时髦,三天两头坐几天舒适之禁闭,看几天莫名其妙之经书,枯坐妄想,美言闭关,实在可笑。

更有一等人,以闭关为幌子吸引无知之人,闭关修行,短期开个“天眼”,结个“胎神”,以道谋私 ,诚可鄙也。以上三种闭关实在皆为非正理之修持也。若说入山一段,静静心,陶冶情操,这是好事。但若在没有任何修证,入山闭关,则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下面略作分析:

一者,无得丹法全诀全法,入山静坐,返照内观,即使是得到大定真空,亦为顽空,以其未得还丹点化,未有大药过关服食,点化阴渍,故只可出阴神,成就鬼仙小果,人天小果,更有坐脱力亡之虞。当然一般人恐怕还达不到这样,能出阴神已经算修行有成了。

二者,入山只为图个清静,或找个自我陶醉满足,这种还算不错,毕竟身心陶醉,不算坏事。

三者,何时闭关是为有益?紫阳真人曰“未炼还丹莫入山”,徐复阳真人说“未炼还丹莫返照,恐出阴神碍大道。”佛家宗门云“未破本参莫入山。”此仙佛两家都指出,入山闭关是在还丹以后,那么何为还丹?所谓还丹是指,炼精化气功行圆满,已得漏尽通,已经完成七日大药过关服食,进入练气化神阶段。功夫到此 ,方有必要闭关入定,涵养胎元。若功夫未到此,入山无益。大家考证历代祖师修行传记、闭关时期便可证实我所说。

四者,或有人说 ,入山可以静心,可以入静。此论不算错,在现实中,能到清修或者苦修的庙宇里放空自己,已经实属难得了;虽道法无长进,道心却可得澄定。

但是呢,这和真正的“对景无心”,差距甚远。因为心法里的静并不是意识心,而是层次,若没有达到完全的胎息,辟谷,息住,脉住,妄言入静,这是不对的...

二、阳神、阴神、鬼神

另外呢,再做几个名词的解释:

1、阳神

功行进过炼精化气成就无漏,经过大药过关服食,取坎填离,胎从伏气中结。是为阳神,若还未能达到完全的胎息,辟谷,则仍不可成就阳神。

2、阴神

未做炼精化气,尚有习气。然通过长期的定功修持,达到大定,所出之神是为阴神。此为“只修祖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

近现代很多修行者,多落入此。这并不是说道法出了问题,而是修行人必经之径。亦或进过炼精化气,过关服食,但不能达到真胎息,真辟谷,最后所出之神也为阴神。因其未得阳精点化,故而仍为阴。

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要达到出阴神的功力,也是要经艰难险阻,修炼数年,道心未变之下,方有此等成果。出阴神第一关,必要持斋守戒。持斋对修行的作用是巨大的,持斋守戒之后,人体犹如天地之炉,起心动念,应如谷里声,感通上圣高真,吸纳天地灵气,可以非常敏锐的感知周边一切灵体,所以修炼丹经心法的道士,较容易感知查询到方圆数十里之内的一切灵体,自然就包括了仙家得本体,进而出阴神,斩除仙家本体,使其束缚人体之术断根,解除附体之害。这个是有实战之例的,在永修天师宫不仅有修炼焚符奏表金章法的正一道士,也有久浸龙门心法的全真道士,平日里互相印证,以各自的角度综合起来为信众解决难题,类似的实战案例,在后续的文章中,逐一为诸位剖析。

话说回来,而食荤而修者呢,则较容易耗散定气,有损精诚,难以通于神明。这也是为什么大型斋醮法会如罗天大醮、黄箓大斋等,必先开斋奉戒的原因。

而有些修行者,未得全法,只是修得炼精化气,保持住修持,护持丹元,得人仙果,可长生,但一遇外缘,动心起念,仍可堕入恶途。这是“只修命来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不过这已经不容易了,已属于后天勤奋修行者了。

3、鬼神

修持未得练气化神成功,或未经过炼精化气,只是一味返观禅定所得之果。但仍不一定可得此果,落入恶道。此为人天小果,很多修行者多入此道,实为可惜...

修得此层面者,多以心理、意识、甚至生理作用,偶尔的走神,幻觉出了阴神或者阳神。其实这仅是表象了。因为出阳神可达五眼六通,观一切皆入琉璃,可观照三界。即使是阴神,也有五通,亦可以洞观无碍,行法无虞...所以很多人到了这个阶段,自以为是天眼开了,修出了神通;但是给别人看事情的时候,又是漏洞百出,所以又会迷茫困惑,不得要领...

在此说说,为何有人,容易看到阴性东西的问题,大家若是仔细,可以看到,此类人大都精神不佳,面相阴郁。此阳气不足,故而容易感应阴物。并非什么神通,功能。实在是身体有毛病;这和出阴神者,有着质的区别。此处三丰真人早有明示,不再多论。

三、修阴神,出阳神

下面,我们引用一段丹经里祖师真人关于修阴神、出阳神的开示点化,非常经典。

吕祖阳神出游去看望师父,恰好铁拐李也在终南山,三人正在说话。

吕洞宾说道:“我有一事不明。”

钟离权道:“何事?”

吕洞宾问道:“阴神阳神有何不同?”

钟离权说道:“纯阴而无阳者为鬼魂,阴阳相杂者为阴神,纯阳而无阴者为阳神。凡人死后阴魂脱壳即成鬼魂;修功者阴未尽而出神过早,谓之阴神。其出之时,或眼中见白光如河,则神从眼出;或耳中闻钟磬箫管之音,则神从耳出。由其阳气未壮,不能擅破天关,故旁趋别径而从其便。既出之后,亦自逍遥快乐,穿街度巷,临水登山。但能成形,不能分形。但能游走人间,不能飞腾变化。若盛夏太阳当空,则阴神畏而避之。是以虽带仙风,未离鬼趣。”(从这里看出,钟离祖师对修出阴神者,加以小赞了)

吕洞宾道:“阴神可以炼为阳神么?”

钟离权道:“可以。学仙之人,不甘以小成,可于阴神出后再行修炼,将阴神原形粉碎。功到阴尽阳纯,真人显象。”(道末学道日浅,出阳神者从未见过一人,但是以此标榜的骗子,却见了很多...)

吕洞宾又问道:“如何将原形粉碎?”

钟离权道:“忘其身,虚其心,空洞之中,一物不生,则可以换凡胎为灵胎,变俗子为真人。”说完又看看铁拐李,而后笑着说道:“亦可食太上老君之仙丹。”

铁拐李欲言又止,钟离权接着说道:“常人无此仙缘啊!”(隐晦的说明了,天才地宝殆尽,灵气杀机稀薄,再无炼外丹的大环境了...)

铁拐李对吕洞宾道:“纯阳子无需担忧,你已为纯阳之神。”

吕洞宾道:“阳神既出,是否功完道成?”

钟离权道:“问得好!此有两择:一者就此罢手,在太空中逍遥快乐,飞腾万里,高踏云端,俯山观海。或游戏人间,千般变化,从心所欲。他们不顾及尸身,视之如粪土,尽情弃之,或抛尸于茅舍涵洞,或弃尸于山野荒郊,遗尸而远走高飞。此为速成之法,学仙之人多到此为止就心满意足了。但此法尚为下策,虽说是已经得道,却没有证得大道。”

吕洞宾道:“何为其二?”

钟离权道:“其二乃有志之士,不求速效,自愿做迟钝功夫。阳神可出而不出,修炼至阴尽阳纯之时,阳神健全再行引领放养之功;身躯可弃而不弃,保守元灵,千烧万炼,忘其如太虚,而以纯火烹之,形骸骨肉与之俱化,形神复又合二为一,公众号永修天师宫,此即炼虚合道,形神俱妙,合于遍布万化、无所不在之大道,出现百千万亿之化身,神通广大,拨云弄雾,移山填海,至此才算证得大道。”

吕洞宾道:“如何下手?”

钟离权道:“欲炼此功,需复将阳神收入祖窍之中,炼而复炼,炼神还虚,阳神百炼百灵,炼得阳神的慧光生神火,贯通躯体百窍,阳焰腾空,透足透顶,将躯体炼化入阳神之中,使神光普照。最后炼得通身神火,躯体崩散,粉碎为似有非有、似无非无、无形无迹的先天祖气,还归于太虚、达到天人合一。功夫做到此处,则可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浩劫不死,寿齐天地,到此才算是证得大道了。”

祖师的这些话,转换到对立面来讲的话,那就是:如果不能修成真我,肉身毁坏后,阴阳分离,识神与觉魂(守尸魂),只能经过地狱形成鬼身,最终毁灭。灵魂也要经过火狱的煎熬,才能投胎重生做人,继续想办法修行修炼,直到修成正果,回归到本源之界。修成真我,就有了可以在宇宙中四处行动的身子。

没有身子,如同人被剥皮而暴露。真身就是道身。修行修炼只能靠自己,凡是自己对自己有阻碍影响修行修炼的行为、思想、意识都是罪业孽障。外来的有误导阻碍干扰自己修行修炼行为的人,都是邪魔外道。

这个道理大家听懂了,就会很受益;对于长期受灵体干扰的信众也是一样,理解了修道的脉络之后,便可破除迷愚,便能生信心,自然也不会慌慌张张四处觅而不得...即便是附体之苦楚暂不能消除,亦可坦然面对之。

虽然绝大多修行者是不可能修炼到出阳神的,但是天道好生,总会留一线生机,正是常听说的“天衍四九,人遁其一”。虽然修炼丹鼎无望,但积功累德,一样可以功德圆满,由功德处脱凡入圣已经成了修道的主流...

就像上述所说的,有的修道之人,已经修炼至出阴神的能量,但是要想锤炼阳神却很遥远,于是转过头来再入世间法,为百姓谋福祉积功德,或广布教化、诵经祈福、劳作耕种、立观度人;或为遭附体侵扰者,查询仙家本体或隐态能量本体,从而驱赶勾慑,断其缠染...如此才是慧根通达,不执着,不究竟,于尘世中历练本身本心,内外兼修,最终才可能有澄悟大道的机缘...

B、阴神与阳神的区别,紫阳真人佚事

↑↑

张紫阳,生于宋太宗雍熙(984-988年)元年(984年),登仙于宋神宗元丰(1078-1086年)五年(1082年)三月十五日,天台人。自幼聪颖好学,经史百家无不涉读,通三教典籍及刑法、书算、医术、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

阴神与阳神的区别,紫阳真人佚事

宋英宗治平(1064-1067年)中,陆诜帅桂林,召置帐下,掌管机要。后随陆诜转至成都。宋神宗熙宁(1068-1078年)二年(1069年)遇刘梅蟾授以“金液还丹火候之诀”,“指流知原,语一悟百”,乃改名用成(诚),号紫阳。此后精诚至道,术业大成。

张紫阳修道力主内丹,认为“人人本有长生药”,“何须寻草学烧茅”,教化世人“休炼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草更非真”,要识真铅汞,丹砂非水银也。内丹修炼要“取将坎位心中实,点化离宫腹内阴”,即将坎中之阳气以点化离中之阴精,乃运行交会而复还其乾健纯阳之体。则人人修炼造化事毕。熙宁八年(1075年)著《悟真篇》宣扬道教、佛教、儒教“虽三分,道乃归一”的“三教一理”的思想。

张紫阳年轻时聪明好学,他在《悟真篇》序中自云:“仆幼亲善道,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陈、天文、地理、吉凶生死之术,靡不留心详究。唯金丹一法,阅尽群经及诸家歌诗论契,皆云:‘日魂月魄,庚虎甲龙、水银朱砂、白金黑锡、坎男离女,能成金液还丹,终不言真铅真汞是何物色’”。说明当时即热衷于道教的学习和研究。

阴神与阳神的区别,紫阳真人佚事

熙宁三年(1070年),张紫阳“丹成返台州,传道授徒”。因丹法“三传非人,三遭祸患”,学者多为“逐名利”。遂萌发著书之意,于熙宁八年(1076年)在临海著成是书,使有缘者能“寻文解义”。有所心得。故陈耆卿《嘉定赤城志》亦载其自成都得“金丹术归,以所得萃成秘诀八十一首,号《悟真篇》”。

张紫阳著成《悟真篇》后,再次离开临海,一度寓居于常州红梅阁(今江苏常州市红梅公园东南隅)。在红梅阁,他又成《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三卷和《金丹四百字》一卷。

及后,张紫阳在陕西的凤州(今陕西凤县)、阶州(今甘肃武都)传道时,因得罪凤州太守而“按以事坐黥窜”,被判流放,解送边塞。至邠州境内,会大雪阻于乡村酒肆,巧遇石泰。石泰见张紫阳被解差押送,乃询问其来历,张紫阳据实相告。石泰便与解差相商,引伯端前往邠州衙门,经与太守交涉,终于作出了免于流放的判决。张紫阳获释后,始忆其师曾云:“异日有与汝解缰脱锁者,当宜授之”语。遂将《悟真篇》及心要倾囊相授于石泰,使之成为嫡系传人。离开石泰后,张紫阳“事扶风马默处厚于河东”,并又将《悟真篇》“授之”。

回临海后,“筑室于山青水绿之中,乃扬罄然而怡怡然,若有所得。客传于市曰:遭贬张平叔归于山矣”。其后,张紫阳再次出山,“转秦陇”。并遵陆介夫遗嘱,往荆南(今湖北江陵)得转运使马处厚资助,“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今陕西紫阳县紫阳洞)修炼”。

相传张紫阳曾遇一僧人,僧人专修戒、定、慧,自以为得最上乘禅旨,能入定出神,数百里问倾到就到。二人雅志大发,相与契合,约定同游于扬州观赏琼花。

二人共居一室,瞑目而坐,皆出神游扬州,伯端神至扬州时,僧已先到,伯端要求各折琼花一朵为记。结果,二神归,僧取不出琼花,伯端却取出琼花玩耍于手中。僧十分惭愧,不明自其中道理。伯端告曰:“今世人学禅学仙,如吾二人者可问见矣。”二人结为莫逆之交。随后弟子问曰:“彼禅师与吾师同此神游,何以有折花之异?”伯端答曰:“我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所至之地,真神见形,谓之阳神。彼之所修,欲速见攻,不复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见无复形影,谓之阴神。”

阴神与阳神的区别,紫阳真人佚事

张紫阳的内丹学说主张以内丹为修仙途径,而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认为以人体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同时,他继承陈抟内丹修炼的系统方法,将炼养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张紫阳虽然认为道、儒、释 “教虽分三,道乃归一”,但与全真不同,他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尤其推崇佛教禅宗“明性”境界。《佛祖统记》说他“尝遍参禅门,大有省发”,他自己亦声称“仆得达磨、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万法”。

张紫阳认为:“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要枢,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因此,他将道教炼形气作为修命,以禅宗“明心见性”、“顿悟圆通”释内丹「炼神返虚」之境为修性,主张:“先以神仙命脉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

在修行上,张紫阳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而主张“大隐隐于市”,他似乎也无意建立教团。他本人就不是出家的道士。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开始有云游道士,也组织了南宗自己的教团组织。

张紫阳著作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禅宗诗偈》三十二首。晚年其弟子王叔邦辑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简称《青华秘文》。其中,于北宋熙宁八年(公元 1075年)撰写的《悟真篇》,以《阴符经》《道德经》为两大理论依据,“略仿《参同契》”(清.朱元育的《悟真篇阐幽》),全书宗承传统内丹学说,说明内丹炼养的根本原理就是归根返本,逆炼归元,并描绘内丹修炼的全过程及阐发丹经要点、修炼内丹的方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是书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