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向苏林:做到极致就是艺术品

向苏林,1960年出生,中国人民解放军5719厂高级技术专家,从事航空零部件制造30多年,攻克了多型航空发动机重要零部件制造和修复工艺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8月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内游人如织。在灯光映射下,一个做工精致的航空发动机模型显得耀眼夺目。这款发动机模型是向苏林在父亲住院期间,满怀真情纯手工打磨而成。他力求做到完美,只为尽最后的孝心,让老父亲看到自己的成就。

在工匠领域,“60后”的向苏林是地地道道的老师傅,从事航空零部件制造30多年,“追求完美”是他的标签。

21岁时,向苏林来到5719厂。在一线做机械加工,和铣床打了10多年交道,他熟悉每个零部件的结构。向苏林喜欢读王进喜的故事,他继承了父亲和师傅的精湛手艺,更汲取了老一辈工匠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航空发动机齿轮是飞机的关键零部件,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整体质量。某型齿轮由于加工位置深,第一次采用成型刀加工,加工时刀具振动,抛光效果不好,只能满足最低质量要求。

有人说:“达到标准就可以了,凡事不要过于较真。”向苏林没有理睬,转身扎进车间,仔细研究制定出多种加工方式,再用油石抛光表面。为了让齿轮成型精准,他反复试验,无数次调整焊接手法,只为找到最佳参数。

在他的指导下,加工出的齿轮与图纸丝毫不差。“向工,这真是一件艺术品!” 操作员双手捧着齿轮,对着灯光照了又照,不由发出赞叹。看着精美的齿轮,向苏林满意地说:“这就对了,把产品做到极致,就是艺术品。”

在同事眼中,57岁的向苏林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制造的零部件容不得半点瑕疵。有一次,向苏林作为空军航空修理系统专家,赴某国开展技术援助。出发前,准备发往国外的设备打包完毕等待装车,向苏林却仍不放心,向设备厂家提出要再检查一遍。

可厂家设备管理员说:“这款设备已卖出200多台,没出现过任何问题,不要大惊小怪。”这时,向苏林却较上劲了:“不行,万一到国外出了问题,怎么办?必须再检查一次,我心里才有底。”

在向苏林的执意要求下,厂家只好“屈从”。果然,开机操作,有一项功能无法实现。

“好险,没想到会出现这种问题,多亏了你,不然损失不可估量。”厂家设备管理员紧紧地握住向苏林的手,深感敬佩。

“质量安全只有100%,99%都是不合格,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向苏林经常对同事们这样说。在向苏林的儿时记忆里,一位初中同学的父亲,在一次调试飞机过程中被高速旋转的螺旋桨绞入,不幸遇难。事后查明,事故根源是一根钢索漏检。

“绝不能让悲剧重演,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改变一个家庭。”几十年后,重提这场悲剧,向苏林依然掩盖不住内心的悲痛。

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年龄大了,向苏林的眼睛不好使,看久了就会不停流泪。可是,一旦发现好东西,他就站在机床旁舍不得挪地,边揉眼睛,边擦眼泪,一颗颗汗珠从额头上流了下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叫他专家。但他说,自己只是一名平凡的工匠。

向苏林:做到极致就是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