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开上三嫔于天”非是夏启献美女于天帝

文/余永久 陈立柱摘要:依据上古天有三重(层),共主、巫师“因物之精”,即在各种动物精灵的协助下灵魂进入天界,求得天帝命谕以为天下则,指出“开上三嫔于天”为天下共主、大巫师夏后开(启)舞雩而上至于天庭,亦即第三重天,请命于天帝,厘定过去略文

“开上三嫔于天”非是夏启献美女于天帝文/余永久 陈立柱

摘要:依据上古天有三重(层),共主、巫师“因物之精”,即在各种动物精灵的协助下灵魂进入天界,求得天帝命谕以为天下则,指出“开上三嫔于天”为天下共主、大巫师夏后开(启)舞雩而上至于天庭,亦即第三重天,请命于天帝,厘定过去略文释义而解之的不足,探讨以事(史)通辞、董理古经的新路子。

《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开”本为“启”,即夏后启,因避汉景帝刘启讳而改作开。

郭璞注:“嫔,妇也,言献美女于天帝。

”清郝懿行作《山海经笺疏》,非之,以为“嫔”即“宾”。

他说:《离骚》云:“启《九辩》与《九歌》”,《天问》云:“启棘宾商,《九辩》、《九歌》”,是宾、嫔古字通。

盖谓启三度宾于天帝,而得九奏之乐也。

故《归藏郑母经》云:“夏后启筮,御飞龙登天,吉”,正谓此事。

《周书·王子晋篇》云:“吾后三年,上宾于帝所”,亦其证也。

袁珂《山海经校注》云:“郝说甚是”,说明他是从了郝氏的。

说“嫔”为“宾”是对的,甲骨文“宾于帝”之“宾”正若此。

但是,把“上三嫔于天”解为三度或几度宾于天,表面看来好象很通顺,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有问题。

解为三度,就把“上三”理解为“三上”了,而“上三”是无法直解为三次、三度之类的,把它解为三次、三度,“上”字的意思就忽略了。

如袁珂在《海外西经》“夏后启”条下述其事时就直说:“启为人神交配所生之子,本身固具有神性,故能‘三嫔于天得《九歌》、《九辩》以下’”。

袁先生这里径称夏后启“三嫔于天”,舍去“上”字不言,略文释意一如增字解经,显然是不合适的。

关于“开上三嫔于天”还有其它一些解释,因为证据不足,这里不再评述。

《海外西经》亦言夏后启事,曰“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配玉璜”,郭璞注:“层,犹重也”。

上古人形容天体常曰其形如盖,虞世南《北堂书抄》卷一四九天部收引有不少相关论述。

如引宋玉《大言赋》“圆天如盖”,引《皇览冢墓记》“天体如车盖”,引《论衡》“天若倚盖”,引《周髀》“天象盖覆”,等等。

古代还有“盖天”说,也是从天形大圆如盖而来的。

因此所谓“云盖三层”即云天三重,大意是说夏后启在大乐之野操羽舞环,舞《九代》之舞,即借助于物之精灵,舞雩而上通于天神,乘龙上冲三重云天,到达天庭。

这是古之巫师通过舞零而与神沟通常用的法子(详下文)。

这件事与上面讲的夏后启乘龙上天得《九歌》、《九辩》密切相关,都是乘龙上天,而且所在地点相同,很可能是同一件事的不同版本,至少也说明“上三嫔于天”之“上三”,不可以解为三次或三度,即不可以把它解为“三上”。

那么,怎样来说“上三嫔于天”才较为在理也符合实际呢?《山海经》乃上古巫师所传下,年代久远,文意多难索解。

是以后世论者意见纷纭,有时甚至完全相反,都是对于文意理解的差异而造成的。

避免因为文辞理解造成的歧义,我们认为可以先弄明白相关史事,由其事实联系相关记载来认识其文辞句意,即由其事以通其辞。

清代学者好讲由字通辞,由辞达意。

当文辞难辩、文意又不可确知的情况下,从反向来理解即由事(史)通辞,也不失为懂理古经的一个可取的法子。

当然,反向理解不容易把握,而且受到许多限制,至少相关之事大体可知才行,否则不足为训。

我们认为,本题是符合于这个条件的,夏后启宾于天帝已知,所求者只是他如何去宾于帝的,即只有“上三”两个字的意思不明白,若能弄清上古天之观念与如何升天,结合其他文献中夏后启乘龙升天的有关事实,则“上三嫔于天”便不难得到正确的理解。

陈寅恪说:“解释古书,其谨严方法在不改原有之字,仍用习见之义。

故解释之愈简易者,亦愈近真谛。

并须旁采史实人情,以为参证。

”以下谨遵陈先生所提供的方法讨论之。

文献中关于古之天子“乘龙“的记载很多。

如《大戴礼·五帝德》言黄帝“乘龙宸云”,帝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等。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帝赐孔甲“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也是此类。

《山海经》之类的山川鬼怪神灵图画,在战国楚王的宗庙墙壁上多有保存,王逸注《天问》就说屈原放逐之时,“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儒诡,及古贤圣怪物行事”,身处逆境的屈原即借而抒发心情。

故《离骚》中述其神游天庭,常曰乘龙、乘云、乘骐骥、乘日月等,这些都是借学古人乘龙云游天庭的故事抒发情怀的。

“开上三嫔于天”非是夏启献美女于天帝甲骨文“乘”字作一大人在树木之上,正象大人升往上面、天上之象形。

“乘龙”实即巫师通过舞动、麻醉等手段使自己处于迷糊状态,驱动各种动物精灵,即古文献所说的“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通过各种精灵的帮助,使自己的灵魂进入神的世界,与神沟通,求得神谕,以为天下大众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