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李零:山西自古多戎狄

文/李零山西自古多戎狄。戎狄与唐、虞、夏三族长期相处,早就是当地土著的一部分。(一)赤狄(媿姓)赤狄是媿姓之狄。媿字见西周金文,鬼字加女旁,这是西周族姓的典型写法。王国维指出,此姓是鬼方族姓。媿姓,今本《左传》有两种写法,除“怀姓九宗”作怀

李零:山西自古多戎狄文/李零山西自古多戎狄。戎狄与唐、虞、夏三族长期相处,早就是当地土著的一部分。(一)赤狄(媿姓)赤狄是媿姓之狄。

媿字见西周金文,鬼字加女旁,这是西周族姓的典型写法。

王国维指出,此姓是鬼方族姓。

媿姓,今本《左传》有两种写法,除“怀姓九宗”作怀,还作隗,二字皆媿字的通假字。

今姓氏用字,隗行而媿废。

《史记·秦始皇本纪》引《琅琊刻石》,其中有“丞相隗林”,即始皇诏版的“丞相状”,林字是状字的讹写,可见秦代已有这种写法。

《唐诰》“怀姓九宗”是媿姓的九个分支,今可考者有以下各支:

  1. 倗氏:即冯氏。

    见山西绛县横水墓地有两座大墓出土的铭文,M1是毕姬墓,M2是倗伯墓。

    倗伯的铜器也见于大河口墓地。

李零:山西自古多戎狄2.霸(?)氏:即潞氏。

《国语·郑语》有“潞、洛、泉、徐、蒲”,韦昭注云“皆赤狄隗姓也”。

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铭文(图二),霸(?)字有两种写法,一种似霸,但所从革,往往作束或东,另一种加各,甚至写成洛或格,皆以各为声符,字同露、潞,其实就是《郑语》的“潞、洛”,相当潞子婴儿的潞字,三晋货币中的字(图三)。

李零:山西自古多戎狄3.东山皋落氏:即太子申生所伐(见《左传》闵公二年),在山西垣曲。

山西垣曲出土过两件咎茖戈(图四)。

李零:山西自古多戎狄4.茅戎:在山西平陆茅津渡(见《左传》成公元年)。

5.甲氏:在山西武乡县西部的故城镇一带(见《左传》宣公十六年)。

武乡西部是战国的涅氏县,涅县是以涅水名。

涅水出护甲山,亦名甲水。

6.留吁:在山西屯留(见《左传》宣公十六年)。

“留吁王”见清华简《系年》。

7.余吾:在山西屯留县余吾镇。

《左传》成公元年记王师伐茅戎,“败绩于徐吾氏”。

徐吾氏出自漠北余吾水,即今蒙古国的图拉河,《山海经·北山经》作“涂吾之水”、《史记·匈奴列传》作“余吾水”。

徐吾即《国语·郑语》“潞、洛、泉、徐、蒲”的“徐”。

《后汉书·西羌传》注引《竹书纪年》有“余无之戎”。

屯留、余吾墓地出土“屯市”“余市”陶文。

8.铎辰:在长治地区。

《左传》宣公十六年:“十六年春,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

”杜预注:“铎辰不书,留吁之属。

”9.潞氏:在山西潞城,即荀林父所灭赤狄潞氏(见《左传》宣公十五年)。

三晋货币有币,同露、潞,疑即大河口潞氏之东迁者。

10.蒲氏:在山西隰县。

即《国语·郑语》“潞、洛、泉、徐、蒲”的“蒲”。

此外,山西的邻近地区也有赤狄。

如:1.廧咎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提到晋人伐蒲(在隰县),重耳自蒲奔狄,“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疑“狄”即边秦之狄,河对岸是延长和延安(都在延河上)。

《史记·晋世家》省“廧”,作“咎如”,索隐云“咎音高”,疑即秦高奴权的“高奴”。

项羽入关,立秦三将,董翳为翟王,都高奴。

2.泉戎:《左传》僖公十一年提到“扬、拒、泉、皋伊雒之戎”,杜预称为“戎邑及诸杂戎”,其中的“泉”见于《国语·郑语》的“潞、洛、泉、徐、蒲”,亦属赤狄无疑。

泉戎可能与洛阳金村的翟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