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秦汉)佩钱散论之射魅、烧蛊与傩祭

作者宋捷,号懒禅,古泉文库钱币系列丛书总编,师从王贵忱、戴志强先生,善钱币文献泉林掌故,喜秦汉民俗花钱,历代钱币及东亚诸国钱币均有涉猎,博而不专。本文节选自《戴门弟子藏泉与文选》第二部分“戴门弟子文选”。版面所限,择其片段,先睹为快。

佩钱散论

。。。。。。(前略)

五、射魅、烧蛊与傩祭

(秦汉)佩钱散论之射魅、烧蛊与傩祭

如图所示,此钱币有残断修补痕迹,其上应有挂环,下垂双鱼,为另一种典型佩钱式样。面背为四字对读,文字隶书,一面“除去不翔”,另一面“射魅烧蛊”。翔字通祥,吉祥的意思。(《论衡·是应》有儒曰:道至大者,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翔风起,甘露降。)不翔则为殃,“去除不翔”与上文“除凶辟央”意义相同。

另一面“射魅烧蛊”则书写随意,文字漫漶,颇为难认。“魅”为形声字。从鬼,未声。本义为迷信传说中作祟致祸的鬼怪。蛊,腹中虫也,毒物而病害人者。《周礼》:“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檜之,嘉草攻之。”可见,早在周代就有专门负责“掌除蛊毒”的官职一庶氏。其除蛊手段,一是以祝词祭神,求神除蛊,一是用草药熏除毒蛊。

(秦汉)佩钱散论之射魅、烧蛊与傩祭

《隋书·地理志》:“聚百种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自相啖,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日虱蛊,行以杀人。因食入人腹内,食其五脏,死则其产移入蛊主之家。”百虫相咬,胜者为蛊。

(秦汉)佩钱散论之射魅、烧蛊与傩祭

《说文解字》称“蛊,腹中虫也”,认为蛊就是人腹中的寄生虫。只是古代对此没有科学的认识,因此古人认为这些人体内的小虫子的来源主要与巫术有关。甲骨文中的“蛊”字,是同一个容器中有两条虫,头尾尖尖,而后的金文、小篆乃至楷书,“蛊”字器皿中的毒虫变成了三个。三为虚数,代表众多的毒虫。

(秦汉)佩钱散论之射魅、烧蛊与傩祭

汉人对世界的认知比较直观,认为自然界充满了神怪鬼魅,为了不让自己受到伤害,他们采用巫祝、压胜、祭祀等方式以威逼利诱的手段来克制抵御它们对人类的侵袭。而射魅烧蛊就是一种主动出击的方式。

(秦汉)佩钱散论之射魅、烧蛊与傩祭

笔者认为,这枚钱上的文字反映的是汉代人腊日驱傩的习俗。腊日是春秋战国时代兴起的国家祭祀宗庙社稷的主要节日,原称为腊,汉荀爽《礼传》曰:“夏日嘉平,殷日清祀,周日大蜡”。至秦改为腊字。《史记·秦本纪》日:秦惠王“十二年初腊”。

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腊祭百神”。腊日还要举行一种驱鬼除疫的仪式,称为傩。这种仪式来源于原始巫舞,后成为民间习俗,自西周至战国盛行不衰,汉时进入宫廷,成为规模盛大、仪式隆重的驱鬼驱疫的祭仪。

(秦汉)佩钱散论之射魅、烧蛊与傩祭

1954年发掘的山东沂南画像石墓中,前室北壁横额上刻画着一幅大傩图,十几位面目狰狞身有毛羽的凶神,正在驱逐奇珍异兽,有的正在追杀,有的正在吞噬,而鸟兽则作四散逃离状。反映的是方相氏率十二神道进行驱鬼逐疫的具体情形。

(秦汉)佩钱散论之射魅、烧蛊与傩祭

《后汉书·礼仪志》完整的记载了当时傩祭、傩舞的盛况:“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夜漏上水,朝臣会,侍中、尚书、御史、谒者、虎贲、羽林郎将执事,皆赤帻陛卫。乘舆御前殿。黄门令奏曰:‘侲子备,请逐疫。’于是中黄门倡,侲子和曰:‘甲作食酗,脚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祥,揽诸食咎,伯奇食梦,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穷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女

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女不急去,后者为粮。”

(秦汉)佩钱散论之射魅、烧蛊与傩祭

现代傩面具

“因作方相与十二兽舞,欢呼,周遍前后省三过,持炬火,送疫出端门,门外驺骑传炬出官,司马阙门门外五营骑士传火弃洛水中。百官官府各以木面兽能为傩人师讫,设桃梗、郁福、苇茭毕,执事陛者罢。苇戟、桃杖以赐公、卿、将军、特侯、诸侯云。”

(秦汉)佩钱散论之射魅、烧蛊与傩祭

现代傩戏

可见,在傩祭、傩舞过程中,不仅要有射、烧的过程,还要以仪式感极强的歌舞、唱祝等形式压胜,以达到去除不翔,驱逐包括魅、蛊在内的种种妖魔恶鬼的目的,这枚花钱概括反映的就是汉人腊日驱傩的高古风俗与盛大场面。

(秦汉)佩钱散论之射魅、烧蛊与傩祭

宋代 大傩戏

以上,我们从事佩风俗开始,探索了佩钱起源,并依据钱币实物从佩钱的命名、形制、使用范围诸角度分别探讨。作为早期花钱品种之一的佩钱,其种类之多、用途之广,并非一篇短文所能包涵,这里只能以点带面,有待后文补充。

(全文请参阅《戴门弟子藏泉与文选》一书)

(秦汉)佩钱散论之射魅、烧蛊与傩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