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人鱼和鲛人和塞壬的区别)

本文由公众号“记忆群岛Isles”授权发布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公元四二三年的春天,永嘉太守谢灵运出游。他沿着沐鹤溪信步而行,两岸山水奇秀,草长莺飞,真令人目不暇接。溪边忽有两名女子在浣纱,走近细看,这两个女子生得容貌娟秀,俨然是越女西施的重现

谢灵运是当时最优秀的诗人,此情此景,他禁不住吟诗一首:“我是谢康乐,一箭射双鹤。试问浣纱娘,箭从何处落?”两个女子听了,不予理睬。谢灵运又做一首:“浣纱谁氏女?香汗湿新雨。对人默无言,何自甘良苦?”

这首诗的挑逗意味更加明显,但听得二女吟道:“我是潭中鲫,暂出溪头食。食罢自还潭,云踪何处觅?”话音刚落,两位女子就是消失不见,但见青山隐隐,烟水茫茫,佳人的踪迹无从寻觅,谢灵运只得怅然而归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谢灵运像 据《三才图会》

细看这则出自《太平广记》的故事,是两个鲫鱼精撩拨起了谢公的情欲,在中国的志怪中,多有鱼类化为人,与红尘中人相爱的故事模型。谢灵运遇到的鲫鱼精还算是善类,转瞬即逝,其出场仿佛只为了道破自身的秘密,而诗人的轻佻,也使她们见识到了世间的污浊,遂转身离去

鱼变化为人,是“物老则怪”的道家观念,动物的年龄如果异乎寻常,或是千年,或是三五百年,就能成精怪。它们都在可以隐瞒自己的身世,它们来到人世间,不得不小心翼翼,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旦说破,就岌岌可危。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同是《太平广记》中,还有鱼变为男性,努力融入人类社会的故事。三国东吴的余姚县有个百姓叫王素,他有个十四岁的女儿,貌美无双,王素甚是爱惜,舍不得把女儿嫁出去。忽然有一天,来了一个求婚的少年郎,“姿貌玉洁,年二十余”,这个年轻人自称叫江郎,愿娶王素的女儿,王素夫妻见这个少年生得貌美,便把女儿许配给了他。

转过年来,江郎妻怀孕,到了年底,产下一个绢囊式的异物,用刀剖开,里面满满的都是白鱼籽。王素夫妻怀疑江郎不是人类,趁夜间江郎就寝以后,把他的衣服藏起来,细看这些衣服,都隐隐有鳞片的纹路,细看又有光华闪烁。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第二天早上,江郎起床找不到衣服,大声咒骂,家人赶来观看,见床下有一条六七尺的白鱼正在挣扎,王素急忙上前将鱼砍断,扔到了江中,王素的女儿后来也改嫁了。看来,跨物种的通婚是不被祝福的,鱼精遭到厌弃,融入人类社会失败,而且还丢掉了性命,虽然有神通变化,却也算计不过人类

这些人鱼相恋的故事似乎过于古老,情节也相对简单,它们有更为古老的原型。《山海经》里有“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的陵鱼,此外还有氐人、互人、赤鱬等人面鱼身的怪物,人和鱼的关系变得暧昧不清,两者之间似乎在寻找某个彼此可认的最大公约数,身体元素的拆解与重新拼贴,造出了一大批妖异的新型物种,实为后世人鱼故事之滥觞。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陵鱼,据《山海经笺疏》

《搜神记》中又有鲛人:“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陵鱼和鲛人的出现,只有外貌和神异的功能之陈述,故事在传播中增添枝叶,它们模糊的影子也终得渐次清晰。

据陶思炎先生在《中国鱼文化》中的考证,民间故事中的孟姜女即是鲛人故事的变体,她善织善绣,为丈夫万喜良做寒衣,哭倒长城时又现出了善哭的一面,她曾送给丈夫一颗宝珠,含在嘴里就能不渴不饿,孟姜女哭倒长城之后,秦始皇见她貌美,就想纳为妃子,孟姜女投水变成了白鱼。孟姜女所显露出来的神通,都可与《搜神记》中的鲛人特点相吻合。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在江淮地区流传的孟姜女歌谣中也有这样的唱词:“鲤鱼就是奴家变,细眼红尾苗条身,世人对我多珍重,捧上桌案敬神灵”,从中或可看到民间叙事中暗含的原型密码,上古的神话并未消散,而是在民间秘密传递。

从鱼到人的变身,是先民的认知从自我感观出发,往往以自身解释自然界,进而把自身与自然界混同起来,进入物我混一之境,我中有物,物中有我,即庄子所谓“齐物”,终于,人的元素占了上风,从半人半鱼的怪物,到人格化的鱼精,可惊可怖的原始巫风消散殆尽,而代之以旖旎绚烂

还有一种水中怪物,介于人和鱼之间,难以归类,更像是博物学层面的未知物种,这种生物叫做“海人鱼”,林坤《诚斋杂记》载:“海人鱼状如人,眉目口鼻手足皆为美丽女子,无不惧足,皮肉白如玉,灌少酒便如桃花,发如马尾,长五六尺,临海鳏寡居多取养池沼。”

这里出现的海人鱼,是一种与人几乎完全一样的生命体,几乎看不到鱼的特征,而且是“美丽女子”,所不同者,她们可以和鱼一样生活在水中,所以沿海地区的单身渔民多抓来这种人鱼养在池塘里,以备不时之需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目睹过人鱼的查道,据《查氏宗谱》

据《徂异志》载,北宋的使臣查道出使高丽国,在海上遇到了这种海人鱼。某日傍晚,查道的使船停泊在一个不知名的海岛,忽望见海岛沙滩上有一个女子,“红裳双袒,髻发纷乱,肘后微有红鬣”,查道命水手用竹篙将这个女子扶到了水中。

女子到了水中,向查道施礼,随后不见,原来她是搁浅在沙滩上。水手不认得这是何物,查道俨然是个潜伏已久的博物学家,他说:“此人鱼也,能与人奸处,水族人性也。”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显然,海人鱼是人类欲望投射的暗影,海滨之民视之为玩物。海人鱼肤白貌美,可以豢养在池塘或水缸里,不害人,而且事后不用负责,文献中提到的海人鱼,皆强调海人鱼的玩偶功能,这里不存在真正的情爱,仅表现为淫欲的满足,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海人鱼的悲剧?因为海人鱼的特殊身份,人伦大义出现了盲区,阴暗的故事得以萌发。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人鱼,聂璜《海错图》

清代画家聂璜在《海错图谱》中绘制过海人鱼的画像,或是出于某种道德禁忌,他画的人鱼是雄性,四肢皆有,皮肤黑色,头发金黄,眉目鼻眼都和人相似,所不同者,人鱼的后背有鳍,臀后有短尾,手指之间有连蹼,这些水族特征足以说明,它来自水中。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海人鱼还会“骑大鱼随波往来”,看起来它们的生命活力还是极为充沛的,这也是一番血脉贲张的海洋风貌。

或许,在未知的海洋深处,真有这样一支人类的远亲,它们早已退守海洋的深处,处处躲避着人类。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白秋练,据《聊斋志异图咏》

人和鱼相恋的故事,能够圆满的似乎太少,这岂能满足国人的“大团圆”情结,终于,有一个花好月圆的故事姗姗来迟,该故事出自《聊斋志异》里的《白秋练》一篇,这一次蒲松龄照样出手不凡。

故事的男主人公慕蟾宫是商人之子,有文才,在船头吟诗,被美女白秋练看中,白秋练的原身,是一头白鳍豚。白鳍豚是一种淡水鲸,虽有鱼的外形,却是哺乳动物,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如今已经绝迹。白鳍豚成精,也真是空前绝后了。

白秋练和慕蟾宫相爱,这时却逢洞庭龙君选妃嫔,听闻白秋练貌美,想要纳入龙宫。在这类故事中,每到危机时刻,都有法力高强的人物出现,在白秋练的指引之下,慕蟾宫手持鱼腹绫,去求一位得道的真君,真君在绫上写了一个“免”字,如画符之形。

也不知这位真君是何来历,法力也真高强,迫于真君的压力,从此老龙不敢再打白秋练的主意了。几经波折,二人终成眷属。白秋练还保留着水族的生活习性,隔三差五需要去出生之湖的湖水里浸泡,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于是慕蟾宫举家迁到了湖畔居住,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像童话故事里说的一样,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故事到此也戛然而止。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追鱼》剧照

在民间秘密传递的人鱼相恋故事,也出现在戏曲中,越剧的传统剧目《追鱼》就是人和鲤鱼精的一段奇缘,故事说的是北宋嘉祐年间,应天府有个书生名叫张珍,父母在世时,曾与丞相金宠女儿金牡丹指腹为婚,不幸的是,张珍父母双亡,不得不千里迢迢来金府投亲。

不料金宠见他衣衫褴褛,很不高兴,就借口“金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为由,命他在碧波潭前书房攻书,等考中状元,方能完婚。张珍只得答应下来。其实金宠见张家败落,便想赖掉婚约,从此婚事再也不提及

哪知碧波潭里有一只鲤鱼精,她见张珍多情,而金宠和女儿嫌贫爱富,心甚不平,便化身为一个美丽的姑娘和张珍相爱。后来金宠得知,请来张天师捉拿鲤鱼精,鲤鱼精发起大水,仍不能取胜,幸有观世音菩萨前来搭救,鲤鱼精忍痛剥下三片金鳞,丢弃千年道行,变成了没有法力的凡人,和张珍结为夫妇,也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越剧电影《追鱼》剧照

《追鱼》还曾拍摄为电影,由越剧名家徐玉兰、王文娟主演,鲤鱼精对爱情大胆追求,付出了巨大代价,而又丝毫无悔,这一艺术形象也受到人们的喜爱

同样也是大团圆的结局,击中的却是像金家父女一样嫌贫爱富的势利之辈,这就是戏曲的教化意义。穷与达之间的阶层差异,导致难以结合,与异类鲤鱼精的结合反倒不难,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王小波《绿毛水怪》

古老的故事并没有终结,王小波的小说《绿毛水怪》,也同样是接续了人鱼之恋的传统,主人公陈辉和杨素瑶是小学的同班同学,俩人的行为思想都有些与众不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他俩在书店里发现了共同爱好,于是凑钱一起买书,直到初中,再到下乡插队时分开,之后陈辉听说杨素瑶游泳溺水而死,悲伤不已。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杨素瑶没有死,而是变成了半人半鱼的水怪,陈辉决定和杨素瑶一起去当水怪,却因病未能成行。在海洋这片象征着自由的理想世界里,陈辉却与最爱的人失之交臂

鲛人传说:人鱼的美来自你内心的恶

人和鱼相恋的故事绵绵不绝,从上古时代面目可怖的半人半鱼的精怪,到美貌智慧勇敢的女性形象,鱼精走过了漫长的演进道路——世间有太多的不堪,对美好人性的诉求也开始在鱼精的身上层层叠加,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在鱼的身上,得以豁然洞见人类的龌龊,亦照见世道人心,人鱼相恋的故事正是对罪恶的讽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