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教文化:百家论道·关于生活—生态—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导论

道教文化:百家论道·关于生活—生态—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导论

今年新春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时至今日,已在世界诸多国家流行。在神州中国,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医务工作者勇敢担当在前,百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使疫情迅速得到了控制。在这个人类面临大流行的疫情的时候,许许多多的人在直面生死与异常生活及百态人性的过程中慢慢沉静了下来,对疾病、健康,奉献、担当,自私、自由,任性、自律等人生问题展开议论,对人类的生活、生态、生命态度也开始了思考,出现了许多颇有见地的文章。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已经紧迫地到了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认真反思,对生活、生态、生命进行深入思考的重要时刻了”。

关于生活、生态、生命的话题,记得是2006年9月在陕西白云山论道中,我曾发表了题为《道:促进个体和整体的和谐并生生不息》演讲,提出“生道合一的生命价值;知止不殆的生态价值;道在人中生活价值。亦即生活、生态、生命的三生的理念。2018年时候,在与静通、静众等好道之士谈论起海岛明珠帕劳的神奇,进而设想能否以三生的理念为指导,在帕劳创建一个集探讨、觉悟、升华启迪人生、利益生活、保护生态,智慧生命的文化圣坛,以祈为人类发展有所贡献。此次新冠疫情,又让我们再一次对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并多了一份深有感触地沉思。

生活,生态,生命是个大课题,是关于人生的大题目,诚如傅斯年先生所说,“人生问题是个大题目,是个再大没有的题目”。谨此以美生活,善生态,慧生命作为一己之见的关键词,并作为今年“净明讲堂”的讲座内容,在此分享与好道之士一起来思考。

一、美生活 在知足

人因为生活而多姿多彩。生活因为多姿多彩而展现出人生一幅幅不同的画卷。美生活就内含在这一幅幅不同的画卷当中。《说文解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段玉《说文解字注》说:美者,甘也,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伸之凡好皆谓之美。从羊大。羊大则肥美。羊者,祥也。故美从羊。生活,即生存与活动,大致定义是指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亦即生活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是人自身活动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的总和。《孟子·尽心上》说“民非水火不生活”。既有衣食住行,生养劳作,还有心身感觉与观察思想。既有客观的各种活动,还有主观的各种意识。近代俄国哲学家、作家车尔尼雪夫斯曾提出“美是生活”的概念。对于生活与美学的定义在中文翻译本中有这样的经典概括:“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也就是说:“生活就是美的本质”。当代学者吕荧进则认为:“美是生活本身的产物,美的决定者,美的标准,就是生活。凡是合于人的生活概念的东西,能够丰富提高人的生活,增进人的幸福的东西,就是美的东西”。可见,车尔尼雪夫斯“美是生活”的概念,不仅对当代中国的美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学者认为从“美是生活”到“生活美学”是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一条主流线索。诚然,这对于我们今天探讨“美生活”也是颇有启益的。

“美生活”的含义,当然不能等同“生活美学”。“美生活”的范畴是要围绕人的生存发展中的衣食住行,生养劳作,心身感觉,观察思想,品行操守的各种活动,亦即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其实,追求“美”的生活也是古往今来人类的共同愿望,以人为本,以家为重的中华民族更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尚书·洪范》提出了体现国人美好追求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也就是说:构成人生美好幸福的要素有五个方面,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长寿是命无夭折而且寿命寿长,富贵是钱财富有而且受人尊重,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身安宁,好德是本性仁善而且德行宽厚,善终是生命无横祸恶疾而且安乐离世。这已成为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最美好的祝愿,成语“五福临门”由此形成并成为中国人最熟悉最常用的词语。与五福相对则是六极,即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即凶祸短命夭折,疾病,忧愁,贫穷,品行丑恶,心志懦弱。这是人生不美好不幸福的内在及外在因素。道家佛家则认为影响人生不美好不幸福是十业,即:身业杀盗淫;意业贪嗔痴;口业恶口妄言绮语两舌。以道家佛家看来,生活的不美好,不如意更多的还是自身行为和意念所决定的, 如意业贪嗔痴,道家又以其为三毒,贪毒由贪欲之心引取;嗔毒由忿怒之心引取;痴毒由迷惑不明之心引取。道家有《清静经》说:“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美生活就是要让生活回归真实,因为生活就是生活。一方面是要对自身的行为和心意不仅要有自律,还要不断进行修正,以使生活的美成为真实常在,并成为内心的自发。另一方面是要在古往今来思想者已有的思索基础上,以我们熟悉的经典名言为依据,进行简明的“常识”性的疏理和探究,从而得到启发并遵行。有知者说的好:打破常识可以,但不能没有常识。

一是感受真实生活的美。生活是真实的,生活的美就在这个真实生活中,真实的生活本身就是美。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应该顺应生活的“常识”而生活。如衣食住行乃生活之基本,但作用是衣以保暖,食以充饥,住以遮蔽风雨,行以往来交通。再如人伦礼遇之交际,要在尊老爱幼,恤孤怜贫,爱物及物,自利利他。遵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定律。再又如春夏与秋冬之自然变化轮转,人当顺应自然变化规律生活,饥则食,寒则衣,困则眠,即所谓适者生存。诚然,生活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犹如天有风霜雪雨,月有阴晴圆缺,自然中的许多生命,虽然是栩栩如生,缤纷多彩,但有的是转眼即逝。生活更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也就是说生活没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即所谓“大成若缺”。再有,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美的,只不过在生活状况、物质生活条件上有差异而已。生活中还会有许多身不由己的事情,身不由己一方面是情愿陷入其中,最后丢失了自己;一方面是身在其中无法逃避,需要自己定而能安。事实是每个人所生活的环境都处在变化之中,我们所要的就是既要顺乎其变,又要处变不惊。无任得失,圆缺,顺逆,变化如何,坚定的让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总之,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缺少感受美的心。还有就是由于忙于日常琐事,忽略了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美就在生活本身,感受美、享受美,皆当以健康为首要前提,始终保持一个健康的心身去面对生活,生活的美就无时无处不在。

二是涵养内在心灵的美。孔子在《论语·里仁》说:“里仁为美”。意思是居处有仁爱为最美。这个居处既是指自己也可谓邻居乡里,是对人内在品德修养的要求。也就是说生活的美不仅在真实的生活,也有人的心灵活动。人是有心灵的生命,有识有觉,有身有心。佛家说是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有色、受、想、行、识之五蕴。道教净明则提出“忠、孝、廉、慎、宽、裕、容、忍”的垂世八宝,作为好道者处世修行的基本要求。所以,心灵的活动才是我们能不能感受美的主体。一是心要有爱。孟子曰:仁者爱人。并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们说医者是仁心仁术,就是因为医者有大爱;《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二是心要能淡。诸葛亮戒子训说:非淡泊无以明智,淡泊的人少负累、少算计、少纠缠,生活会更轻松更纵容,淡而后能定,淡而后生香。明崔铣有《六然》句说:自处超然,待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三是心要能容。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容是要人有博大的胸襟,容就是能宽以待人,人与人之间,与其能辩,不如能容。容能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容能不嫉人之才,不鄙人之能,不讽人之缺,不责人之误。庄子说:不能容人者无亲。是故宋朝圣训说: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四是心要能静。静是人生最重要的修行,诸葛亮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的修行能使人心灵清明,心胸远大。水静则明,人静则慧。非宁静无以致远。乔布斯曾有感而说:你的心灵渐平静下来,你的视界会极大地延伸。清翁同和有联曰: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南华真人说: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五心要能通。通就是通达,通就要适应自然的变化,人都愿望事顺心顺,但人生的过程中不可能都是顺心顺意的,有了阻碍也是正常的,关键是自己能从心里来疏通。心灵要向江河水流一样,不畏阻碍,勇往向前。

三是品味艺术多彩的美。生活中不仅有衣食住行的真实,也不仅有里仁为美的仁爱宽容,还要有诗意生活及诗意的生活情怀,也就是艺术的生活追求和艺术生活态度,是丰富人生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论语·泰伯》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使人兴起好善弃恶之心。礼,可以使人进退得宜,立身处事。乐,可以陶冶心身,使人养成良好的品格。由经典到现实,我们都可深切感知到,艺术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它也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人的生活,让人更有情有趣,并增长高度和宽度。有情则使让人更亲切,有趣则使让人更快乐,有高度和宽度让人更豁达。第一,艺术培养人发现美欣赏美的直觉和灵感;法国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庄子曾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壮美感动着人,优美摄引着人(康德语)。自然的山山水水和众多景物及四季变化,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虽然身在其中,却因为习以为常,没有了欣赏的自觉。因此发现美欣赏美的教育,人小就要重视。丰子恺曾说:一方面是“直接”用艺术来启发人的“艺术的”心眼,以养成儿童发见“美的世界”的能力,养成其美的创造能力;另一层面则是强调凡属人生的事都应该时时处处“间接”的教以艺术方面的意义。总之,是要将艺术溶入人生,涵养人生,提炼人生,在人生中创造艺术之美。第二,艺术陶冶涵养人的修养品。琴棋书画诗词赋,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太熟悉的东西了,以至今天许多人还在学在读在写,是中国读书人的重要生活情趣和生活素质。琴以抒情,棋以静思,书以和气,画以赋形。诗词赋更是集景情理为一体,融文采气韵灵感于一炉 。以书法来说,清包世臣曾提出“平和简静,道丽天成”曰神品,其次则是“酝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逐迹穷源,思力交至,曰能品;楚调自歌,不谬风雅曰逸品;墨守迹象,雅有门庭曰佳品。南朝书法家王僧虔说:“书法妙道,神采为上”。世人者喜爱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兰亭序》之美,不仅有书法气韵之美和文章畅然之美,还有景物生动之美和人生的感慨之美,让人美在形,美在情,美在意,美在心,着实给人涵养和陶冶。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的艺术魅力更是让人神往。李白的《静夜思》及《望庐山瀑布》,崔颢的《登黄鹤楼》,杜甫的《望岳》及《春夜喜雨》,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等等,难以胜数。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总之,“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

道教文化:百家论道·关于生活—生态—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导论

美的生活犹如美的世界一样,既丰富多彩又自然深刻。《孟子·尽心下》则说:“充实之为美”。董仲舒则说:“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老子在《道德经》说:“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于人”。庄子则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强调“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但就人生来说,无任生活的境遇和生活的态度如何,根本的是一个“安”字,古话说“安身立命”。如何才能“安身立命”呢?“安”首先是要有健康的心身,健康第一;“立”主是,要立身立业,立功立德,立信立命。张载有名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但为“立”也要常思“拿的起,放的下,想的通”的人生大智慧,入世而出世,以不致陷入迷茫。但其核心旨趣还是要“知足”。古话说:知足常乐。知足才能得心安,身安则命立。知足就要寡欲。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曾国藩家训说: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衰。知足就不会嫉妒,不嫉妒才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道教文化:百家论道·关于生活—生态—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导论

二、善生态 在知止

生活的美好,离不开生态的良好。诚如孔子在《论语·八佾》所说:尽美矣,又尽善也。美和善既有其相同之义,哪就都是定义事物的美好,但善的意义内化可以更近同于仁和慈,引申则是利他的友好、 擅长等。《说文解字》说:善,吉也。从言,从羊。《国语·晋语》则说:善,德之建也。亦即人的良好品德 。只有尽美才能尽善,只有尽美尽善才能让人类生活的充实。也就是说,人类不仅需要充实的生活,更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二者是密切相连的。所谓“善生态”,是指人类要以“善”的心地去对待我们所处的生存和生态环境,与他人与各种生命和平相处,特别是要有重视生命和利他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善就是要让我们有不忍之心,让四端之心得到成长,让仁爱之心得到发扬;善就是要象水一样,润物,谦虚,利他,包容,不争,澄净,安和。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说苑·杂言》尝记述子贡问“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拘裾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志。善就是要“仁民而爱物”,善就是要谨记《大智度论》中所说:诸罪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度人经》中则说:要“不杀不害”,要“齐同慈爱”。

人的生存最需要善相处好的,一是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这两个相互就是“善生态”必须要善待好的重要关系。人是群居性的生物,所以人类的活动往来被称之为社会。人和人的相互关系,说起来是既很复杂也很简单,事实上因本位的不同和利益的分别又真很矛盾,在建构好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儒家的理念其实是更易知易行。概括起来,一是要相亲。《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也就是人与人相互之间要仁爱相亲,义利要在适宜,重在尊敬贤者。二是相信。常言说,人无信不立。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并说:言必信,行必果。人背信则名不达。管子则说:信不足,安有信。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信用,人与人所以能相亲也是因为彼此相信。三是要思诚。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则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并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诚既是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天地本性法则,所以诚才能自成,诚才能行化天下,以至“至诚无息”。能令事物生生不息,长成万物,承载万物,覆盖万物。而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道家《阴符经》三才相盗的思想是最有富有洞见和智慧的,经中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元胥元一注说:万物盗天地而生,人盗万物而养,万物盗人力而成。天地、万物和人相生、相养、相成,三者之间谁也离不开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相互盗取,相互协调,三才才能安好。因此,处理好天地、万物和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才是和谐自然生态的关键。阴符经用一个“盗”字来喻意,盗既是相互盗取利用,又是相互依存的;盗既是个体的生长需要,又是构成相互适宜和谐的重要因素。《太平经》中则说: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人生在天地间,所以人欲得安,就先应让天地得以安,人与天地相互一体。《太平经》中还有以物种多少论富足的重要理念,经中说:上皇时代,有一万物二千多种物种生出,名为富足;中皇时代,物种略减,故曰小贫;下皇时代,物种更少了,称为下贫。富代表的是生命兴旺,万物备足。这些平实而重要的生态观念,对今天生态保护都是特别重要的,也是今天的人类要特别铭记和奉行的。

人文生态的美好,自然生态的和谐,有两个字最重要,一个是敬字,一个是和字。根本是要知止。

《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要告诉我们的是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敬, 孔子说:礼者,敬人也。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相互关系,最重要就是礼敬他人。这其中,诚如陶行知所说:要人敬者,必先自敬。其次是尊敬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敬字中要有礼有尊重、有爱心,还要有谦虚、有诚意。在人与自然之间,则重在人要有对自然有敬畏之心。人是自然万类中的重要一类,天之高明,地之承载,万物的繁多,四季的生成收藏,还有海的宽阔,山的雄伟。在大自然当中人虽然是在大自然的宠儿,是万物之灵,但也是藐小的一分子,既没有资格无端傲慢,也没有理由无序无休索取,人类赖有天地万物的无私给予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所谓“天德无量”,理应对大自然存有敬畏之心,对自然天地和品类万物尽好守护的责任。

孙思邈真人《风药论》中说:天得和风,云头自低,地得和风,五谷自生,木得和风,枝叶自荣,水得和风,波浪自平,人得和风,六脉春融。风和才能康泰,风和才能日丽,和是这个世界最美好的景象。因而,《国语·周语》说:和实生物。《老子想尔注》中也说:和则相生。反之,阴阳不和则没有生长,《太平经》中说:“有阳无阴,不能独生;有阴无阳,亦涌独生;有阴有阳而无和,亦不能生存”。并说:“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也就是说,有和才有生存发展,有生才有生长繁荣,有和才有生生不息。老子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和就是知常,知常就是知道。知和才能知自然发展规律,知和才能明白事物的常理,不按规律与常理任意作为,只能带来祸害。老子告诉我们,人一定要知和,促进生发的和气就内含在万事万物之中,人只要顺应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不刻意作为,事物就会得到良性发展。人与天地及万物只有相和才能相生,人类因此才能得到恒久繁衍发展。

生存生态的美好,是人类共同向往的。道教有洞天福地,洞天福地是神仙游息的地方,是修道者修行隐居的圣地,是世人向往人间仙境。在洞天福地里,有品种众多花草树木及珍贵的中草药材,有许许多多的鸟兽昆虫,可谓是和风朗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宁静祥和,是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洞天福地,因清与幽而开列。司马承祯在《天地宫府图》序中说: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因清幽而开列。陶弘景在《真诰》中说:“土良而井水甜美,居其地必得度世见太平。……兵病不往,洪波不登”。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遍布华夏大地,供人修行隐居,游息安心,感受大自然之美好,领略繁物之珍贵。李白有《山中问答》曰:问佘何意栖碧出,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ya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在现实中,洞天福地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旅行游览的风景胜地,历代也都曾对洞天福地的名山建筑和山林草木及等动植物给予了明确的保护。《茅山志》中载有唐代的《大和禁山敕牒》和宋代的《敕禁册》,敕牒明确要“禁断猎樵苏、秋冬放火”。《武当山志·大明诏告》,则要求山上的人文建筑,要“审度其地,相其广狭,定其规制”来建设,不得破坏山体,要依山就势。每一个洞天福地,就是一个生态保护区。道教尊重万物,善待万物,把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山川、河流,都视于生命的共同体,它们和人类相互依赖,共生共荣。每一个洞天福地,就是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区。

佛教则说是极乐世界,也是最利有情人类生活修行的地方,《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对此有具体描述。经中说:“世尊告舍利子:有佛世界名曰极乐,……今现在彼安隐住持,为诸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胜,利益安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处处皆有七重行列妙宝栏杆,七重行列宝多罗树,及有七重妙宝罗网,周匝围绕四宝庄严”。其中有八功德水,增益种种殊胜善根。”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种种殊胜善,多福众生常乐受用。有妙音雅乐,闻之诸恶烦恼悉皆消灭。经云:“极乐世界,净佛土中,自然常有无量无边众妙伎乐,音曲和雅,甚可爱乐。诸有情类,闻斯妙音,诸恶烦恼,悉皆消灭。无量善法,渐次增长,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有增益有情人类身心健康的花雨。“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昼夜六时,常雨种种上妙天华,光泽香洁,细软杂色,虽令见者身心适悦而不贪着,增长有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有丰富奇妙多样的飞禽。“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常有种种奇妙可爱杂色众鸟,所谓鹅、雁、鹫、鸿、鹤、孔雀、鹦鹉、羯罗频迦、共命鸟等,如是众鸟,昼夜六时,恒共集会,出和雅声,随其类音,宣扬妙法。”有和风清气沐浴,“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常有妙风吹诸宝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俱胝天乐同时俱作,出微妙声甚可爱玩”。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美妙绝伦的生态景象。

善生态的美好,关键是要能知止。我曾在白云山论道中说:“知止不殆,就是要求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界生态环境的承受限度,对那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事情,即使是有极大的眼前利益,也要自我约束,不能去干。这样才能避免自然界的报复,避免因小而失大,今得而明失”。知止是哲人对人类生存发展最冷静最深遂的思考,是对人类最无声最深远提醒,是人类思想中最平易最深刻的理念。看似平淡无奇,却是人类最应该牢记的,也是人类最值得静心深思的。

道教文化:百家论道·关于生活—生态—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导论

三、慧生命 在知常

慧,从心彗声。意为敏捷聪明,指可用心把无用的草变为有用的扫帚,故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后引申为持帚扫地,为心除尘。意在清心净虑,洞察真相。清柳华阳结合佛家的慧命学说和道家内丹修炼著作了《慧命经》,他在该书《序》中说:得伍冲虚传他秘旨,“豁然通悟,乃知慧命之道即我所本来之灵物”。由此可知,慧命就是生命本来的灵性,是拂去一切外在影响的本来生命。追寻这个灵物在道家来说就是悟真,了知本来生命的就是真知,能透彻贯通的人就是真人。庄子《大宗师》说:“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慧生命就是要用现代人已接受的慧命之概念,用古人的智慧来再度审视我们的生命,洞察生命之本来,显明生命应有的意义。

何谓生命,《礼记·祭法》中说:大凡生于天地间者皆曰命。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引《仙经》则说:我命在我不在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风邪者,皆由恣意极情,不知自惜,故虚损生也。夫人所贵者生,生之所贵者道。人应该贵重自己的生命,不能恣意极情损伤自己的生命,更应积极让生命得到升华。庄子在《养生主》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古人亦云:以有限之性,寻无极之知,安得而不困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生不能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更不能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身外之物,人不能被外在的无限的知识与物质所困缚。进一步而言,因为贫病辛劳及烦恼忧愁,人们更深深地感叹生人生苦短。佛家认为,构成现实世界的地水风火四大要素皆是空的,何况人生的的名利财富呢。因此要放下名利,放下得失,放下荣辱,放下恩怨,放下生死。破尘沙,断无明,证法身,长慧命,找到自我的本来生命。

诚然,人类也不能只高谈空色而泯灭一切,因为生活是真实的,生命也是真实的。《中庸》提出“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高明是人生的境界,中庸是行为常理。冯友兰先生曾说:“极高明是言心,道中庸是言学底事。立心超乎万物之表,而不物所累,是高明;及行事则忒地细密,无过不及,是中庸。并在《新原道》绪论中说;“中国哲学有一个主要底传统,有一个思想的主流。这个传统就是求一种最高底境界。这种境界是最高底,但又是不离乎人伦日用底。这种境界,就是即世间而出世间底。这种境界以及这种哲学,我们说它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境界与行为是统一的,出世与入世也是相通的。冯先生曾在《人生的境界》一文说: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 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据此,要使真实的生活过得美,生活生存的环境很适宜,生命的境界更高明朗慧。人类就需要参透身名荣华与生死烦恼等身心羁绊,回归真实生命的本来。

参透身名。对于身与名,老子曾睿智地自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声名与身命哪个更亲,身命与货利哪个更多,得到声名与失去身命哪个是“病”。贪图声名货利之心愈甚,劳损就愈多,货利钱财积藏的越多,带来的祸患就越大。河上公章名名此章为立戒章,告戒人们要重视的不应是声名货利,要知道声名货利是会对身命带来危害的。进而,老子在十三章又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人身所以有祸患,外在是因为把人身的声名货利看得太重,内在是因为人身有劳累,饥寒,欲好的困扰,若能忘却人身,超脱凡俗,出入于无有之间,复归生命的自然本性,与道相通,哪里还有什么祸患。《诗经·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参透荣华。所谓荣华,顾名思义即显达,是身名的外在显现,古往今来多少人为此穷其所能,甚至因此漠视身命,最终伤害了性命。世界科技与商业奇才乔布斯曾有一短人生精彩感言:“人生没有限制,去你想去的地方,达到你想达到的高度,一切都在你的心和手中。他叮嘱: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千万不要被财富等身外之物俘虏,崇尚创造、简化、生成和建构之力。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由荣华显达到骄傲奢侈,一如骤风暴雨转瞬成灾,历来古圣古贤,对此也是多有言论。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墨子·辞过》则:“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汉王充在《潜夫论·论荣》中说:“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宝富贵荣华之谓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唐诗人白居易有诗曰: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李商隐《咏史》说: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司马光《家训》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并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曾国藩家训则说:“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道家传承老庄之学,指出仙道贵生,人道贵华。谭峭曾著《化书》,其中专有《俭化》一篇论俭之义。他说:“一人知俭则一家富,王者知俭则天下富。俭于听可以养虚,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护富,俭于公可以保贵,俭于门闼可以无盗贼,俭于环卫可以无叛乱,俭于职官可以无奸佞,俭于嫔嫱可以保寿命,俭于心可以出生死”。

参透生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对于生死之问,孔子以生的重要来回应了死的追问,但人生大事莫过于生死。《太平经》说;“凡天下死亡,非小事也。一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司马承祯《坐忘论》则说:“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对此,庄子直面生死,以超然心态给世人以启发,他认为;在诸利害之中,死生最为重大,但“死生无变于己”。他假借骷髅之口言道: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人生适时而来,人死也是适时而去,安心适时以顺乎自然,便不会为世俗的哀伤与快乐所动。也就是把死生看成一个生命自然演变,所有生命,有生就有死,“死生如昼夜”。对此,玄学家郭象曾说:“夫死生之变,犹春秋冬夏四时行耳。故生死之状虽异,其于各安所遇一也”。但是,死生之事无任如何都人生不可回避的大事,重要的是如认识生死,掌握生死,成全生死。庄子还在《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其通天下万有之中的皆是一气,所以气聚则生,气散则死。《西升经·道象章》则说是:“五音所动摇,遂志乐色,散阳以为明,布气成六根,从是有生死”。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章则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人所以出生而入死,皆因求“生生之厚”失道而亡。故《太上老君内观经》中说:“道无生死,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要使生命长久,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度人经》则提出说: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参透烦恼。人生因有生老病死,因有无数无量希求,所以烦恼扰乱如影随形,时刻相伴前后。《太上老君说清静经》说:“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尤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烦恼的产生来源于贪求,因此人必须要减少自己的贪求,让心回归于清静,南朝梁宝志《大乘赞》也说:“但无一切希求,烦恼自然消落”。而烦恼的根源则是心意,《西升经》说:夫心意者,我之所患也。《清静经》说:“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了静,而欲牵之”。那如何来遣除心的扰乱叫呢?经中说:“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不于心累,不于形累,不于物累,如此才能遣除去烦恼。庄子告戒世人则是要心斋坐忘,因为人生犹如《红楼梦·好了歌》所说: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心斋是要“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坐忘则是要“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并说:“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即耳无所听,心无所动,远离外在身形体和去除内在心智,与天地相通。

道教文化:百家论道·关于生活—生态—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导论

超越物我。超越物我就是不要被外在的事物牵缠和我之心念羁绊,让心明澄静如玉。张文勋先生在《儒道佛的自我超越哲学》一文中说:儒道佛三家学说在对待现实人生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同的,但都追求一种超越世俗、超越物累、超越自我的人生境界。他提出了孔子四母,庄子三无和佛家二执。《论语·子罕》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引朱子《论语章句集注》说:绝,无之尽者。毋,史记作无是也。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执滞也;我,私已也。四者相为始终。起于意,逐于必,留于固,而成于我也。这是孔子提醒世人不要被私已的私意欲求所牵累的重要论述,关键是要摒弃私已之我。佛家的二执,是指我执与法执,是人生最容易犯的两种“执障”,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是前提,法执即种种欲求,成为人生的“业障”,以至于沉沦而无明。所以,要在“破二执”,不为物我所牵缠。庄子的三无,即《庄子·逍遥游》说:“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是庄子的生命向往,唐成玄英曾释曰:物物而不物于,故逍就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遥就靡所不为。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在这个追求逍遥的过程中,重在要从“有待”转化为“无待”。庄子认为,列子御风而行,是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才是无待。总的来说,就是要像至人、神人、圣人一样,把自我融入宇宙大化之中,顺心自然大化。超越身名,超越生死,超越物我。

悟真知常。《西升经·道象章》说:“去本而就末,散朴以浇淳,道变示非常,欲使归其真”。人生最易容失去的就是本来天性和淳朴,这其实也是生命重要的,道家对此是特别重视。南华真人《马蹄篇》中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龅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而伯乐所谓的善于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阜栈,以及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等等,其橛饰之患,鞭挟之威,伤害马的本性。他认为“素朴而民性得矣”。而圣人用仁义礼乐,则是在残朴以为器,道德以为仁义,也是在破坏人的本性。在《应帝王篇》中还讲述了“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的寓言故事,告知世人不要好心办了伤性害命的傻事。而修真存真就是要保持人的原初之素朴和天真之本性。南华真人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拒;倏然而往,倏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谓真人,不以生死为喜忧,不忘不求不妄为,任生命自然周流。“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漠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怵,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真人谦逊而不傲慢,得失、安危皆不撄于心。真人知道合道,以道为的本性。知道就是要知自然永恒之常道,故《阴符经》开篇就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观知天道,亦即知自然之常道,并勤而行之,自然生生不息。老子《道德经》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知常则能无所不容,知常自然至大至公,知常自然独行独立,知常自然天德无量,知常自然合道永远。简布而言之,就是要知天地万物的自然之道,知生命长久的永恒之道。

道教文化:百家论道·关于生活—生态—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导论

结语

美生活,善生态,慧生命,核心就是一个生字。南华真人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为一”。天地与我是同生的,万物与我是一体的,生是天地成物最美力量的展现。故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间,万物芸芸,天覆地载,生生不息,所以常言曰天地有好生之德,其德大无可量,是谓天德无量。这个大德天德,也就是道。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道使万物得以产生,德使万物得以育养,“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清戴震《原善》说: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也就是说:生活生态生命的根本都在道。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的一切皆由道而生,由道而长,道不仅是万物产生的本原,也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人为万物之灵,其生其长其成其育,都内含在道中,皆离不开道运化。所以。人要以道为根本法则,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的法则是是道是自然,那人的根本法则也就是道就是自然。是所以南华真人说:“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道即是万物之由,生化万事万物的根本。反之,道也因生而让世人得以明白并珍重,《太上老君内观经》说:“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没有生就显现不了道,没有道生就不长久,生与道合一不离,则生则长久繁荣。

就人生现实而言,生活无不向往美好,生态无不向往和善,生命无不向往智慧,美善慧实可成为现代人向往和追求。生活、生态、生命的话题,是一个既广大又精微,既深远又现实,既永恒又难尽的哲学命题。我以为,生活、生态、生命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三个不同的圆环,一环套一环,最核心是生命,最外围的是生活,在生命与生活之间的是生态之环。或者说是三重,第一重是最高最深的,是生命,第二重是生态,第三重是生活。生命之环是红色之环,象征着热烈与庄严;生态之环是黄色,象征着富贵与愉悦(红色可以和绿色合成黄色);生活之环是绿色,象征着繁荣与和舒适 。生活是时间,生态是空间,生命是无限。立体来说则是三重,第一重是最高最深的、是生命是道,第二重是生态是德,第三重是生活是势是成。特绘《三生框郭图》一幅,以概说其要。

生活,生态,生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它们所共同遵守遵行的根本则是“道”。“道”是生生不息的源泉,是万事万物的宗本,是中国思想最基本的源动力。是虚无,是平易,是朴素,是清静,是真常。近代学者金岳霖先生曾著《论道》一文并强调说:每一文化区都有它底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有它底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源动力。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的目标。思想与情感两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让我们一起来行道修道吧,以道为根本依据,反省我们的生活态度,反思我们所作所有,启迪我们追寻生命的本真,实践生命本来意义。以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生态更良好,生命更智慧。

(作者:张继禹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