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可道,非常道:永恒之道是难以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道可道,非常道”,在楚简本中,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大致的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言说的,但是我这里要说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道,而是永恒之道。

那么,永恒之道,是什么道呢?那就是“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故而守恒的道体自然之中的一切事物,都是道体聚散的产物,都有生命周期,经历了成住破空,就会化为他物。这其中永恒不变的,是道体这个的本原。所以,恒道是什么?就是自然的本原。

道可道,非常道:永恒之道是难以言说的

大道之学,境界高远

由于汉文帝刘恒的缘故,为尊者讳。所以恒道就变成了常道。而老子到王弼,经历了众多的师徒传承,就好比学生听课做笔记,悟性有高低,认识有差异,于是乎,道德经被改得七零八落,据说到了清朝末年,已经有数百个版本。然而最接近于原貌的,首推楚简本(老子之后大概百余年),其次是汉帛本(汉初),其余的版本,都仅供参考,已经面目全非。

故而研究《道德经》,要以楚简本为主,汉帛本为辅,参照以王弼本、河上公本。当然了,要想彻底研究透《道德经》,还是有很多法门的,比如《中华道藏》,或者说兼通如下七个法门:

一是读懂古文字。真正的汉字,是象形文字,也就是客观实存之外物的简洁的素描画。字是简洁画,画是复杂字。真正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金文和篆书,而后来简化的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都失去或部分失去了象形的本义。因此,要想研究先秦经典,必须要有深厚的古文字功底。

二是谙熟先秦文化。先秦时期,经济上是农业社会,政治上是封建分封制,社会的阶层包括贵族、平民和奴隶,而贵族阶层则包括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道德经》所针对的,是贵族,特别是对周王和诸侯的劝谏。如果不了解先秦文化,是无法参透《德经》的。

三是具备科技功底。《道经》是自然概论,阐述的是自然之道,也就是自然的本原(道之体)及其规律(道之运)。所谓科学,是人类已经掌握的、自认为正确的自然规律,而所谓技术,不过是科学的物化。科学是对于自然规律的近似和逼近。人类走到了今天,对于科技的掌握,已经从物质的颗粒性,步入了能量的波动性,而道体,则是一种极其微小、不可细分的基本波,其参数为信,其变化为息。没有自然科学的功底,连量子纠缠都不能理解,是无法参透《道经》的。

四是具备管理经验。《德经》是王道概论,阐述的是王者,管理的是人心。正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的心相,是变动不居的。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特别是没有政府管理经验,是很难参透人心的,也就无法参悟王道之要。

五是具备历史功底。《道德经》是自然概论和王道概论,而历史则是王者治道的实验田和试金石。因此,以经解史,以史证经,把经典和历史有机结合,是参悟经典、诠释历史的重要法门。没有鲜活的历史案例,阐明经典也是空中楼阁。比如,道家哲学的“无为而治”,反映在历朝历代中,便是建国伊始的休养生息,例如西汉初期的迅速强大,为汉武帝的大有为时代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六是结合百家经典。中华传统文化之树,道为根,德为干,道儒佛为三大杈,百家为小枝,枝上有条,条上有叶,叶上有细胞,如是无限细分,至于无穷。道家侧重的,是自然;佛家侧重的,是心法;儒家侧重的,是礼仪。道家作为概论,正好为各个流派所详细阐述,因此,正好用各个流派的理论,来佐证道家哲学。例如,佛家所说的“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一个守恒的客观实存体,在道家哲学中,就是自然的本原,也就是道体。

七是涤清先验知识。从“物—相—文”三元体系来说,客观实存之外物,必然对外有所呈现,其所呈现的信息,作为原料,经六根进入人体,势必受到大脑存储器中的先验知识(配料)和心田之中的欲念牵缠(佐料)的影响和再加工,三料合一之后,不能必然正确反映外物。因此,要抛却先验知识,不能妄断其有无。其基本原则,叫作“不能证伪的,可能是正确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些客观存在的,正是幽微难测,需要用智慧去观照和品悟,而不是用先入为主的偏见和执念,来左右哲学的认知。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真正的大道,是极其微妙的,远非有限的人类语言体系所能够完全阐明。人心都有一杆秤,人人都是本自具足,祛除欲念,以清净之心去感悟,就会逐渐走近自然的规律,也就是大道,或者叫作真理。知不尽言,言不尽道,一切都在不言中。

【诗文均为原创,图片源自网络;自度度人随喜,转发分享多谢。泰和文化 吕秉中 博士www.gztyh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