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虎溪三笑与拈花一笑

东晋时期的某年深秋,庐山东林寺内。

慧远禅师同来访的两位好友,诗人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正在品茶论道,相聊甚欢。

山幽谷远,有清风徐来,伴随着四溢的茶香,好不惬意。

虎溪三笑与拈花一笑

如斯美景,引得陆修静兴致大发而出了句上联:

“与天地书静气”

慧远禅师听后,不紧不慢地对出下联:

“同山水论精神”

陶渊明抚掌称快,问陆修静:“何为道不可道?道若不道,何以悟道?”

陆修静笑道:“何不问慧远大师。”

慧远笑而不语,继续给二位斟茶。

陶渊明又问道:“拈花一笑,不拈花也笑,笑却不语,笑从何来?”

慧远禅师答曰:“笑与不笑与拈花何干?笑便笑了,管他来处作甚?道非道,非可道,命题有错,答即错。”

陆修静接过话来说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虽如此,你却也依旧乐此不疲啊。”

陶渊明笑道:“明心见性也,明心见性也。”

三人大笑起来。

虎溪三笑与拈花一笑

三人聊得尽兴不觉时辰,眼见天色已晚,陆陶二人起身告辞,慧远禅师结伴相送。三人路上余兴未消。不觉间走过了山下虎溪的小桥,这时忽然听到山崖密林中传来一声虎啸长吟,威猛无比。原来,慧远禅师有个规矩: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如过了虎溪桥,山中老虎便会长啸而鸣。

听闻虎啸,慧远禅师才发觉自己已经破例,三人相视片刻,再度大笑,而后施礼作别。

虎溪三笑与拈花一笑

这便是自唐代盛传开来的“虎溪三笑”典故。故事明显是杜撰的,因为慧远禅师与陶渊明是同一时代的人,陆修静却要比二人晚几十年。慧远禅师圆寂的时候陆修静才10岁。

故事虽为杜撰,但三教合流的寓意却成为美谈而得到广泛流传。而且成为了画家们最喜欢的题材。自初宋开始,以虎溪三笑为题材的画作便层出不穷。其中最早的作品当属初宋时期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虎溪三笑图》,作者一直存有争议,至今没有答案。而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宋朝初期石恪绘制的《虎溪三笑图》和李公麟的《三笑图》。

虎溪三笑与拈花一笑

《虎溪三笑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为什么自初宋后各个时期的画家都喜欢《虎溪三笑》的题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虎溪三笑寓意着儒释道的大融合,不同时期的画家都想通过绘画来实现这一寓意,用来追慕高贤的思想。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现存于故宫中明成化帝的《一团和气图》。此图冷眼一看是个盘膝而坐的体态浑圆的弥勒佛,细看时却发现是三人合一:左边是一个道士,右边是头戴方巾的儒生,二人手中各执一本经卷盘膝而坐,相视微笑。中间的弥勒佛则是将手搭在两人的肩上,手中的佛珠垂在一旁。身旁二人的侧脸相对,完美地凑成了一张弥勒佛笑逐颜开的正脸,整个画作构思奇妙,浑然天成。

虎溪三笑与拈花一笑

明成化帝朱见深《一团和气图》

值得一提的是,虎溪三笑与拈花一笑的典故都在传递着中国人的哲学:含蓄,谦逊,中庸,内敛,自洽圆融,看破不说破。西方人不懂中国人的思维与逻辑的原因大概也因于此。相比较挂在门楣上的规则,写在契约中的条款,我们更喜欢这种含蓄内敛的,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会”。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高维度的语言,是灵魂彼此之间的交流,没有足够深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沉淀的民族,很难理解这虎溪三笑,拈花弹指的意境。

这里是读书大排档,关注我,带给你更多有趣的知识。

虎溪三笑与拈花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