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二里头文化一期:太康居斟寻、后羿代夏与少康复国遗存

文/张国硕“太康居斟寻”与“后羿代夏”是夏代历史中两个重要的事件。多年来,学界在探索夏文化的过程中,试图就两大事件在考古研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加以探讨,虽然有少部分学者否定或不敢肯定存在后羿代夏遗存,但多数学者认为后羿代夏事件确实发生过,在考

二里头文化一期:太康居斟寻、后羿代夏与少康复国遗存文/张国硕“太康居斟寻”与“后羿代夏”是夏代历史中两个重要的事件。多年来,学界在探索夏文化的过程中,试图就两大事件在考古研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加以探讨,虽然有少部分学者否定或不敢肯定存在后羿代夏遗存,但多数学者认为后羿代夏事件确实发生过,在考古学上应有一定的反映。关于何种考古学文化为后羿代夏遗存的问题,学界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二里头文化和新砦期上,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如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是太康失国、后羿代夏以后的夏代文化,或认为二里头文化为少康中兴之后的晚期夏文化,二里头文化是少康复国后发展起来的。

还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一期是太康时期的夏文化,第二期是后羿代夏影响和造就的夏文化。

更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三期之变是后羿代夏事件的反映,偃师尸乡沟商城是后羿所居斟寻。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新砦期或新砦二期遗存有大量的东方文化因素,其应与后羿代夏事件有关。

具体来说,其认为新砦二期晚段与少康复国事件有关,二期早段与羿浞代夏事件关联。

或认为新砦期很有可能是羿浞代夏、少康之子季杼灭掉浞子豷时期的文化遗存。

或言新砦期遗存是后羿代夏时期形成的夏文化,晚于其的二里头文化确为少康中兴以后的夏文化。

分析这些观点可以发现,各家论证多是从文化因素、年代、分布地域等方面着手,认为二里头文化早期或新砦期遗存分布于夏王朝腹地,具有诸多东方或西方与夷人有关的外来文化因素,二里头文化早期或新砦期与后羿代夏的年代接近,故而认定其与后羿代夏有关,而对于太康居斟寻事件大多避而不谈,或者说并未充分认识到其在判定后羿代夏遗存中的重要性。

笔者分析认为,太康居斟寻事件在后羿代夏遗存的判定上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在没有传世和出土文献能够证明哪种考古学文化为后羿代夏遗存的情况下,对该事件进行深入探讨应是判断后羿代夏遗存的主要切入点和关键所在,任何考古学文化为后羿代夏遗存的推断都不能与太康居斟寻这一历史事件相抵牾。

二里头遗址为夏都斟寻多年的夏文化探索和夏商文化论战,尽管认识不一,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流派,但不可否认,学界最后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新砦期遗存和二里头文化上。

目前来看,二里头文化或二里头文化的主体是夏文化,这基本已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

此外,二里头文化不应是全部的夏文化,只能是夏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存,应存在比二里头文化更早的夏文化遗存,即“早期夏文化”。

研究表明,新砦期文化性质应属于早期夏文化,具体就是夏启时期的夏文化。

需要说明的是,若认同夏代始于禹而非夏启,则夏代早期包括禹和启时期,早期夏文化涵盖的范围自然要更宽泛一些,包括王湾三期文化偏晚阶段和新砦期遗存为早期夏文化。

文献记载夏王朝有多个都城,如阳翟、黄台之丘、斟寻、商丘、斟灌、原、老丘、西河等。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是研究夏商都邑最为重要的史籍,其有关盘庚迁殷的记载已经被考古发现的安阳殷墟遗址所证实,彰显了其较高的史料价值。

《竹书纪年》有夏都斟寻的记载:“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竹书纪年》之原本虽然宋代以后亡佚,但相同或近似记载散见于南北朝至宋代的《水经注·巨洋水》《史记·夏本纪·正义》《史记·周本纪·正义》,以及《汉书·地理志》北海郡平寿县条下颜师古注和《路史·后纪》等至少5处典籍,说明诸典籍作者大都应该看到了《竹书纪年》的原本,书中原文有关夏都斟寻的内容理应如此记述,即夏代太康、羿、桀皆“居斟寻”。

关于“居”字,一般认为通“都”。

因此,太康、羿、桀“居”斟寻可以理解为“都”斟寻。

关于夏都斟寻之地望,学界有一些争议,主要有三地:一是《汉书·地理志》北海郡平寿县条下颜师古注引臣瓒语“斟寻在河南”,其地应在今河南洛阳附近;二是《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帝王纪》云“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诸侯斟寻”,其地在今豫东北部一带;三是《汉书·地理志》北海郡平寿县条下颜师古注引应劭言在今山东潍坊境内。

之所以对斟寻地望存在不同的看法,这可能与斟寻氏族群居地的变迁有直接关系。

《史记·夏本纪·正义》引臣瓒解释:“斟寻在河南,盖后迁北海也。

”斟寻氏原为夏族分支之一。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说明斟寻氏原为夏代姒姓分支之一。

这些夏族分支既有团结合作的一面,也有兵戎相见的时候,如夏后氏与有扈氏发生的甘之战。

斟寻氏居地初在伊洛地区,其中心位于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地区。

《水经注·洛水》列出洛水下游有多个以“寻”命名的地方,《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杜预注“河南巩县西南有地名寻中”,《史记·张仪列传·正义》引《括地志》曰“故寻城在巩县西南五十八里”,可见斟寻氏故居地并非囿于一个小地点,其范围应包括伊洛盆地洛河下游的广大地区。

今考古发现的河南巩义稍柴遗址位于洛河下游地区,其早期遗存可能与斟寻氏族群文化有关。

太康时期,属于夏族主体的夏后氏族群由嵩山南麓颍河上游地带迁至伊洛盆地,占据原斟寻氏故地,斟寻氏族群被迫外迁,“其大致路线应是沿大河左岸先到达豫东北,不久又从豫东北继续迁徙而进入山东东部”。

因夏后氏在原斟寻氏活动区内建都,故夏都之名称为“斟寻”。

依据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综合判断,二里头遗址最有可能是夏都斟寻所在地。

主要有三方面的证据:一是文献记载伊洛地区是夏王朝的活动中心,二里头遗址正位于伊洛地区。

如《逸周书·度邑解》:“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

”此外,《国语·周语上》有“伊、洛竭而夏亡”的记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称“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皆认为伊洛地区为夏王朝之中心。

二是文献记载夏都斟寻在洛阳盆地一带,与二里头遗址的位置相合。

《史记·夏本纪·正义》引臣瓒语“斟寻在河南”,指今洛阳一带;又引《逸周书·度邑解》武王问太公“吾将因有夏之居”,推断“斟寻即河南是也”。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市偃师区,与文献记载的夏都斟寻地望相一致。

三是二里头遗址具备夏代都邑性质,与夏都斟寻的年代和文化形态相符合。

二里头遗址的年代相当于夏代中后期,遗址规模大,规格高,遗存丰富,当为夏都遗址。

需要指出的是,太康居斟寻与后羿代夏之斟寻以及桀都斟寻应为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