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故事4个(古代后宫故事)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故事4个

  成吉思汗被誉为一代天骄证明他对社会的影响很大,统一蒙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成吉思汗的故事吧!

成吉思汗的故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当韩侂胄北伐的时候,金朝内部也已经十分腐败。北方的蒙古族趁这个时机强大起来。公元1220xx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斡音wò)边,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集会,公推铁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就是大帝的意思),并且给他上了一个称号,叫成吉思汗。

成就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个勇气与担当不输于吕后孝庄的蒙古太后

  铁木真本来是蒙古族孛儿只斤部酋长也速该的儿子。他幼年的时候,金王朝统治者对蒙古族人民实行残酷统治,各部落之间也互相打冤家,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十分苦难。铁木真的祖先俺巴孩就是被金朝皇帝杀害的。

  铁木真九岁那年,也速该把铁木真带到一个朋友家订亲。他把铁木真留在朋友家里独自回家,赶了一段路,肚子饿得慌,想找点东西吃,正好看见有一批塔塔儿部人在草原上举行宴会。他下马走进人群,按照当地风俗,参加了塔塔儿人的宴会。

  塔塔儿部和孛儿只斤部打过冤家。也速该没想到这一层,塔塔儿部却有人认出了也速该,偷偷地在也速该吃的食物里放了毒药。也速该在离开宴会回家的路上,肚子疼得支不住,才想到刚才在宴会上中了毒,但是懊悔也来不及了。他熬着疼痛赶回家里,就咽了气。

  也速该一死,孛儿只斤部失掉了首领,都散了伙。原来归附也速该的泰亦赤部也脱离了他们,还带走了不少也速该的奴隶和牲畜。钦木真的家境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泰亦赤部的首领怕铁木真长大起来向他们报仇,就带领人马捉拿铁木真,想把他杀害。铁木真得到消息,连忙逃到一座森林里。

  铁木真在森林里躲了九天九夜,没吃没喝,忍不住饥饿,走了出来。他一出森林,就被泰亦赤人抓住了。泰亦赤人给他戴上木枷,带到各个营帐里去示众。有一天,泰亦赤部的首领和百姓都在斡难河边举行宴会,只留了一个年轻的看守监视他。铁木真趁看守不防备,举起木枷把看守砸昏了,逃了出来。

  以后,铁木真和他的母亲、弟妹又躲进深山里,靠捉土拨鼠、野鼠当饭吃,日子过得更艰苦了。

  年轻的铁木真为了恢复父亲的事业,想尽办法,渐渐把他们部落失散的亲属和百姓聚集拢来。他在跟别的部落的战斗中打了胜仗,力量渐渐壮大起来。

  铁木真跟另一个部落的首领札木合是朋友。他俩常常白天在树荫下举行宴会,晚间睡在一起,要好得像自己兄弟一样。但是,后来铁木真力量强大了,札木合部下有人投奔铁木真,札木合很不高兴。有一次,札木合的弟弟抢夺铁木真的马群,被铁木真部下杀了,双方发生了冲突。札木合集合了他统治的十三部一共三万人马攻打铁木真。

  铁木真也不肯示弱,把部下的三万人马分成十三支队伍,抵抗札木合的进攻。双方在斡难河边的草原上展开了一场大战,铁木真抵挡不住,败退了。札木合把抓住的战俘成批杀害。这件事引起札木合部下的不满,纷纷脱离札木合投奔铁木真,铁木真虽然打了败仗,实力反而更壮大了。

  铁木真没有忘记杀害他父亲的仇人塔塔儿部首领蔑古真。没有多久,蔑古真得罪了金朝,金朝派丞相完颜襄约铁木真配合进攻塔塔儿部。铁木真认为这是个报仇的好机会,就和金兵一起夹击塔塔儿部,把塔塔儿部打得全军覆没,俘获了大批人口和牲畜、辎重。

  金王朝认为铁木真立了功劳,封他做前锋司令官。

  以后,铁木真又经过几次战斗,陆续消灭了蒙古高原好几个部落,终于统一了全蒙古。他被蒙古各部首领推举当了大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位以后,建立了军事和政治制度,使用了蒙古文字,使蒙古成了一个强大的汗国。但是金朝还把蒙古当作它的附属国,要成吉思汗向他们进贡。成吉思汗立志要改变这种屈辱的地位。

  金章宗死后,太子完颜永济即位,派使者到蒙古下诏书,要成吉思汗下拜接受。成吉思汗问使者新皇帝是谁,使者告诉他是永济。成吉思汗轻蔑地吐了一口唾沫,说:“我原来以为中原主人是天上人做的,像这种庸碌无能的人也配做皇帝?”说罢,就把金朝的使者丢在一边,自己上马走了。

  打那以后,成吉思汗就跟金朝决裂。

  公元1220xx年,成吉思汗决心大举进攻金朝。他登上高山对天祈祷,说:“金朝皇帝杀害我的祖先俺巴孩,请允许我报这个仇吧!”接着,他就选了三千名精锐骑兵南下。金将胡少虎带了三十万金兵抵抗,被蒙古军打得一败涂地。过了两年,蒙古兵又打进居庸关,围攻金朝的中京(今北京市)。成吉思汗跟他四个儿子分兵几路,在河北广大平原上横冲直撞,所向无敌。

  这时候,金朝内部十分混乱,金主完颜永济被杀,新即位的金宣宗不得不向成吉思汗求和,献出大批金帛,把公主嫁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才撤兵回去。

  成吉思汗打败了金朝,兵力更强大了。公元1220xx年,有一支蒙古商队受成吉思汗派遣到西方去,经过花剌子模(在今里海东,咸海西),被当地的守将杀害。成吉思汗亲自率领二十万蒙古大军攻打花剌子模,接着,又向西攻打,占领了现在的中亚细亚各国,前锋一直打到现在的欧洲东部和伊朗北部,才带兵回国。

  成吉思汗带兵西征的时候,曾经要西夏发兵帮助,西夏不但拒绝出兵,而且和金朝结了同盟。成吉思汗回来以后就决心灭掉西夏。在围攻西夏京城的最后时刻,他自己却得了重病。他知道好不起来,就在病床上对部下将领说:“我们攻打金朝,要向宋朝借路。宋朝和金朝冤仇很深,一定会答应我们。”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儿子窝阔台接替他做大汗。窝阔台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向南宋借路,包围金朝京城开封。公元1233年,蒙古军攻破开封,金哀宗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

  蒙古又联合南宋围攻蔡州。

  金哀宗派使者向宋理宗(宋宁宗的继子,名叫赵昀)求和,说:“金朝被灭,下一步就挨到宋国了;如果跟我们联合,对金、宋两国都有好处。”

  宋理宗没有理睬他,金哀宗走投无路,只好自杀。公元1234年,金朝在蒙、宋两军夹攻下灭亡。

成吉思汗的故事:成吉思汗与铁板烧的小故事

  蒙古族久居草原,以畜牧为生,所以在羊肉的食用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制作的烤全羊、手把肉都是非常美味的羊肉食品。而其中的一道叫“成吉思汗铁板烧”的菜,是用蒙古古代传统烧烤方法制作的,也叫成吉思汗火锅,俗称:“成吉思汗铁板烧”。

  说起这道菜,还得从成吉思汗时代说起。相传,成吉思汗在一次围猎宿营时,看见士兵们的架在篝火上的肉被熏得焦黑。他忽然灵机一动,取一个士兵的铁盔放到篝火上,拔出腰刀,把猎来的黄羊肉片切成薄片,贴在“锅上”烤成外焦内嫩的炙肉片,然后食用,士兵们如法炮制,果然醇香味美。这就是“成吉思汗铁板烧”的雏形。以后在蒙古大军西征的时候,这种食法随军传到了欧洲、东南亚和日本,一时间风靡世界。可惜,国内却没有流行起来,不久就失传了。直到近几年,随着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在国内才日益流行起来。

  据说在日本的札幌,有一个内设几百张餐桌的大饭庄,饭庄的大牌匾上写着古代士兵头盔似的锅反扣在古色古香的雕龙镂凤的炭火盆上,当烟囱散发出缕缕清香的时候,人们便用筷子夹起肉片,在盛着香油、糖、醋、芝麻、胡椒等十多种调料便可以吃了。有点像今天人们非常热衷的“韩国烧烤”的食法,只不过韩国的烧烤不是在锅上烤,而是在一个行如栅栏的铁片上,下面是烤肉专用的无烟煤,其所需肉片也已经不局限于羊肉片了,牛肉片、鸡片、鱼片,都可以烤制。客人们坐在一起,边说边烤,感觉甚是不错。但对于成吉思汗铁板烧来说,食羊肉片比较正宗,因为它不但是一种食品,而且代表了一段历史和文化。

  这虽然是个传说但不难看出人们对于成吉思汗智慧的肯定。不论是军事方面还是从生活细节发现有用的东西并从中领悟加以利用。

成吉思汗的故事:关于成吉思汗三枝箭的故事

  成吉思汗年少时在逃避敌人的追杀时候,他那伟大的母亲只给了他三枝箭作为武器.当时看的就有些疑惑,为什么只给了三枝箭呢.成吉思汗要面队那么多敌人的追杀,只有三枝箭,如何抵挡?这就是铁木真母亲的伟大之处,为什么不给铁木真更多的箭呢,或者比三枝更少的箭呢,因为铁木真母亲是让铁木真保存实力逃命的,而不是与敌人战斗,三枝箭让铁木真明白自己的实力是去逃跑,而不会因为箭多而恋战,也不会因为箭少而失去保护.正是有了这三枝箭的保护,铁木真才奇迹般的生还.

  这是最为真实的故事,但其实生活中或者在管理中我们是否也能做到只要三枝箭呢,特别是作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是否能够抛弃真正不属于我们的多余的箭呢,我们是否能够只要自己需要的三枝箭,让企业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而不是贪图更多的业务版图.这个启示对于那些刚刚成长的企业尤为重要,很多企业刚刚成立就迫不及待的涉及自己不熟悉的很多领域,贸然前进,这是很危险的信号,稍有不慎,满盘皆输.紧紧抓住属于自己的那三枝箭,说不定风雨过后就是彩虹,就如同铁木真如果当时不是带的三枝箭,而是更多或者更少,那就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不会出现历史中国版图最大的疆土了.而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成长,想要做强做大,何尝不是一样的道理呢.

成吉思汗的故事:成吉思汗和鹰

  “一次成吉思汗出去打猎。一直走了好长时间,口渴的感觉越来越重,但他找不到任何水源。良久,他来到了一个山谷,见有细水从上面一滴一滴地流下来。成吉思汗非常高兴,就从皮袋里取出一只金属杯子,耐着性子用杯去接一滴一滴流下来的水。当水接到七八分满时,他高兴地把杯子拿到嘴边,想把水喝下去。就在这时,爱鹰一股疾风猛然把杯子从他手里打了下来。尽管他非常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拿起杯子重新接水喝。当水再次接到七八分满时,又有一股疾风把水杯弄翻了。成吉思汗顿生报复心:“好!你这只老鹰既然不知好歹,专给我找麻烦,那我就好好整治一下你这家伙!”

  于是当水接到七八分满时,他悄悄取出尖刀,拿在手中,老鹰再次向他飞来,成吉思汗迅速拿出尖刀,把鹰杀死了。同时杯子掉进了山谷里,成吉思汗无法再接水喝了,于是他拼尽气力向上爬找水池。

  忽然,他看见池边有一条大毒蛇的尸体,原来池中的水被蛇嘴里滴下的毒液给污染了,这只鹰原来是救了自己一命。于是成吉思汗对着鹰的尸身发誓:以后决不在盛怒下做任何决定。”

  这故事告诉我们:在盛怒时我们做出的决定往往都是不合适的,如果不是特别紧要的事,也许过上一夜,让睡眠把自己彻底放松后,第二天再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上,那时的决定一般是明智的。另外一点,也告诉我们,也不要全信眼见为实的事,人的眼界与鹰的眼界不同时,看到的内容不一样,而人的立场不同时,得到的判断也不客观,我们潜意识中都喜欢选择性的失明,把观察往自己大脑已经形成的结论上凑。

  学会站在不带立场的立场是一种基本功,哪怕有时对自己很残忍,其实,每次撕碎梦幻般的憧憬都可换得冷静,使你冷冷面对现实,在残酷中求得一丝清醒后的惬意。

  人与人间地位的不同,也许这是以知识学历来划定;但人与人能力的不同,还需要人的眼界去划界。

  世界上没有不斤斤计较的人,区别只在于计较的眼界,只有一个眼界够广的人,才不会纠结于生活的琐碎,而把自己所有纠葛的情节放到自己一生中最看重的事物上去。

古代风水故事大全精选_古代民间风水故事

  在中国的古代,风水是相当有讲究的,我们古代先人都十分注重风水。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古代风水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

  古代风水故事大全精选 1

  福建莆田有一位名叫柯四的人,他心地善良,忠诚厚道,时常布施,他在一小镇上开了一家米铺,聊以度日。

  有一次,有一位当地富翁请了一位远近闻名的风水师为其寻地,经过几个月辛苦地寻找,终于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寻得一个佳穴,这位风水师就夜卧穴中,听其天意的呼唤,睡梦中见土地神呵斥于他说:“这个穴位是柯状元家的祖坟之地,你不能引他人侵入,速速迁移,否则大灾将至。”风水师把夜梦土地神之事告诉了主人,并为他们另寻了一块吉穴葬亲。

  事情完后,风水师就向主人打听了柯姓之家的去路,并朝柯四的米铺走去,风水师开门见山地问“柯老板家有无葬地?”柯四一听,心中一惊问道“先生何以知道?”风水师笑曰“土地神所示”柯四说道“我父去年去世,尚在浅土之中,没有寻到一个可以安葬父亲遗骨之地,所以还不能让他老人家入土入为安,我与家人也在忧心之中”。

  于是风水先生就把那块佳穴之地告诉了柯四,并为其择日迁葬,此地是一个凤凰展翅之形,两肋内有两个天然水池,而成养护荫龙之水,穴点在凤凰嘴上,左右两翼横张,峰峦起伏,前面案山成三台星之形,明堂宽阔而无明见之水放光,堂气萦绕,罗城紧敛。风水师说“此地葬后不几年就会出状元”。

  柯四有一儿子,名叫柯潜,聪明绝顶,幼习诗书,葬后第五年在明景泰辛未年(1451年)中状元,仕至翰林侍读,果应状元之论。

  柯四本是小户人家,并不敢奢望家里出什么状元,成为富贵之家,可是到了天意应该柯家发达之时,他不想要风水宝地,风水却找上了他。

  古代风水故事大全精选 2

  咸平年间,成都有个豪家葬父,到处访求会相地的人,帮助选择吉地卜穴,经过几年才找到。于是请一个冯姓的地师帮看看。冯山人说:这些吉地山高陇长,出水分明,都是很奇绝的吉地。主人说:但是自从我将父亲下葬之后,家财耗散,人口沦亡,既然说是是奇绝之地,为什么会这样呢?地师说:你所占的吉地是埋葬公侯贵人的地方,一般平常人又怎能用呢?这就是你家亡者不得安,存者不能宁的原因。易经上说:有人背着贵重的东西外出,必定会招惹盗寇来抢劫。你以小人而乘君子之器,怎能不惹灾祸呢,易经说的正是你这种情况啊。一个人的福报,多是积有厚德所至,而一个人的贫贱夭绝,则必是由于做了恶事。由此可知福报主要在人与墓地无关。而荒诞的人则不是这样想,听说这里住有富贵人家,就归于阴宅吉。听说某些人家贫贱,就说是选择葬地不当的罪过。如果相信了这些话,那么财力充足的人生时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做坏事,等到死时,只要花钱买到一块善地下葬,就能避免给子孙带来灾祸了。

  人命的盛衰消长等变化,虽然是圣人也不能改移,所以富贵只可偶遇而不可强求,这是因为天道奥秘而神功不可测度,诸子百家对此都是不敢有异议,可惜现在有些狂人竟言:神功可夺,天命可改。

  有一丞相之子,精通术数之学。一次,他去探望父亲,途中遇到一个新营葬的坟墓,他四周看了一下,叹息道:这块墓地很凶,我担心葬后会给人带来缠绵灾祸。主人听闻后,追上来拘留他,并召来原先所请地师。那地师说:这块地呈卧牛状,有来山无去水,没有不合局的地方,你为什么说它主凶呢?丞相之子回答道:这块地确象你所说的是卧牛形状,但这个牛是公牛,性好抵触打架,母牛才主生化,生生不息。地师又问:你怎知是公牛。丞相之子说道:离开这个墓穴六尺的地方,向下挖三尺,应该有两个石卵,去掉它就没有灾祸了。于是按照他所说的挖下去,果然挖出两个大石卵,众人这才大为叹服。

  一个名叫孙晤的奇人,精通相坟,一看便知其家的贵贱贫富官禄人口数,也可说出坟里所葬为男女老少,因何病而死,并精通三命术。当时有一个将军带领军队在一个山岩下面驻扎军队。忽然岩上有一块大石滚下来,这个将军占卜说:岩上有二十五个人,马上派兵前去搜捕,捉获居民二十人回来。将军问被捉的百姓:岩上应该有二十五人,为何少了五人?老百姓回答:我们开始听到大将军率军到此,共有二十五个人回避到岩上,其中有一个叫孙晤的人善于占卜。我们刚刚盖好草舍,就有两个野鸡飞下来。孙晤马上说:军队可能会在这里驻扎,我们宜躲避一下,不然就会被抓。我们不听他的话,只有相信他的四个人跟着他走了。将军又派其他人去搜捕,已经找不到人了。这个将军很失望地说:如果找到他,我就可以拜他为师学习地理了。

  古代风水故事大全精选 3

  据《太平广记》卷140记载,唐朝时,苏州吴县有一个叫汪凤的人,家住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他家中经常发生怪异之事,十多年间,妻子、儿女、奴婢、仆人死亡殆尽。汪凤怀疑是他家宅地不吉利的缘故,就把宅子卖给了同乡盛忠。

  盛忠不信这个邪,安安心心地住了下来,谁知仅五六年的时间也家破人亡,亲戚凋零了。盛忠害怕了,折价欲卖其宅。四邻八舍都觉得这不是一处好宅地,没人敢买,结果很长时间也没有卖掉。

  县衙有个小吏张励,平日横行乡里,为所欲为,人们都以与他交往为耻。他每天去县衙公干都要路过盛忠宅前,有天看到有两道箭竿粗细的青气从盛忠内宅冒出,直冲云天,以为有珠宝藏于其内。

  得知盛忠要卖宅地后,他就买了下来,立即迁入,早晨再看,依然有两道青气上升。为得珠宝,他在发气之处拼命地挖,深达六七尺时见有一圆型石盘,下有一石柜,精雕细刻,工艺精美。柜缝用铁汁浇固,又加石灰密封,外用铁链加固。石柜四面都有七方朱印,印方似篆非篆,不知所云。张励以为找到了宝物,用重锤砸开石柜,柜里有一个铜釜,上覆铜盘,铅锡固缝,印有九方紫印,印文如古篆。张励揭去朱印,打开铜盘,忽有大猴跳出,倏忽间不知所向。再看釜中仅有一方石铭,上写“祯明元年七月十五日,茅山道士鲍知远囚猴神于此。其有发者,发后十二年,胡兵大扰,六合烟尘,而发者俄亦族灭。”祯明是南唐陈后主年号,祯明元年即公元587年。

  根据铭文推算,张励挖掘石柜时为唐天宝二年(743),距埋石柜时已有一百五十六年,过了十二年,即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叛唐,应所谓“胡兵大扰,六合烟尘”之语。第二年,张励家遭到了灭族之祸。

  有意思的是张励明知是凶宅,却不请术士修禳,而是心存侥幸,以为可以大发横财。俗话说“一福压百祸,无福忌讳多”。张励平日作威作福,是不是自以为有福之人呢?此事虽属荒诞,但对那些贪得不义之财的人却具有惩戒作用。

2页,当前第1页12

古代后宫故事

  人们对历史的印记很大程度上是从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而来的,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后宫故事。

古代后宫故事1:愍周皇后是怎么死的

  愍周皇后,又称孝节烈皇后,是明朝最后一位帝王,明思宗崇祯的皇后。《思陵典礼记》记其:”初为信王妃,晓书画,亦谙药性,在潜邸,与上甚和庄,既册立,协谋去魏逆,称贤功。“

  周氏自幼家贫,父亲周奎迁居北京后,在前门大街闹市,以看相算命谋生。她的母亲是周奎的妾室,在家贫的情况下,周氏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操持家务。所以到了后来她成了皇后,进入皇宫的时候,也经常操持崇祯帝的日常生活。这儿的操持家务,可不仅仅只是指,崇祯吃饭的时候,在一旁夹菜递汤,而是真正的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亲自洗手作羹汤,而且还带着宫中宫女,裁布制衣。

  中国上下五千年,贵为皇后之尊,一国国母,却自己煮饭洗衣,甚至还缝制衣物。不能说周氏这样的皇后绝无仅有,但的确罕见。时人对她的这种做法,多有称赞:”中宫周娘娘质厚少文,以恭俭起关雎之化,宫中翕然从风。“

  周皇后自小就长的漂亮,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称有贵格。”陈文庄仁锡,尝舍于周皇亲家,后少时出见仁锡,奇其容貌,谓后父曰‘君女,天下贵人!’“,”周皇后年少时,“尝岁时出拜亲故,当之者輙暝眩不自持,贵后始知其异”。“照理来说,周氏就算生的惊为天人,但是她家境却不是很好,她又是怎么坐上皇后之位的呢?

  实际上,周氏并不是一开始就贵为皇后的,因为崇祯当时还不是皇上,只是一个小王”信王“。信王年纪到了,朝廷开始筹措给信王选取王妃。在候选的一干女子中,周氏便在其中。周氏当时年纪最小,而且身体也弱小,所以并不怎么出色。她最后能在一干女子中,杀出头来,还是宣懿太妃刘氏慧眼识珠。明熹宗的张皇后对于这个弱小的姑娘并不看好,但偏偏刘氏作为祖母一辈的人,掌管着皇太后印玺,对选立后妃有极大的发言权。她对张皇后说:”周氏现在虽弱小,以后必然要长大的!“

  事实证明了刘氏的正确性,虽然周氏身体羸弱,但册为信王妃,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后来随着崇祯帝登基,周氏被册为皇后,以瘦弱单薄的身躯担任起治理后宫的重任。将后宫治理的井井有条,让崇祯帝能一心扑在朝上尖锐的形势上。

  崇祯帝登基的时候,明朝已经走向末路,各种阶级矛盾严重。内乱外患接连不断,形势严峻。偏偏当时崇祯帝手里无钱,国库空虚,军费紧张。周氏自幼在贫苦的家里长大,因此养成了她生活简朴的性格。在为信王妃的时候,就很节俭。等入宫之后,她立马着手裁减宫中用度,撤消不必要的费用。为了国家社稷,常常拿出自己的私蓄和宫中节省下来的费用充作军费,崇祯对周皇后的深明大义十分感激。

  崇祯宫词》称赞她”有恭俭之德“,亲自操持家务,身穿旧衣服,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员分百二领璇宫,撙节咸资内教功。三洒亲蚕重浣服,拟将恭俭赞王风。实际上崇祯帝刚登基的时候,奸人魏忠贤当道,两人的处境很艰难。在入宫之前,懿安皇后就悄悄吩咐他们自己带口粮,注意宫中饮食。这一段艰苦的日子,是周氏亲自操劳饭食,陪崇祯度过的。

  虽然周氏竭尽所能,想要帮助自己的丈夫治理好这个国家。但历史前进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李自成攻破城门,明朝灭亡。作为亡国皇帝和亡国皇后的崇祯与周氏,为了保持自己最后的尊严,最终双双自尽而亡。

  实际上,明朝后宫女子多贞烈而死。为了不被贼人所辱,崇祯帝下命公正妃嫔公主,皆自尽。后世香港所拍的《帝王花》,就揭露了这一幕。而当时不仅嫔妃自尽,还有许多贞烈的宫女,为了不被侮辱,投井的投井,投河的投河,情景惨烈。

古代后宫故事2:孝哲毅皇后死后劫难

  自古以来,中国的婆媳关系都很复杂,在日常生活往往会出现失调的情况。毕竟两代人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多差异的。而慈禧太后和孝哲毅皇后之间,不仅仅存在着婆媳之间的一般矛盾,还有其他原因,导致了两人关系的不和。

  与其说两人之间的关系存在问题,不如说是慈禧太后一人对孝哲毅皇后看不惯。在孝哲毅皇后入宫之后,不仅时常看不惯,虐待孝哲毅皇后,甚至有的时候还出手干预她与同治帝之间的夫妻生活。而两人关系不和,也不仅仅流传在宫闱中,甚至广为人所知。以至于后来,孝哲毅皇后年纪轻轻,身体康健,却与同治帝前后脚去世,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谜团。民间传说,孝哲毅皇后之所以那么年轻便死了,正是由慈禧太后逼迫所致。那么问题就来了,慈禧太后到底为什么那么讨厌孝哲毅皇后呢?

  首先是因为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本来就不是慈禧太后相中的皇后。在给同治帝选择皇后的时候,慈禧太后中意的是凤秀之女,而不是崇绮之女。而阿鲁特氏作为崇绮之女,能当上皇后,是因为慈安太后和同治帝同意的结果。在这方博弈中,很显然慈禧太后是输了。这一先决条件,就决定了孝哲毅皇后很难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

  其次孝哲毅皇后入宫之后,与同治帝夫妻生活幸福,同治帝时常与她待在一起。同治帝只有一个,孝哲毅皇后得到同治帝的宠爱,那么势必就会有其他人受到冷落。慈禧太后中意的皇后人选,凤秀之女入宫之后,封了个慧妃。入宫之后,同治帝并不怎么喜爱她,自然而然的便冷落了她。慈禧太后见孝哲毅皇后得到同治喜爱,而慧妃却被冷落,心里自然不痛快,对孝哲毅皇后的厌恶更深,以至于后来做出了干涉帝后生活的事情。

  慈禧太后之所以讨厌孝哲毅皇后,应该还有慈安太后的原因在。慈安太后在的时候,慈禧太后的确事事取得慈安太后的同意才会去做。但这并不代表,慈禧太后真与慈安太后姐妹情深。后宫女人之间,天生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否则后来也不会流出,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太后害死的说法。而孝哲毅皇后是慈安太后钦定的皇后,是堂堂正正从紫禁城正门抬入的皇后,是正室。而慈禧太后是选秀入宫,从低阶嫔妃慢慢升至如今的地位。虽然与慈安太后并尊太后,但东宫太后慈安太后因为正妻的原因,地位远高于慈禧,所以慈禧对于嫡庶想来还是有些计较的。

  慈禧太后经常因为一件小事,就处罚孝哲毅皇后。一般情况下,孝哲毅皇后都默默忍受,但有一次慈禧竟让太监掌掴她。掌掴是清朝对女人最具侮辱性的刑罚,一般宫女都不会受这类刑罚。而孝哲毅皇后作为一国之母,竟然要受此刑罚,自然不愿,便说:”臣妾再怎么也是个正宫皇后,没有该掌嘴的理由!“

  这话听到慈禧耳里,怎么都不好听。慈禧虽然现在贵为太后,但她一生的遗憾,便是自己当年不是从大清门进宫,不曾当过皇后。因此,孝哲毅皇后的一番言语,让慈禧太后觉得,是在讽刺和嘲笑自己不是从大清门进来的正宫皇后。听了孝哲毅皇后这么一番话,慈禧太后越发憎恨。

  另一个原因,便在于孝哲毅皇后自身。孝哲毅皇后性格耿直,不善逢迎。因此虽然身边的宫女太监,都劝她去讨好慈禧,但她认为自己只要行为端正,便没必要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不讨好也就算了,但因为耿直的性格,孝哲毅皇后总会有意无意得罪慈禧,让自己的处境更加艰难。

  民国三十五年《世界日报》略载:”三十四年十二月清三陵被盗,一、同治惠陵,棺两口。一同治,一陪妃,尸体俱面目如生。金棺前供桌上同治翠印一、金表一。棺内外珠宝、玉翠、金属等品,用麻袋装出,再用香炉量分,金子约二十余斤。“当时战乱,盗墓猖獗。清代帝王的陵寝很多都遭受了劫难,而孝哲毅皇后更惨。因为有她是吞金而亡的传说,所以盗墓者将她肚腹剖开,将肠子捋了一遍,看有没有金子。身前受慈禧虐待,死后尸身受辱,这位皇后的一生,实在可怜可叹。

古代后宫故事3:孝全成皇后是怎么死的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是道光帝第二任皇后,生于公元1820xx年,去世于公元1840年,满洲镶黄旗人。孝全成皇后的父亲为清朝苏州驻防将军、乾清门二等侍卫、世袭二等男爵、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颐龄。祖父为穆克登布,曾祖父为乾隆朝驻藏将军成德,身世高贵。

  钮祜禄氏是后妃大族,这个家族仿佛天生就是做外戚的家族一般,出了很多位皇后,其中包括:清圣祖孝昭仁皇后、清世宗孝圣宪皇后、清仁宗孝和睿皇后、清宣宗孝穆成皇后。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命中注定一说,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从被道光看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了青云直上的宠妃道路。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极受道光帝的宠爱及重视。

  孝全成皇后的幼年是跟随父亲颐龄在苏州长大的,因为担任从一品的苏州府驻防将军,所以颐龄举家迁往苏州,钮祜禄氏自然也跟随其中。明、清时期的苏州是全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市肆林立,万贾云集,富甲天下,号称“海内繁华、江南佳丽”之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仅如此,世所共知,苏州的女子皆温婉美丽,纤巧秀慧,灵气十足。

  在苏州长大的钮祜禄氏,受这方文化环境影响,从小就聪明伶俐,灵气漂亮。再加上她从小随父亲四处游历,还扩大了眼界,有其他规格女子没有的心胸气度。

  八旗女子未经皇帝选秀不得成婚,道光元年,十三岁的钮祜禄氏已经到了议亲的年龄。因此自然而然的参加了道光登基后的第一场选秀,也许她并没有成为宫中贵人的打算,但漂亮的她一眼就被道光帝看中,留了牌子,暂定贵人,因才、智、貌样样都全,特赐徽号“全”字。虽然最开始是贵人,但实际册封时未册为全贵人而直接进位全嫔,只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道光帝对其的喜爱之情。

  更牛的是,钮祜禄氏升位的速度,快的异于常人。被封全嫔后三个月,便被道光册为全妃,一年后以17岁稚龄超越所有老资格嫔妃成为仅次于孝慎成皇后的全贵妃,而后皇贵妃,直至母仪天下的皇后。

  虽然受到道光帝极深的喜爱宠幸,但天妒红颜,最后这位姑娘是以暴崩收场。也因此留下了一桩清宫疑案,对于她到底是怎么死的,众说纷纭。不过大部分人都认为其死于非命,而且与孝和皇太后有关。

  第一种说法,是自杀。

  《清朝野史大观》说孝全成皇后害奕䜣阴谋败露,被迫自杀。

  奕䜣自小文武双全,聪明过人,有“鬼子六”之称。不过奕䜣的生母是静贵妃,而不是孝全成皇后。而孝全皇后所生的奕詝则软弱无能,一副老好人模样,难堪大任,道光帝原先最中意奕䜣,有意立他为嗣。这就威胁到了孝全成皇后亲子的地位了,为了保证自己孩子的未来,所以孝全成皇后铤而走险,摆下毒鱼宴,企图毒死奕?。不过没有毒死奕?不说,还被奕䜣逃脱进而捅到了太后那边。太后大怒,便命令道光帝赐死皇后。而为了能保证自己孩子的周全,孝全成皇后便自我了断了。

  第二种说法是被太后逼迫。

  《清宫词》写孝全成皇后:“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这一句,明确点出了这位皇后是因“鸩毒”而“兆当筵”。至于原因,一种是因为皇后为自己的父亲求官,太后很不满,因而下毒将其毒死。还有一种原因,是这对婆媳,早就关系不穆,太后早就想杀了她,只是后来选了这么一个时机,这么一种处死方法,将其杀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