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甲骨文创世纪:殷王武丁网罗四海八荒数百贞人的集体创作

1936年3月18日至6月24日,小屯村的第13次殷墟发掘:得完好无缺的储藏甲骨文字窖藏一所,坑为圆形,径约二公尺,深一公尺余(1.6公尺),满贮龟甲。此一坑中有完整的龟腹甲二百余版,编号共为17804片。……紧靠北壁,有一个拳曲而又倒置的

甲骨文创世纪:殷王武丁网罗四海八荒数百贞人的集体创作1936年3月18日至6月24日,小屯村的第13次殷墟发掘:我们难以想象,如果占卜不作文字记录,存储占卜过的龟甲还有什么用;那几乎是一堆毫无差别的龟甲。占卜是为了在某一行动可否实施上获得启示,既已得到神灵或是或否的答复,占卜所承担的任务便告终结,那片不辱使命的龟甲可以废弃了。在通常的、“真实”的占卜意义上,存储是匪夷所思的。

只有在做出上述的“甲骨整治”的分析后,我们才能想象存储的如下意义。

其一,每片卜辞记述了王要做什么。

其二,每片卜辞差不多都以明白无误的卜兆,显示神灵允准商王实施此举。

其三,一片两片不足为证,唯大量存储的甲骨文字才是神灵保佑商王的系列证明。

内中不乏少许凶兆卜辞,更凸显其整体真实性。

其实王的每日生活与百姓一样是庸常的,除稀少的大事件外,最初谁也不会觉得有记载的意义。

但当它们披上了“龟甲一祖先一神灵”的外衣,并串联起来,就成了伟大的史诗,区别性、合法性、神圣性,尽在其中。

以文字记载的动力或许就是如此沛然而生的。

接下来的疑问便是甲骨文的最初创造者们。

“癸巳卜宾贞旬亡祸十一月”——这段卜辞选自“大龟四版”之四上面。

从中可以看出卜辞的通常格式,即先记卜日的“干支”,次记“卜”,再次记“贞”,其后是或长或短的问卜语,很多卜辞中卜贞两字之间夹着另外一个字。

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后的30年间,“贞”为何意始终存疑,刘铁云释“贞”作“问”,如此却无法解释“贞”前面的那个字,其他人也始终提不出更好的说法;“贞”字前不断更换的那些字,更令研究者们失语。

这疑团成了释读甲骨文的一大障碍。

1929年12月12日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三次发掘中于“大连坑”中出土了完整的“大龟四版”。

其中一块是卜旬版,上有历时9个月的22条卜辞,其中卜字后贞字前共出现6个不同的字。

董作宾先后排除了它们是地名(因前面没有“在”字)和官名(做同一工作不会有6种官职)的解释,最后推断它们是人名,而“贞”就是“贞人”,比如,“宾贞”就是名叫宾的贞人,“尹贞”就是名叫尹的贞人。

董作宾认为,要明确什么是“贞人”,就要区分卜、贞、王:卜与贞,本是两件事,早期是太卜司卜,太史司贞,有时王来亲贞。

卜人应该是只限于太卜,才有这灼龟见兆,断定吉凶的专长。

卜辞里也偶尔见卜人的名字。

……“贞人”是问卜的人,大部分是当时的史官,但不全是史官,有时候殷王亲自来问卜,记着“王贞”,这王也可称为“贞人”,王妇、王子、诸侯,偶然问卜,都写他们的名字,也都可称为“贞人”。

不过史官作贞人,所记卜辞都是自己写自己刻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手笔真迹,比较他们书契的艺术和技巧。

若是王贞,则卜辞的书契,自然需要史臣代庖。

帝乙帝辛父子欢喜自卜自贞,常见“王卜贞”的记录,而记录者却是太史,并不是王亲自书契。

换言之,问卜的工作大部分由史官来做,史官是替王来问询神灵,所以贞上的人名即代王问事情之人,称为“贞人”。

甲骨文创世纪:殷王武丁网罗四海八荒数百贞人的集体创作董作宾“贞人”的推断是甲骨文研究的里程碑,意义有二。

其一,划定了书契甲骨文的小群体,这对于文字起源的研究意义非凡。

其二,“贞人”是帮助庞大芜杂的十万余片甲骨文确定各自年代的重要手段之一,就董氏个人研究旨趣而言,“贞人说”的提出是为甲骨文断代。

在笔者这样的甲骨文外行看来,自董作宾之后最出色的甲骨文著作当推陈梦家的《殷虚甲骨综述》,不是因为其易懂,而在于其超越文字之考据,打通微观与宏观。

陈氏从下述几个方面挑战与发展了董作宾的观点。

其一,陈梦家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出,王国维、董作宾提出盘庚以后武丁以前的卜辞,是不成立、不确定的,故陈氏认为殷代卜辞始于武丁。

此后,历经40年的发掘和研究,李学勤、彭裕商维持着这一判断:这一判定关键且要害。

因为盘庚在其统治十四年之际,将国都从奄(现山东曲阜)迁至殷(现河南小屯)。

若殷墟发现了盘庚的卜辞,则可以理所当然地推理:卜辞的传统有源自商王盘庚、南庚和商都奄的可能,乃至更早的商王和商都。

反之,如果小屯村的发掘与鉴别呈现出清晰的、从无到有的世代断面,则几乎澄清了甲骨卜辞的起始年代。

而小屯村有限的空间和不断的发掘,几乎坐实卜辞起于武丁之说。

《书经·无逸》记载,武丁“享国五十有九年”。

武丁不断对周边部落和方国用兵,据《易经》记载,其中一次与西北边的鬼方作战,历时三年获胜。

《孟子·公孙丑上》说:“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武丁时期的卜辞上记载的方、方伯、侯、子、男等诸侯,证实了上述记载。

殷墟所见最大的一块卜辞龟腹甲系武丁时期的,说明八方来朝上贡与龟卜地位日隆。

而“享国五十有九年”无疑为卜辞这样庞杂且无先例的事务得以开创,并成其气候遂被继承,提供了时间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