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3000年前气候由温湿到干冷

文/温婧摘要:三星堆文化反映出古蜀地的一个重要文明时代,但是它的消失却一直未找到原因。文章从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的古气候入手,着重讨论了距今大约3000年前全国性气候剧烈变化对三星堆文明的影响,推断或是由于降温、干旱而导致气候剧烈变化,洪水

000年前气候由温湿到干冷"文/温婧摘要:三星堆文化反映出古蜀地的一个重要文明时代,但是它的消失却一直未找到原因。文章从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的古气候入手,着重讨论了距今大约3000年前全国性气候剧烈变化对三星堆文明的影响,推断或是由于降温、干旱而导致气候剧烈变化,洪水频发,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于突发性河流改道摧毁了城池,致使三星堆的居民远离原住地。

三星堆文化概况成都平原自古以来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们生存,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众多文化遗存共同组成了这个体量庞大的遗址群。

三星堆遗址展示出了璀璨的古蜀文化区域的核心内容,如新津龙马古城、郎县二道堰古城、崇州芒城古城、成都十二桥古城等,这些古城彼此之间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文化体系。

三星堆以其繁荣的青铜文化和历史底蕴诞生出了商陶小平底罐和鸟首形器这些极具文化特色风格的作品,这也正式标志着古蜀文化过渡到青铜时代,更进一步展现了以成都平原作为中心的长江上游文明。

根据早期相关学者的研究和分析,三星堆文化堆积历程具体可划分成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持续了将近百年。

第一期处于新石器时代,应为成都平原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存在的一种土著文化。

从第二期以后进入早期文明。

前两期的文化面貌有显著的差异,但第第第四三个时期则是连续发展演变的。

这后三期的文化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很有可能来自崛江上游的蜀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和传统土著文化彼此融合碰撞,从而诞生出一种全新的青铜时代文化。

基于这种文化形式和历史沉淀,三星堆文化在传统的形成内涵上包括了蜀文化和成都平原传统文化两部分。

学者陈显丹在其创作《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概况、初步分期—兼论“早蜀文化”的特征及其发展》一文中根据广汉三星堆遗址的特色进行划分,具体分为四期。

根据当前已经知晓的对成都平原和先秦文化遗址的研究,能够发现在广汉三星堆遗址中其实包含比较多的文化因素,这种文化因素和三星堆遗址第三期文化的形成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三星堆文化繁荣的自然基础三星堆遗址地处成都平原中心北部,龙泉山西麓,距离成都40多千米。

四川盆地的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广汉就位于岷江和沱江两条江汇聚而成的复合冲积扇平原之上,北有鸭子河,西南有马牧河。

相较于北方地区来说,四川盆地河流密布,土质肥美,更易于耕作。

2.1 植物分析通过分析孢粉,可以得知在3000年前成都平原所生长的植物种类,并以此确定当时的气候条件是否温暖。

研究者对成都的指挥街遗址进行了挖掘,并且收集了其遗存的孢子花粉,对收集的孢粉进行分析,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距今约3000年前,殷周交界之际,成都平原地区有着茂密的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多样,多为热带、亚热带植物。

并且附近有湖泊水沟,拥有较多的藻类植物,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

根据孢子花粉可以分析出当时该地区有水龙骨科、荻属和禾本科等植物。

通过三星堆3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树的修复工作来看,青铜神树或为扶桑树,具有高大的枝干和纵横交错的树根,更像是亚热带所特有的带根的植物。

4号坑土样中的植物遗存主要是竹子。

根据孢子花粉、出土的青铜神树以及植物遗存等,可以推测当时的四川盆地气候是较为温暖湿润的。

000年前气候由温湿到干冷"2.2 动物分析在三星堆的新发现中,仅3号坑就出土了120多根象牙,这与文献《华阳国志·蜀志》中曾经提到“其兽多犀、象、夔牛”是一致的。

同时在《山海经·海内南经》也有相关的内容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吻合,我们可以推断当时成都平原的气候适宜象群居住,足以证明其环境温暖湿润。

古蜀地区环境的演变全新世同时也被相关学者称为“后冰期时代”,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称号,是因为它是第四纪最近一次冰雪消融的时期。

当前国际上大部分都采用的气候分期方法是“布利特—色尔南德”,依据这种分期方式进行划分,我们发现古蜀地区的气候环境其实是处于全新世期间比较炎热的气候期,其气候变化剧烈。

这个时期恰好与三星堆主体文化时期的时间是大致相同的,具体见全国的气候变化曲线与广汉地区三星堆古文化期古气候变化曲线(图图2)。

值得注意的是距今3500年的第二新冰期。

我们从第二新冰期可以了解在这个时间段前后,中国西部高山高原地区的冰川活动普遍加强,多种冰川活动的发生,从而促使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冰期。

冰川活动本身的变化会对周边地区的古气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在童国榜先生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广汉平原地区的气候变迁:①距今10000年到6000年。

广汉地区生长的植被也发生了改变,从早期耐旱的松栎混交林开始转变成落叶阔叶林,在这个变化阶段上广汉地区的气候总体呈现不断变暖的趋势。

②距今6000年至3000年间。

广汉的三星堆文化大部分都停留在遗址土样内部,能够发现很多绿落叶植被,其中还存在比较多的藻类植物。

通过这些内容也能够发现阔叶林本身的特征,它们大部分都喜暖、喜阴,在植被群体中也占据了比较大的部分。

阔叶林自身分布的面积比较大,进一步反映出这一阶段气候温暖潮湿的特点,从而可以得出其气候状况稳定的结论。

③距今3000年至2800年间。

常绿阔叶林的范围其实是不断缩减的,以松为代表的这种耐寒、耐旱的植被逐渐受到外界的关注,它们也渐渐取代了传统喜暖和喜阴的植被,在整个草本植物中占据着比较突出的位置。

在距离当前3000年的时间节点,这一地区大部分都是榆、椴等这些落叶阔叶树种类,而且樟和楠这类绿阔叶树种类明显减少。

这种变化能够进一步反映出森林退化、禾本科等草本植物开始增加的趋势。

根据上述资料显示,在距今3000年前的成都平原地区应该出现了气候冷干事件,这与全国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基本一致。

由温暖湿润到寒冷干旱的气候变化使得该地区气候波动频繁,极端天气状况频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