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什么人适合学祝由术祝由术治脑梗吗 来,起一课“奇门遁甲”

本栏目名为“非常读书人”,是掌阅精选APP原创栏目,旨在对各行各业的“读书人”进行访问,展现“读书人”的生活百态、私人推荐作家/书单。借由这些“靠谱推荐人”,把更多的好作品、好作家介绍给更多的“读书

什么人适合学祝由术祝由术治脑梗吗 来,起一课“奇门遁甲”

本栏目名为“非常读书人”,是掌阅精选APP原创栏目,旨在对各行各业的“读书人”进行访问,展现“读书人”的生活百态、私人推荐作家/书单。借由这些“靠谱推荐人”,把更多的好作品、好作家介绍给更多的“读书人”——用心推荐好书。

来,起一课“奇门遁甲”!

——觉悟的“野生心理学家”

本期嘉宾凌先生,花名“凌公子”。他学中医出身,但是在从医过程中,却发现通过医学的方式没办法帮助病患彻底解决问题。多年之后,他辞职离开众人眼里前途大好的医院,开始专职从事咨询行业,希望能够通过国内的传统文化的综合“治疗”,包括“奇门遁甲”等方式,帮助前来咨询的我们解决埋藏在心底深处的隐患。

日常生活里,普通人不懂凌公子这套复杂的“咨询哲学”,因此他经常被当做“灵验的算命先生”,而他则自嘲是“神棍”。比如他的岳母,就会问他远到十年前掉的金项链,近到上个礼拜找不到的小孩浴巾都去哪了。然后岳母碰到邻居会跟邻居夸奖:我女婿真厉害,和搜救犬一样!凌公子表情大概只能如此: ̄□ ̄。

以下内容为凌公子自述。

我是学中医出身的。若最初学“算命”、“阴阳”这些内容的原因,真要说的话,大概是被“逼”的。

读大学的时候有一年国庆节,那时候还是7天,和当时的女朋友出去“浪”了好几天,回来的时候生活费就用完了,当时父母刚给生活费啊,我要直接讨要,那我不是被砍死么?

开始的时候,宿舍里面几个人合计了一个办法,每天跑到宿舍管理员那里借个电饭锅,然后买点儿面条,食堂打点儿菜和馒头,当时计算了一下,每天平均下来一块五就够了,这样正好可以熬过一个月。

一个礼拜之后,我实再受不了了,感觉我要吃肉,在这样下去就疯了,正好在图书馆看书,看到一本算命的书,当时如获至宝,三天翻完,强记术语以后,凭着当时中医的功底,就跑到火车站开始“忽悠”。然后活了过来。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算命”的经历吧。

我现在是全职做咨询。曾在医院体制内“混”了很长的时间,后来脱离了出来。脱离的原因很简单,我发现自己根本治不了病。

在医院里,如果是门诊,我每天要看至少60个到100个病人,每个病人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要做好主诉、查体、写病史和用“反人类”的系统下医嘱。对有些复杂的病人,你稍微想要问得仔细点,就会面临后面病人的谴责。

如果是在病房,每天需要的就是早上跟在主任后面查房,完事后下医嘱,然后开始收病人,开医嘱,写入院,处理各种医务处的“刁难”等等。

这份工作我做了很久,久到许多病人成了我的朋友,他们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地来我这里报道,开一样的药,做相同的检查,美名其曰“复查评估效果”。

虽然很多病人和我说:“哎呀,凌医生,你水平不错呀什么的,上次开的药吃了以后,我舒服很多。”但我却清楚,他们所谓的好转不过是心理作用罢了,不论从检验报告上,还是检查上,根本没有一丝好转的迹象,最多也不过是维持罢了。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真的好了的话,他们为何还要来我这里报到?

这一度让我很困扰,我这么长的时间的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我这么多年的工作又是为了什么?

然后我离职了。

我知道这很冲动,也显得不理智,但是我想去找我心中真正的医学,一种能把人彻底治愈的模式,我知道如果我在医院里,也许我以后会看上去很“牛X”,会有很多的抬头和职称,也会发表很多文献,但那又有什么用呢?

离开体制的最初,我找了许多工作,希望从更多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去寻找我想要的真相。

工作之余,也会有一些亲戚朋友,或者他们介绍来的人,找我“看病”。

因为人少,我可以更认真地看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每个人干脆聊个一到两小时,我没想那么多,只是想尽量避免医院那种一分钟一个病人的节奏,而是从聊家常开始,然后分析这个人的饮食习惯、性格和忽略的一些事情,充足的时间也方便我做“五运六气”的计算,“三部九侯”的脉诊,以及更动态的观望人的气血,思考药物对性味归经等等……而不是让自己拘泥在某一派中。

时间久了,我发现一件很有趣的现象:那些在医院里怎么看都看不好的病人,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不幸,没有或然率。

比如我曾看过一个到处看都看不好的水肿病人,只是因为夫妻关系不好;又比如我看过一个满脸痘痘的姑娘一直没消过痘痘,只是男朋友和她冷暴力等等。

我开始尝试一些改变,在分析性格、做事习惯和望闻问切之余,更不拘泥于形式了,“治疗”方法也不再固定,有些予中药,有些人则不用,食疗,或者提供健身方案都有,因为心态导致问题的,我就直接精神开导,当然不能接受的,就用“命理”去处理。

如果是严重的,我也会说你应该到医院里挂哪个科做什么检查,毕竟在大部分情况下,医院是现有医术最好的地方,有先进的仪器,有专业的教授,一些重病理所应当去医院看。

随着经验的丰富,终于解答了那个问题,为何许多病明明很简单,但你就是看不好!现代医疗体系是一种后置补救模式,也就是你首先要发现自己有问题,然后才对那些问题进行修补,以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这种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句来概括:

1、判断是否有病

2、判断对方什么病

3、如何治疗对方的病

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极为伟大的治疗式的理论,而不是一种病前预防和病后治疗兼顾的更完备的理论。

譬如,你摔了一跤,把胳膊摔断了,你才会去找医生,请他为你把骨头接起来, 你却很少在此之前去看医生,向他请教如何才能避免摔断腿。

这种亡羊补牢式的改变实际限制了我们变得更好。

疾病真正的起因并不仅仅来自病菌和遗传,而是命运的“无常”与个人极限的错位,导致个人认知的失常,借佛家的话来说,就是生老病死等“八苦”的产生,进而契合内在的“我执”产生心理的不稳定,多种人格得以出现,进一步影响了行为习惯的改变与姿态的变化,最终导致疾病。

举个例子,有这么一个人,我姑且称之为小许吧。

一天早上,小许起床以后,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这时他的太太叫住了他,说:“回来的时候帮我带一瓶酱油,家里的酱油快用完了。”

许某因为上班快迟到了,嘴里叼了一块早饭,口齿不清地“哦”了一声,就出门了。

挤了两小时的地铁,终于到了公司,他开始像消防队一样忙碌起来,聚精会神地开会,做文档,谈业务等等,把“买酱油”这件小事抛掷了脑后。

到了下班的点儿,小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当钥匙插入门锁的瞬间,他突然发现好像少了点儿什么,一回想,才发现酱油没买,于是他安慰自己:“家里的酱油还够吧……今天太累了,不想出去买了,明天再买也不晚。”一边安慰自己,一边打开了门。

许太太看到他进了屋,问:“酱油呢?”

小许陪着笑说:“忘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买吧。”他想当然地以为,这件事陪着笑脸也就过去了。

也许放在平时,许太太会骂他两句,然后过去也就过去了,但是这一天也许因为“大姨妈”在的关系,又或者在公司里心情不好。不论如何,她开始开始埋怨小许,从酱油的事情说到工资的事情,进而说隔壁的某某某已经当上了主管了,你还拿这么点儿工资……

小许觉得这是自己的错,理智也告诉他,骂就让她骂吧。

道理都懂,但是真当她骂的时候,心中的无名火还是不由得窜起来。

怎么办?还是忍……

许太太就这样叨叨了俩小时。小许也是硬忍受着两个小时,完了之后还保证说,今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从那以后,小许就出现了一些轻微的强迫症,具体表 每一次出门,他都会反复确认有没有什么东西忘带,同时确认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买。

这种强迫症很轻微,轻微到几乎不会影响他的生活,最多也就是在工作的时候突然会零点零几秒地失神,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开小差,在开小差的这一瞬间,他会下意识地看向窗外:“今天要带点什么回去。”他都不会察觉这样一个念头出现。

但即使是这样,影响也渐渐体现出来,他开始在和客户开会的时候一瞬间地开小差,虽然自己不觉得如何,客户却直觉感到小许的不专心,这让客户对小许下意识地产生情绪。

“失神效应”开始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小许的业绩因此也越来越差,他开始在公司会议上频繁被点名批评,“不努力”,“没有能力”等等。

平心而论,小许觉得自己很努力了,至少比大多数人努力,他觉得自己没做好,是客户的问题,领导只是找他茬罢了。

于是他开始越来越不开心,有时候会想,自己入错了行,不然自己那么努力,为何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于他的心情也变得郁郁寡欢,他开始频繁变动工作,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每一次找到工作以后,都会觉得这是新的开始,然而过去的习性和那个无意识的习惯导致了他的工作仍然像之前一样一团乱麻,进而导致了每天上班都觉得是一种痛苦,他也依旧觉得这不是自己的错,只是现在的公司并没有当初想象得那么好,这份工作是当初因为生存压力而找的,实在不适合自己。

许多年过去了,因为频繁换工作,他依然是一个基层员工,职业规划上一团糟糕,收入也没有明显地上升。

虽然工资没涨多少,家庭的支出还是要有的,随着孩子的出生,父母的老去,支出越来越多。

一家三代的经济压力全抗在他的身上,父母说他让自己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老婆说他没用,孩子……

他的心情越来越差,经常陷入抑郁状态。

小许的生活越来越差,因经济的关系,他在家里越来越没地位,父母、妻子、孩子的埋怨,导致他只能把精力放在抱怨社会上,像“键盘侠”那样,在看新闻的时候,说:都是某某某不好,要不是他,我现在可能不是这个样子,他开始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脾气越来越暴躁。

也因为这种暴躁,动不动就和家人吵架,终于在45岁那年,他被查出了有高血压。

那又如何?虽然他能按时吃药,饮食低盐、控糖也能做到,但是环境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在一次和爱人吵架后,因为情绪激动,他出现了口眼歪斜,右侧肢体麻木。家人送到医院以后,被诊断出暂时性缺血中风,虽然很快就好了,但是医院为了安全,还是让小许留院观察几天。

住医院的那几天,虽然爱人每天陪着他,但因为长年的习惯,导致爱人每次帮他的时候,不自觉地会数落他,说他不好好吃药,给家人添麻烦,因此两人还会不时地吵架。

后来很快出院了,该吃的药还是配了,什么抗凝扩血管等等,该注意的饮食也是注意了,但是爱吵架的毛病还是改不了。

三年后,在又一次吵架中,他得了脑梗死,瘫痪在床。又一年半后,他因为中风后的肺部感染。

当你去追溯这个案例的时候,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其实有无数个机会,去解决,或是“命理”,或是从心理上,或是其他问题上去解决,但是他没有。

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不去追溯整体的,脱离整体的改变都只能导致不稳定和一时的好转,由此带来的不平衡最终导致更大的痛苦,进入恶性循环。

黄帝内经上说: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暮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己。

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己也。

即上古之人根本无需吃药,他们仅仅 用祝由术就行了,根本不需要针灸打针,现在的人不行了。他们起居不符合自然,心中私欲过重,导致了祝由已经没有任何作用,所以才会有各种奇怪的问题,乃至有许多问题没办法处理。

但是祝由,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任何效果了,这是人心的原因,所以这个时候“命理”成了一个特别好的工具和入口,你也许会拒绝心理医生,或者拒绝承认自己有问题,但是不会拒绝“命理”上的建议,那此时我通过“命理”的逆向追溯,去探知他的问题,再选择在“命理”上给一个建议,还是通过心理、中医等其他方面给予一个方案。这个就是我工作的模式。

本来,这是一个兼职的事情,也就是看心情做,但是后来在一家创业公司做,正好公司倒闭了,我刚失业,本来想着看看有啥公司要投的,正好有个朋友找我帮他“算命”,我想了一下,其实“算命”也不错么,要不先给自己三个月试试,然后就这么做下来了,上述的模式也就越来越成熟。

对于我的选择,一开始我们大多用一种十分费解的目光看我,他们不理解,中医领域那么热门,我为什么要放弃这么有趣的工作,去从事咨询的行业,当他们问我的时候,我说我只是认为,咨询行业能对人的帮助更大而已。

站在我的立场,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医生,替人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是为了方便,对外或许会有许多不同的认知,心理医生,中医,“算命打卦”等等,但是这些不过是因为求助者对于自身需求不同,对我的定位不同,就像观音有32相,面对不同的问题,观音就显示相应的相,所以对我来说,我介绍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需求什么。

如果他是心理问题,我就会说自己是心理医生,如果是对未来的迷茫,那我就是“算命”的,如果是身体问题,那就是中医。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闲着无聊问我,那我就说我是一个“神棍”,毕竟别人怎么想,对我很重要么?

问答录

Q&A(Q:掌阅精选,A:凌公子)

Q:在你看来,有些人接受“命理”的说法,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A:说实话就是环境不好,环境好的时候,爱玩玩,爱干嘛干嘛,谁高兴“算命”啊,环境一不好,自然也就迷茫,也就有这方面的需求了。

Q:“术数”这个词听上去很神秘,普通人大概都不太了解。

A:术数这一行在几千年的国内历史中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或者无意在用着这些东西罢了,比如你看每个节气,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这些习俗就是来自于术数中的趋避。

随着时代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越来越方便,很多以前不为人所知的东西为大众所知了。

Q:可以透露你的年龄吗?

A:32。

Q:你目前做咨询的收费价格一般在哪个范围?有随着人数量增多,提升价格吗?

A:从几百到几万不等,有个人的也有企业级别的,随着客人增多,会增加一些隐性的门槛,这个不便多说,只是为了让自己做起来轻松点,没那么麻烦,相对于吸引新客户,我更在意的是为老客户提供后续的其他服务。

至于提升价格,会有一些小的变动,不会太大,就像之前说的,最重要的是务本,不贪心,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咨询者的角色,自古太过贪心的都没啥好下场。

Q:目前找你咨询的顾客,通常都是从哪些途径找到你的呢?

A:互联网居多。也有过去的朋友推荐的。

Q:找到你的顾客,有哪些共同点吗?

A:大多数来找我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或多或少都会面临自以为的一个重大困难,并且以为自己没有任何选择,实际上,站在我的角度而言,每一个人的人生是有很多种选择的,只是你愿意或者不愿意去做而已。

Q:在咨询活动中,你有哪些不可动摇的原则吗?

A:不谈国事,不谈赌博之类的问题之外,自以为是、不讲道理的人不看,看钱比什么都重的不看,相信鬼神,觉得一切都是命的不看,找你看着玩的、没有明确目的的不看。

Q:在你遇到的顾客里,有让你特别无奈的吗?

A:做我们这一行有一句话,叫做“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这个大概是我最深的感受了,所谓刚强众生么,就像前面有举过的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因为月经不调找到我的,我望闻问切下来,然后一边开药,一边和他说,你这个病我开药也就是缓解,到哪都治不好,除非……她问我除非什么,我说除非你和你老公离婚,然后本来很开心的,当场就哭了,说她和老公感情很好的,只是和婆家关系不好,我“呵呵”的笑了笑,她问我不离婚行不行,我说不行,然后又问,和婆家住远点也不行么?我说你可以试试。

然后过了大概半年,她发微信给我,因为一些事,她和老公离婚了,然后当月三个月没来的月经就来了,人也由原来的水肿一下子变得正常了。

实际上,很多人都是有许多选择的,只不过大多数人,因为自己的执念不肯去选择,哪怕我把前因后果利害关系劝说了,他们也不为所动。我希望的是让我们自己去选择,活得更好,但是如果他们觉得自己以为的更重要,那么所面临的悲剧,就是注定的。

Q:在需要做术数运筹的时候,你一般使用那些工具呢?

A:其实没啥讲究,我用的是奇门遁甲和紫微斗数,如果自己排的话,一张纸,一支笔,一本历书就够了,但现在也方便了,有手机软件自动排盘,所以没那么麻烦。

Q:在你的学生里,如果要达到你的能力程度,他们需要做哪些努力呢?

A:很难,我们不说内在的修为,单纯只是以纯技术角度来说是需要庞大的知识量的,就好比麦克斯韦方程组你看简单吧很简单,但是想要懂这个公式,就需要庞大的知识量了。

一样的,所谓术数,就好比现在的大数据去预测未来么,公式网上都有,你拿来往里套就行,但是为啥有的行,有的不行,就因为知识储备不行,天文学、地理、中医学、心理学、现代医学,常见的经史子集,还包括毛泽东选集,以及股市投资,太极拳,我都会有所涉猎。

就是通过这些东西提炼,再反复试验,才有现在的体系。《内经》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做“神棍”是很难的。

Q:你对当前术数行业的存在状态怎么看?

A:我觉得国内刚刚好,港台,或者海外有一种太过迷信的势头出来,导致了许多“命理大师”的出现,我个人而言,“命理”就是一种咨询,只是一种让人生活更好的技术而已,如果由此迷信了,反而阻碍技术的发展。

有些地方,什么三教九流仙啊鬼啊的都有,不是恐吓人,就是卖物件,反而失去了术数的初衷。

Q:可以推荐几本你认为值得推荐的书籍吗?

A:1、《红楼梦》

我读红楼梦读得不多,因为每一次读,我都因为其中的盛衰而感慨。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就算你有多少荣华富贵鲜花似锦,元妃死后却被抄家,到头来也不过衰败一场空。

你看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把工人钱扣下,放高利贷,然后赚了那么多,有什么用,还不是被抄家了。

妙玉,多高傲的人啊,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给刘姥姥用了一茶具,然后丢了,后面贾府败落,还不是被强盗掳走了。

世人的许多问题不就是这么来的么,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执念中,这个家族可以一直昌盛下去,最后却死在自己最在意的上面。

反过头来想一想,你想要的真的是你想要的么?

2、《胜者即是正义》

这是一本日剧的同名小说,这部片子太过经典了,以至于小说我也看了许多遍。

里面有一段剧情,黛律师让孕妇以个人的名义起诉,这样开发商可能被迫更改规划,甚至付出巨额的赔偿。古美门知道以后,把黛拉到施工现场,对着一家小店说,你看这里面的那女人,前些年丈夫死了,她有个儿子,为了养家苦苦支撑,开了一家小店,经营情况一直都不怎么好。总算有了这样一个新项目,让她又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如果你让开发商为这些居民的贪婪而付出巨额的代价,这家店也无法再支撑下去了。

这时候,店外面“蹭蹭蹭”就跳回来一个男人。黛律师问,嗯?这人是谁?古美门说,不知道,大概就是那个女人的丈夫吧,我刚刚编故事骗你玩的——但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人,也许有很多这样的人,一个企业一倒,受到牵连的会有很多人。业主的日照权要被顾及,另外一些人工作和生存的权利难道就不该被顾及吗?你作为律师,能做到的只是为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考虑,除此之外你不能做别的。你做的那些,看起来是正义,其实不过是对于人的高高在上的怜悯罢了。

世界上的大多数痛苦和问题,不过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做出自以为正确的选择,实际这也造成了他们的命运。有多少人能预料到自己的一个行为所引发的连锁反应究竟会波及什么样的人,对他们造成怎样的影响?自以为是的行为往往以侵害意想不到的人为代价。

这也是我们为何会陷入到命运的低谷中。

像古美门一样,做一个纯粹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适合什么,看似荒唐,于我而言,却是一种智慧。

3、《王阳明全集》

我对王阳明的印象,不是来自要成为圣人的那份执着,也不是龙场悟道的释然,更不是平叛的那份功绩,死前的那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从某个角度而言,我以为世人都误会了他的“知行合一”,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一习一 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世人都想着他的“知行合一”,但是为什么要“知行”呢,几乎没有人知道,仿佛圣人说的就是理所应当的一般,以至于后世出现无数种解释,有的说实践与认知一体,有的说知识要学以致用。

要我说,王阳明所说的“行”,不外是为了他这颗光明的心, 亦复何言呢?

当你有了这颗光明的心,并依据此心而行,自然就能知道何为“知行”,也自然明白了,孟子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4、《学箭悟禅录》

射箭的时候,到底是考虑怎样去射?还是倾毕生之力射出去?

我相信世间真正的高手从不迎难而上,他们不会通过努力去感动自己,而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并且贯彻践行,接着, 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就行了。

“……竹叶被厚厚的雪压得越垂越低。突然间,积雪滑落,可那叶子却并没有动。你将弓拉满时,请像这叶子一样等待着箭自动射出的时刻。实际上,射箭就是这么一回事……如同积雪从叶子上滑落,箭在射手对射箭毫无考虑的情况下,不经意地飞射而去!”

放下自己,放下它,放下目标,让它自己射到箭靶。

5、《周易全解》

从某个角度来说,我是一个科学的“神棍”,所以在解读“术数”的时候尽量用辨证的体系去看,可惜世间大多的周易的书都是从象数理气的角度去诠释这本书,这在我看来和蒙没啥区别。

《周易全解》可以说是少有的不走象数的路线的书,而是纯粹用传统儒家经学解释,又以辨证逻辑诠释训诂、爻位、卦象。畅晓易懂,深入浅出。耐心读完,你会发现周易一点儿都不玄,而是很明确地告诉你了,在什么情况下,你应该做什么是最好的。

而后你才能明白,为何孔子会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6、《哆啦A梦全集》

这本书充分地告诉我们,无论科技再怎么发达,技术再怎么变迁,人性是不会变的,人的贪嗔痴爱恨离别是不会变的,大雄再怎么拿到厉害的科技,不是被胖虎欺负,就是想在欺负胖虎的路上,再拿到快捷的装扮,到最后还是想去看静香洗澡,拿到再有趣的玩具,还是会想和强夫比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