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无人能懂《清静经》

修炼未必都能成仙,真修常清静法也可以享尽天

近年来,教内外一些道士、居士隐居山水静地专心于打坐静养。无疑,静坐炼养是一种悟道养身的行为。许多宫观名胜古迹都是开放旅游场所,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暇时静下心闭目打坐,为长时精神状态紧张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息松弛的好方式。

本性迷,神即是众生;本性悟,众生即是神,静坐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在静坐中找回本性。而静坐的关键在于炼心,当心住性澄之际,便是觉悟之时,静坐的好处,主要是塞兑闭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功名、利禄、争强好胜,七情六欲等等,均一一在这静坐的过程中得以化解。心不动气自固,意不动神自灵,寂然不动感而遂虚极静笃,心安而静,身心可与俗世隔离,端生神异之妙法……

许多人认为静坐可以彻悟本性。当然,练习者抱持着理想静坐也不失为健康的态度,不过,何为本性 ?《道经》云:性本具足,性本清静,性本不动,性本不生灭,性本生万法。心生性灭,心灭性现。万法皆有"道"性。人也与物一样,有其自性。当自性与道同体,则自性悟,否则迷。

无人能懂《清静经》

清静经篇幅不长,全文连生僻字都没有,甚至不需要做古文的翻译,即使小学文化,也可以通读无碍。

和阴符经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所以一个是天书,一个是道门早晚诵读的功课。

阴符经我尽可以说文解字,但清静经,很难解。

历来解经的路数,都是越解越繁,原因么,你懂得。

比如,阴符经里的“五贼”,我也在想,历朝历代的高人,难道都看不出来?只是,天书破解了,那还叫天书么?

清静经真的是启蒙读物么?后面的跋语泄露了天机,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

如果好懂,还用诵之万遍么?

“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如果简单,谁不愿意成仙呢。

正象老君说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果然,大道至简,最简单的往住是最难的。

阴符经也说:人知其神之神,而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凡牵扯到元神,那都在目前人类的未知领域,而清静经,讲的正是心神的修炼。

清静经脱胎于道德经,托名老君曰,其思想也一脉相传,但不像道德经可以做各种解读,清静经无疑是修仙之术。

首先,清静二字,讲的是心清神静。

前面说过修炼的路径,练体、养心、通神、合道。

因此这是一部可以修到天仙的功法,“能悟之者,可传圣道“。圣道是更高阶的功法,可修至大罗。

能悟之者,看见没有,能看懂的人,都可以往更高阶的仙位上修了,所以,不要说看懂了,我还要上天呢,我离看懂还差了一个筋斗云。

第一段,老君曰,大道化生万物,分清、浊、动、静,清静是大道的根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道德经中言:“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回归清静就象观想一瓶泥汤水沉淀返清。

清、静反映的是德与道。什么叫圣人,有德行,明道理的人。

重点在第二段:悟的是什么?是“真常之道”。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这个真常之道,不是说打坐入静了,就自以为得道,是要在日常生活做事当中,时时都能保持清静。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悟空得来的道,不还是空么,所以只是修了个寂寞,哈哈。如果非要得到些什么,就不能常清静矣!

修炼的方法,是用“观”,要注意顺序,先用眼观,之后目似垂帘、半开半闭用心观,合眼后用神观。

修炼按照路径,内观其心、外观其形、远观其物,空身、空心、空性,逐次达到身安、心安、神安。就感受而言,对应的分别是满足感、成就感和神圣感。

神安最是难得,大多数凡人,终其一生,可能也体验不到几次,而但凡体验过一次,都会成瘾乃至狂热。这是极乐,飘飘欲天仙。

物质的诱惑,总是不断提高人们满足的阀值,以至于吸毒,快乐的门槛越来越高。

事业成功的人群,反而自杀和抑郁的比例更高,因为身安和心安,可以靠不断地追求名利获取,但是神安,却是要反其道而行的。

一些明星大佬,忽然遁入空门,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就是第三段说的:”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这里的妄心,就是第二段说的,充斥着欲望的心,欲望也不单单是物欲。这里照应了第一段的”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神就是元神,就是灵魂。灵魂的性质就是道,人满心欲望,脱离了德,就会惊扰到灵魂,没有了清静,就会变得浊、动,后面便是一连串的恶果。

浊、动是道的另一面,而我们的心灵,是要回归本源。

总结全文,不得清静的根源都是“欲”。这个”欲“字,是修行的关键,看来,很好理解么,要是这么好懂、、、

那么简单了,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是不是,心跳加速了?这能叫清静么?哈哈。

无欲则刚,这个需要有看破生死的智慧。能悟透的,才能处于”湛然常寂”。这种湛然常寂,可不要误会成心如死灰、或者青灯古佛什么的。

什么叫”湛然常寂”,我很想解释清楚,我也可以说清楚,可是,不懂,就是不懂。这需要进入神观的层次,就和”道可道,非常道“一样,能够翻译出来的道,还是道么?

无人能懂清静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