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不过是运行到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罢了

文章目录:

A、修真炼气,炼的是什么气?

↑↑

一、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

人体先天之精气是禀受于父母而来的。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即《灵枢·本神》所说的“生之来,谓之精”。我们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就是由于肾对于精气有闭藏作用,为精气在人体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条件,不至于无故流失,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所藏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饮食物,由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之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这些后天之精也藏之于肾,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同归于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后天之精不断培育和补充先天之精,使其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而后天之精的化生又依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 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效应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同时人的寿命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肾精的盛衰。

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这一段论述,明确地指出了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和肾中精气对人体盛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练气功者,无论是为保健,防病,还是为治病,要延年益寿,要练好气功必须爱护人体之精气。精气充足,则精力充沛,人体各方面功能好,练功长功就快,就有希望健康长寿,反之精力不足,人体各部之功能受到影响,人就会生病,就会未老先衰。

因此为了达到练功的目的,练功人在懂得了“什么是气”,“精气的来源”后,首先要做到“保精”,即保护肾精,减少对肾精的损耗,为了减少对肾精的损耗应做到两点:一是要晚婚,减少房事;二是不要过于劳累。因为肾为“作强之官”,超过人体力所能及的劳动,就要调动肾中所藏之精,也会增加肾精的损耗。开始练功者在筑基功的一百天当中应当忌房事。

二、人体内气的来源饮食物的水谷精微

人体在出生之后就不断摄入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作用,形成后天之精(即水谷之精)不断补充先天之精,储藏于肾,供全身各部器官调动使用,维持人体生命。

饮食物是怎样变成后天之精的呢?饮食入胃后,依赖脾的运化功能,由胃和小肠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把水谷精微“灌溉四旁”和布散至全身。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食气之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条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就是饮食物变为精微物质的过程。

当人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时,脾的运化功能将从饮食物吸取来的水谷精微(即后天之精)运送到五脏六腑、皮、毛、筋、骨、肉以及五官九窍等人体每一部分,以维持各部器官的功能,剩余的精微物质藏于肾中以补充先天之精。当人的脾胃、小肠功能不正常,或是饮食物不足,人吸收后天之精就会受到影响,人体要维持正常生理状态,就要从肾中调动所储存的先天之精气,如果肾中精气也不足,人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精气的第二个来源来是水谷精微,在练功当中为了保证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练功者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饮食定时、定量,有规律。不可饥一餐,饱一餐,应当有计划、有规律地饮食,保证按时摄入食物,许多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都有饮食定时、定量这一条,这样有规律地摄入饮食物,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也容易形成自身生物钟的习惯。

二是保护脾胃的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一旦脾胃功能损坏,消化吸收转输受到影响,后天之精的来源就会减少或中断。因此要注意不可暴食暴饮,不可多贪冷食、冷饮,以免损伤脾胃之阳气,胃主受纳,暴饮、暴食胃易受损。脾主土恶湿,过多贪冷饮、淋雨,居住潮湿都会影响脾的功能。这些是应当避免的。

三、摄取大自然的清气

人摄取大自然清气比起摄取饮食物更为重要;人可几天不餐不饮,但不能离开大气须臾。人体之精气除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摄取饮食物当中的水谷精气以外,还有更重要的来源--大自然之气。

人的生成和万物一样,都是天地自然的产物。《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认为要探讨人的起源和本质,必须研究人在宇宙中生活的场所,研究与人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并把人生活的地点称为“气交”。说“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素问·六微旨大论》)。

人的生成本身就是“气”的作用,维持人体生命离不开大自然之气。这里有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人体通过肺主气功能、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不断的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气的生成,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实际上都隶属于肺的呼吸功能。

肺的呼吸均匀调和,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肺主一身之气首先表现在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大自然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积于胸中成为宗气。其次,肺主一身之气还体现于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的呼吸运动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肺的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因此练气功无论是有意识“调息”还是通过练功自然达到呼吸均匀协调,对人体气机都可能起到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二,皮肤也可以摄取大自然之气。肺主气,司呼吸;同时“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五脏生成篇》),当外邪侵犯皮毛,腠理闭塞,卫气郁滞的同时,也常常影响及肺,而致肺气不宣。

由此可见肺与皮毛相通,外界之气可以通过皮毛到肺。皮毛在正常摄取大自然之气时不易被人觉察,但当寒邪、热邪等病气侵犯皮毛,并通过皮毛犯肺时,就可发现通过皮毛也可摄取外界之气。不常游水的人到水里,身体在水中,虽口鼻在外,也常会有胸闷气短之感觉。

这与突然减少了皮肤的呼吸作用,而光靠肺呼吸人体有些不适应而产生胸闷气短的现象有关。但是反过来看,练功者练到一定程度不仅可以减少肺部呼吸次数,而且可以有相当一段时间不呼吸。这里既包括了练气功可以增大肺活量的因素,也包括练气功可以增强皮肤的呼吸功能。

在祖国医学中把汗孔称为“气门”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汗孔不仅可排泄由津液所化生的汗液,实际上也能随着肺的宣散和肃降进行体内外的气体交换。因此人体内精气之来源有一部分是皮毛摄取的大自然之清气。

第三,大自然的宇宙之精气对人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

月亮上没有生物存在所需要的精气,因此就没有生物;地球上有这种精气,才能产生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人)这种地球上独有的大自然之气对地球上生命的出现起决定性作用。

B、“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不过是运行到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罢了

↑↑

道家讲:“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那么这个精气神到底是什么东西?不管是中医还是道家修炼都离不开精气神,道家丹道各宗派都把精气神看作是内炼之药物!道家内丹修炼的三个重要阶段就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不过是运行到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罢了

在道家的观念里这个“精”被分为先天精与后天精两种,先天精也被称为“元精”、“真精”、“先天至阳之精”,被认为是禀受于父精母血。 先天之精,包括原始生命物质,以及从母体所获得的各种营养物质,主要藏于肾。

那么后天的这个精就来源于饮食。是靠后天水谷等营养运化而成,人通过饮食摄入的营养,经过脾胃运化后就形成后天的水谷之精,还有通过呼吸,通过经络所提炼出来的精,都统称为后天之精。

“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不过是运行到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罢了

就先天精与后天精的关系而言,内丹家一般认为它们相互依存促进,后天精以先天精为本,先天精以后天精为养,无论先天精,还是后天精,都是人自身所禀有的生命物质,主要由这个肾来管理,也有肾精之称,其实就是营养物质通过转换而变成能量储存到我们的身体里,那么这个学道修真的人就讲究炼精化气,让这个精气不流失人就可以长寿了,那么如何做到这个精气的不流失呢?

关键就是让我们的心特别的静,人如果减低一些欲望就能让心静下来,这样子就可以固住这个精气,当一个人的精力足了,保持不漏的话,它就往上升变成气。这个气不是呼吸之气,是元气。就是内丹步骤里的“炼精化气”,狭义的欲望,指的是性欲;广义的欲望,指的是人的“贪、嗔、痴、慢、疑”,理想抱负等等。因为你有了种种欲望,就没有办法保持先天的元气,它就会变成后天的“精”。后天的精累积多了之后,你的欲望就会更强烈,那么就要发泄出去,就会漏掉。所以修炼内丹的人就要保证这个精充足之后还不让它漏掉,才能进一步化气。

“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不过是运行到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罢了

那么什么是气呢?这个气不单单指我们呼吸的空气。气其实就是能量。内丹之炼气,一般指先天之气的修炼。一般认为它是从精中产生出来的,如伍冲虚《天仙正理直论增注·自序》说:“修仙者必用精气神三宝,此言只神?二者,以精在中,精本是一故也。”

《金丹大要》说:“精与相养,聚则精盈,精盈则气盛。”这就是认为精气一体,但精为本,气为用。

精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它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活动的一个动力,气在人体有推陈出新固化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的职能。如果你能够做到把生理上的能量修充足,而且还能让它不外漏的话,这股能量就会转过头来,从下往上升。 它就会呈圆形(督脉上升,任脉下降,又从中脉往上升)而常人不是能量不足,就是充足了以后也会漏掉。

“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不过是运行到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罢了

在道家看来这个修真的人要通过这个气息的升降,来达到这个气在体内可以自行运转,我们知道我们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这个靠肺来呼吸的,这个就被称之为先天之气,它可以在体内自行运转,那么修道修真的人就是要返还这种先天之气,也就是重新去激发体内这个生命的能量,当它达到一种周行不断自行运转的这个功能。

什么是神呢?神在内丹中也有先、后天的分别。先天之神一般称为“元神”、“真性”等,是先天具备的灵性本体;后天之神一般被称为识神或欲神等,是后天习得的思维能力、情志、欲望等。指人一系列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不过是运行到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罢了

《青华秘文》讲得很清楚:“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禀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性命圭旨》里说:“心也者,人之丹也,物而霾之,则心不丹。故炼丹也者,炼去阴霾之物,以复其心之本体,天命之性自然也。”由是可见,内丹关于神的观念,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是指人的情志、心智等内容。炼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心理的修炼。那么这个气是怎么化作神的呢?

精、气、神它在我们体内确实是一种东西,但是它走到不同的层次,就变成不同的形象。修炼的人通过某种手段达到了不漏,让这股力量回过头来往上升,升到中间变成 “气”。再进一步降伏了这股气,让它继续往上,升到头顶就变成“神”。在下边是精、在中间是气、在头顶就是神。

也就是说精、气、神它其实是一个东西。就好像“水”,他可以是也态的,也可以变成固态的“冰”,也可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变三者本质是一样的。所以精气神就是能量的不同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