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上智者以德报怨,中人者恩怨分明,下愚者恩将仇报

文章目录:

A、下等人恩将仇报,中等人恩怨分明,上等人以德

↑↑

一、下愚者恩将仇报

古人说: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施恩与人,得到的可能不是感激,而是仇怨。

农夫救蛇,东郭和狼,都是受恩不报,反咬一口的例子。

《红楼梦》里也有这样的故事。

贾雨村受甄士隐资助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才得以进京赶考,而后飞黄腾达。

后来甄士隐的女儿被人贩子拐走,贾雨村明明知道香菱就是恩人的女儿,却还是把香菱判给了恶霸薛潘。

他因为贪婪残酷被处置,得贾政帮忙,才被二次起用,贾家对他来说是大恩人。

后来贾家落难,他不仅不帮忙,反而因为「怕人说他回护一家」,落井下石,导致贾府被抄。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后来东窗事发,贾雨村最终锒铛入狱。

人善人欺天不欺。

天道轮回,总有报应,多行不义必自毙。

无法做到以德报怨可以理解,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可以不宽恕,但是绝不可以去伤害。

害人者,终究害己,行善才能安宁内心,远离祸患。

二、中人者恩怨分明

人心换人心,你真我也真,你假我转身。

他们没有恩将仇报的毒辣,也没有以德报怨的高尚,但是他们真实率性。

曹操仰慕关羽的人品才华,为了留住关羽,待之以礼,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

关羽上马时曹操亲自扶他上马、手提衣襟,下马时派人做下马蹬、踩人背下马。

还以天子的名义封他为汉寿亭侯。

后来华容道上,曹操山穷水尽之时,关羽终究放了他一马。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写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有恩必报,有仇不饶。他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孔子说:以直报怨。

他们有自己的准则,你如何待我,我便如何待你。

别人的善意他会回报,别人的傲慢,他也绝不委曲求全。

他们未必是什么好人,但是,最起码他们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和这样的人相处,只要你足够真诚,也必然换来真心。

三、上智者以德报怨

三国时期,孟获叛乱,诸葛亮七次擒获他,又七次饶恕他。

最终,桀骜不驯的孟获心悦诚服,效忠蜀汉王朝。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善良的人我们要善待,不善的人也要善待;对守信的人要讲信誉,对不守信的人也要讲信誉。

慈悲的人没有偏见,在他们眼里「世间没有可恨的人,只有可怜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不过是遭际不同,造化弄人。

所以,慈悲之人心量更大,更容易看开,更能容人。

以德报怨,不只是修养,更是一种格局。

古往今来,能有这样格局胸襟的,实在寥寥无几。

能以直报怨,不恩将仇报,就已经很好了。

B、上智者以德报怨,中人者恩怨分明,下愚者恩将仇报

↑↑

每日7点,文化早餐 ▵ 点击 读 史 关注 / 置顶公众号

博文 | 通识| 知古 | 鉴今 | 有品有趣

上智者以德报怨,中人者恩怨分明,下愚者恩将仇报

做人有数,做事有度,你有怎样的德行,决定着你有怎样的未来前途。人分三等,上智、中人、下愚。

在这个众生皆平等的时代里,出生地位,金钱权利不再是划分等级的标准,不过人真的可以分为三六九等,依据的便是一个人的德行。

一、上智者,以德报怨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生就像未刮开的彩票,有失望,但也一定会充满未知和惊喜,一辈子要是能遇见几个这样以德报怨之人,那真的会像中彩票一样幸运。

大智若愚,拥有大智慧的人,是不会轻易显山露水的,拥有这样品行的人总是会受到他人的尊敬,做事也会事半功倍。

上智者以德报怨,中人者恩怨分明,下愚者恩将仇报

说到智慧,当属诸葛孔明,他不仅是在军事,政治,外交,文学,天文等方面的出众,更体现在德行品质方面。

在三国鼎立时期,孟获的叛乱严重危害了蜀国的稳定,但诸葛亮在讨伐南中时,却一次次的放走对手孟获。

最后,桀骜不驯的孟获心悦诚服,从此效忠蜀汉,听命于诸葛亮的调遣,成为蜀国巩固后方的基石。

能够以德报怨的人,并非身处高位,却值得让人仰望,这不单单是品行的问题,更是格局问题,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由格局限制着

二、中人者,恩怨分明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这是出自《诗经》的一句经典,就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做不到以德报怨,但一定要做到礼尚往来,恩怨分明。

别人的善意,学会相应的回报,别人的针锋相对,也无需委曲求全。只要学会明辨是非,问心无愧便可。

上智者以德报怨,中人者恩怨分明,下愚者恩将仇报

中人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写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期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老舍也在《四世同堂》里说过:“大丈夫应当恩怨分明。”

恩怨分明的人不一定是好人,但一定不是坏人,起码是对得起自己内心的人。和这类人相处,只要你不贪图小便宜,你也一定不会吃亏。

现在绝大多数的人,做不到上智者的大智慧,但是中人的小智慧还是可以领悟的。毕竟在这个冰冷的世界,谁都需要将心比心。

三、下愚者,恩将仇报

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这些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不仅仅是寓言,更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

总有人为了一时的利益,忘却了良心,耍一时的聪明,遭一世的报应。恩将仇报的人,为了自己想要的,往往因小失大,失去人们的信任,自认为是聪明的,其实是最最愚笨的行为。

东汉末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的三国第一猛将,最后结局令人唏嘘。

上智者以德报怨,中人者恩怨分明,下愚者恩将仇报

吕布原为丁原部将,是丁原的义子,后被人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吕布虽然骁勇善战,号称“飞将”,以勇武为人所记,但因目光短浅,势力多变为人所不喜。

在吕布被缢杀之前,曾有这么一段,吕布被捆到曹操面前,曾要求松绑,曹操笑说:“捆绑老虎不得不紧。”

吕布又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

曹操颇为心动,但刘备在一旁说:“明公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

吕布死前说:“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最终吕布被缢杀,然后枭首。

上智者以德报怨,中人者恩怨分明,下愚者恩将仇报

恩将仇报的人,是生活中最恐怖的人,人心可以黑暗到什么地步,谁也不知道。但是害人终害己,不管有怎样的念头,还是想劝一句,福祸相依,请日行一善。

如果没有以德报怨的格局,请做到恩怨分明,不愧己心,但千万别是恩将仇报。因果轮回,有因必有果,害人终害己,做个善良的人,简单的活着。

. End.

精选好物

喜欢的朋友一定要 赞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