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道教茅山派辈分排名)

喜欢灵异电影或者玄学的人对“茅山道士”并不陌生。因为有道教一宗发源于茅山,所以以茅山为修炼本处,后发扬出去的道教宗派称之为“茅山宗”,人们便把其弟子呼之为“茅山道士”。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茅山道教是中国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道教“茅山宗”的摇篮,同时又是“三茅真君”筑庵修道的栖身之所。说到茅山道士,当然首先应该说一说“三茅真君”。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三茅真君又称"三茅君"。道教茅山派创教祖师。其中茅固,曾官拜执金吾、武威太守。 茅衷,曾官拜五官大夫、西河太守。北宋徽宗宣和元年六月,宋徽宗诏封庄周(庄子)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为“致虚观妙真君”,配享混元皇帝。此外,对三茅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张道陵、陆修静、陶弘景、翊圣、真武、 关羽或赐“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这里要说一下,宋徽宗对道教的崇尚在宋代历史上达到极点。他编造“天神下降”的神话,自称“教主道君皇帝”,道教的地位得以大大的提高,几乎成为国教。为了发展道教,在国家财用匮乏的情况下,宋徽宗还不惜耗费巨资,大兴土木,兴建宫观。他还热衷于为神仙人物加封赐号和制定道教节日,后世流传的许多道教人物和神仙就是由他发扬光大的。“三茅真君”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加封的。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是西汉时期咸阳南关人,他的曾祖辈在秦时就出了一位杰出的道教神仙人物茅漾。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九月,茅濛(字初成)在华山中修成神仙,茅盈受曾祖事迹的启蒙,十八岁离家到北岳恒山中修道。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北岳恒山

他在恒山中研修《道德经》、《周易传》,清修六年,感动了山中一位修道女真人对他说:“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为师,君子奚不往寻而受教乎?”茅盈悟其深意,心斋三月,在西城地方,终于拜见到王远道君(道教第二等神仙)授给茅盈“玉佩金珰之道,太极玄真之经”等诸多上清经系的法术符咒;茅盈又行修了三年,修成道果,遂立坛盟誓,辞师归乡省亲。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句容茅山

道教认同社会伦理道德准则,具有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教义精神,所以茅盈四十九岁后在家中孝养尊长五十三年,在父母寿终正寝后即前往江东句曲山(今江苏句容茅山)做社会功德。茅盈有二位兄弟:茅固、茅衷都在朝为官,听到兄长在江东修道济民,他们决心效法兄长的行为,即渡江赴茅山与兄长同修。来茅山的人都知道,“三茅君”采药炼丹,为民治病,济世救人,是“有求必应”的神仙。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茅山圣境

在江苏省境内,有两座茅山。一座在长江以南的句容市,称南茅山;另一座在长江北岸的兴化市,叫北茅山。清代乾隆年间,以考证考据而闻名天下的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在《过茅山碑记》中说:“北茅山为三茅真君初炼道之地”。 这就是说,西汉景帝时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称为茅山。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茅山道院

当时,江南句容一带,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华阳洞。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日久,茅氏兄弟,终成正果,名列仙班。人们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后人在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称山为茅山。慕名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东晋时期,茅山脚下诞生了一个男孩。就是道教史上赫赫有名的小仙翁葛洪。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汉族,东晋时期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葛洪炼丹

受伯祖父葛玄影响,葛洪16岁时拜炼丹家郑隐(葛玄徒弟)为师,后归隐山林研习。他曾一度从军立功,被授予要职,但坚辞不就。公元314年起,葛洪隐居茅山多年,在金坛乾元观、金牛洞等处苦心攻读医药学等,并潜心修炼。其中,他在著作《抱朴子》中描述了炼制金银丹药等方面的多种化学知识。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葛洪炼丹

葛洪所著《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之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葛洪还撰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有医学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三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收有其著作十余种。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东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年),葛洪移居南方,从此隐居于罗浮山。他在朱明洞前建南庵,修行炼丹,著书讲学。因从学者日众,又增建东西北三庵(东庵九天观、西庵黄龙观、北庵酥醪观),终成一代大家。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罗浮山

葛洪在走出茅山时,他的医药学知识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其时,正逢瘟疫流行,葛洪广采草药,制药布施,使众多百姓起死回生,便有了《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受《肘后备急方》启发,成功提炼出了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屠呦呦

葛洪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享年81岁。后世称其为南茅山派的祖师。

南北朝的南朝齐梁时期的陶弘景(456~536 ),字通明,生于南朝刘宋时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深受葛洪的影响。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陶家是江东的名门望族。陶弘景早年即与梁武帝相识,后在其取代南齐时有所襄助。梁武帝即位后想让陶弘景为官辅佐朝政。陶弘景便做了一首诗和一副画呈送给梁武帝。画上是一头牛在吃草,一头牛戴着金笼头被人牵着;诗写《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梁武帝见后便不再勉强 。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陶弘景辞官后在横山(今南京江宁区境内)隐居,因不堪王公贵戚“参候相续”的干扰,便去往句容的茅山,认为“此山为天下第八洞宫,名叫金坛华阳之天。汉代“三茅真人”得道后来掌管此山。随后在此建华阳馆,自号“华阳隐居”,为众人传授上清大洞经箓,开创道教茅山派(又称上清派),成为该派的实际创始人,所著《真诰》是道家重要典籍之一。道教茅山派奉三茅真君为祖师,是道教最为著名的主流教派之一,历代高人辈出,著名诗人李白也是其弟子。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茅山道院

陶景弘在隐居期间,梁武帝还经常送来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物,以供炼丹之用。每遇到军国大事,梁武帝还前来与陶景弘协商。并经常书信往来。因此陶景弘被称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隐居茅山达45年之久,享年81岁。谥号:“贞白先生”。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到了唐代,以传授上清经法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很多知名道士,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和李含光等等。通过他们的活动,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此时茅山的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太平天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对茅山道院的毁坏较为严重。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茅山道院

北宋中期以后,上清派历代宗师都得到过朝廷封号。在北宋中后期,它终于成为“经箓三山”(茅山、龙虎山、阁皂山)之一。上清派第23代宗师朱自英曾为宋真宗祈神赐子,后来真的生了宋仁宗,被封为“国师”。第35代宗师任元阜,曾受南宋宁宗诏令,做大道场禳除水灾。第44代宗师王道孟,为元帝祈雨驱蝗,得到“真人”封号。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茅山

北宋以后,茅山宗逐渐衰落。 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师、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归并于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从此茅山成为以正一为主的道场,但其教义谱系等仍按上清派沿传。直到明朝时期茅山宗与各派所融合,不复存在。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茅山

清代的皇家宠信佛教密宗,道家的传承在此时期受到了统治者的极力排斥。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更是让道家的发展愈发艰难。道门子弟也大都由此沉沦,以至真正的道士越来越少,反而那些假道士、真神棍们却越发地猖獗起来。整天里只知装神弄鬼的骗人钱财,致使道教名誉大损。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茅山旧照

1937年12月初,日军侵占了茅山,烧杀抢掠,残暴蹂躏,民无宁日。在日寇的“三光”政策下,“三宫五观”的几十名道士惨遭杀戳,历代保存下来的文物建筑则被毁坏得瓦砾遍地,一片荒凉。茅山道士开始下山抗日,此后绝大多数人再也没有回来。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抗战时期茅山道士

1982年,国家拨款修复茅山宫观。

时至今日,偶尔出现的所谓的茅山法门多见于外道的民间巫术。茅山道士多是以捉鬼降妖的形象闻名于世。殊不知茅山宗的教义精华和这些毫无关系。之所以会这样的名声,一是后世弟子为了骗吃骗喝,而愚弄民间所至,二是那些无知信徒们夸大其词,以讹传讹造成的结果。

创立道教茅山派的关中三兄弟

鬼神之说由来已久,随着科学的发展,更有诸多例证表明其并非无稽之谈。道家的方术有法、术两种,其中道术中就有一些降妖捉鬼、渡世救人的方法。但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借此达到修行的目的,而绝非是以降妖捉鬼为噱头来招摇撞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