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练气功能治高血压?关于高血压的15个“坑”都为你列齐了(练气功能治高血压吗)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估算目前有高血压患者2.7亿。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半数高血压患者不知晓自己得了高血压,80%以上的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现状,高血压联盟(中国)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联合编写了《中国高血压教育——患者读本》。这也是我国第一本由专业人士组团耗时三年编写而成、旨在对高血压进行全民科普的书籍,书中使用信息的干货太多,小编只能节选其中一部分和大家分享。

“患者中关于高血压有很多错误认知,必须澄清这些认知误区,才能科学的防治高血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教授陈伟伟介绍,常见的误区总结下来共有15个。快来对号入座,看看说的是不是你?

误区1:年龄越大,血压应该越高

有些高血压患者认为,年龄越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应的越高,这一错误认知在老年人中尤为突出,有些高血压也因此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不论年龄多高,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都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应进一步降至140mmHg以下。

练气功能治高血压?关于高血压的15个“坑”都为你列齐了

误区2:根据感觉估计血压水平,凭感觉用药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关系,有些人即使血压明显升高,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血压,仍没有不适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那就太晚了。

有的患者头晕时服降压药,头不晕就不服降压药。凭感觉用药的危害大。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

误区3:只要吃药就万事大吉了

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吸烟、饮酒、大吃大喝、熬夜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继续损害血管,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很多人血压难以控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误区4:服了降压药就不需要担心血压高了

有些人以为只要服了降压药,就不需要关注自己的血压了,不定期测量血压。实际上,服药并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必须坚持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血压值,以便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了解需要用多大剂量或怎样联合用药,才能把自己的血压稳定在目标水平以下。

误区5:长期自行购药

有的患者长期在药店买降压药,以为只要吃药就能降压,殊不知有些药物并不适合你。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很多,每种药物的降压机制不同,都有其适应症,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医生根据病情,作必要的化验检查,兼顾到血压水平、相关的危险因素、重要器官损害和并发症,量体裁衣,选择能有效降压,又能保护重要器官,且不良影响最小的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误区6:血压降到正常了就停药

目前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服药治疗的患者,血压是在药物的控制下达标的,停药后,血压很快会升高,甚至会急剧上升。盲目或是随意停药,会人卫引起血压过大的波动,对心脑肾的损害更严重,有时会成为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导火索,非常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后,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误区7:药物有副作用,尽量不吃

有的患者担心药物有副作用,不愿意长期服降压药。要知道,与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副作用的害处小的多,且只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一般较轻,而且是可逆的,停药后可逐渐消失。有些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还可以通过联合用药来抵消。只要合理用药,一般都是安全的,可长期应用。

误区8:用药太早,以后会产生耐药性而失效

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暂时不需要服降压药外,一般高血压患者都是越早服降压药获益越大。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血压控制的越早,能越早的保护血管,降低心脑肾疾病发病的风险,远期后果越好。

误区9:单靠“养生疗法”来降压

像气功、太极拳等“养生疗法”的降压作用轻微,轻度高血压可能降至正常,但大部分患者仅靠养生疗法血压不能达标,还需要服降压药。

误区10:输液治疗高血压,软化血管,预防血栓

高血压是慢性病,要预防血栓,就必须保护好血管。这要靠血压长期达标,同时,如果有糖尿病、血脂异常,还要血糖、血脂都达标。三项指标都控制达标,对血管的保护效果才最好。

练气功能治高血压?关于高血压的15个“坑”都为你列齐了

误区11: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强调降压达标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一般高血压患者经过4-12周的治疗使血压达标,而老年患者、冠脉或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血压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器官供血不足,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增加危险,尤其老年人。

误区12:过分关注血压值,精神紧张

无论健康人,还是高血压患者,血压都有昼夜节律的变化,而且还受气候、环境、活动、情绪变化的影响,不同时间段测量的血压值有所不同。对此,不能认为是血压不稳而频繁加减药量,频繁测血压,精神紧张,不利于血压控制;频繁调整降压药,反而影响降压效果。

误区13:某些“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

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是治疗高血压的灵丹妙药,三个月根治高血压,不必再吃降压药。

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何种场合、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是虚假宣传,干扰高血压的规范治疗,很多人因此延误治疗而使病情恶化,甚至丧命。

误区14: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疗效

有些患者担心西药有副作用,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某些企业就利用患者的这种心理,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压疗效”,可使高血压患者摆脱西药副作用的困扰。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鞋垫等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仅起到辅助作用,不能起到治疗作用。

误区15:迷信纯天然药降压

部分人认为西药副作用大,纯天然药无毒无副作用。某些人就利用患者的心理,宣传高血压患者通过服用某些天然药降压,可摆脱西药不良反应的困扰。其实,天然药同样也有不良反应。大多数纯天然药降压的真正效果尚待研究确定,不要盲目迷信。

陈伟伟特别提醒大家:高血压患者和家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习与高血压相关的健康知识,明确“目前高血压尚不能根治”。澄清认知误区,识别伪科学。坚持到正规医疗机构看病,科学规范的治疗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