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太极拳中的道家与佛家文化(太极拳体现了道家的什么思想)

太极拳是内外兼修之法,既练外,又练内。所以,太极拳的内功修炼结合了道家的吐纳术和导引术。道家特别重视气对养生的作用,认为:气聚则生,气亡则死。同时认为,人生之初,寓于胎胞,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相通,无有隔阂,脐通母体,受先天之气(元气),谓之“胎息”。试图通过返本还源,回归婴儿状态,使呼吸归根,保先天之气,固生命之本。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讲究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谓之“内三合”。

太极拳中的道家与佛家文化

太极拳习练时,虚实开合,都要配合调息,开呼合吸,收吸发呼,升吸降呼。从胸式呼吸自然过渡到腹式呼吸。太极拳注重意念,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样能达到太极拳“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境地。

同样,在太极拳中蕴藏着佛教的禅意和“圆融”。

修佛须坐禅,练功须站桩。二者都需要摒弃杂念,意守内心。而太极拳则可以理解为移动的桩和移动的禅。无论是坐禅还是站桩,初学者想做到心无旁骛,妄念不生,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坐禅与站桩,是一种极静的状态,对于常人来说,往往越是安静,越容易杂念丛生。如果不能领会禅与桩的内在精神,许多人反而会为此心生更多的苦恼。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取决于如何对待这些浮生的杂念,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坐禅的外化杂念。比如佛教的“去执”,太极拳经上讲“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要轻灵,先去掉身心和本力包揪,包楸不去,何谈轻灵?要知道,练太极拳的过程即是去掉身心和本力包揪的过程,“减去一分本力就会增加一分内功”,也是源于佛教的“去执”过程。

要练好太极拳,就得领会“松”、“静”、“空”。玄光法师对此说来:“先求松,要身心倶松;次求静,要动中求静,身不乱动,心无杂想;再次求空,要身心轻灵,心如太虚长风,无挂无碍,身如行云流水,动转活泼。练拳还得讲究“从形求意,得意忘形,形神俱妙,妙合天心”这四个步骤。

【传承道家思想,弘扬道教文化,欢迎订阅道家微信号(ID:daojiaodaojia)。显诸仁,藏诸用。大家也可以加我的私人微信号(ID:cangzhuyong)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