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通过“非遗”太极拳了解中国文化(太极算不算非遗)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张妮】12月14日至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第15届常会上评审了57个国家申报的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最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郑长铃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我们没有将太极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认知,人们可能仅把它视为强身健体的手段。现在,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对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意义重大。”

太极拳的文化意义

郑长铃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太极拳传递的是中国哲学思想,它把宇宙观作为技艺的背景,把对立的概念诸如动静、刚柔、阴阳等融和为一,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当成常态,它是广大的、圆融的、整体的,“如果能把文化表现形式的内在本质和外在形式关联起来推广,将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世界理解中国今天的发展理念,具有一定的当代意义”。

作为中国古老易学文化的最高境界,太极思想在中国已有至少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武术,太极拳则是由明末清初河南陈家沟的陈王廷所创。他依据太极阴阳之理,汲取诸家武术之长,融中医经络学与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一体,创编了一个刚柔相济、阴阳互化、变幻莫测的拳种,取名太极拳。数百年来,太极拳已演变出诸多流派。郑长铃称,太极拳此次申遗成功,会促使我们更认真地思考探究——太极拳为什么会在中国文化里孕育而生?它跟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源流的关系是什么?中国人如何看待宇宙自然和自身小宇宙之间的关系?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极大改变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不少年轻人思维固化、单线化,容易钻牛角尖。“‘我忧郁了’这是一个流行语,每当受到生活的磨砺,很多人往往不知所措,因为缺少一个可以支撑生命的强大文化系统。太极拳申遗成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有希望帮助更多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乃至建立中国文化整体观。”

应更多出现在世界竞技平台上

郑长铃说,他教过的一名学生上高中时,学校就将24式简化太极拳推广为广播操。有的学生受此影响,上大学就学了中医。“将文化的种子通过更鲜活的方式播撒在孩子心中,也许会是太极拳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实现传承和传播的一种更好路径。”郑长铃认为,申遗成功后,太极拳未来的发展传承前景乐观,太极拳考级可能很快会热起来,形成产业化发展。但未来发展还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太极拳的发展传承体系化。作为体育竞技的传承,太极拳应更多出现在世界竞技平台上,让更多人了解这项运动的魅力。在专业教育领域,太极拳的发展也并不充分。目前,焦作大学已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太极拳方向),但更多体育大学只将太极拳作为选修课,缺少系统、专业的学习。

二是在大众推广方面,不仅要有形式,还要把太极拳的“神”召唤回来。“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寄托在日常生产生活的样态中,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外在形式被广泛认知,但内涵本质往往被忽视,形式与内容疏离,有形无神。”郑长铃表示,申遗成功后,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系统应更好地解决太极拳在传承传播过程中形神兼顾的问题。不止于此,中国武术整体上都需要在体育或强身健体的理念基础上进行文化修复。

海外推广可借鉴沙县小吃和中医针灸模式

据了解,太极拳目前已传播至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习练太极拳者达1亿多人。郑长铃提醒,在太极拳的海外推广方面,要有所警惕,“有的外国人跟一些中国所谓的大师去学少林功夫,结果学的是粗制滥造的花拳绣腿。这是在抹黑中国文化,是不能再糟糕的情况。要警惕这种倾向,不能再让他们糟蹋中国文化”。

郑长铃建议,有关部门应针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设立相关职业规范,只有符合相关认证的从业人员才能从事中医针灸、书法、太极拳等教学工作,促进有效、有序传播。“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沙县小吃。因为便宜、便利,沙县小吃前些年很快风靡全国,但很快就出现了行业缺乏管理、没有标准、鱼龙混杂的乱象。后来经过相关部门的规范管理,加强培训,推进标准化、连锁产业转型升级,沙县小吃已经拓展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伦敦、巴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郑长铃认为,太极拳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推广一定要加强管理和认证,像中医针灸,由于规范化管理、有序推介,目前已经在180多个国家有临床实践。中国优秀的文化表现形式要真正赢得国际的广泛认同,才能得到更大的存续空间,“这虽然是一项大工程,但付出越多,收获越丰厚,为提升中国文化在全球的美誉度,需要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