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宋代无名高僧常诵法华,却在山中遭遇药王,得到一番奇遇

皆仁法师

在宋代僧人文莹的笔记体野史《湘山野录》中,记载了这么一个离奇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成都。

宋代,在成都的一座山间小寺之中,有一位无名的老僧。

在那风景如画的山寺之中,常常能够听见他读诵《法华经》的声音。

而小鸟们也不时在枝头停歇,仿佛是在静静听着那庄严的诵经声。

但是,有一天,这份山间的宁静被一阵脚步声所打破。

有一个面目清俊的童子行走在山道之中。

童子来到山寺内,向老僧行礼道:“大师,我家先生明天清晨想请大师诵经祈福,小子届时在山下药市中恭候您的大驾。”

老僧并未停下诵经的声音,只是略略点了点头,表示已经知道了。

于是,童子又恭敬地作礼而去。

宋代无名高僧常诵法华,却在山中遭遇药王,得到一番奇遇

第二天一早,老僧顺着蜿蜒的山路下山,来到了山下的药市。

童子已经在那里等候了,看他肩上的露水,似乎已经等了有一阵子功夫了。

童子见到老僧很是欢喜,于是连忙上前作礼,为他引路。

老僧跟着童子,跨越了无数淙淙流水和山岭,看着山间的烟岚渐渐升起,仿佛身在仙境中一般。

不知走了多久,两人终于来到了一座看起来古朴典雅、跨溪而建的山阁之前,童子这时高兴地说:“到了。”

于是,他请老僧稍候,他先去禀告先生。

不多时,童子出来了,奉上了茶水,并告知老僧说:“先生请大师先诵经,他因为身体老迈,所以起身迟缓,当大师诵到《见宝塔品》的时候,他就让小子进去通禀,他亲自出来恭听。”

老僧见他有礼,也不以为意。

于是,他稍稍休息,喝过茶水之后,就开始诵经了。

他的诵经声如淙淙流水一般,庄严而悦耳。

宋代无名高僧常诵法华,却在山中遭遇药王,得到一番奇遇

诵经声混着溪水流淌的声音,仿若天籁一般,将无数小鸟都吸引了过来,它们悄然静立在枝头,仿佛正在专心倾听。

等诵到《见宝塔品》时,老僧对恭立在一旁听经的童子点了点头。

童子会意,急忙入内通禀。

不多时,只见一位须发洁白清癯老者出现在山阁门口,他的两道白眉很长,长得几乎垂肩。

老者穿着极为朴素的衣服,手执藜杖。(皆仁注: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唐代杜甫的《暮归》诗中曾说:“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他缓缓从山阁之中走了出来,向着老僧作揖行礼之后,点燃了一炉香,然后在一旁侧耳倾听。

等到听完这一品经文之后,他颤巍巍地扶着藜杖向老僧作礼,然后又慢慢走进山阁之内,不再出来。

等老僧诵经完毕之后,童子又去山阁之内,用藤盘装了一钵盂的高粱饭,和一双看起来形制古雅的竹箸,还有几杯枸杞菊花饮出来供养他。

老僧细细品尝了一下高粱饭和菊花饮,只觉芳香满口,就像甘露一般的美味,这是他从来不曾吃过的美食。

等他用斋后,童子又取来嚫金(皆仁注:僧人为一般在家信徒作佛事后,施主供养众僧之钱称为嚫金)供养他,随后对他说道:“先生让小子转告大师,有劳大师远来山舍一行,只惜身体老迈不能相送,让小子代先生送您出去路口处。”

老僧接过嚫金,微微点头,然后就跟着童子离开了。

走到半路,老僧忍不住问童子道:“敢问你家先生高姓?”

童子恭敬地回答道:“姓孙。”

“不知贵名为何?”老僧越发地觉得这位先生不一般,于是紧追着问道。

童子此时却笑而不答,只是伸手在老僧的掌心书写两个字。

老僧定神看去,竟是“思邈”二字。

老僧不由地大惊失色,心中想道:“相传药王在前唐(皆仁注:宋人对大唐的称呼)永淳元年就逝于药王山中,竟然还在世间吗?”

宋代无名高僧常诵法华,却在山中遭遇药王,得到一番奇遇

于是,他就想回去山阁中再拜访一番,但是当他回身一看,哪里还有童子的踪影。

他在山中寻找山阁三天,不由地迷路了。

最后,他还是顺着溪流找到了回寺的路。

回到寺中后,他打开装嚫金的袋子,发现里面装着一百钱。

而从此之后,他觉得自己身体轻盈,远胜从前,而且也再没有生过病。

到了宋真宗天禧年间,他已经一百五十岁了。

有人见他偶尔会在都市之中出现,后来就不知其踪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