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高积厚与《印述》

丘石

高积厚,字淳夫,武陵(今浙江杭州)人,生卒不详,大约活动于清代中期。出生于金石世家,好六书,工治印,年未弱冠便捉刀弄石,壮年宦游四方,继胡克生、林三畏、王若村诸家而起,名噪一时。著有《我娱斋摹印》、《印辨》、《印述》行世。

《印述》成于乾隆壬午(1762)年,系作者对印学的见解和研究及对二十余印人的品评。是文持论极推崇何震,曰"雪渔何氏少入文氏之门,得其笔法,通之于刀法,秦汉以来,奇文异字,靡所不博,会通众体,其法大备,遂为一代宗匠……虽间与古异同,而合以神,不合以形,可谓集印家之大成者矣。"并对何门陈文叔、全君求、梁千秋、沈子云等加誉甚高,以为"格格皆善",言过其实,似神乎其神之谈。而对许容《说篆》等偏大为诋毁,认为"驳杂无稽,举从屏绝"(尽管他文中对许氏用刀十三法照录不误),乃一家一言。由于文中这种倾向性观点,《印述》一直不被后人看重,今重读之,觉仍存有精见一二。

首先,作者继承了前人的刀法笔意表现说,曰"夫刀有笔法,字有章法,起伏转折,即书法之结构也",明确揭示出篆刻与书法之间的紧密关系,继而提出己见∶"古之印章,妙在落墨,其方圆曲折,皆与秦汉金石刻文相似。古之人下笔可刻,古之刻乎,刻如新书……意在笔先,方成急就,手随心运,乃作烂铜,故能神明焕发,照古映今……今观《坛山石刻》,宛然《秦》、《峄》、《之罘》诸碑面目,斯翁破圆为方,变法为小篆,凉亦取则于此。盖体势方正,则气象端严,堂皇冠冕,印章之正则也。"在这里,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详实的考证,揭示出刻印与刻碑、印学与碑学之间内在的微妙关联,这可能与清初书法上崇尚碑学之风的渐盛有关,但他却为以后的邓石如、赵之谦诸家印外求印开了先河,这一点不容忽视,也是此篇的价值所在。

其次,作者对篆书笔法的重视程度是十分可贵的。 文述∶"近之作者,师心自用,妄窜偏旁,配合不偶,盘曲漫加,鲁鱼亥豕之讹,尚未审订,而鸟迹钟鼎,秦文汉篆,懵焉莫辨,甚至傅会名目,强立体格,风斯下矣"。针对此,作者认为治印首要"刁熟篆文,精究许叔重之《说文解字》,知其每字各有意义","然后取秦、汉印章、石刻、金模细为揣摩,先观结构","次审其运笔先后之宜","再审其章法,钟鼎不得掺以籀篆、秦篆不得杂以汉文",最后方为用刀,曰∶"圆健之笔,得此为上品,不得此为秦刀之未善。"

清人论印,师承、好恶倾向很重,难免一家之言,但也不无益言良见,《印述》即如是也。

典籍钩沉

文章曾刊登于《书法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