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来历的三个传说、六个主要习俗和十首古典诗词(我国四大传统佳节)

有感于一年一度元宵佳节的历史悠久和盛大隆重,东方飞龙于元宵前夕做小诗一首,附于文章之前:

正月十五月儿圆,火树银花不夜天。神州大地庆元宵,幸福生活比蜜甜。

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来历的三个传说、六个主要习俗和十首古典诗词

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

正月十五,在古时还是过年的气氛,也是人间的灯节。元宵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远远胜于其他节日,非常值得今天的我们研究传承。

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来历的三个传说、六个主要习俗和十首古典诗词

一、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习俗的来历和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古代民间开灯祈福之习俗,主要有三种说法。

1、关于元宵节起源于西汉的传说是这样。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后,汉朝刘氏宗室在宫中的执政大臣刘章与开国大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在灌婴将军的配合下,平定诸吕之乱,从晋阳(代都)迎回时任代王的刘恒在长安登基,成为汉文帝,这天恰好是农历正月十五。汉文帝刘恒便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大赦天下、与民同乐。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也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2、关于元宵节的形成还有一个东汉说。说的是由于佛教的传入,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于永平年间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从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以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到了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

3、还有一个说法,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于正月十五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官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所以从唐代起,元宵之夜,张灯结彩即成为法定之事。

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来历的三个传说、六个主要习俗和十首古典诗词

二、元宵节习俗

如前所述,从汉代到唐代,元宵节的形成经过了八九百年的时间。经过宋元明清的演变,各地形成了许多元节宵习俗,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吃元宵

说到元宵,它不仅是一个节日概念,还是正月十五人们要享用的一道美食—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即汤圆,大概是全国各地比较普遍的一个仪式和习俗。各地元宵的做法、风味各异,主要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可汤煮、油炸、蒸食,香甜可口,有团圆美满之意。

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来历的三个传说、六个主要习俗和十首古典诗词

2、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也是比较多见的元宵民俗活动。较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这与华夏各地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来历的三个传说、六个主要习俗和十首古典诗词

3、闹花灯

新年过罢,随着正月十五的临近,城乡道路、公园、店铺,到处挂满红灯笼,夜幕降临灯火璀璨,到正月十五晚上人们三五成群结伴赏灯就达到了高潮。洛阳市王城公园多年的元宵灯会闻名遐迩。

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来历的三个传说、六个主要习俗和十首古典诗词

4、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元宵节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元宵节设灯谜,猜灯谜,既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又能增添节日气氛,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来历的三个传说、六个主要习俗和十首古典诗词

5、 踩高跷

正月十五踩高跷,是闹元宵的一种群众性古装技艺表演。各地的表演内容不同,但是基本的形式都是人踩在高约丈许的长木头上,穿着古装,行走表演,水平高的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

有说法是,踩高跷这种形式,源于古代人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而发展起来的。

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来历的三个传说、六个主要习俗和十首古典诗词

6、舞狮子

前些年,每逢元宵佳节,许多地方都会举行隆重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其中击鼓狮舞是一项重要内容。据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各地有许多的狮子舞表演团队。进行狮子舞表演的多是年轻人。伴随着狮子舞表演,还有锣鼓鞭炮助阵,围观的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场面很壮观。

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来历的三个传说、六个主要习俗和十首古典诗词

三、关于元宵节的著名诗词

伴随着元宵节的形成,自唐以后到明清时期,历代文人雅士也留下了许多吟咏元宵节的诗词,我选十首,供大家欣赏。

1、十五夜观灯

唐 ·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2、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 · 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3、正月十五夜

唐 ·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4、生查子·元夕

北宋 ·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蝶恋花·密州上元

5、宋 ·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6、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 ·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7、青玉案·元夕

南宋 ·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汴京元夕

明 ·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9、元夕二首

明 · 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10、元夕无月

清 · 丘逢甲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部分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涉侵权,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