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一位得道高僧经过山)

唐朝末期,一位得道高僧,写了两首著名的诗,赠给两位皇帝,其中准确地预言了一位皇帝的前途,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贯休(832年-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人,他与佛法有缘,在七岁的时候,贯休就到家乡的和安寺出家为僧,成为圆贞禅师的侍童。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贯休聪明好学,日读《法华经》千字,而过目不忘。他又喜好吟诗作画,常常与其他僧人一起吟诗偶对,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聪明好学再加上刻苦勤奋,这样的人想不成功都难。

长大成人后,贯休受戒,成了一名真正的僧人。随着学业的不断加深,贯休诗名日隆,逐渐成为一名佛学修养深厚、远近闻名的高僧,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他画的代表作《十六罗汉图》,其中罗汉的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这就是所谓"梵相"。这幅画流传至今,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在我国的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唐昭宗封钱镠为浙江东道招讨使、彭城郡王,钱缪开始讨伐盘踞在越州(今绍兴)自立为帝的董昌。至897年,钱镠击败、俘获了董昌,基本上控制了两浙一带的广大地区,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钱镠平定董昌之乱后,名声日盛,家乡有这样的英雄人物,贯休当然要去拜见,那准备什么作为礼物呢?于是,贯休就写下《献钱尚父》这首贺诗,赠给钱镠。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献钱尚父》

唐 :贯休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富贵来临,人没有办法拒绝,如果一个人奋发有为,那他的成就是难以抑制的。满堂的花香熏醉了无数宾客,一把利剑横扫两浙十四州。

战鼓和号角声冲入云霄使得天之气都变得寒冷,风浪席卷而来让天下好像入了秋。占据东南这富饶之地,作为祥瑞天象的支柱,谁还羡慕旧时的万户侯呢?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尚父是指周朝时期的功臣姜尚姜子牙,意思为可尊敬的父辈。后世用作尊礼大臣的称号。诗中的钱尚父是指钱镠,后来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钱镠有一封深情款款的信非常著名,想必大家都知道。钱镠非常宠爱自己的王妃庄穆夫人吴氏,王妃每年春天必回临安,探望自己的娘家。这一年春天,王妃去了很久,一直未归,钱镠甚为想念。到了春色将老,陌上花发的时候,钱镠忍不住了,就写了一封信,差人给王妃送去,信里写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夫人可以慢慢地归来了。

这封书信,虽然短短的九个字,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平实温馨。此事传开后,成为一段佳话。清代学者王士祯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后来还被人们编成山歌,取名《陌上花》,广为传唱。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钱镠不仅治国有方,并且修身治家也十分严谨,为了保持家族的兴旺,目光长远的他订立了治家的“十训”。其一是:“要尔等心存忠孝,爱兵恤民。”其十是:“吾立名之后,在子孙绍续家风,宣明礼教,此长享富贵之法也。倘有子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坏我家风,须当呜鼓而攻。”这“十训”是钱镠对子孙们提出的十条要求,虽然包含一些封建思想,但是大部分是饱含人生智慧的。

钱镠的“十训”代代相传,世世因循,一直激励着钱氏后人。因而吴越钱氏家族被公认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像现在“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等著名的科学家,钱玄同钱穆钱钟书等文化大师,都是钱镠的后人。

怎样才能泽被后世?钱镠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不是留下多少金银钱财,也不是留下高官权贵,而是留下一个世代遵循的良好家风,这才是一个家族兴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书归正传吧,既然是一首祝贺的诗,贯休难免要歌颂钱镠的功绩。首联的意思是,你生来就有富贵之命,富贵来临,人是没办法阻止的,犹如那空中的飞龙,翱翔的凤凰,你这种奋发向上的其势是很难收敛的。

颔联对仗工整,称赞钱镠取得成就:“满堂花醉三千客”,写出钱镠的宾客众多,人脉丰富,很有王者风范。“一剑霜寒十四州”意思是钱镠功勋卓著,凭借一把宝剑平定浙东、浙西的广大地区。“霜寒”这二字,带有一股浓浓的杀气,把钱镠那种凛然不可冒犯的神态刻画得非常到位。

颈联描写战争惊心动魄的情况,尾联“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的意思是,你得到了东南的半壁江山,要永保长治久安,这样谁还去羡慕当年的万户侯呢?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钱镠读完贯休的诗后,欢喜倒是喜欢,只是觉得“十四州”的气魄不够,心想我希望的是得到天下“四十州”啊,就提出让贯休依此修改,否则,我不予召见。

贯休的态度很坚决,他也心想,我早已断定,你的福分就是得到两浙的十四州,不可能更多了。天机不可泄露,我的诗我做主,坚决不改,他说道:“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既然你不召见,我还不见你了呢,于是,贯休直接拂袖而去。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后来,经过学者的认真考证,贯休在准备拜见钱镠时,他讨伐董昌之战开始不久,并没有完全占据两浙十四州,更不用说天下的四十州了。后来两浙在钱镠及其后人的治理之下,远离战乱,近一百年平安无事,直至和平归顺大宋,成为当时的一方乐土。所以说,贯休的眼光非常准确,真是一位得道高僧啊!

后来,贯休云游四方,在晚年的时候,贯休来到了四川成都,前蜀皇帝王建一见贯休,极为欣赏,给他很高的礼遇,封贯休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贯休很是感动,就写了《陈情献蜀皇帝》这首诗:

河北江东处处灾,惟闻全蜀少尘埃。

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

秦苑幽栖多胜景,巴歈陈贡愧非才。

自惭林薮龙钟者,亦得亲登郭隗台。

因为这首诗是贯休向王建陈诉自己的衷情,所以题目为《陈情献蜀皇帝》。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首联的意思是中原各地战乱频繁,给百姓造成了无穷灾难,唯独天府之国“少尘埃”,一片太平景象。

颔联最为著名,整句对仗工整巧妙,以“一瓶一钵”突出自己身无长物,以“垂垂老”突出自己已是暮年,以“千水千山”突出入蜀路途遥远艰难,以这三者反衬“得得来”,深切的表达了贯休对蜀地的向往和到达蜀地的喜悦心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颈联的上句赞美前蜀宫廷苑囿“多胜景”,下句以“巴歈(yú)”(是指巴渝歌或巴渝舞)代指政治教化,说很惭愧自己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才能,不能有所贡献。

尾联运用燕昭王筑黄金台求贤的典故,说自己就像燕昭王师事的郭隗一样,得到了王建的礼遇,自己作名一个隐于林薮的龙钟老者,感到非常惭愧。

这首诗赞美了王建,表达了感谢,表示了自谦。颂美而不显谀态,自谦而不失身分,十分得体。尤其是颔联“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这一句,更是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因此人们称贯休为"得得和尚"。

唐朝一位得道高僧写诗给两位皇帝,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他是谁呢

乾化二年(912年),一代高僧贯休寿终就寝,享年八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