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王子朝奔楚老子)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引子:

穿越历史风云,对话前朝古今。
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漫漫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的谜团,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王子朝奔楚”事件便是一个尚未揭开的重大历史谜案。本着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原则,我也将多年来对这一事件及相关问题的寻访和思考整理成本文。
一些观点和看法是首次提出,有的尚没有更多的史料,也没有考古发掘实证,看后或被认为是信口开河、无稽之谈。
岂不闻,十口为“古”,口传言说,也是记载历史的重要手段。而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更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途径。故斗胆虚妄之。
道德经》云:“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当然,我们更期待更多人的关注探索、寻访发现,期待真相早日浮出水面。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文章目录

(一)老子出关为何骑着一头大青牛?

公元前490年前后,函谷关关令尹喜,在一个秋夜观星望象,看见东方紫气升起,便测出将有圣贤到来。

尹喜,字文公,号文始先生。《列仙传》曰: “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古时,观星测天是一件大事,今人嗤之以鼻的“坐井观天”的“井”和“观星台”一样,其实也是一种科学的观测手段。

尹喜究览古籍,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原任周王朝大夫;周敬王23年即公元前497年,尹喜见天下大乱,礼崩乐坏,遂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故又称关尹。

果然,在一个紫气东来的早晨,他等来了一位骑着青牛须发皆白的老人。
这就是他仰慕已久的李耳,也就是老子,被后世称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史记》有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桞,周守藏室之史也。”守藏室之史,即周王朝国家图书馆的最高行政长官。担任这个职务,老子必定有不凡的见解与修为;比如在今天的人们看来,甲骨文和岩画都是难以破解的天书,但在老子的眼中,轻而易举的就能解读出那都是前朝发生的桩桩往事。
尹喜知道这一次相见已是千载难逢,再见亦不知何年何月,遂恭迎入官舍,北面师事之,并请求老子留下一部著作。于是,老子就写下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这就是《道德经》。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述了这件事:“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老子此后杳然缥缈,有人认为他是去教化胡人,也有人认为他去云游四方。或隐居避世;还有记载说尹喜陪伴老子回到终南山楼观台铸南山铁案,享南山之寿。
但其后不久,尹喜却真的托疾不仕,辞官封印,按老子所授经法,隐居修道,三年后,悉臻其妙,乃发挥道德二经,著《关尹子》九篇,。
《列仙传》云:“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臣胜实,莫知其所终。亦著书九篇,名《关令子》”。
“道之所隐即仙灵,心印函关道德经”,关尹在道教中地位崇高,常配祀于老子之侧。也就是说,尹喜继承了老子的衣钵,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连与老子齐称“老庄”的庄子亦称赞其为“古之博大真人”。
骑青牛,老子出关。那么老子为何乘青牛,而不乘黄牛、黑牛、白牛或其它颜色的牛?
青,主春,木德,代表着东方。那么,当时老子是从东边什么地方一路跋涉而来的?

(二)尹喜为何悄然来到五垛山?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老子在授《道德经》于尹喜时,曾约定“后会蜀之青羊肆”。
时隔三年,老子降临此地,尹喜亦如约而至,青羊宫从此成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又一方圣地。

此后,尹喜归栖武当山三天门石壁下。南朝人郭仲产《南雍卅记》记曰:“武当山有石门石室,相传云尹喜所栖之地”。
尹喜是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最早创建人。《武当志》却又记载到:尹喜带老子五千言入蜀,借道岐棘山,喜栖其有年。
从中可以确认尹喜携《道德经》入川时,首先来到了岐棘山,那么,岐棘山在哪里?
《地形志》曰:“西鄂县有棘山”,亦曰五垛山。因上有五峰故名。

《一统志》亦云:“骑立山山势昂耸,如立骑,本名岐棘山,音讹耳。其上有五峰:曰圣垛,曰禅庵垛、曰摩云垛,曰娇女垛,曰哑女垛”。
岐棘山就是今天的镇平北顶五垛山,乃伏牛山余脉绵延而来,至此突起五峰,以其状若骑立而名骑立山;又名倚帝山。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倚帝山是一座上古名山,《纲目·前纪》云:“倚帝山。古猗帝建都处,延之猗帝氏,治世五万六千年。”

早在五、六十万年以前,这里的先民就以砍砸器、刮削器,敲开了旧石器时代的大门;后猗帝氏创建猗帝王国,延续了五万六千年;五千年前,这里的先民,以黄山玉铲,在严陵河、涅水、潦河两岸开启了新石器的文明;后苗蛮集团从这里进入淅川建立了楚国。
所以,尹喜应该是修道北顶圣地的第一人。
古来就有“北有五垛山南有武当山”和“北顶”“南顶”之说。南北两顶,同供一主,宗脉一承。“五”在上古也是一个奇妙的数字,代表着五行和阴阳平衡,故有五行、五谷、五帝、五声之说;而又有五行山、五指山、五台山等名山。

而北顶五垛与南顶武当,不仅谐音“五”,也许武当原名是“五当山”后因太极拳而更名为“武当山”。
但至少这两座山之间应该还有上古地理和人文上的渊源。
《镇平县志》载:“吴筠(?-778),唐代著名道士。字贞节。华州华阳人。青年时通经籍,善文章,考进士不中。筠性耿直,不愿与世道沉浮,乃去南阳倚帝山隐居。”。
唐朝的吴筠以及后来逃出生天、披发跣足来到这里的朱允炆都光大了道家的传统。一个成为五垛山道家的开创者,一个端坐在神位之上接受万民的朝拜。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悄然到此的尹喜三年后又悄然的离开这里,南下入川共赴与老子的“蜀之青羊肆”之约。

那么,尹西或曾经在五垛山修行了两年多的时间。《山海经·中山经》云:“又东三十里,曰倚帝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状如鼷鼠,白耳白喙,名曰狙如,见则其国有大兵。”此记述的倚帝山,多玉、多金、有兽,且有大兵。
而且,他不仅带着《道德经》,而且似乎还带着老子亲授但秘不示人的与《山海经》互补的《山海图》,按图索骥来到了这里。

那么,在五垛山山史上没有留下印迹的尹喜当年为何来到这座尚在外寂寂无名的山上呢?

(三)《道德经》不是老子在出关时临时草就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开篇,老子就用心良苦的强调说:道和名同出而异名,提醒不要用常规的思路理解,而需要二者结合,才能进入众妙之门,才能读懂老子的精髓。

《列仙传》中写道“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
而其实,我一直还有一种疑问,那就是彪炳千秋的《道德经》并不是老子在出函谷关时临时草就的;而是在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事件和深入思考后所写就的。
今天,老子出关,已成为一个“紫气东来”精彩天象的传奇,被永远的定格在史书画卷上。
而在他即将离开函谷关的前夜,老子将尹喜叫到自己的房间,告诉了他一件惊天骇地的秘密。
这就是王子朝奔楚后种种谜团的真相。

(四)王子朝长期滞留在西鄂是个败招

王子朝,姬姓,名朝,周景王姬贵庶长子,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之兄。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周悼王姬猛继位。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了内战。庶长子王子朝攻击并杀害周悼王,占据王城洛阳数年,时人称为西王,姬匄避居泽邑为东王。公元前516年秋冬,晋顷公出兵支持王子丐复位,是为周敬王;王子朝势孤,遂携周王室典籍投奔楚国。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曰:“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本周”。《吕氏春秋·先识》的这一记载一方面表明周王室图书馆收藏有夏朝、商朝的图册文字,另一方面也说明携典籍投奔“有道之国”乃是保全典籍的一种古老文化传统,也是图书管理官员的职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王子朝奔楚,旧史称作:“王子朝之乱”。但自春秋战国至今争议不断,成为一桩历史疑案。
现在已经有更多的史料证明祸起萧墙的主因并不在王子朝,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周王室的贵族和图书馆的官员学者们都依然认为他是周王室的合法继承人和代表人而相随。图书馆馆长老子亦是一路跟随。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左传•宣公三年》记曰: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戎后至洛水,在周王室的境界内陈兵示威,“问鼎之大小、轻重”。并扬言说,楚军只要折断戈矛的尖端,就足够铸成九鼎。
王子朝之所以选择楚国,就是因为时楚国为南方强国,其曾有问鼎中原之志,可借其与强大的晋国抗衡;而且这也是时“楚将代周而兴”的共同判断。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这背后其实也是晋楚两大霸主之间的角力。

但恰逢楚平王死,楚国在继位问题上动荡不安。王子朝一行只好暂时滞留在南阳西鄂一带。选择这里暂栖,一来拥戴王子朝举族跟随的召氏之族,就在这势力强盛的召南地区;二来西鄂与周王室素有旧隙;三来此地频临三鸦古道与夏路,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四是距洛阳较近,静待洛阳一旦有变,可重新入主王城。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致命的威胁,那就是周敬王的军事力量可以很快抵达这里。

(五)观丰山,老子将人马分成了三拨

作为周王朝国家图书馆的最高行政长官,老子寝食难安。周典南奔,体量巨大,转运、看护、保管、整理等事务繁杂。

这项工作,似乎只有抗战时故宫国宝南迁堪有一比。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而周室典籍,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包括前朝及更早时代的文献、文物,以及周代列王的文书、文件或各诸侯国的奏章、档案以及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祭祀等资料,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堪为无价之宝。

西鄂故地,是白河穿越鸭河口子河谷的玄牝之门进入南阳的重要区域,也是上古文明传袭的重要走廊。
《山海经·中次十一经》记载了这里的丰山:“有兽焉,其状如猿,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其国有恐。神耕父处之,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有九钟焉,是知霜鸣”。王子朝和老子等人应多次等临这里的丰山和黄山。

在目前的考古发掘中,黄山文化上层为河南龙山时代晚期,下为屈家岭时期,再下为仰韶中晚期,最下层为裴李岗文化时期。

那么,从龙山晚期的商周到秦汉这中间的历史,应该还沉睡在黄山的黄土之下。王子朝和老子或许也是其中的主角或过客。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在这里,饱读史书又暂时无所事事的周王朝的史官、学者开始构思撰写一部玄幻的经典《山海经》和《山海图》。
“见则其国为败”,在西鄂已经停留了很久,楚国的内乱依然没有停息,周敬王则坐稳了天下,王子朝心有所忌,在老子的建议下,遂将人马分为三路:一路由其携带鼎、钟等礼器继续留在西鄂;一路由老子载着典籍先行南下往楚国方向靠近;一路则沿夏路北上以寻后援之地。

(六)跟随王子朝的召氏后来隐匿为邵姓

楚国的形势却斗转直下,日益危急。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和孙武带兵千里奔袭,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后吴国倚重伍子胥、孙武等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崛起为诸侯一霸。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阻断了王子朝奔楚的既定计划。

王子朝忧心如焚,周敬王法眼如炬。

“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左传.定公五年》落笔写到。鲁定公五年即公元前505年,王子朝和他的追随者,还是没能躲过周敬王的明枪暗箭,被杀身亡。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载,魏文帝曹丕时“(王子)朝冢在南阳西鄂县,今西鄂晁氏自谓子朝后也”;

张嘉谋在《北仓日录》中记述到:“王子黾(音猛)冢,在南阳鄂县西。当云西鄂县西。见《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引《皇览·冢墓记》。按今南阳县北五十里许石桥镇鄂城寺,西鄂故城也。其西有冢冈。旧尝于此地耕,得古编钟,色黝,有乳,无铭,疑即王子黾冢也。钟藏礼部郎中李星垣家。”
那么,西鄂的大墓究竟是“既立子猛,又欲立王子朝”的猛还是朝呢?《“不见冢”里“见”什么》一系列文章及政府的考古发掘工作开启了追索历史真相的大幕,功莫大焉,现倾向的说法是王子朝墓。
王子朝被杀之后,周室礼器及典籍成了千古之谜。

现存史书中,既没有记载楚国曾收到过这些典籍,也没有记载这批珍贵文献的下落,而且历代出土文物中也不见它们的踪影。
“夏德衰,鼎迁于商;商德衰,鼎迁于周”,但秦统一六国后,也没有从周室夺到九鼎,汉灭秦,亦未见到传说中的九鼎。

而有史以来,“泗水捞鼎”却是一个从秦汉至今聚讼不已的历史公案,并在汉画像砖题材上多有表现。
那么,有一批周鼎可能沉没于丰山之侧的泗水河;而《山海经》所述丰山“有九钟焉,是和霜鸣”,亦可能另有隐喻。

同样,富有隐喻的还有王子朝的后人遗踪。
《史记·晁错传·索隐》记载:“晁氏出南阳,今西鄂晁氏之后也。”。“晁”通“朝”,王子朝的后人便以“晁”为姓,散居在晁庄等地。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而没有提及介绍的,还有跟随王子朝最重要的召氏一族,后来隐匿改为邵姓。

石桥北的“尹店”,则似与尹氏固家族有关;上毛沟和朝洼,也似与毛伯得毛氏和王子朝相系;南阳亦有南宫嚣南氏;至于皇路店一名,也似乎更早源于这件事情。

当然,同样用隐晦的方式记载和讲述这段历史的还有《山海经》这本收藏中央四方怪异的奇书异志。

(七)王子朝部有一支沿夏路去往了北边的方城

王子朝被杀后的次年公元前504年即鲁定公六年四月,成周的儋翩率领王子朝的旧部依仗郑国人,准备在成周发动叛乱。。。晋国阎没带兵到成周戌守。。。十二月周敬王为躲避儋翩叛乱住在姑莸,一直到公元前503年才回到洛阳。

这说明,当时王子朝部确有一支沿夏路向北边的方城移动以寻求后援。

方城有座山,号曰“小顶山”即黄石山,又称:北武当山,这也是今天方城道家文化的源头。
在小顶山下有一个地方,叫:子路问津处。当年寻访夏路走到这里的时候就感觉这个地名颇有意思。
《史记·孔子世家》曾记载孔子曾经问礼于老聃。
公元前523年,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准行。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今洛阳“孔子问礼处”遂见证了两位圣人见面的经典。
那一年,老子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孔子尚不到而立之年。
此后,《庄子·天道篇》又记曰:“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
这句话的字里行间,也透露着诡异的气息,做为周王朝图书馆馆长的老子竟然拒绝了孔子将鲁国典籍入藏的请求。而这也许恰恰就是在王子朝带周典奔楚的前夕,老子不愿鲁国典籍跟着颠沛流离而暂时婉拒。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

据说孔子五十岁才读到《易经》,那应是公元前的501年,王子朝被杀后的第五年。这表明此时周王朝典籍的一部分原件和抄录本流传到了鲁国。
或许,王子朝被杀后,孔子惦记着老子,曾经和他的学生游方叶、适楚, 一路寻访。
而也许就在这里,孔子的学生遇到了老子派出北往方城的人马,并将部分典籍带会了鲁国。

此后,孔子用生命的最后时光,完成了《易》的研究、整理与传承,并博览群书,形成了著名的儒家学说。
三百年后,道教仙翁黄石公在小顶山将兵书传与汉张良。

(八)覆釜山,是王子朝奔楚事件的重要隐喻

另一路人马则继续向着楚国的方向行进。

这里面就有老子,还有他的图书馆。他要将这些先贤的典籍与瑰宝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交给一个合适的人。

同样由于楚国正逢多事之秋,老子他们不得不在一个后来叫做晁陂的地方停留了下来。
同样,和西鄂的晁庄一样,晁陂也是王子朝后人隐匿的聚集地。
王子朝被杀,楚国败落,老子和这一队人马以及周王朝的典籍何去何从?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座玄牝之门,当年是鸭河口子河谷,后来是在覆釜山山口。
覆釜山,又名吐雾山,主峰海拔352米,由土谷山、先主山、鳌峰山、踢脚山四座孤山组成,位于邓州、内乡、镇平三县交界处。距离晁陂直线距离仅有十余公里;而且位于南下荆楚、西去长安、东达江淮的古道旁,天然屏障,进退有据。

这里曾是儒释道文化交融地。古有老子庙,土釜禅林名列古邓州八景之一。而这里更有伏羲、女娲、黄帝、炎帝、舜、大禹以及夸父追日、二郎担山撵太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丰富神秘的民间传说。
《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写道:“土釜山在(内乡)县东南二十里,与孤峰山相对,其形上锐下广,如覆釜之状。县志俗呼吐雾山,南属邓州,北属内乡。”

明嘉靖《邓州志》载:“其山峰不甚耸起,如覆釜然。上有清禅寺,其右为五龙泉,水四时不竭。山左有先主山,上有先主庙。右为鏊峰山,峰左有济源泉,北为界山,有雅祖洞。”
《魏书.地形志》称光明山腰有五龙、济源、雅祖等泉,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罗列这些典籍介绍,以及前几年专门登临寻访的实际,如今虽旧时泉、洞因开山炸石而无影无踪,但依旧说明了四件事:

一、此处山环水抱,中乃平坦谷地,泉水四时不竭,可宜居生产生活;

二、山上有雅祖洞等天然石室;“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三、此山如覆釜之状;

四、山上有楚长城遗迹,当为接连邓州穰东和内乡马山一线的楚长城,也说明此地是楚国的势力范围。

《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合符釜山”一典,言及是黄帝战败蚩尤和夸父后与诸侯结盟之处。

此山亦有此传说,但这时这座山的名字叫釜山。
这几座山的中间那座低矮的叫踢脚山,形似一陵。

在民间传说中,二郎担山,担的是鏊峰山和先主山,踢脚山是二郎将脚上的泥土随意甩踢而形成的。
而附近罗庄的青冢,在民间传说中是蚩尤战败被杀后埋葬的坟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其实,历史的真相或许是这样的:

从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奔楚,到公元前505年王子朝被杀,再到公元前490年,老子西出函谷关,这期间的二十多年时间,老子基本上就守候在晁陂和覆釜山这个区域。

跟随老子的各种手工艺人组成的“百工”,也在这个地方居住生活,散枝开叶,繁衍生息,并将各种手工技艺在生产生活中传播开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将周王朝的典籍收藏于山洞岩室之中;组织人员进行整理、编辑、抄录;并分置于覆釜山、五垛山、黄石山石室等处。
而此时,为了抄录、书写、携带、转存的便利,在传统沉重的竹简之外,已经出现了帛书。
老子还带着史官、学者继续编写完成了《山海经》和《山海图》这两部旷世之作。

《山海经》纵论八荒六合、四海九州,极为谨慎地回避了任何与现实有特定关系的事件,但言辞间,还是特意留下了关于王子朝奔楚的不少隐喻:比如见到“雍和”“耕父以及《山海经·海内北经》中所载“王子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等,似皆指向王子朝兵败被杀。
同时,经过深入思考总结和慎重的考量,老子完成了《道德经》这部经典。

令人疑惑的是,《道德经》在讲到前朝当代诸多事件时,譬如“不争而善胜”的原型周公旦、譬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这般正面光辉的人物和“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所指的这几个鲜明的君王,老子却也都不直接言明具体事件、人物的要素,均以隐喻的方式叙述。

“为人有内无外,形状似不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而知着。”和老子一同担任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他叫:计然。
计然,生卒年不详,蔡丘濮上人,姓辛氏,名文子、倪 、计研 ,号称渔父;其博学多才,无所不通,尤善计算。

北魏李暹为《文子》作注道:文子“姓辛,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

王充在《论衡·自然》篇中亦写到:“以孔子为君,颜渊为臣,尚不能遣告,况以老子为君,文子为臣乎?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

也就是说,计然是老子的学生,其与孔子年岁相当,并还是《山海经》一书的主要编纂者。

王子朝或后来的重要人物去世,就被葬于青冢;或就葬在踢脚山下;并又演绎出青冢是被黄帝打败身亡的蚩尤墓这个极具象征的隐喻。
“既坠釜甑,反顾无益;已覆之水,收之实难”,老子还将这座釜山更名为覆釜山。

这个饱含深意的名字,也给我们留下了开启历史谜案的钥匙。
唐代王维后来曾留下了五言律诗《飧覆釜山僧》。覆釜山僧就是曾任龙兴寺主持的七祖神会。

只是,他和王维在山下不远处的临湍驿“语经数日”的唔对,共鸣的是“无可无不可”的佛学禅意,而没有谈及这些久远湮没的往事和道家的哲理。

(九)邓州夏集曾为夏都

南阳七千年文明源源不断,曾为夏都,其核心位置或在邓州夏集。因此论与本文关系不大,先提出观点,以后专文再论。

(十)范蠡的老师是老子的学生计然

五千字的《道德经》,其思想博大精深,并非讲述虚无玄幻之事,更有对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相反相成、帝王之术的策略与思考。

浩浩荡荡的王子朝奔楚一事最终夭折在伍子胥横空杀出,战败了强大的楚国。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本也是楚国人;公元前522年其父伍奢被杀,他逃亡入吴;后帮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整军经武,国势日盛。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后崛起为诸侯一霸。吴王夫差时因力劝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渐被疏远,最后被吴王赐剑自杀。

伍子胥死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终被越国所灭。

灭掉吴国首屈一指的功臣,是南阳人范蠡。

鲁昭公六年即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公元前516年,宛令文种与范蠡一见如故;公元前511年,范蠡文种携手入越。

《太平御览》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尝南游越,范蠡请见越王,计然曰:"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范蠡知其贤,卑身事之,请受道,藏于石室,乃刑白鹬而盟焉。”

《史记·货殖列传》又有记:“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故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推此类而修之,二年国富,厚贿战士,遂破强吴,刷会稽之耻。”
这段话的前因是:越王勾践被困于会稽山上,于是才重用了范蠡、计然。

勾践兵败会稽山,这是公元前494年的事情。
那么也就是说,从公元前511年范蠡文种入越到公元前494年范蠡计然已经辅佐勾践这一时间脉络上可以看出,计然当是在公元前511年到公元前494年之间来到越国,并收范蠡为学生。
《史记集解》徐广曰:“计然者,范蠡之师也,名研。”
裴駰案《范子》曰:“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尝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

(十一)计然是老子专门派去为楚国复仇的吗?
《史记·货殖列传》这篇文章继续记载到:“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

也就是说,计然传授范蠡“贵流通”“尚平均”“戒滞停”等七策,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只用了其中五条,就消灭了强大的吴国,足可见计然乃是旷世奇才。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史记》称老子后代多有武将,老子本人似乎不必出征打仗,“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的章节中,可以明显看出,老子精通兵法,深谙军争之道。
故历史上有汉兴三绝,萧何、张良、韩信为史所称道;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育”,也有三绝,即文种、范蠡和计然。
这三个人都来自南阳,文种管理政务,范蠡军事智谋,计然主抓经济。他们分工合作,并驾齐驱,以无人能与匹敌争锋的黄金组合成就了不世之功。

计然当然不是一个人沿着东南古道来到越国的,跟随他的一定还有其他的学者和百工,并也一定携带着部分原始和抄录的周室典籍。

文种和范蠡也应该直接受到了这些典籍的熏陶和滋润;而越王剑的精髓铸造工艺也许就是这时传入的。
他们将包括老子在内的思想文化予以活态传承,广播四方,这也奠定了江南氤氲至今、郁勃浓厚的人文气息。

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夫差自杀。临死前叹曰:“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
南阳覆釜山,有人考证为会稽山;而越国亦有会稽山闻名四海。

计然长途跋涉来到越国并帮助其灭了吴国,这难道不是为了为楚国复仇?难道没有王子朝奔楚夭折后那份心结?这难道不是冥冥之中的轮回?
公元前468年,越王实现霸业,范蠡急流勇退,浮海入齐,开始了后半生的实业生涯,成为远近闻名“陶朱公”,并被后世尊称为“商圣”。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临行前,范蠡专门给文种写了一封信,文种看后便称病不朝,但最后仍然身首异处。
而这句“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的话最早却是计然告戒范蠡的。
从《史记·货殖列传》《越绝书》《吴越春秋》《文子》等典籍看,计然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对老子的道论、自然无为的思想和治国治身的理论进行了运用和发挥;特别是计然提出了关于天地阴阳刑德吉凶的理论和时变因循的理论,更是对老子道家学说的重要发展。

(十二)范蠡是活学活用老子思想最好的人
“道可道,非常道”,古往今来,用理论和实践诠释道家思想最全面的人,恰恰就是范蠡。他的言语、行为,无不继承、运用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如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范蠡也曾谏越王说:“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故范蠡之去越,辞不受官位,名传后世,万岁不忘,岂可及哉!后进者慎戒之。”
特别是老子的“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圣人为而不有,功成而弗居也”等论述,范蠡更是如灵魂附体,活学活用,运用的恰到好处,炉火纯青。
是故《太平广记·神仙传》赞曰: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春秋战国近五百年, 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
从计然到范蠡,在长期的政治、军事和商业活动中对老子思想加以运用和创新发展,形成了道家思想成功指导社会实践的新局面。并随着范蠡入齐而将老子的思想传播到齐国,开始了道家在北方列国的流传发展,并最终发展成为道家学派的重要学派----黄老之学。

(十三) 老子或就葬在覆釜山

尹喜来到五垛山的原因,是因为在离开函谷关的前夜,老子告诉他王子朝“见则其国有大兵”的旧部和周王朝的典籍就在晁陂和覆釜山山室之中。
于是他来到这里,于五垛山上结庐研读典籍,度过了三年的轻柔时光,深得精髓。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有过两种猜测。“一是老聃,或曰:老子亦老莱子也,楚国人,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难道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杳然缥缈,并不是去教化胡人,也不是避世隐居,而是虚晃一枪,又回到了晁陂和覆釜山这里,继续保管、整理并传播这些先贤的智慧、人类的文明。

老子西出函谷关,尹喜大张旗鼓的截拦,其实是老子与尹喜演的一出双簧,是为了告诉天下人周王朝图书馆馆长老子已经西去,那些周室的典籍如传言一样已经被焚毁不存,无论官府还是民间,都可以放下渴望了。
无独有偶,与西出函谷关相反,《庄子》《韩非子》《礼记》等古代著作也曾记载老子并未西去,而是往东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老子故里在鹿邑,有好事者也附为安徽涡阳,为找寻老子是否归隐家乡,专门买齐了鹿邑老子协会当年主编的十一本《老子故里话老子》,但尚无发现有价值的文字信息。

而南阳,也可以是老子的故乡。

何况,这里还有他挂怀难忘的周王朝的典籍。于是,老聃出函谷关前为老子,复归楚国改名为“老莱子”。

《水经注》引郭仲产言道:“苦莱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至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苦莱,即黄城山也。。。。有东流水,即子路问津处”。

黄石山是方城道教的源头,属楚地,可见老子与黄石山的关系。
可以肯定的说,周王朝典籍的很大一部分当时并未散轶,也并未纵火焚毁,而是以原件或抄录本的方式进入了楚国;而今天在湖北湖南出现不少这个时期的竹简帛书,亦可见一斑。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屈原应该就是读到了《山海经》,才据此创作出了《天问》的千古绝唱。
“鬼谷先生,晋平公时期人,姓王名栩,不知何许人,受道于老君”,《道藏目录详注》记载道。
若干年后,隐居淅川坐禅谷的一代鬼才“鬼谷子”王禅,再次将老子的道家思想发扬广大。

“治大国若烹小鲜”,其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培养出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白起等搅动战国风云、出将入相的杰出人物500余名。
而这个阶段,神秘的《山海图》应还曾经重现并研读、完善过。

同时那些身具专门技艺和知识的百工扎根楚国,繁衍生息,这也带来了楚国又一轮的复兴。老子也因此被众多行业尊称为“祖师”。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兴起和学术繁荣,直接的原因应该就是周王朝典籍的不断外传和百工的分播。而古代南阳文化、学术、科技之灿烂发达,张衡、张仲景、晁错等人才辈出,亦得益于此。

此外,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89年,楚国与北方诸国在鲁国的蜀会盟,确立了从蛮荒走向华夏的霸主地位,并带着鲁国数百匠人回到楚国;

及秦统一六国后,又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使六国贵族、商贾及手工业者再次云集南阳,促进了南阳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东汉南都的地位。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公元前471年,王子朝被杀已经过去了34年;范蠡刚刚隐匿江湖;这一年,老子仙逝,逾百岁。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吐雾山紫气升腾,云蒸霞蔚,老子终老于南阳,覆釜山中的踢脚山或附近或许就是这位圣人的栖真安息之地。。。。。。

结语:
《道德经》第81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王子朝奔楚、老子著《道德经》和古宛南阳的不解之缘|郑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