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八百里梁山泊(八百里梁山泊容易造成割据)

八百里梁山泊

我们知道,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河流,下游河道是一条堆积性很强的河道,一般说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善决由于善淤,善徙是由于善决,这是淤、决、徙三者的因果关系。其中,“善淤”是关键环节。所以,从公元前132年黄河首入大野泽行洪,到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黄河大迁徙第二次入梁山一带算起,相隔一千多年,大野泽由于不断得到黄河水的大量补给,同时大量的泥沙淤积,泽面发生不断向北推移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以梁山为标志的积水湖泊。

据《资治通鉴》记载,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二月,“命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可见,五代末已不再称大野泽而直接称 “梁山泊”了。

从五代到北宋,由于长期战乱,黄河因失治而频繁决口。据史料记载,宋初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到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的25年间,黄河只有九年没有明显的决溢记载,其余年份都是多处溃决。此后黄河下游河道越来越不稳定,一直到北宋末年向南大改道的140年间,有记载的主要决溢年份就有35年,并有一年数决和多年不能堵复的记载。

在五代以后的决溢中,于滑、澶、濮、魏等州河段南决,黄河水一般都要沿济水、濮水故道流入“梁山泊”,时水面广大。按《宋史?杨戬传》的说法,“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这就是《水浒传》上描写的“周围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的情景。

梁山泊形成以后,历经几百年之久,至元末堙灭。在此期间,情况变化很大,依水势盛衰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从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到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梁山泊成为黄河河道。黄河从澶州曹村向东汇入梁山泊,自梁山泊分为两派:一合南清河入于淮,一合北清河入于海。这一时期,梁山泊水势盛大,时有“梁山泊八百里水”之说(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三十)。据史志和有关资料记载,宋时的梁山泊南到今巨野县城北10公里处,东南到嘉祥梁宝寺一带,东到梁山东北10公里处,北到梁山北35公里的斑鸠店一带,西到今黄河十公里,方圆(周长)约200公里,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左右。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8年),“杜冲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这时期正当黄河从北流转向南流夺淮入海时期,《金史·河渠志》只简单地记载:“金始克宋,…….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实际上,一直到金末元初,黄河下游常处在多股并流,“水东南行,其势甚大”,北流从微到绝,有时夺颖、涡、濉、汴分流入淮,有时又沿濮、济夺泗由最东的一条入淮水道独流入海,这是黄河最不稳定的时期,也是梁山泊从盛到衰的时期,水至则“漂没千里,复成泽国”,水退即“涸为平陆,安置屯田”。如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河决阳武,由郓城东流汇入梁山泊;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河决李固渡,水溃曹州城”,“分流于单州之境…….,新河水六分,旧河水四分……”(《金史?河渠志》)。但到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因“黄河已移故道,梁山泊水退,地甚广,已尝遣使屯田”(《金史?食货志》)。

到了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从今河南省阳武决口,在梁山泊分流,北流入渤海,南流入黄海,达十年之久。

元世祖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黄河在今河南省原阳决口,致使黄河全部夺淮入海,梁山一带被淤平。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5月,黄河在今山东省曹县西南白茅堤决口,“济宁、曹、郓间漂没千里”,梁山一带水势一度盛大,但为日不久。

此后,梁山一带逐渐失去黄河水的大量补给,由于多次黄河行洪,泥沙淤积,水面大大缩小。到朱元璋推翻元朝统一中国后,梁山一带仅剩下几个离开梁山的分散的小湖,只是在黄河洪水泛滥情况下,涸出的耕地又遭淹没灾害而已,已不再是常年积水的八百里梁山泊了。

安山湖与柳长河

前已述及,安山湖本属梁山泊的波及之地,元代开挖会通河“引汶绝济”,古济水与汶水交汇屯滞于安山脚下,因之而形成以安山为中心的湖面,随有安山湖之称谓。初时“萦回百里无一定湖界”,成了元代250里会通河事实上的、也是唯一的水量调节“水库”。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决原武黑洋山”,水漫梁山一带,安山湖与会通河一起被淤平。但是,安山湖一带仍是低于周围地面的一片洼地。所以,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宋礼重浚会通河建南旺分水枢纽,正式设置安山湖水柜,作为南旺诸湖的补充。但此时,作为元代安山湖主要水源的汶水已“尽出南旺”,必须另辟水源。

封丘府西南黄河上有荆隆口,又名金龙口,为著名决口处,黄河在此处决口常循济水故道犯梁山一带,宋礼设置安山湖水柜,就是循此故道引黄河水入安山湖为水源的。时安山湖“蓄水最盛,并建两闸,出水济运”。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踏四界周长八十四里三分”。万历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1588-1589年),“筑安山湖堤四千三百丈”。自明中叶,“许民耕种,然低洼之区周三十八里,湖形尚存”。明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重修水柜,“诸湖水柜已复,安山湖且复五十五里”,“建有八里湾、十里堡、蛇沟、通湖四闸济运。明末淤废”。

宋礼引水入安山湖的水渠,后被命名为柳长河。对此,据清将作锦在他的《东原考古录》中说:“柳长河,济水旧渎也,禹济会汶故道……明置安山湖水柜,别无源泉,河由荆隆口出水,分入济渎,名济水,迳郓城东南,由北清河汇入安山湖,以济运。湖河沿堤植柳,因河逶迤南来,计长五百里,故名。”

到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刘大夏治河,筑黄陵冈,塞荆隆口,济渎源绝,湖无所受,柳长河只汇堤南坡水。上游由于频受黄河泥沙的淤塞而渐成平陆。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又曾议开柳长河,引鱼营陂水,复设安山湖水柜,旋议停止。原因是有疏称以无源之水蓄之有漏之湖,又进水容易而出水难,纵高筑堤岸,难以济运。此后安山湖水柜仅起到“泄运入湖,以保运堤;放坡水入湖,以保民田”的作用了。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97年),“靳辅提请安山湖听民开垦佃种,输租充饷,此水柜遂废。凡开地九百余顷”。是年,恳田起科(征赋税)。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内阁学士何国宗查勘运河,又建议将安山湖水柜复旧,重筑湖堤。次年并建一湖闸,曾用以宣泄运河大水入湖数次;并重修明永乐九年建的似蛇沟闸,泄湖水入运。又于八里湾、十里堡两废闸之间重修一安济闸,也泄湖水入运。各闸下均设支河通入湖心。湖南六堤口也各建闸,收纳坡水。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河南金龙口黄水漫溢,又淤安山湖,遂全失济运功能。十三年,山东巡抚岳浚说:“湖水无源不能作水柜。形如碟,存水不久即涸,请停有关工程。”得以批准。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将湖地分给贫民认恳。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升科纳粮,安山湖全开垦为农田。

柳长河后来成了仅用以排梁山一带雨涝水入安山洼地的坡水河,并且河形浅窄,排水量很小,两岸多受涝灾。

1958年兴建东平湖水库围坝时,柳长河在张桥附近被切断,1963年在入湖口建闸,1963—1965年将在二级湖区内的柳长河断面重新开挖扩大,北起八里弯,南至张桥,经张桥泄水闸入梁济运河,仍袭柳长河名,主要用于将湖区地积水外排入梁济运河。水库围坝外的原柳长河河道改称为“流畅河”,并在后孙庄以北改道向东,亦入梁济运河,为梁山县西南部的重要坡水河。

目前,实施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二级湖区内的柳长河在张桥村东向南延长至(东平湖司垓退水闸东)邓楼(南水北调东线第12级提水站),作为输水航道工程,全长20.984公里,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南四湖至东平湖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柳长河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批复(国调办投计〔2010〕156号文)中,仍使用“柳长河”之名。原柳长河“流畅河”段已被规划入梁山环城水系,同时按“景观”予以治理,成为展现美好梁山的窗口之一。

南旺湖简说

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组摄制的《寻找水浒》中,有“梁山水泊最后消失在哪里?”一段,“寻找”的结论是“南旺湖”,“八百里水泊在这里消失了它最后一洼水”。

这是个值得争论的问题。所以,《寻找水浒》解说词在《齐鲁晚报》书面发表时,将这一段删掉了。

这里有必要说说南旺湖。

据清代胡渭的《禹贡锥指》,“湖即巨野泽之东端,萦回百余里。宋时与梁山泺合而为一,亦名张泽泺”。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开挖由任城(今济宁市)至安山入济水的济州河以通漕运。济州河南北穿南旺湖而过,将南旺湖一分为二:运西部分称南旺湖,周九十里,运东部分称南旺东湖,周近一百里。

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疏浚会通河筑戴村坝引汶水经小汶河至南旺分水济运,小汶河穿南旺东湖入运,又将南旺东湖一分为二,小汶河以北称马踏湖,周三十四里;小汶河以南谓蜀山湖,周六十五里;运河西岸的南旺西湖则独享南旺湖之名。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筑南旺湖堤,周五十一里。

蜀山湖因容纳不了小汶河水,在湖堤和运堤连接处筑设了滚水坝,名冯家坝,为蜀山湖溢洪道口门,当汶水满湖时,通过此坝滚水入济宁西,沿运河洼地逐渐形成了一个新湖,因湖区原有草场养马,故名马场湖,明时周四十里,到清初达周六十里。马场湖的济运作用主要是补蜀山湖之不足。

马场湖除接受蜀山湖溢水外,还通过洸河、府河接受汶泗二水接济。后来冯家坝被堵闭,府河淤浅,湖区至清末放恳,不在蓄水。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兰阳(今兰考县)铜瓦厢决口,黄河向北倾注,分三股至张秋穿运河在东阿鱼山处夺大清河(即古济水入海水道)入海,结束了长期夺淮入海的局面。这是第7次流经梁山一带。因北有金堤屏障,南无堤防挡水,黄河在鲁西南一带漫流了20年。

这次黄河决溢改道不仅造成毁灭性的灾害,黄河洪水及所挟带的大量泥沙,破坏了梁山一带的自然水系,河湖淤浅,削弱了河湖的蓄泄能力,梁山一带洼地长期遭受黄河洪水泛滥,和大量泥沙淤积,部分洼地扩大为积水面积,也有部分积水区变为良田。南旺湖日益缩小,大部分都成了可耕之地。

建国初期,南旺湖、蜀山湖、马踏湖作为汶河的滞洪区面积尚有12万亩左右,50年代常年积水,一般年份水面还保持6万亩以上,仅苇田占地就近5万亩。1959年6月堵塞了小汶河,截断了汶水的水源补给。60年代中期以后,时逢枯水年系列,雨量显著减少,在治水思想上又接受60年代初期以蓄为主造成的土地盐碱化和水患频繁的教训,提出以排为主,大搞挖河排水,加之全面发展井灌,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普遍降低8米左右,以致地表积水已基本消失,大片湖面逐渐被恳为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