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徐州那些传说故事:李三娘的传说(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关于徐州的传说故事)

李三娘的传说在沛县各乡镇均有流传,尤其是与李三娘的出生地城关镇相邻的朱寨镇、大屯镇、张寨镇、胡寨镇等,几乎是家喻户晓。

李三娘的传说与刘知远密不可分,没有刘知远,就没有李三娘凄美的爱情故事。刘知远(895-948年),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947-948年在位,死后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

徐州那些传说故事:李三娘的传说(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刘知远自称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故而定国号为后汉,沛县是他的祖籍地。元代沛人无名氏编的戏曲《白兔记》,也说刘知远是沛县人。北宋时期《刘知远诸宫调》,就记载了刘知远和李三娘的爱情故事。

南宋时有南戏作品《白兔记》,与《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记》并称“四大南戏”,后被全国其他很多剧种移植演出。 元代有元杂剧《白兔记》,又名《刘知远白兔记》。明嘉靖年间,沛人将李三娘当年打水的八宝琉璃井石质井台,置放于县城之中,并建亭立碑铭记,成为当时沛县八大景观之一。嘉靖年间的《沛县志》载有《古沛八景诗》,诗中有“琉井清泉汲碧影”的诗句。琉井,即指李三娘当年打水的八宝琉璃井。清末民初版本的《沛县志》,载有李昭轩先生的《新古沛八景诗》,诗中也有“琉井清泉犹挹注”的诗句。建国初期,“八宝琉璃井”与“大风歌碑”一起置放在沛县老公安局大门西南角五十米处,1 984年移置于沛县文化馆;2009年文化馆搬迁,“八宝琉璃井”又移置于沛县旅游局,供海内外游客瞻仰拜谒。

李三娘的传说体现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和情感,它在当地流传了一千多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当地人民敬仰的典范。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沛县县城西北三里多路,有个村庄叫南滩村,住着一位姓李的员外,老辈上以磨豆腐为生,有二子一女,女儿取名叫李三娘,年方十七岁,长得如花似玉。就在这一年,李员外夫妇双双去世,家境也败落下来,李三娘只好跟哥嫂过日子。哥嫂待李三娘很不好,叫她吃剩饭、穿破衣服,每天必须把十几口水缸打满水,常年累月,井绳就在井口石壁上磨出了深浅不一的无数沟痕。

徐州那些传说故事:李三娘的传说(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夏天的一个早晨,李三娘又去打水,把水提上来正要走,从村外来了一位骑马的年轻人刘知远,他要到滨州去投军,马累人渴,向李三娘讨口水喝。刘知远见李三娘满脸泪痕,便询问之,李三娘就把自己的苦难遭遇从头到尾告诉了刘知远。之后,两人私定终身,结下山盟海誓,但刘知远投军心切,只在南滩村住了几天,就辞别李三娘。

刘知远走后不久,李三娘发现自己怀孕了。哥嫂责怪三娘有辱门庭、伤风败俗,更怕刘知远是上门的女婿,将来要争分家产,于是更加折磨迫害三娘,除了让三娘做干不完的家务外,还逼三娘白日挑水,黑夜推磨。

一天深夜,李三娘正在推磨,忽然觉得腹中疼痛难忍,她就躺倒在磨道里,生下一个男孩来;没有剪刀,她就用牙齿把脐带咬断,给孩子起名叫“咬脐郎”。咬脐郎生得跟他父亲一模一样,脖子上有个红痣。三娘生下咬脐郎后,身体虚弱没有奶水,无法养活孩子;她又怕这孩子被哥嫂谋害,就写了一封血书,托人把孩子送到滨州,交给刘知远。一晃十几年,音讯全无。李三娘盼夫思子,到滨州去寻找刘知远。

此时刘知远已经当了后汉的皇帝,他曾派人去找李三娘,没有找到。有一天咬脐郎带人出外围猎,发现一只雪白的玉兔,咬脐郎搭弓引箭向玉兔射去,没有射中,那只玉兔却用嘴咬起弓箭,向前奔而去。咬脐郎很奇怪,就带人飞马追赶,追到一个破庙里,发现一位讨饭的妇人,就问询白兔的下落,这位讨饭的妇人,就是李三娘。李三娘见这位少年公子,相貌与自己的夫君一模一样,不觉失口叫起来: “你是咬脐郎吗?”咬脐郎闻听大吃一惊:“大胆贫妇,你怎么知道我的乳名?”李三娘哭着说: “如果你是我的儿,你脖子上就有一颗红痣……”咬脐郎立刻滚鞍下马,母子俩抱头痛哭。

咬脐郎把母亲接回皇宫,与父皇见面;夫妻相聚,悲喜交加。李三娘当了娘娘,但是她没有忘记自己是劳动人民的女儿,她劝刘知远不要忘记已贫苦的父老乡亲。刘知远听了听她的话,就开仓放粮,救济天下的穷苦人,很得人心。除此之外,有关李三娘的传说还有很多异文。

李三娘一生受苦受难,入宫当了十八天娘娘,就去世了。家乡人民怀念她,就把她从前打过水的那口水井,叫做“八宝琉璃井”。南滩村也因为三娘的贞洁孝廉而改为孝廉村,之后又改为 “李塘村”, 一直沿用至今。

徐州那些传说故事:李三娘的传说(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文/图 徐州非遗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