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贞白先生小传——读《陶弘景评传》有感(一)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这首诗是贞白先生最有名的一首诗,应是答齐明帝萧鸾诏问。“山中何所有”是说皇帝老儿写信来问,这大山里究竟有啥好的,让你流连忘返,不来我朝中做官,贞白先生答“岭上多白云”,仙道飘渺,吾志在此,悠游自在。“只可自怡悦,不堪赠持君”,这样的好东西只有方外之人可享,俗世红尘里的皇帝老儿且享鸿福其天,不必扰此清福。

贞白先生小传——读《陶弘景评传》有感(一)

此诗意境深远,情趣高洁,应对君主诏问,不卑不亢,又隐含谏讽,柔而实刚,实为佳作。但也隐隐透出贞白先生前半生欲求功名而不得,后半生欲求方外而不离庙堂,历宋、齐、梁三朝,苦心孤诣,如遗作《告逝篇》所言“倘能踵留辙,为子道玄津”,至死不忘如何教化弟子,祖师风范,可见一斑。这是我读《陶弘景评传》的笔记,略作数言,以作梳理,先辈风范,实是吾辈榜样,读史以鉴己,

魏晋南北朝,纷扰三百余年,上承秦汉之肃穆昭然,“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下接隋唐之开阔雄浑,“星垂平野阔,夜涌大江流”。这三百余年,从东汉末年的逐鹿中原、三足鼎立,到司马家私心取天下,二世惠帝痴愚,遇“八王之乱”,国力大衰,而有“五胡乱华”之惨祸,衣冠南渡,华夏自此有南北朝之分。其时,北朝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胡汉杂居,北魏孝文帝大举汉化,民族大融合,宗教大发展,尤其在关陇一带,得留汉家威仪,历百年而愈彰,刚健勃发,最终席卷天下,而为隋唐。南朝宋齐梁陈,臣来弑君,子来弑父,强取豪夺,荒淫无度,其风柔糜,“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政治的黑暗无序,统一的理想难以实现,使得士大夫们思想上转为消极,清谈避世,玄学盛行,天竺之佛学携天花乱坠之理论而入,谈心论性,加剧了这一现状。九品中正的选拔制度,高门大族世代为宦,寒门子弟空有才华而不得志,更是推波助澜,而我们的主人公正生活在这样的转折巨变的时代里。

贞白先生小传——读《陶弘景评传》有感(一)

一,仿宋,蹉跎红尘

贞白先生十三世祖陶超于汉末渡江逃难来到丹阳郡,大概就是在今天安徽当涂东部的横望山地区,这是陶氏家族南渡后的根基,不到百年就有六代(陶基)、七代(陶璜),陶基为东吴交州刺史,交州是今越南北部及两广南部。孙吴末年,其子陶璜临危受命,平定叛乱,收复交趾,”陶璜于吴国内忧外患之际,领七千兵卒,深入绝域,尽忠职守,恩威并用,治民有方,深受交州人爱戴,不仅稳定了原有的交趾、合浦、九真、日南、珠崖五郡局势,还开置了武平、九德、新昌三郡及九真属国三十余县,堪称盖世神功”。后来陶璜之子陶威、陶威的弟弟陶淑、儿子陶绥也都做过交州刺史。

陈寅恪先生指出:“璜传云:‘自基而绥四世为交州者五人。’是陶氏一门与南部滨海之地关系至切。匪独陶氏如是,即鲍靓、葛洪,及孙泰、卢循诸人莫不然。岂交广二州之区域不但丹砂灵药可为修炼之资,且因临近滨海,为道教徒众所居之地。以有信仰之环境,故其道术之吸收与传授,较易于距海辽远之地域?”这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贞白先生小传——读《陶弘景评传》有感(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贞白先生祖上武将出身,亦是一方诸侯。陶璜的弟弟更是春风得意,做过东吴的镇南大将军、荆州牧,归晋后所拜散骑常侍、尚书,乃三品大员,又上一层楼。陶璜的儿子陶湮、陶猷(you,二声)分别为太守、内史,皆为五品之官。陶璜的小儿子陶谟也就是贞白先生的六世祖官至司马、参军等,官职不过六品,永嘉之乱后投奔王敦,受其牵连而遭禁锢之祸,不得葬入祖坟。其子陶毗受此影响终生都没有做官,毕竟是一方诸侯之后,可能是不甘心接受次等士族的待遇吧!他的孙子也就是贞白先生的曾祖父陶兴公迫于生存压力,搞起了经营活动,还接受了东晋高门已不肯做的“郡功曹”的职位,后来官至县令,可见丹阳陶氏的陶谟一系已经固定在次等士族的地位上了。

贞白先生小传——读《陶弘景评传》有感(一)

这大概就是贞白先生的家世,我们可以看到,先祖以武功而一跃为一方诸侯,因后代无显赫官名,门第逐代而降,背负着先辈的荣光,又有经济上的压力,且非正统儒家出身,辗转海滨之地,遂有求道之事。

贞白先生的祖父陶隆,“文武全才,兼善医药和书法艺术”。在宋孝帝刘骏麾下,有从龙之功,得封晋安侯。父亲陶贞宝亦有才名,母亲郝智湛则笃信佛教。此时还有少数家族两三代为五品以上官位而升入高门的情形,陶氏祖孙三代皆以才名著称,所以可以想见于此事上均有一些渴望吧!

在这样的背景下,贞白先生幼时还是以儒家为主,“先生四、五岁便好书,今犹有六岁时书,已方幅成就。九岁、十岁,读《礼记》、《尚书》、《周易》、《春秋》、杂书等,颇为属文为意。年十一,为司徒左长史王钊子昊博士”。

贞白先生小传——读《陶弘景评传》有感(一)

王钊是谁呢?他出自南朝第一高门琅琊王氏,时任司徒左长史,与贞白先生父亲同在刘休仁门下。建安王刘休仁是宋文帝第十二子,在孝武帝死后的帝位争夺大乱斗中为其兄文帝十一子湘东王刘彧出力极大,刘彧即位后,休仁为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权重一时。大体上应是贞白先生父亲想要结交当世第一高门,而王钊也素闻贞白先生才名,所以贞白先生就成了王氏子弟的家庭小教师和玩伴。没成想,王钊不知道为啥得罪了刘休仁,“休仁恚不已,太宗乃收付廷尉,赐死”,其后数年刘休仁亦被孝武帝赐死,先生处在这样的政治漩涡之中,我们可以推想,父亲同事、自己小伙伴的父亲、自己的主家,就这样没了,对先生幼小的心灵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史书未载,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许是贞白先生父亲觉得离权力中心过于接近,或者提前察觉到了某些苗头,有意淡出了刘体仁的圈子,转投萧思话女婿刘秉门下。萧思话可算是陶氏世交,为宋武帝刘裕继母之侄,“涉猎书传,颇能隶书,解音律,便弓马”,与贞白先生祖父结交,这样一位文艺界的大人物自然对别有才情的陶氏父子另加青眼。

“十三,父贻宅席卷,随吏部尚书刘秉之淮南郡。”刘秉是宋武帝刘裕御帝长沙王刘道怜的孙子,既是皇亲,又是外戚,又富才学,名重一时。

“十五归都,寓憩中外徐胄舍,后仍立别宅。”本来陶家打算举家追随刘秉,所以把在京城的房子都送人了,结果刘秉外放计划有变,陶家在京城已经没有房子了,只能在淮南呆了两年,近乎隐居,回京后借居在表兄弟家中。

“小来本神仪端洁,十五以上,弥为美茂。每出,路人多羡叹,虽行冬月,常执扇自障”。先生此时已是翩翩佳公子,神童之名远播,虽出身名门,但家道中落,经济上也不宽裕。十五岁这年,先生做《寻山志》,文辞俱美,格调高雅,虽言辞或为后来所修缮,但其中功力可见一斑。

“倦世情之易挠,乃杖策而寻山,既沿幽以达峻,实穷阻而备艰。

渺游心其未已,方际夕乎云根。欣夫得志者忘形,遗形者神存。

於是散发解带,盘旋岩上。心容旷朗,气宇调畅。

玄虽远其必存,累无大而不忘。害马之弊既去,解牛之刀乃王。物我之情虽均,因以济吾之所尚也。

若夫飞声西岳,邀利东陵,楚湘之洁,吴江之矜。轻死重气,名贵於身。迷真晦道,余所弗丞。

袭衣缝掖,端委章甫。徘徊廊庙,趋翔庭宇。传氏百王,流芳世绪。负德叨荣,吾未敢许。

尔乃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室迷夏草,径惑春苔。庭虚月映,琴响风哀。夕鸟依檐,暮兽争来。

时复历近垄,寻远峦。坐盘石,望平原。日负嶂以共隐,月披云而出山。风下松而含曲,泉潆石而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