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西游记》中,车迟国风雨雷电四位神仙为什么要听妖怪国师的话?(西游记中车迟国是个什么地方)

祈雨,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农业为本的国家,旱涝是足以动摇国本的自然灾难,相比地震、瘟疫,可能都没有大范围的旱涝影响大,这是因为古代的人口相对分散,而且交通不便,瘟疫很难大范围传染开,地震也是相同的道理,可是长期的气候变迁影响,却是可以遍布多个地区的。

所以在古代,无论佛教道教,检验一个道士法术高明的标准,祈雨祷晴是很重要的。

这里单说道教,道教祈雨的方法很多,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的《崆峒问答》里有说:

“六十二问:正一法所治何事? 答曰:正一法惟祈晴祷雨,驱邪治病,济生度化耳。”

“六十九问:祈雨有哪几家? 答曰:止有火雷、炎光、五雷三家。其余祈雨诸家法中换坐功亦可。然祈晴不如火雷、炎光之备也。”

“七十一问:祈雨何用诸家法? 答曰:天地气亢不一,有阳亢、阴亢、魃亢及山泽不通。所以历代天师立一法各有一法之用。如阳亢用水烟都法也;阴亢用火雷法也;魃亢则用月孛斩勘诸法也;山泽不通则用第一社零诸法。其宝珠、金乌、火雷之变,艾虎、四溟、邵阳诸家各有所用也。错用水火如医家之方药不对症,何能应也。 ”

在道教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位雷法祖师,神霄派祖师王文卿的《王侍宸祈祷八段锦》中有详细的记述祈雨的内练要求:“

袁无介请问:祷雨之祕,要在何处。

答曰:祷雨紧诀,若在书符遣将后,吾当坛上或静室中趺坐,调息,存吾心如未开莲花,有红炁直下两肾中间。其两肾中间存见一泓真水。想心中红炁下降,其水沸腾包却红炁,由肝历自舌根出。只见吾口中云气勃勃然,出在吾面前,转过巽户,渐渐大如车轮,运转升天,其云弥满六合,耳畔有风雷之声轰轰然分明。却定息呵炁九次。又如前行持九次。已觉此身肾水已升,小遗紧急,不可去。如去了,则泄肾水,雨不降矣。直候风雨到坛大作,然后起身,渐渐小遗,则大雨至矣。只此行持,万无一失。可不慎之哉。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里提到要祈雨需要的条件,首先是书符遣将,然后是自身内练。

在道教的系统之中,正一道士首先是玄门太上弟子,在有了师承后,有一部分道士会授箓授职,成为一位“法官”。

在《太上混洞赤文女青诏书天律来源》里有相关的记载:“诸法官道士能以太上秘咒文诀进章拜表,报应分明,道与他人者,减寿一纪。

诸法官不受都功箓者,不得申黄刺及进章表。违者,徒三年。知而故犯者,灭身。

诸法官道士受三洞大洞经箓者,不论天下极品仙官及鬼神,并可指挥驱使。或受经而无箓,或受箓而无经者,同。

诸法官道士能以咒文秘法而身历天曹,进章上表,朝礼上真,须得经诸司取禀,然后方得前往。如官及七品者,非待经历诸司听。违者,除名。”

道教如女青天律等的天律有很多,其中不光约束人,也包括约束神祇的,而授箓授职后的道士,在道教实际上也是三界政务系统中的一部分,行代天宣化,又兼代民请命之职。

比如哪里有人不彰教化,就要去引导教化那里的人,哪里有邪神鬼怪作祟,也要去处理,而如果哪里有大旱,法官道士也可以为当地人上章表以达天听,然后由上天来判断这个地方是否可以降雨。

到宋朝雷法兴起后,不止要上章奏,还加上了天人互相感应的部分,以自身之神感应天地之神。

刚刚的《王侍宸祈祷八段锦》里就可以看出,而且在后面,更进一步的解释:

“袁无介曰:天地造化,雷电风雨,缘何能致之。

曰:人禀天地之炁以生。天地正直无私,人返能夺天地造化。盖天地人三才之炁贯通。屏息万缘,则与天地相为表里,风雨雷电,又何难之有。盖天有日月星,光明可普照天下,人有眼耳鼻,可闻可见,识天地间之万物。地有三江五湖四海五岳四渎,四肢为万物,此身便是大地山河,无所不备矣。吾果能息缘调气,以身中尅应,合天地之祕密,仍以我之真意,注想于所行之事,则天地真炁随吾意行,定见执应。此万无一失之事。盖吾所生者意也。善恶皆从意中出。盖意乃脾神,脾属土,其生数五,成数十。脾形如偃月,无思无虑,两尖垂下,一念忽生,两尖便起向上,一点思虑,自脾中生出,此乃天地之祖炁也。一念自脾而生,然后汩于心。盖心乃神之舍也,心得此一点之意,为善为恶,为淫为杀,为仙为佛,皆心役之也。若能知祖炁源流,则捉住此一点真炁,则我即天地之主宰。及为心所役使,为怒为凶为恶,亏其天道,永为下鬼矣,又岂能夺天地造化哉。吾今泄此天机以传与汝,后之学者,不特此理,庶几三有齐资,四恩同报,不亦善乎。今书此八件,曰名《八段锦》,以付于汝。后之君子,以我为是非是鉴幸鉴”

西游记车迟国这里面,这三个妖怪虽然不是人,但是他们的法是玄门正传,所以可以上达天听,玉帝接到下面上来的章奏以后,觉得可以下雨,所以发下命令去,四神不是听车迟国的妖怪的,而是车迟国妖怪用的是道教的法,上的是正规的表文,决策的是玉帝。

这就好比今天叫人大代表制,如果有人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可以代表人民反映民生情况到各部委,由各部委处理。

当然,还是更像古代的官员,地方官员受灾,把情况反应到朝廷,朝廷应地方报告的情况考虑如何处理,是否赈灾等。

虽然理论上神仙和上天无所不知,但是古人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很难想象那种信息通达的政府系统,所以还是需要靠地方来反馈。

真要说有什么问题,应该是三妖的箓职是怎么来的,哪个师父奏授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权力。

不过这些都这和泾河龙王违背天命降雨,是不一样的。

而泾河龙王克扣雨数,搞不好就是袁守诚告上去的,也可能是当地的山神土地,监察仙官报的。

袁守诚用卜算之法,就是在窥探天意,所以比龙王更早知道点数,也很正常。

而且也可以看出,他窥探的天意就是玉帝的意思,而不是那种冥冥中不可更改的命运,否则他算的就应该是最终龙王下雨的点数这个结果,而龙王连改变的能力都没有。

但是实际上,这个天意最终却需要泾河龙王来执行,就可以看出这个天意系统是围绕玉帝为首的天庭建立起来的,也需要神,人,鬼等的执行。

无论是西游记还是道教,玉帝就是神权最大的,代表的就是上天,他的意思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天意。

但是道教的系统里,天之上还有大道显化的三清,这是因为《道德经》里有说:“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因为玉帝的神格,本来就和儒家继承自周礼中的昊天上帝有关,在商周时期,中原地区所祭祀的最高尊神就是代表上天的昊天上帝或皇天上帝。《诗经》有说:“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而《道德经》里要凸显大道的玄妙无方,所以有“象帝之先”后来道教也继承了这种,在早期主要是太上老君,后来又有了三清。

但是大部分时候,还是玉帝为神权最高的执掌者,尤其是在民间受皇权思想的影响,在《西游记》里更是非常明显的表现出玉帝有最大的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