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两晋南北朝人物和故事连载(70)孙恩卢循之乱(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间)

孙恩卢循之乱,简称孙卢之乱,是东晋公元399年发生的一次民变事件,结束于公元411年,历时约十一年,一般按照领导者划分为孙恩之乱(公元399年-公元402年)及卢循之乱(公元403年-公元411年),孙恩是此次起义的带头人,后来失败跳海自尽,孙恩的妹夫卢循才变成起义军的领导核心。这次民变有五斗米道的背景,但实际起因是人民不满东晋朝廷的统治,两次起事均曾威胁东晋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对东晋的统治带来重大打击。

两晋南北朝人物和故事连载(70)孙恩卢循之乱

孙恩卢循之乱图片

孙恩之乱

孙恩是孙秀(西晋时期大臣,以离间计废除太子司马遹,杀死皇后贾南风,支持司马伦登上帝位)家族后裔,其家世代信奉五斗米教,孙恩叔父孙泰因拜杜子恭(钱塘人,东晋末年五斗米教首领)为师学习方术,并且在杜子恭死后继承了他的衣钵,因而庶人乃至士族人士都对其信任有加,孙泰也因此被当权的会稽王司马道子任命为官员。公元398年王恭叛乱,孙泰以为东晋快要覆亡,故此煽动百姓和信众意图颠覆晋室,但是被会稽内史谢輶(you)揭发,孙泰被司马道子处死,作为骨干的孙恩侥幸逃走,流亡在海上的孙恩聚众无数,自立为王,公元399年趁着司马元显下令补充朝廷兵源引发士人矛盾便从海上起义。

孙恩先与部众登陆进攻上虞(今浙江上虞),好多对朝政不满的百姓就此加入起义队伍,在杀了上虞县令和会稽郡城山阴(今浙江绍兴)太守王凝之之后,各地举兵响应,孙恩部众因而暴增至数十万人,孙恩在会稽自称征东将军,大肆杀戮、抢掠,各郡县的驻军都望风溃逃。东晋朝廷命徐州刺史谢琰率军讨伐孙恩,兖州刺史刘牢之亦率军进攻,孙恩先是打败了徐州刺史谢琰,自以为起义军声势浩大,但是真正和刘牢之带领的北府兵碰面时一触即溃,孙恩只得带着部众向东逃窜到海上,公元401年孙恩两次带领起义军从海上进攻句章(今浙江宁波市)、海盐(今浙江海盐)、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但是都被刘裕击溃,逃回海上。公元402年,孙恩再次登陆攻击临海郡,临海太守辛昺(bing)击败孙恩,孙恩眼见他的部众所余无几,为免被晋军生擒,于是投海自尽,孙恩之乱至此结束。

卢循之乱

卢循本是门阀士族范阳卢氏的子弟,是晋司空从事中郎卢谌的曾孙。不过卢谌及其家人在永嘉之乱后留在北方,因而卢循家族并没有像琅琊王氏等士族早在东晋建立前南渡,而是在东晋中叶才南渡。孙恩自杀后,残余部众就推卢循为首领。公元403年,刘裕于永嘉郡击败卢循,并追击至晋安郡,卢循唯有向南逃走。公元404年,卢循到达南海郡,并登陆攻占广州治所番禺(今广州市)。卢循入城后,焚烧府舍及民居,自称平南将军。公元405年,卢循派使者向东晋进贡,当时东晋朝廷无力讨伐卢循,于是分别授予卢循和徐道覆(卢循姐夫)广州刺史及始兴相职位,广州就成为了卢循的根据地。

公元409年,刘裕亲率军队北伐南燕,徐道覆听闻后就劝卢循乘虚袭击建康,卢循听从了徐道覆的建议。公元410年卢循率军进攻长沙郡,击败了荆州刺史刘道规派出的军队,徐道覆拿下南康、庐陵及豫章三郡,然后徐道覆沿赣江北上,进攻寻阳,并自此取道入长江,进攻建康。江州刺史何无忌知徐道覆率军北上,在寻阳率军抵抗,但何无忌战死。朝廷急召已灭南燕,准备进攻后秦的刘裕讨伐卢循和徐道覆,在此过程中,豫州刺史刘毅在桑落洲(今江西九江县东北江中)大战,刘毅被击败,卢循与徐道覆已合并一处,好在刘裕很快赶回石头城(今南京石头城),与抵达秦淮河的卢循军队对峙。本来卢循应该一鼓作气攻下建康,但是摄于刘裕的威名一直没敢出兵,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此时已经集结好兵力的刘裕步步紧逼,卢循一败再败逃往广州。可卢循没有想到刘裕早命建威将军孙处及振武将军沈田子循海道袭取番禺(今广州市),公元411年二月徐道覆败亡,卢循试图夺回番禺未果,于是投奔交州。卢循在交州攻陷合浦郡,并攻向交州治所龙编(今越南河内),但遇到了坚决抵抗,最终卢循军溃败,卢循投海自杀,至此卢循之乱终结。

孙恩卢循之乱沉重的打击了魏晋以来日渐腐朽的世家大族的统治势力,它的特点是始终维持在长江沿岸和南方沿海地带,侵扰了三吴地区,而且持续时间长达十一年,导致东晋气数丧尽,不久便走向衰亡。出身陈郡谢氏的谢琰于孙恩之乱中战死,其位由刘牢之取代,此后终东晋之世都再无门阀子弟掌有重兵。而门阀于三吴地区的庄园亦多受战火毁坏,令门阀士族在军事及经济上的力量大为削弱。刘裕在孙恩之乱时虽然是刘牢之的下属,不过已表现出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刘裕先灭桓楚复晋祚,再灭南燕,后再平定卢循叛乱,声望大大提高,为日后篡晋立宋打好了基础。

孙恩海上反乱被称为中原海寇之始,为后世海盗活动提供了经验。后人常称海盗为孙恩,孙恩成了海盗的代名词,这就是海盗祖师孙恩的由来。

五斗米教简介

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米巫”、“米贼”、“米道”。

两晋南北朝人物和故事连载(70)孙恩卢循之乱

张道陵图

张道陵死后,其子张衡、孙张鲁相沿嗣教,在巴郡、汉中继续传播五斗米道。张鲁雄踞巴郡、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统治近30年,他自号师君,以“鬼道”(即五斗米道)教民,初学道者皆名鬼卒,入道较久并得信任者为祭酒。祭酒又以统领部众之多寡而分为大、小头目,大头目称治头大祭酒。教民诚信不欺诈,诸祭酒统辖区内,设义舍为过往行人免费提供食宿。有隐瞒小过者,须修补道路百步,将功抵过,略示惩戒。对犯法者,宽宥三次,而后再犯,才处以刑罚。公元215年,张鲁投降曹操,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张鲁的女儿还嫁给了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亦名彭祖)。所以五斗米道并不因张鲁失势而败落,反而随着张鲁东迁,更广泛流传在江东一带地方。魏晋以后,五斗米道不仅拥有广大下层民众,而且得到了上层豪门士族的崇奉,并将五斗米道改造为称天师道。后来经过晋代的葛洪、梁代的陶弘景、北魏的寇谦之等的改造和发展,天师道(即五斗米道)成了为封建统治服务的道教正统,五斗米道信仰并没有被消除殆尽,仍在民间流传,直到隋唐时代,乃至辽代末年,还有利用五斗米道的起义作乱事件发生。

西晋后,五斗米道逐渐分化,一部分传播于官僚中,另一部分仍秘密活动于农民中。北魏时,嵩山道士寇谦之革新五斗米道,自称奉太上老君之命,清整道教,创立新天师道。此后五斗米道改称天师道,并得到太武帝的赞许。唐宋以后的道教正一派,上承三张世系,以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为中心,是为江南各符箓道派之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