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史上的他因何事被雕成石像呈忏悔姿势一千五百多年?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事件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建于北魏年间,最初建造的石窟内塑像均是按照北魏五位皇帝的形象雕凿的。五尊大佛或定印势跌坐,或巍然挺立,但唯独一尊佛像以手抚胸,一手垂地,身着千佛袈裟,似扪心自问呈忏悔姿态。为何当年皇家工程会将一位建立不朽伟业的帝王雕凿成这般形象?

史上的他因何事被雕成石像呈忏悔姿势一千五百多年?

北魏的第三位皇帝拓跋焘武功卓著,在位期间通过武力,消灭了北方各个割据政权,使分裂的北方统一,连年遭受战火侵袭的百姓得以过上安定的生活。

在他登上皇位的第四年,便严格遵守了其祖父道武帝拓跋珪所制定的“子贵母死”的后宫规则,赐死了自己的妃子贺氏。贺氏所生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太子叫拓跋晃。拓跋晃出生没几天就没有了亲娘,被交于后宫乳母喂养。

从北魏鲜卑拓跋的第三代皇权继承人开始,设立太子及太子监国的方式

彻底废弃了旧有“兄终弟及”制度,改用中原汉人所推崇的“父子相继”。

拓跋晃十二岁的时候开始以太子监国。此时的拓跋焘正值壮年三十二岁,刚刚将北方统一。他不仅武功强盛,而且明白“为国之道,文武兼用”的道理。提出了“偃武修文”的治国方针,征聘了大量所征讨政权的大批汉族名仕参政,大批鲜卑族贵族子弟开始学习中原汉族儒家文化。

在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初始,佛教就作为国教来度化国民。到拓跋焘执政期间,佛教空前兴盛。

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土,初始汉族传统文化则认为乃夷狄之教,认为夷狄文化低落,根本就不及华夏之邦,佛教就不应当信。当时汉族文化所依的正统为道家老子,认为种族不同,夷狄信佛中华信道。

当拓跋焘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之后,战事减少,闲工夫自然就多起来。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入主中原的北魏政权,开始以华夏正统自居。

史上的他因何事被雕成石像呈忏悔姿势一千五百多年?

道教从战国时期的黄老学说开始,将儒家孔孟之道兼容,又涵盖墨家及易学理论。东晋葛洪将神仙方术和儒家相结合,创造了长生成仙的一套体系,当时在江南极为盛行。上层士大夫阶层炼丹追求长生不老成风,这些理论,随着北魏王权的大批汉人名仕的加入,在北方也开始流行起来。包括当时的道武帝拓跋珪,也深陷其中。

而在北方鲜卑及底层百姓中,佛教的兴盛就是因为连年战乱,佛教所宣扬的来世无疑是历经苦难百姓的唯一心灵慰藉。这就令在北魏朝堂之上的汉族官员的反感和在北方传播道家思想的新兴道教形成了不谋而合的排斥佛教。

时值北方道教首领寇谦之向拓跋焘献上道书,却遭遇冷遇。拓跋焘根本就不感兴趣。

寇谦之为了道家的发展,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四处打听,希望能够得到支持的汉族高官。当得知拓跋焘最为倚重的是汉臣崔浩时,便请求见之。

崔浩本身对于皇宫内外崇信佛教就很是不满,更兼自身从来都以华夏正统自居。一直主张以汉制治理国家,多数鲜卑贵族对他意见极大。

崔浩见到寇谦之后太高兴了,这简直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和打击佛教的利器啊。于是大力向拓跋焘举荐寇谦之,将寇谦之称之为神仙,并说中华正统皇帝怎可信外来宗教。

崔浩是三朝老臣,深得拓跋焘器重。拓跋焘见到寇谦之后,深信不疑,遂封为“天师”,将道教定为国教,甚至亲自受符篆。并制定此后历代皇帝即位时都要受符篆的法制(也就是说当皇帝必须接受道家符篆才算作数)。这是中国历史上道家的地位达到鼎盛时期的一个依据,佛教从未达到过。

史上的他因何事被雕成石像呈忏悔姿势一千五百多年?

拓跋焘迷信到将国号都改作“太平真君”。

在道家被作为国教之前,佛教的兴盛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为管理如此庞大的僧侣,建立监福曹的专门机构,管理长官称之沙门统。由于当时佛教传入中国基本属于口头传经,在戒律方面,缺乏规范,时常因为个人原因和利益关系,出现严重损害佛教形象的事情。很快就涌现出一批僧侣地主,以扩充寺院和进行佛事为名,不断蚕食百姓田产和民居,出现了“自迁都以来,寺夺民居,三分之一”的普遍现象,佛寺在占用田产之后,大量占用了劳动力,官方奴隶转为寺院奴隶,贫苦农民转为僧侣,都是为了躲避徭役,严重地减少和损失国家的税赋。

这也是崔浩希望拓跋焘放弃信佛的一个主要原因。

拓跋焘改年号太平真君后,下诏:50岁以下僧人必须还俗,服徭役,纳税赋,引起了僧侣地主及佛教徒的愤恨。

太平真君六年的时候,在陕西发生了著名的盖吴起义。

拓跋焘一生就是以武功平天下,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就是武力解决。在剿灭盖吴起义班师还朝的时候,在竹林寺发现僧侣地主及僧众竟然参加了盖屋起义。搜查寺庙的同时,发现这寺庙的僧侣地主建有密室,内藏民间女子以供淫乐,还有大量兵器及金银珠宝。

拓跋焘得知后大怒,下诏:“先尽诛天下沙门,毁诸佛像。今后再敢言佛者,一律满门抄斩!”

佛教传入中国的首次灭佛事件开始,史称太武法难。

史上的他因何事被雕成石像呈忏悔姿势一千五百多年?

拓跋焘下令上至王公大臣,下到平民百姓,一律禁止私养僧侣,并限期交出藏匿的僧侣,如果有隐瞒的,诛灭全族。

而当时监国的太子拓跋晃只有十八岁,深受佛法影响。在灭佛事件上和崔浩发生争执,但崔浩仰仗拓跋焘宠信,认为太子东宫权势发展过大,有篡位之嫌。

当拓跋晃多次劝谏拓跋焘不要灭佛。拓跋焘不仅不理会,还暗中提防。

拓跋晃只得将诏书在东宫多放些日子,并暗中告之平素关系密切的僧人,诸如高僧昙曜,让他们各自想办法逃脱。

而寇谦之对于灭佛也不热心,相反也反对。他认为道教已经是国教,佛教根本无力相争,两教应该共处,并相互融合。但崔浩的目的是借助道教打击削弱以太子拓跋晃为首的鲜卑贵族势力,

在崔浩的大力支持下,拓跋焘的灭佛行动彻底地将北魏境内的寺庙全部毁于一旦。侥幸逃脱的僧侣或隐姓埋名躲避,或南下入宋境,一时之间,北魏境内僧人绝迹。

灭佛事件发生后两年,北魏皇权发生了著名的“正平事件”,继太子拓跋晃死,崔浩死后,拓跋焘也被太监所杀,朝局混乱。拓跋晃的儿子继位,恢复佛法,并下令修建了石窟造像。修建石窟的,正是当年被拓跋晃悄悄放走的高僧昙曜。作为灭佛事件的见证者,身为沙门统的昙曜,将太武帝拓跋焘的造像,雕凿成身着千佛袈裟,一手抚胸,一手垂地的扪心自问忏悔样,昭示着拓跋焘对于灭佛事件的忏悔,千佛袈裟的佛像代表着在灭佛事件中死去的万千僧侣,一直站立了一千五百多年直到今天。

而未登皇位便去世的太子拓跋晃,雕凿成交脚弥勒形象,地陷一米,昭示他地位登基略低的未来式佛。

史上的他因何事被雕成石像呈忏悔姿势一千五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