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愿力是否可以成就净土佛国?

佛教净土本质上是一种修行境界,与净化自身的修行实践密切相关。但早期佛教基本不谈佛国净土,其产生与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观念紧密相联。

在佛教的立场,这世界的诱惑太多、障碍太多,无法使我们顺利修行,因此,有着宏大慈悲愿力的阿弥陀佛才来到世间,凡是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他必接引。

净土的成立离不开佛菩萨普度众生的行愿、净化自身的修行、对众生的教化,而修行净化的程度又取决于个人。佛教认为,人所成就的净土,是与人自身的思想、行为相关的。因此佛教尤其偏重于人自身精神的清净与否,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以人自身思想、行为的清净程度作为贯穿不同修行境界的主线。

愿力是否可以成就净土佛国?

禅宗公案中,有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有两位努力修行的和尚,他们是师兄弟。一天,他们行脚到河边正要过河,但适逢大雨,河面水涨却又无船可乘,岸边还有位焦急不安待渡的女子。其中的师兄自告奋勇将女子抱过了河,然后各走各的路。然而在路上,师弟不断抱怨师兄:“出家人怎么可以接触女子,你今天抱了女子过河,是犯了大戒。”师兄不予理会,行事如常,到晚上也一觉睡到天明。而这位师弟却辗转难眠,对师兄白天的行为耿耿于怀,认为他犯了大戒,且不知忏悔。师兄醒时见师弟一夜不眠,问明原因后,师兄便说:“我抱女子过河后已放下,为什么你到现在仍紧抱着她不放?”

这个故事便是在说明不受环境污染。虽然对环境也有所接触,但不因接触而心波动,或生嗔心。过去的已过去,不在心里牵挂着,这就是清净。神秀和尚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便是意指每个人心里都是有佛性的,可是外在的现象世界是虚幻的。即便佛性如明镜般澄澈,也避免不了外在灰尘的污染,所以要常擦拭,保持干净,使心灵处于一种干净、自由、淡泊的状态。

愿力是否可以成就净土佛国?

今天我们强调的“人间净土”,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离开人间另求净土并不是修行的目的,每个人时时拂拭心田的灰尘,凭借清净之心,结出清净的善果,以良好的行为,纯正的思想,创建一片人间净土,才是佛国净土之真谛。

愿力能否成就佛国净土,其实是看我们的所愿是否以人为本,并对人类以外的各众生心怀慈悲。其内核是让我们做一个好人,成就人格,进而到成佛的境地。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

愿力是否可以成就净土佛国?

大乘佛教不唯自度还愿度脱他人。常言一切有灵含识,等同斯福,愿意把自己的功德同众生分享,这悲悯济人的胸怀,也正是佛教清净为基,慈悲万物精神的具体写照。

随着人们道德素质提高,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生出的愿力,也能使得因为私心和烦恼所引出的嗔痴怨怒逐渐消散,从而使人间社会日益净化,自创心灵上的妙乐净土之时,也圆成一片美好、和谐的人间乐土。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愿力是否可以成就净土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