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世界和平统一论(连载14)  张清智(世界和平统一论)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恒定和消亡的过程。同时,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是呈集合状态完成而进入恒定状态的。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它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整合的过程,最后的整合则表明人类社会将要进入恒定状态,当今世界正在向着一体化运行,因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将要融合。所以对这两大文化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判断和推理,是当今人们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这将有助于人们把握东西方文化的内涵和与之相应的内在联系。要把这两大文化或者叫做两大阵营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向人们阐释清楚,这对于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后整合,使人们认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世界整合的内在联系是至关重要的。

世界和平统一论(连载14)  张清智

一、人的本性—“欲”的对立统一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遵循对立统一的规律,都是一种构成关系。而事物两个方面的转化,其中间都有一个支点,也就是事物两个方面的临界点。东西方文化这一不同形态的两种文化体系,构成了整个世界两大文化体系,这两大文化体系的差别,其临界点在哪里呢?是从哪个地方分开的呢?它们的源头在哪里呢?一句话,它们的支点在哪里呢?我们的回答是,要找到两大文化形态的支点,必须要从人的本性上去寻找。

人的本性——“欲”,是人类社会的本源,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节欲”,从这一点开始,便构成了整个东方文化的庞大的文化体系。“纵欲”,从这一点开始,便构成了整个西方文化的庞大的文化体系。

儒教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道教则相反,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前者认为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不会有盗淫抢杀等等的恶念,各种恶念都是成人之后,受社会的影响而造成的,是后天学会的。后者则认为,人的本性原本就是自私的,刚生下来的孩子就会抢奶吃,几个月的孩子就会抢别人手里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嘴里,人的本能就有占有的本性。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阐述善恶的目的,都是一个,就是后天要加强对人的教育。前者说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后天社会的影响而造成的恶,所以要通过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使人知道何为善,何为恶,怎样去恶存善。后者说人的本性是恶的,通过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使其知道自己行为的本性的恶是丑陋的事情,从而抑恶扬善。

人的本性到底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呢?我们可以说都正确,也可以说都不正确。说它正确,因为前者的善是真实的,生下的孩子,即使抓别人手里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嘴里,也不足以表现为恶,他有清澈的眼睛、天真的神态,而社会上奇奇怪怪的事情,都是后天在社会上学会的。后者的恶也是真实的,孩子抢来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口里,为什么不放在别人的口里,这是人的本能,人就有这种需要,是生理的欲望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欲望也随之增长,而欲望若不加以限制,它是无止境的,是会膨胀的,社会上损人利己的事情,都是由此而产生的,这是人生理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所以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为什么说这两种说法又都是不正确的呢?因为他们都说对了一半,人是有两重性的,就前者而言,人的本性为善,只要不是欲望的驱动,怎么会做出成年后那些损人利己的事呢?而后者则认为人的本性为恶,人除了物质需要的欲望之外,人还有精神需要的欲望,人人都有恻隐之心,同情弱者,这则是善的本质体现。所以人兼有善和恶这两方面,善与恶同时存在于人的本性里面,这是欲望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的,一个是生理的,一个是精神的,一个是物质的,这是两个欲望的本源,这是自然辩证法的恒定性。

在此,我们不可以把孩子的天真无邪称之为善,也不可以把孩子抢东西放在自己口里称之为恶,客观地讲,都应当称之为需要,前者的纯是安定和平,是一种精神的需要,后者的抢是一种躁动争夺,是一种物质的需要。

一个人,在家庭里、在群体里和在社会上,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赏,这是精神的需要,这是人的本性欲望之一。一个人看到美女(女人则为看到美男)、高级美餐、高级轿车、高级别墅,都会向往、动心和追求,这是物质的需要,这也是人的本性欲望之一。要想得到别人的赞赏,就要为别人服务,就不能为自己,就要奉献,就要让,这就是善;要想得到美女、高级美餐、轿车、别墅,就要去争,就要为天下先,就要为自己,有时就要损人利己,人们便称其为恶。

我们发现在人的本性里存在着善与恶这一对立统一的构成因素。一个人、一个社会、整个世界都是这种构成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先进人物,他是将善的一面显示给人们,显示给社会,他无论怎样先进,其本性里恶的因素还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由于人的观念形态对其本性里恶的构成因素的压抑,或者叫做抵制,使恶的本性不能通过人的观念而导致行为。他所表现的都是善的构成要素。因此,他就是一个好人、贤人、圣人,今天我们称之为英雄人物。一个落后人物也是如此。不管这个人怎样落后,哪怕是一个犯罪分子,就是临近执行枪决的人,他的本性里边,依旧存在着善的构成要素。只是由于人的观念形态,其善的一面没有压制住恶的构成要素,从而使恶的要素压制住了善的要素,并使其通过思维支配了行为,而这种行为超越了法律所规定的界限。因此,他必须要承受法律给他的制裁。但这并不能证明他的本性里边没有善的构成要素。一个社会也是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某一个阶段,由于政治的文明,使社会风气变得很正,有时候由于管理的不好,社会风气就变得不好,这种好与不好,都是善与恶在人的本性里边对外反映的结果。当人们对恶都能够抑制住时,其社会风气就会变得很好,而当善压不住恶,恶的因素膨胀之后,社会就要混乱了。由于当今社会人们过分强调物质的欲望,因此,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社会的混乱是有目共睹的。

在这里,对于人本性里善与恶因素的限定,主要取决于观念形态。如果以善为本质特征的观念形态,压住了人本性里恶的构成要素,那么这个人就是善的。若人人都做到这样,这个社会就是安定的。否则,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所呈现的都是恶的状态。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要恢复传统文化,就是因为我们目前的观念形态,不能够压住人的本性里恶的要素。只有做到了我们提出的这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目前社会的混乱状态。

这里的“欲”的对立统一,即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东方称之为善与恶的统一,就是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发源地、分界点,也就是东西方文化的支点。在下面的论述中我们就会知道,从“欲”字这一个点上的分离,便构成了东西方文化两大领域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前者是安定和平的发源地,后者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