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乾坤之道」第九讲:「坤卦」之爻辞解读(上)

「坤卦」之爻辞解读(上)

「乾坤之道」第九讲:「坤卦」之爻辞解读(上)

《坤卦》爻辞(兼象传)原文: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上承“四、彖传破解”)

五、爻辞破解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乾坤之道」第九讲:「坤卦」之爻辞解读(上)

(一)释字(词)

东汉·许慎《说文》:“霜,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汉书·董仲舒传》:“霜者,天之所以杀也。”《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个节气,前面是寒露节气。“霜”是寒露之後的自然现象,故言“霜降”。露水与寒气结合,凝而为“霜”。

“履霜”象征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就要来临,万物开始闭藏。


(二)释象

「乾坤之道」第九讲:「坤卦」之爻辞解读(上)

《坤卦》是消息卦。根据消息卦的特点可知,《坤卦》上位之上,有三个消去的阳爻;《坤卦》初位之下,是三个待息的阳爻。初六之下待息的阳爻组成乾体,“乾为寒”、“乾为冰”。初六在坤体,“坤为地”,这里指土气。土气遇寒气,则凝结而为“霜”。《说文》云:“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故曰“霜”。初六与下面待息的一个阳爻以及六二组成震体,“震为足”。阳爻为震体主爻,故阳爻为足,足己踏入“霜”中,故曰“履霜”。

《坤卦》是消息卦,其下面待息的三个阳爻迟早会生息而至,三阳为乾,“乾为冰”,故曰“坚冰至”。

“履霜”是指寒气把土地中的湿气凝结为“霜”,象征冬天的来临。故象传释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冬天马上就要到了。冬天是冰天雪地,万物闭藏的季节,故曰“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文言》解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三)义理

《文言·坤》谓“履霜坚冰至”为“盖言顺也”。“盖”表示不确定,说明孔子对这一句爻辞的理解也不是十分确定。

“履霜坚冰至”,这是一种见微知著的才能,体现了智者的预见性。农作物的生长在无霜期内,秋凉见霜,则农作物就停止生长了,该闭藏起来了,否则接下来的冰冻就会无情地把作物摧残。人也是这样,人的积极进取、追求进步也是有“无霜期”的,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适合。智者感知寒霜,就预见到坚冰马上会到,在这种情况下,就不是意气奋发,积极进取的时候了,而是要把自己收敛起来,准备闭藏了。

“履霜坚冰至”是坤道的基础。坤道的基础就是能够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任何现实的状况,都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形成的,而是一步一步逐渐积累而成的,所以是可以预见的。如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是早该预见到的,故孔子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周王朝的统治者“由辩之而不早辩之”,结果造成了礼崩礼乐的後果,悔之迟矣。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乾坤之道」第九讲:「坤卦」之爻辞解读(上)

(一)释字

“直”的甲骨文字形为“ ”,是以“目”为铅垂的形象。“直”是会意字,“目”如铅垂则视正,视正则标准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直者中绳。《论语》云:“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方有四正四隅,谓之八方。四正为端,四隅为角,角直端正谓之“方”。方就是端正的意思。所谓“方者中矩”也。

这里指道德方面,天大地大人亦大,顺乎天地,与天地合其德者为大人。大人为大。

《说文》:“习,数飞也。从羽从自。”本义:小鸟试飞,反复拍打翅膀。引申为对学过的东西反复练习,泛指实践。《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素质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先天具备的;另一部分是後后培养的。先天具备的素质每个人都差不多,後天培养的素质就差别大了,故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就是先天素质;“习”就是指後天的实践。

(二)释象

「乾坤之道」第九讲:「坤卦」之爻辞解读(上)

六二居位中正。既中且正,中规中矩,不偏不倚,故曰“直、方、大”。《象传》亦因而释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直”与“方”皆指中正,不偏不倚,其中中矩为“方”,中绳为“直”,中德为“大”。又六二在坤体,“坤为地”。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承天时而行,不折不扣地执行天命,故其“直”;地有四正四隅,统辖八方,所谓“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故其“方”;地深厚宽广,故其“大”。直、方、大,是大地固有的素质,而非後天所习,故曰“不习”。“不习”即“非习”。“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地道“承天而时行”,配合乾道“以美利利天下”,故曰“无不利”。

六二“直、方、大”,是大地固有属性、素质的自然显现,是地道的自然光大,这种配合天道而“无所不利”的属性。非为後天所习,故《象传》释曰:“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意思就是“直、方、大”的坤道,无所而不利,但这不是後天所习,而是地道所固有的属性。六二居中正之位,有“直、方、大”的属性,乃是对固有地道的进一步光大罢了。

《文言》释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三)义理

六二“直、方、大”,是坤道的固有属性,承天道而“无不利”。六二“直、方、大”的表现,并不是後天所习,而是对地道固有属性的发扬光大。这也是“厚德载物”的坤道的体现。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乾坤之道」第九讲:「坤卦」之爻辞解读(上)

(一)释字(词)

《说文》:“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章的本义就是音已成乐,为音乐的完整一曲。《周礼·冬官·考工记》:“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青、赤、黄、白、黑为五行四方之正色,文、章、黼黻为四隅之杂色。《姤卦》:“品物咸章。”

“章”在这里是“彰”的本字。《说文》:“彰,文彰也。从彡从章,章亦声。”《说文·段注》:“彰,通作章。从彡章。会意。谓文成章。”《广韻》:“明也。”《正韻》:“著也。”彰的意思就是明显、显著。

「乾坤之道」第九讲:「坤卦」之爻辞解读(上)

(二)释象

六三在坤体,“坤为文”。《玉篇》曰:“文,文章也。”《释名》曰:“文者,会集众綵,以成锦繍;合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繍然也。”《易·系辞》曰:“物相杂,故曰文。”文与章皆指事物的章采,是由事物的本质所决定而表现于外的形态。故曰“章”。

六三刚位柔爻,本不当位。但在《坤卦》中,六爻皆柔,若六三独为刚,则过于彰显。六三柔居刚位,则有锋芒内敛,柔顺示人之象。《坤卦》天时在仲冬之月,万物闭藏,章采内敛,故曰“含章可贞”。

三是刚位,六三柔不当位,非无章采才华,含之以应天时,时止则止,时行则行,止则含之,行则发之,故《象传》释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三是刚位,一般为武将之位,奉天命而得专征伐,故三位多凶。六三得专征伐,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故言六三“或从王事”。六三柔居刚位,有含章内敛之象。六三若化柔为刚,则为艮体主爻,“成言乎艮”,故曰“成”。《坤卦》六三用否定取象法,故曰“无成”。这里的“成”指的是“功”,即功绩、功劳。“无成”的意思就是含章内敛,不与主人(君王)争功、不居功震主。自古功高震主者多不得善终,故《系辞传》曰:“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六三“或从王事”,有功皆归于君王,故“无功”,“无功”则居凶而不危矣,故“有终”。“有终”的意思就是最终有好结果。“无成有终”是“或从王事”者的智慧所在,故象传释曰:“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知(智)光大也。”这里省略了“无成有终”。或从王事,必有其智,而“无成有终”更是大智慧,故曰“知光大也”。

《文言》释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三)义理

含章内敛,不树功名,这就是坤道。坤道者,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这是坤道中的大智慧。多少功臣良将,功高盖主而死于非命,缺少的就是这种大智慧。周文王的父亲季历,武功盖世,为商王朝东征西伐,屡建大功,献捷不断,却使商王感到不安,结果先嘉其功,既而囚杀,未得善终。

「乾坤之道」第九讲:「坤卦」之爻辞解读(上)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