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南蒯之叛如何殃及到和圣柳下惠后裔?

南蒯(kuai)是春秋时期季孙意如的家臣,历史上记载他曾经发动了一场谋害驱逐主人季孙意如的叛乱。这场叛乱不知为何殃及和圣柳下惠后裔?

鲁国大夫季悼子去世后,季孙意如(季平子)继承了季氏的家业。季孙意如对他的家臣、季氏费邑的长官南蒯没有加以礼遇,南蒯很不满,对公子慭(yin)说:“我准备把季孙意如赶走,将他的家产献给国君,然后由你取代季孙做卿,而我直接做国君的臣子管理费邑。”公子慭(公子子仲)同意了。南蒯又把这件事告诉叔仲穆子(即叔仲小),同时又向他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季悼子去世的时候,叔孙昭子作为卿接受了鲁君再命之礼。鲁昭公十年七月,季孙意如率军攻打莒国,攻下了郧邑,叔孙昭子也有功劳,于是又要接受三命之礼。这时候叔仲穆子想挑拨季孙和叔孙两家的关系,对季孙意如说:“叔孙昭子接受三命,其地位就会超过他的父亲和兄长。这是不合乎礼法的。”

季孙意如说:“确实是这样。”于是就让叔孙昭子拒绝接受三命之礼。但是叔孙昭子却说:“我们叔孙家发生了家难,嫡子被杀,立了庶子,所以我才达到今天的地位。假如我是因为我们的家难而被惩罚,那我愿意接受阁下的命令。但若不废除国君的命令,那我今天的这个地位本来就是应该得到的。”

叔孙昭子上朝的时候,对官员们说:“我将要和季氏争讼,请你们到时候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季孙意如知道后十分害怕,就把罪过甩锅推到叔仲穆子身上。于是叔仲穆子、南蒯、公子慭打算一起推翻季氏,公子慭把这件事告诉了鲁昭公。

鲁昭公十二年,因为晋昭公新立,鲁昭公便带着公子慭去晋国朝见。当时莒国人因为鲁国攻占郧邑而向盟主晋国申诉,晋国就拒绝鲁昭公进境。所以鲁昭公走到黄河就回来了,派公子慭一个人前去处理余下的事务。南蒯本来的计划,是要依靠晋国的力量来加强鲁国公室,如今见晋国是这样的态度,害怕这件事情不能成功,便占据费邑发动叛乱,并投降了齐国。公子慭从晋国回来,到达卫国的时候,听到国内发生变乱的消息,赶紧抛下他的副使的职务,先跑回国内。等他走到鲁都郊外,听说是南蒯占据了费邑叛乱,于是也逃到齐国去了。

南蒯准备叛乱时,他的同乡中有人知道了这个阴谋,经过他的门口时深深叹息,并且说:“担忧啊!真是令人担忧!志向远大,但是谋划得却很短浅;身近季氏,而心里想的却是赶走他;做季氏的家臣,却为国君公室考虑。要做这样的事,需要了不起的人才啊!”显然,这是讽刺提醒南蒯。

南蒯占筮,但没有具体占哪一件事,只是泛泛而占凶凶吉。得到《坤》卦,变为《比》卦,卦辞说:“黄裳元吉。”南蒯认为这是大吉之卦。把它拿给子服惠伯看,并且说:“我马上就要去做这件事,你看怎么样?”

子服惠伯说:“我曾经学习过《易》。如果是做忠信之事,那么结果就能像卦辞说的一样,否则的话一定会失败。

《比》卦的外卦为《坎》,主刚强;内卦为《坤》,主柔顺;外强而内柔,这就是忠。坎为土,坤为水,水土相合为和,而以和顺来实践卦辞就是信。所以说:‘黄裳元吉’。黄,是内衣的颜色;裳,是衣服下面的部分;元,是善之长。内心如果不忠诚,就与颜色不协调;身处下位而不恭敬,就不符合裳这一条,所做的事情不善,就不得作为标准。

内心和外表和谐一致就是忠,作事讲求信义就是信。遵守忠、信、善这三种德行就能成功,离开了这三种德行,则当不起这样的卦辞。而且《易》不可占卜危险的事,你究竟要做什么事情呢?你有没有做到恭敬呢?中美为黄,上美为元,下美为裳,这三样如果都已具备,做事的结果才能与卦辞相符合。如果缺少其中的一样,占卜的结果虽然是吉利的,也还是不能够相信。”

南蒯将要去费邑反叛,设酒宴款待家乡父老,有一个人唱道:“我有一块菜地,中间却长了杞树;听从我的是男子汉,违背我的是浅薄之人,背弃自己主人的是可耻之人!算了算了!反正你不是我的同路人!”这显然仍是提醒南蒯不应背叛自己的主人。

季孙意如想让叔孙昭子赶走叔仲穆子,叔仲穆子知道以后,便不敢再上朝。叔孙昭子让官员告诉叔仲穆子到朝廷上来听取命令,并且说:“我不会替别人赶走你,而给自己招来怨恨的。”

第二年春天,鲁国的叔弓率军攻打费邑,他们不但没有攻下城池,反而被费邑的人打败了。季孙意如十分恼怒,下令只要见到费邑的人,就抓起来当作俘虏。鲁大夫冶区夫这个人说:“这样做不对!应该见了费邑的人,没有衣服穿的,就给他们衣服;没有东西吃的,就给他们饭吃。做他们的好主人,并且供应他们所缺乏的东西,那他们就会像回自己家一样来归顺我们,他们的旧主人南氏就会很快灭亡。

而且只要百姓背叛了南氏,那么费邑还有谁会帮他们守城呢?如果像现在这样,用威严来恫吓他们,用愤怒来使他们畏惧,费邑的百姓就会因憎恨而背叛鲁国,并且聚集在南氏周围。如果天下诸侯都这么做,费邑的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不去投奔南氏,又能到哪里去呢?”季孙意如听从了冶区夫的建议,不久费邑的人便背叛了南氏。

南蒯将要反叛的时候,要与费邑的人订立盟约。他的司徒老祁、虑癸这两个假装生病,派人对南蒯说:“我们都很愿意和你结盟,但突然生了大病,不能够前往。假如我们能托你的福而活下来的话,就请等病好转以后再订盟。”南蒯为了拉拢联盟答应了老祁、虑癸的要求。

鲁昭公十四年春,老祁和虑癸趁费人就要背叛南蒯的机会,请南蒯接见费城平民,然后一起订立盟约。南蒯照做了,他们就乘机劫持了南蒯,并且对他说:“我们这些家臣不敢忘怀我们的主人季氏,只是因为畏惧你,才忍受到今天,三年来一直忍气吞声地服从你的命令。

如果你还要这样下去的话,费人将会因为不忍心背叛主人而反抗,到那时我们就不怕你了,你还怎么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呢?请让我们送你到国外去吧。”南蒯请求给他五天限期,最后终于逃亡去了齐国。

南蒯在齐国,有一次陪齐景公喝酒,齐景公跟他开玩笑说:“你这个叛徒!”南蒯回答说:“我是想加强公室的力量。”齐大夫韩哲说:“作为大夫的家臣,却想加强公室的力量,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不久老祁、虑癸表示要求齐国让费邑回归鲁国。齐景公见大势如此,也赶紧做好人,派大夫鲍文子出使鲁国,表示是齐国把费邑归还给鲁国的。这就是南蒯叛乱的经过始末。

那为什么南蒯又殃及和圣柳下惠后裔呢?据《展氏族谱》记载:“卓,字孟立,鲁公族大夫,与公子子仲相交善,遭南蒯之畔(pan),平子怒子仲,因误卓同谋,戮其满门,临难大呼,无辜受戮,天其鉴之,倘有漏网,不入宦途。”详细记载了四世展大闲、展卓、展既辅、展明吾、五世展淇计五男被害,其他家眷无述。仅有五世展溱及两个儿子展如心、展念祖因住外戚家,闻家有凶变而逃离鲁国进入齐国幸免于难。

从南蒯之畔与展氏族谱记载对接研究分析看,展卓当时为鲁公族上大夫,与公子子仲交善。公子子仲是鲁昭公身边的重要人物,曾随鲁昭公客居晋国。鲁昭公最后客死他乡晋国,皆因昭公时季孙意如专权而致使国君大权旁落。季孙意如凭借专权打败了家臣南蒯叛乱,同时,因展卓曾与公子子仲交善,公子子仲曾与南蒯交集,致使展氏四世五世遭遇戮门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