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荔枝湾“五月五”,梦回艾叶时光(荔枝湾有哪五座桥)

第五届老广州民间艺术节“五月五▪龙船鼓”荔枝湾开锣

五月五,龙船鼓,今日,第五届老广州民间艺术节“五月五?龙船鼓”活动亮相荔枝湾。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大家体验着,似乎重回昔日端午的梦境。

龙舟盛装争奇斗艳荔枝湾

今日上午,窄窄的荔枝湾沿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泮塘、盐步等各地的数条龙舟盛装争奇斗艳荔枝湾,精彩的扒龙舟表演让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扒龙舟”是一项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今天上午7:30,泮塘村在梁家祠、仁威庙举行传统的祭拜仪式后,龙舟下水巡游拉开了“五月五 龙船鼓”活动的序幕。来自泮塘、盐步等地方的14条龙舟造型各异,色彩鲜艳,龙舟队员们经过半个多月的勤加练习,精神百倍,扒着龙舟在荔枝湾大显身手、一展风姿。龙舟上划手、跳头、鼓、锣手着穿着传统服饰,划手个性张扬、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船头船尾的旗手卖力地配合龙舟前进时的一上一下节奏,做“跳投”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在荔枝湾沿涌观看。

龙舟巡游中较具特色的除了盐步老龙,就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泮塘“仁威”凸眼龙及唯一一条来自泮塘的女子龙舟队,据悉,今年泮塘村的龙舟比去年增加了3条,其中新增传统龙舟2条,女子龙舟1条,比往年更加热闹。泮塘女子龙舟队成立于2013年,共有25人,掌舵2人是男性,于龙舟的头尾,指挥龙舟,泮塘女子龙舟队员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个个识水性。

“仁威”凸眼龙长约40米,宽约1.2米,底骨有百多年历史,船身也有20年历史,重达三吨半,由两棵分别原产自婆罗乃(文莱)、婆罗洲(印尼)的坤甸树的木材制成,可坐90位成员。在七条龙船中不但“年岁”最大,知名度也最高。“仁威”以前存放在河沙大坦沙泥滘涌东头涌底,自荔枝湾揭盖复涌于2011年恢复消失19年的泮塘“龙船景”后,“仁威”自那时起被特许藏入荔枝湾内,今年是第五次在荔湾湖起龙船。

结拜470年的盐步老龙亲临“探契仔”

在广州泮塘和佛山盐步两地,流传着一段龙舟认“父子”的佳话。每年五月初五,作为“契爷”的盐步老龙总要带着三河乡亲父老的情谊到泮塘探亲。每年的五月五,最热闹的也莫过于盐步老龙探亲巡游来“探契仔”。

今天上午8时左右,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契爷”,作为“契仔”的泮塘龙船一早就在河涌中耐心等候。8时30分左右,在河涌两岸市民的欢呼声中,“契仔”向河涌口游去。在一阵锣鼓鞭炮声中,盛装打扮的盐步老龙在泮塘龙舟的陪伴下,徐徐划进了涌道,泮塘的老人们喜不自胜拱手相迎,龙舟上的盐步人也拱手作揖,以示互相问候。随同而来的还有盐步及坑口等各地龙舟。“亲戚”相会,泮塘河涌一下变得热闹非凡。各条龙舟或两两并行,或前后先随,在河涌中来回嬉游。

等到“契爷”到达泮塘村口,鞭炮齐鸣,锣鼓齐响,欢天喜地的泮塘乡亲人头攒动,敲锣打鼓热烈欢迎“契爷”到来。与此同时,泮塘方面还会选出数名几代同堂、高寿康健、有福气、有威望的父老,站在岸上,对“契爷”不停拱手作揖。之后,再由他们为盐步老龙“簪花挂红”。所谓“簪花挂红”,就是将代表吉祥如意和真诚祝福的布质(或丝质)红花挂在老龙龙头上。

仪式结束后,泮塘方面便送上当地特产“泮塘五秀”( 慈菇、马蹄、菱角、莲藕、茭笋)及金猪等礼品,孝敬“契爷”,然后再把黑纱(或绸布)制成的标旗插到“契爷”的船头上。标旗内容大多与当年结契历史有关,一般是“昔日夺标同鼎甲,当年沧海占群龙”。之后,“契爷”、“契仔”几个结伴在泮塘涌尽情游戈。最后,泮塘龙船才依依不舍地以“三进三出”的送还礼,把“契爷”送回花地河段。泮塘老人们说,每年盐步老龙都要在端午节当天出广州看契仔,而当契仔的也会在初六去盐步看契爷,同时参加盐步的龙舟节。

婚俗表演为长辈进行三叩九拜感恩致礼

节俭办节,村民自发是本次活动的特点。本届五月五将“俭”字放在了重要位置,处处体现节俭理念,活动内容上更趋于“本土性”,“群众性”,没有更多的花哨装饰。“五月五”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表面看起来,这届龙舟节虽然“瘦身”了很多,内容却更原滋原味,更贴近群众,群众对此非常欢迎。“这次龙舟节,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龙舟节,整个活动内容却很有端午味道,很享受这样的活动。”连续看了四届龙舟活动的观众感慨地说。

除了龙舟巡游主题活动,本届“五月五?龙船鼓”按荔枝湾景区日常文化展示及服务功能区域分布,因地制宜,在室内户外开展系列常态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到场观看。

其中,中华传统汉服婚俗表演,欢欣喜庆。传统婚礼以中国红为主色,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题,遵循古制,着汉服、行周礼,展示中华传统婚典文化的古韵之美,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为长辈进行三叩九拜感恩致礼,教育子女孝道感恩,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美德,更体现了勒俭办婚礼的程序,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小知识:

1、端午插艾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主办方在文塔广州及广州古玩城设置帐篷为广州市民科普汉文化常识、端午节夏日汉式生活。身穿传统汉服的美男美女从文搭广场出发沿荔枝涌两岸关系走秀,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汉服。

(1)沐兰汤:是汉族节日端午节的一种卫生习俗。首先一身着汉服的女性端着一盆艾叶水,人们排好队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里的水,在参加活动的人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

(2)点雄黄: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孩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以求百鬼畏惧,保命长生。因为雄黄可以驱五毒,所以大人们虽然不在额头上画王字,但也在手足上点上一些雄黄;以此希望五毒不近身。

(3)射五毒: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出没之时,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称为五毒,人们为了预防五毒之害,便印画这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或射箭,使其不能横行,是一种辟邪遗俗。

(4)五色绫:五彩线,由红、黄、兰、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佩戴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部分。传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扔在雨中,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5)悬艾、挂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蒿草、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上山采药。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6)佩香囊:节日习俗,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还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2、盐步与泮塘结谊

南海盐步老龙与广州泮塘龙船的交情,自明代至今已超过460年历史。

据《南海县志》及有关文献记载,明朝万历二十五年(西元1597年),陶驸马奉万历帝意旨以钦差身份“巡狩岭南”。陶驸马巡察广州府期间适逢端午时节,广东地方官府便奏请以陶驸马的名义,在广州城南面海珠石附近的珠江海面,举行一个名为“海珠好龙”的官办斗龙景(即龙舟赛),号召各乡民众参与,广佛四乡有过百只龙船前来参赛,盛况空前。

经过多番竞逐,盐步老龙和泮塘龙船均获进入决赛。决赛前,官方公告说明:谁先取得终点处插在浮台上的标旗,谁就是冠军。在决赛开始的花炮响起后,两只龙船都奋力往前扒,一直都稳占头两位。临近终点时,盐步老龙比泮塘龙船快将近两个龙头位(即约4分之1个船身长度),眼看盐步老龙夺标在即,不料泮塘人生得一计:教得站龙头的人郑禄(一说六)冲跑两步,以蜻蜓点水之势,一下子跳上浮台上夺下标旗,盐步人惊愕得目瞪口呆,只能眼白白地看着泮塘人夺标而去。随后,官方依照赛前的说明,认定泮塘为冠军,并颁发了冠军的奖品:旗(冠军旗)、牲(烧猪)、酒(烧酒)、果(时令水果)、饼(礼饼)。

当泮塘龙船回到乡中时,泮塘乡中父老、鸠公等得知详情,斥责道:“汝等后生血气芳盛,强拼争胜之心神,原实可褒赞。却汝等可否知正所谓‘水上扒龙舟,岸上有人见’,汝等夺标霎间,正是有违规礼之作也,故所以冠军当应属盐步才是。”(--长庚堂纪)泮塘乡亲也纷纷觉得自己一方出“茅招”赢得不光彩,夺标的应是盐步老龙。商量好后便派人把旗、牲、酒、果、饼等的冠军奖品送至盐步,并向盐步方赔不是。而盐步乡中的父老、鸠公认为泮塘是以智取胜,己方确实不及理应居次,故不肯收下奖品。如此这般,你送来,我送去,彼此谦恭礼让,情景令人感动。终于,有一白发红颜长者父老提议盐步方受礼,而从此盐步同泮塘结谊,世代同好。双方的父老乡众对此都一致赞成,无不称好。

从此,盐步同泮塘便结下了超过4个世纪的情谊。

3、五月初六泮塘龙船盐步涌探亲

“契爷”广州探亲次日,亦即农历五月初六,“契仔”泮塘龙船及其醒狮艇同样会带着父老乡亲情谊回访“契爷”。

当日,“契爷”一大早就在石潭口(聚龙河段)等待“契仔”。“契仔”到达后,“契爷”走在前头,沿途鞭炮齐鸣欢迎“契仔”, 一直把“契仔”引领到华光庙埗头,然后再进行游龙表演,场面同样温馨感人。

作为回礼,盐步把当地特产“黄皮园秋茄”回赠给泮塘,把象征友谊的黑绸标旗回赠给泮塘。标旗上书“永结交情知此日,幸同夺锦忆当年。”赠送仪式结束后,双方在河面上嬉戏往还不绝,直到太阳偏西,才依依道别。离境时,盐步老龙与并肩泮塘龙船而行,三进三出盐步水道,一直送别“契仔”至石潭口甚至东漖河段,才挥手告别。

4、龙船上的陈设一般来说龙船上有六类物品:1、神斗,2、旗帜、幡,3、罗伞,4、龙牌,5、锣,6、鼓。其中,龙船的旗幡一般来说按照上面书写的内容分为两类:(1)承载这只龙船所属者的信息,有村的名字(如:杨箕、茶滘等);宗族姓氏(如:李、钟、叶等);宗祠的名号(如:长庚堂、联义堂等);龙船会的名称(如:白云传统联合会、XX武馆等)。 (b)船上神斗所供奉的神祗的标志,有七星大图等。

(广州日报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郑斌、陈后芬 摄影:骆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