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历史上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的庸才吗?

赵括绝对不是纸上谈兵的庸才,可惜的是他被冤枉了几千年了。赵括的父亲是赵奢,从小赵括就耳濡目染,再加上其对军事非常的感兴趣,所以这种军旅家庭出身的孩子,军事能力肯定不会差。赵括在少年时期,就能根据其所读的书,多次驳倒其父亲赵奢,并且深得赵王喜

赵括绝对不是纸上谈兵的庸才,可惜的是他被冤枉了几千年了。

赵括的父亲是赵奢,从小赵括就耳濡目染,再加上其对军事非常的感兴趣,所以这种军旅家庭出身的孩子,军事能力肯定不会差。赵括在少年时期,就能根据其所读的书,多次驳倒其父亲赵奢,并且深得赵王喜爱,由此可见赵括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赵括领兵打仗,面对的战国时期最强悍的战神白起,试问当世之名将中,有谁是杀神白起的对手,更别说是未经战阵历练的赵括了。白起的军事造诣,至今已经二千多年了,在这千年长河之中,华夏大地上又出了几人能与白起相匹敌?如果长平之战,赵括能够一举打垮秦军,那才真是千古奇闻了,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了,历史就要改写了,赵括也能一战名扬天下,彪炳青史了。

只能说点背,出山就遇到绝世名将。赵括出山前就是军事理论大家,有很多人拜在其门下学习兵法,那时已经是名满天下了。完全可以明哲保身,置身事外。当时秦赵2国国力相差很大,廉颇防守对峙战略最终只会耗空国力。史书记载,替换廉颇廉颇为将前,赵王对赵括组织了就职面试,其一他是主张进攻,正和当时赵王意。

其二他也很有自信,说秦国将领都不行,若武安君白起对阵胜负五五之分。这时候白起大神已悄悄进驻秦军前线而不自知,已去先机。他太大意了,等发现是和白起交战时已经被包围了。后在绝对劣势下但精粮绝被围40多天还能军纪不坏组织有效反击已不凡。 ?

长平之战应该是一场残酷的消耗战,赵国已无资源再打下去了,粮道断不断都没有意义了,根本没有粮食运过来,事关国家存亡的事,只有赵氏宗亲才合适做,要与秦军耗成两败俱伤,只有这样其它楚魏几国才敢出来救赵与秦作战。只是历史记载被保留下来的只是秦国的记载,立场与政治需要,只能描述成现在见到的这个版本。六国的衰败与秦国的一强独大,合纵抗秦都搞不成才是长平之战的真实情况,秦占上党则居高临下,邯郸受危肋,赵国丢不起太行山防线,被迫单独与秦拼耗。

纸上谈兵的赵括其实是一代名将

对于赵括这个年纪轻轻就死掉的杰出军事理论家来说,他不一定是无能,但直到他死的那一天,都没有展现过他有才能。我认为问题应该换成赵括与赵奢相比,哪个更有才能 ?或者如果赵奢还活着,他替换了廉颇,长平之战会失败成这样吗?

答案很明显,赵括不如他父亲。他只会纸上谈兵,如果赵奢还活着,他替换了廉颇,长平之战可能不会失败。

请点击输入描述(最多18字)

首先,要搞清楚赵括到底怎么个无能法,就要先搞清楚赵括是怎么被围死的,首先长平之战的战场不是平原,否则白起也不可能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围死赵括,长平之战最后阶段秦军和赵军分别在空仓岭和丹朱岭筑起了防线对垒,两边都是处于高地,战线是一个八字形,而长平谷地是高地之间的一块低地,就在这个八字形地形的顶部。

请点击输入描述(最多18字)

其次,白起是诈败把赵军引入了这个地方,然后借助地形彻底把赵军关了,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一个山谷,周围全是几十上百米高的山梁,一旦交通要道被封死,就无法进出了,这种地方在古代战争中几乎没人敢于踏足,因为风险实在太高。结果他赵括就不怕,度过丹水后继续一路北上,白起直接趁着赵括后方空虚派兵从长平关和太行道两路进入故关占领丹朱岭,等到赵括北上到达河谷尽头,直接就给困死了。

最后,被困死的局面可完全是由于赵括自己“出色的”指挥能力造成的,并且被合围后,连白起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军队数量太多,秦军一口气吃不下,才让秦国继续发兵增援,足足46天,秦军增援都到了,赵括什么也不干,一次突围也没组织过。

请点击输入描述(最多18字)

总之,赵括失败的最大的原因就是白起的其他对手在战术指挥上是不存在太大的漏洞的,白起能赢他们那是白起厉害,而赵括的战术能力只能用蠢来形容,所有能够做的选择赵括一律选择了最差的那个选项。因此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

提到长平之战,几乎人人想到的一个词语就是“纸上谈兵”,而创造出这个成语的人就是赵括。几千年来,赵括一直被作为一个反面形象来教育国人,要大家知道,理论是苍白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长平之战的起因实际上是秦军在完成强国路线之后。开始统一天下吞并六国的第一步。当时的山东六国要么国力过于衰弱,要么因为国内政治事件自我消耗。根据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国力强盛的赵国成为秦国的第一块绊脚石。

其实从长平之战的规模和后来的影响看,实际上秦国扫清了赵国也就是取得了进攻其他山东六国的军事主动权,山东诸国中最强大的机动兵团一旦被扫灭,六国均暴露在秦军的军阵之下,无险可守。秦国逐步蚕食六国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

兵力:秦军60万

赵军45万

前期将领:王翦:廉颇

后期将领:白起:赵括

战争前期,双方成胶着状态。赵军据险不出,避其锋芒。廉颇的战法主要是看中了秦军劳师以远,后勤补给困难。廉颇的想法是大量的消耗秦军的国力,要知道60万大军的开销是相当巨大的。秦国的补给又属于远程补给,困难可想而知。待到秦军后勤出现了短缺,国内支付无力,秦军锐气自然受挫。二来,秦军长期远征必然疲敝。到时候自己尽出其精锐部队,可以一举荡平秦军。

这个想法固然不错。但是仔细分析,其实漏洞不少。1.赵国国力不济。2.廉颇前期战术单一。3.战和不定。外交失败。没有争取到其他六国的支援。4.低估了秦军的后勤保证力量和秦国的综合国力、

有了这四个致命的漏洞。再加上秦国的反间计,直接导致廉颇下台。至于新将领的人选问题,秦国的反间计当然是重要的条件,但是仍然是外因,而内因则是,赵国无人愿意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赵国此时的名将尚有李牧、田完、乐毅、平原君赵胜。这几位赫赫有名的将领无一人愿意接手。他们中的三位联合推荐了赵括。

此时的赵括没有统帅过任何一支部队,这样的一名年轻人,得到名将一致推荐,从侧面反映出。赵括不光不是个无能之辈,而且是个潜力巨大的千古名将。

赵括得到任命之后。没有像其他几位名将一样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而退却,勇敢地接过了统帅的大印,以至于她的母亲要跟他断绝关系。赵括到任后形势相当危险,因为之前的廉颇被以保守误国的罪名免去了职务。而且此刻赵国的决策层不断催促赵括进军,其实此时的赵括未尝不知道不可轻易出击。

但是此时的赵括没有其他选择。他不能再继续走廉颇的路线,因为决策层不允许,一再催促其与秦军进行战略决战。而赵军士兵想必对敌我强弱是最有体会的。他们每天跟秦军对峙。对他‘们的强盛肯定有亲身体验。而赵国的决策层们远离前线。这个时候如果一再催促军队开展,很有可能会造成哗变等危险的情况,赵括为了贯彻高层的战略意图。只好对赵军的整个指挥系统进行了大换血,并进行了紧急动员,最后主动出击,在一系列的战役中与秦军血战。极大地杀伤了秦军的机动力量。在出击被包围后,断粮40余天的情况下,保持军队没有投降,没有哗变。这需要多大的军事才能啊。最后组织突围的时候并不是一盘散沙,赵括集中了赵军的精锐部队,分为四队,轮番攻击。采取典型的车轮战术,主攻秦军包围圈的一点。

无奈赵国没有及时组织国内部队来接应赵括,以至于突围失败。最后全军覆没。但即使是这样,赵括仍用这只断粮40多天的疲敝之师杀伤了秦将近30万人,己方在激战中伤亡人数基本为15万左右。这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做出来的成绩吗,显然不是。归根结底,长平之战的失败,主要责任是赵国的战略决策层来负。他们在军事上没有及时动员国内的后备力量,和举国支援。反而一再越权指挥军事行动。并在外交上没有积极斡旋,取得其他诸国的协助。而赵括至少有两点值得去赞扬:1、这是一场在军事上很难取胜的战争,为了自己的名声,不顾国家安危,只有赵括这个年轻人勇敢地挑起了重担。甚至不顾自己母亲的反对。2、在军事实力处于劣势下,在高层直接干预军事指挥,自己难以行使实际指挥权的情况下,仍然最大限度的杀伤了秦军的有生力量,使得秦军伤亡巨大,即使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也无法继续攻击都城。这第一点体现的是他的爱国和勇敢。第二点体现的是他卓越的军事才华,和有敌无我的战斗气势,赵括真英雄也!

赵括在军事上唯一的失误就是在被包围后没有及时组织突围,而是在断粮40多天后才组织突围一要知道断粮40天之后的战斗力跟之前就有区别了。要是赵括能再被包围后组织军队立即反扑,死命突围,很有可能不会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赵括为什么要在等了40多天后才组织突围呢。无非是他对国内高层抱有幻想,他想国内不会坐视不管。要么会组织起另外一只有生力量在包围圈的后方向外攻击,对秦军进行两面夹击。另外在外交上如果有任何第三国伸出援手,直接进攻咸阳。则长平之围立解。

可惜的是赵国国内此时竟然毫无动作。眼看士兵一个接一个的饿死,赵括才明白了,不会有援军来了,只好率领饿了40多天的士兵。拼死决战。但是秦国国内听说已经包围了赵军,秦王亲自到前线,动员前线所有劳力直接支援,在物资上更是动用了全国的力量,外交上作出假象,迷惑诸国。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下,赵括突围只能是无力回天。

可惜啊,赵括这样的英雄被肉食者误,最后还弄了个纸上谈兵的骂名?千古羞辱。公道何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