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神仙传中的诸仙(3)

1、茅濛

字初成,咸阳人,博学睿智,预知周将衰,故不做官,常感叹人生短暂如电,怎可长久迷失在红尘中。于是拜鬼谷子为师,学习长生之术,后又入华山修炼。

秦始皇三十年九月庚子,茅濛乘着飞龙白日升天。在此前不久,当地乡人有歌谣说茅濛要成仙,将驾龙上天,若帝王向他学习,天下就会太平。

这首歌传到秦始皇耳朵里,他立刻把年号改成“嘉平”(因为原来歌词里有嘉平二字)

茅濛升天后,他的三个玄孙在茅山也都一同成了仙道,人称三茅君。

PS.秦始皇最初那么相信道术,又那么想让秦世代永传,听到歌谣后为什么不去向茅濛请教?而只是改了个年号?

2、萧史弄玉

萧史年轻时得道,很会吹箫,秦穆公之女弄玉擅吹笙,和萧史成婚。夫妇两人整日在秦穆公为他们建的凤台上吹奏,引来凤凰合鸣,后来萧史骑龙,弄玉跨凤,两人并驾齐驱,一起升天成了仙。

3、蔡女仙

原是襄阳人,擅长刺绣。有一天她门外突然来了个老翁,请她绣一对凤凰,但要求等绣好的时候,他要自己亲手来指示点眼睛的位置。

过几天,彩凤绣好,那位老翁就又出现了,在他的指点下,蔡女绣上了原先空在那里的凤眼。不料才一绣完,那双彩凤突然跳了出来,并且在他们眼前翩翩起舞。这时蔡女才恍然大悟。和老翁一起跨凤升天而去。

PS.从萧史弄玉和蔡女仙的故事发现,一件事情做的好到无人能及了,也可以成仙。

4、白石生

据说在彭祖时就两千多岁了,不修飞升之术,只求长生不老,不失人间的快乐就满足了。

因家贫,白石生买不起药材,只得养猪牧羊以赚钱。十几年下来,居然赚了大钱,他把这些财富全用买了药材来服用,以求成仙。(个人点评:只要目标明确,做事就有动力,就容易成功。另:请勿模仿,乱吃药会吃出事来。)

白石生常煮白石头吃,为此他找了一座白石山隐居,从那时起才叫白石生

和其他仙人一样,白石生年龄虽大,但容貌看上去却只有三十岁。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升天,他说:天上未必比人间快乐,况且还有很多尊神要侍奉,他懒得去受罪。

PS.个人点评:前面说仙界是平等的,没有谁要侍奉谁之类的,但出自凡人想象中的仙界,还是和人间一样,存在着地位的尊卑高下。

5、涉正

字玄真,巴东人,身处汉末,却谈起秦始皇的事情历历如绘。

涉正平时总是闭着眼睛,走在路上也不睁开,他的弟子们追随他二十年,从没见他睁过眼睛。有个弟子忍不住好奇,就苦苦央求他睁眼。涉正就答应了。

涉正刚一睁开眼睛,就听见一声霹雳,随着有一道强光像闪电一般激射而出,弟子们顿时吓得跪在地上,过了半天才勉强爬起来。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要涉正睁开眼了。

涉正后来成了神仙,当时另有一个神仙李八百,跟他要好,他称涉正为“四百岁的小孩”。

PS.个人点评:这个涉正估计是个很犀利的神,眼睛竟然犀利到了这种程度,以致不能睁开。所以,不管做人做神,都要温和些才好。所谓“光而不耀、温润如玉”,才是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形象。

6、安期生

琅琊阜乡人,原在海边卖药,当时人称“千岁公”。

秦始皇仰慕他的大名,曾请他到宫中相见,和他谈了三个晚上,并赐他金帛数万,但安期生并不在意财富,他在离开阜乡亭的时候,把这些金帛全散给了乡人,他本人则留下一封信和一双赤玉鞋。

临走时他对别人说,千年后可到蓬莱山下去找他。秦始皇知道了就派遣使者到海上寻找他,但还没找到蓬莱山,就遇到大风,只好无功而返,秦始皇惆怅之余,只得在阜乡亭为他立祠纪念。

7、修羊公

魏国人,在华阴山的石穴中吊了一块石榻,自己就躺在石榻上,石头穿透了他也不动。

他平时以黄精为食。汉景帝曾请他住到宫中,过了好多年却无法得到他的道术。景帝很着急,就下召问他哪一天才准备开口说话,修羊公经这一问,突然变成了一只白石羊,白的像玉一样,并且还拱手说:“修羊公感谢天子!”

景帝只好把羊放到通灵台上,不久这只会说话的白羊就不见了。

修羊公为何不开口?或许为试景帝的道心,并要降服他的帝王之尊。高高在上、万民之尊的皇帝虽贵极一时,但在道的面前,仍微不足道!

8、司马季主

楚人,原在长安做算命先生,后隐居到委羽山,炼成分身隐形的法术,得道后容貌鲜艳如少女,三尺胡须漆黑发亮。

司马季主曾带一个叫范零子的弟子一同进入常山石室中,室边有一个石头箱子。有一天司马季主要出门游玩,就叫范零子看守石柜,并嘱咐他不准打开。他走后,范零子因为想家,就偷偷打开了石柜,结果发现自己的父母家人都在里面,于是悲哀的不得了。

过了几年,司马季主又叫他守一个铜柜,结果他又违戒,并再度看到家人父母在柜中,竟因此而修不成仙道。

司马季主成仙后只留下一块席子,由家人葬在蜀山。

PS.个人点评:人性不去,难以成仙。我们生在红尘中,完全抛弃割舍掉自己的家人父母,何其难哉!

9、尹澄

字初默,后改名林,汾阳人。有一天他经过太山,看见石头上悬一枝青芝,在夜间闪闪发光,于是他就把它采下来吃了,从此他能每天走六七百里路(似乎略逊于神行太保戴宗)。

不久后,尹澄又在峨眉山遇见仙人宋君,宋君教给他三皇时代的经典和九丹秘诀,尹澄努力修炼,终于成功。

他的法术很多,如投神符于水中,水波就会逆流,也能使波涛平伏。他能让暴死的人复活,还能命令鬼怪自缚来认罪。

尹澄在世间过了三百四十多年,汉昭帝元始元年,太微帝君派仙官来接他,封他为太微真人。

PS.治伏水,是古代人多么渴望的事!水养育了人类,也有时给人带来灾难和不便。先民希望水能永远有利于人类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逆流可以让原本逆流而行的船只速度变快,水平伏可以让行船危险的地方不再危险。还有洪水等自然灾害,如果真有个神仙可以让水服服贴贴,倒可以减少许多灾难。

10、刘安

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历史记载中的结局是自杀了,这里的记录是按传说中的升天成仙了。

其实我挺喜欢淮南王刘安,因为他的那部包罗万象的《淮南子》,他文不加点写《离骚传》的才气,也因为他书中表达出的某些思想。我情愿接受传说中他升天成仙的喜剧结局,而不愿意相信他自杀,以及他全家被抄斩的结局。

淮南王雅爱儒术,礼贤下士,和他门下的宾客一起编著了《淮南子》一书,他还著有《鸿宝万年》二卷,专门讨论变化的道理。

有一天不知何处来了八个老人(八公),登门求见淮南王,看门小吏想刁难他们,就说:“大王想要三件事,第一想长生不老,第二希望得到博学多闻的儒者,第三希望得到孔武有力、威猛勇敢的壮士,而你们已经这么老了,既不能著书也没有武艺,大王的三个希望你们一个也不能达成,我们怎么敢引见你们呢?”

八公听完不禁笑了,他们回答说:“我们听说淮南王礼贤下士,只要稍有才能,无不奉为上宾,我们几个虽然不合要求,但是见大王一面也无害,你又何必为难我们!如果大王一定认为少年才是有道之士,年老就是无能,恐怕就有些以貌取人了吧。”

八公说完,立刻一齐变成十五岁的童子,头发漆黑,面如桃花,看门人一看大惊失色,赶紧通报,淮南王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光着脚跑出来迎接。他为八公设置了思仙台和象牙床,用最好的香和金玉的桌椅来招待他们,自己则穿着弟子的服装,向八公拱手行礼,八公于是又恢复了老人的形状。

他们看出淮南王确有诚意,就问他说:“我们听说大王喜好道术,所以特来拜访,不晓得大王希望什么?我们1一个能呼风唤雨,制造云雾,画地为江湖,撒土成山。2一个能移山倒海,命令虎豹龙蛇,役使鬼神。3一个能分身变形,隐蔽三军,只手遮天。4一个能入火不烧,入水不湿,刀杀不伤,箭射不入、冬天不冷、夏天不热。5一个能千变万化,随心所欲、可以变出任何禽兽草木,搬动山川陵岳。6一个能防灾避凶,避邪免祸、延年益寿,长生不老。7一个能炼泥成金,炼铅成银,乘龙驾云,遨游太空。这几种法术随大王选择。”

PS.我数了一下,八公有七个:一个能怎么怎么。书上也是这么记的,我仔细核对了三遍,没有漏记。另外史料上说的八公是: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周、晋昌。看后面的情节,传说中的八公显然不是史料中的人物,至少和雷被不符。

刘安听完叹服不已,就亲自呈上酒果,向他们叩拜请教,希望每一样都试一试,结果八公各显神通,果然名不虚传。刘安于是向他们学了丹经及其他的道术。

刘安的丹药不久就炼好了,他还没有服用,家里就出了大事。

刘迁好剑术,和第一高手雷被比剑时,被雷被不小心刺中,雷被怕被杀,就上书诬告刘安想造反,天子就派人来治他的罪(和历史记录略有差异。因太长,此处不和史料做比较)。

八公于是告诉刘安说:“你该走了,这是上天给你的机会,不要迟疑了!”

刘安接受了他们的建议,选了一个黄道吉日登到山上,把金子都埋在地里,他就在山上白日升天了。八公和刘安踩过的地方,连石头都陷了下去。他所弃置的药鼎里的渣滓,鸡犬吃了都一齐跟着升上了天。一时只听见云中有鸡啼狗吠,好不热闹。如今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得自此处。

PS.淮南王那么洒脱的人,临升天前还想着黄金?先把黄金埋到地下再升天?可见编这个的人心里多么放不下钱财!成了仙之后,人间的黄金还有用吗?而一个人能成仙,品德一定会挺高尚的,他的钱财为什么不散给普通人?或者留下给那些需要的人,岂不是比埋在地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