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太极世界图景的顶层设计七元素

张博锋

【摘要】关于太极拳的理论著述繁多,本文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以拳艺增进为目的,通过 “正”、“松”、“通”、“沉”、“蹬”、“转”等元素,从由静入动的状态转换来探讨太极拳以道统术的运行规律,进而绘制太极世界的基本图景。习练者入门须正,只有充分练习并学会知识迁移,“不断更新”,太极修炼才会有稳固的进阶基石。

最近几年有一个工程术语成为了全社会的热门词汇,叫做:顶层设计。原本说的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元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都很有必要进行战略观察,做好前进总方向的筹划,在不同阶段紧抓重点、协调平衡不同的问题。这个理念对于太极拳习练者培养整体思维,特别有启发意义。太极拳习练者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练太极拳到底是要干什么?特别是在学了一个套路,或者学了一段时间之后,究竟是以娱乐健身为目的,还是以拳艺的增进为目的?只有明确了目标,才会有清晰的方向。有人将此称之为“目标导引法”,或者叫“以终为始”。凡是有助于接近目标和方向的力量,都属于有益动力。选择娱乐健身,给生活添加一些运动元素的乐趣和调剂,必定有益于身心健康。选择以拳艺的增进为目的,就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和标准,恪守“大匠精神”,不断地提升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以拳艺的增进为目的是本文的讨论起点。

想要增进拳艺的习练者是很多的,但如何高效地完成目标,并不是很容易。拳艺增进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也是苦乐并存、光明与曲折同在的过程。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历代祖师、名家前辈留下的教诲,但距离拳艺增进似乎总是比较远。究其原因,传统社会流动性弱,习练者可以长年追随师父,从而逐渐复制到师父的知识体系。而现代社会中流动性强,习练者追随师父的时间往往不长,途径获取的信息大多是碎片化的,往往难成系统,且次第不清。所以,很难勾勒出一个清晰、准确的太极世界图景。“理解意味着要进行拆解,然后再整合在一起。”要准确建构出自己的太极世界图景,须将已知信息重新认识,并使其互通互动,能够形成的图景,就是自己当下对太极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太极拳博大精深,要抓住关键元素,形成基本的骨架,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不同的阶段,高度不同,感受和体会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本文在拳艺增进的目标之下,就笔者所知所见提炼出七元素,尝试绘制一个易于理解的进阶式太极世界图景

《八卦九宫桩》中说:“静为太极拳之体,动为太极拳之用。”本来动静相通、体用不二,所谓“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外”。为了方便表述和理解,分别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来解读基本元素,并加以贯通,继而勾勒一个立体的由静而动的太极运行模型。

太极世界图景的顶层设计七元素

作者拳照

一、静观其意

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汉语中的“三”具有多的意思。换句话说,世界的生成、大道的流行,是从一到万,由简到繁的。三千大世界中,如恒河沙数的事物,谁也不可能穷尽。庄子也说:“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太极拳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人体运动形式。其中,练太极拳不仅需要恪守、留心的要领非常多,有时候还会觉得似乎相互矛盾。如果不能找到突破口,及时走出迷茫的困境,就有可能 “泥牛入海无消息”。

《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明白边界。有定,心有所依。有了规矩,才不会燥乱。 《道德经》中说:“清净为天下正”、“静为躁君”。《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心静,然后身安。身安,心更明。这是传统文化中内观的路子。太极拳的习练也非常适用这个路子。《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做吾以观其复。”静心,才能“虚心涵泳”,才能“切己体察”。 李亦畲先生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说:“平日走架,是知己工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正。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慢一点,不是说慢就等于好,慢是为了给自己多留一点感悟时间,这是正向能量的点滴积累。若是善于“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必有奇效。

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是古人非常推崇的读书思考法。古人如何把握思考的对象呢?“大道至简”。一上手就要整理世间万物,那是绝难做到的。从一到万,在基本路线中不断扩充细节,会容易很多。这就是东方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一的整体思维。在太极拳习练中,不应该盯着某一个部分,而是要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模式。这是修炼太极拳必须具备的大局观。提纲挈领的原则是认识、把握大局的基础,而真正能够体现原则、贯穿始终的是核心关键词。即,对太极世界图景进行顶层设计的基本元素。

元素一:正

正,中正,端正,立身中正,不偏不倚。首先是外形的正,目视前方、挺起腰杆、头容身正、脚下平实。其次是心意的正,人要打起精神,内观己身,不断把骨节对正,还要让呼吸自然顺畅。这身法的基础,也是心法的开端,对于后面其它元素来说是前提条件,也有利于对气路、劲路的感知。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塌腰、尾闾中正、扩膝圆裆等基本要领,须要从外形和意念两个角度悉心体会,让各项要领逐渐合成端正的身法。

姚继祖先生曾告诉门人弟子,一件衣服提着下摆、袖子都不可能舒展,只有提着领子才会自然舒展,不凌乱。这里阐释的是“虚领顶劲”,也就是“正”。能正才能松,松了才是真的正。

元素二:松。

吴颖锋先生说:“‘松’是以最少的体能内耗来完成身体的合理运动。由它造就的是一种柔韧劲,之后才可渐入是一种‘绵里藏针’的高级境界。”“松”有不同层面的含义。先从生理层面看。有人说:骨紧肉松。众所周知,骨头是不可能依据主观意识形变的,但是肌肉、筋腱是可以跟随主观意识变化。说一个人紧张、僵硬,必定指的是肌肉、筋腱的不自然状态。吴颖锋先生经常用“骨节对正”、“对拉拔长”来定位太极拳的松。“对拉拔长”的执行者应当是筋腱。“对拉拔长”是“骨节对正”后产生的一种自然状态。譬如固定起来绳子上挂上了衣服,绳子会有抻拉的效果。又如拎起一件重物后,重物没有发生变化,但手臂上瞬间会有“对拉拔长”的感觉。这是筋腱状态变化而产生的感觉。

拳论说的“意气君来骨肉臣”、“骨紧肉松意绵绵”,则是心理层面的感受,有了这种感受,就能“用最少的体能完成身体的合理运动”。郝少如先生在《空与松》中说:“在松开关节的同时,肌肉也要松开,空是上升,松是下沉,沉要沉得越深越好。由于劲的下沉而相反必然会有使意的上升。”松开,松沉之后,身体会更加通透,内部能量可以上下、前后、左右的自由流转。这就是要说的第三个元素:通。

太极世界图景的顶层设计七元素

元素三:通

正和松是方法和手段,两者交互融通的状态是“通”。“气通劲整”是正和松的目的,也是检验正和松的基本尺度。拳论中有“三节”的说法。 上中下三节,节节贯穿、周身一家,这就是对“通”直接表述。三节贯通的难点在于“四大块”。两肩衔接上节与中节,两胯衔接中节与下节,能量的传递中很容易卡顿、淤塞。要想突破“四大块”,必须回到元素一和元素二,在“正”与“松”的细致训练中,逐渐打通三节,实现“上下相随”、“周身一家”。“通”有如电线通了电,电能通过电线,是一种能量自由传递的状态。如何守护、维持能量传递的状态,可以借助“中线”、“中轴”、“重心线”等概念,密宗修行有“三脉七轮”的说法,“三脉”里的“中脉”与“中线”、“中轴”、“重心线”是相同的,“左脉”、“右脉”即肩井穴落到胯根的位置,与“肩与胯合”相通。脉与经络相类似,都含有通道的意思。时时留意“三脉”,保持全体顺畅,就能把“一身之劲,练成一家”。“一家”的“一”就是“中”。 在太极拳界的专用术语叫做“中定”。古圣先贤对于“中”有很多精微高远的阐释,《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北宋的张载在《张子正蒙·卷四·中正篇》中说:“大中至正之极,文必能致其用,约必能感而通。”

正、松、通三元素孕育出的“中定”是太极拳的起点,也是八门五步的核心。 “中定”是“太极十三势”的基本势,由此可以衍生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等十二势。“中定”如何来产生其余十二势呢?正、松、通以及“中定”都可以归入抽象的“道”的层面。这需要从抽象层面转入具体层面,由静入动、以道统术,抓住具体层面的三个元素。

二、动以融通

有人把太极拳叫动桩。按照这个说法,“中定”就是“静桩”。套路、招式的身体移动则是中定的拓展和延伸。实现拓展和延伸,须要依托元素四:沉、元素五:蹬以及元素六:转。有了这三个元素,就开启了由静入动、动中有静的太极模式。《清静经》中说的“动者,静之基。”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动中有静。正、松、通,会在动态平衡状态中不断演化。

元素四:沉

气向下沉,沉入足底。“松沉”是“中定状态”的能量下行,能量下行的同时会有能量上行。这似乎有点矛盾,实则不然。《中庸》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并行不悖的现象,符合《道德经》中说的“反者道之动”。能量下行、气沉足底,是为了“发劲有根源”。李亦畲先生的《五字诀》说:“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郝少如先生在《空与松》中说:“松是下沉,沉要沉得越深越好。由于劲的下沉而相反必然会有使意的上升,所以,有上必有下,有下必有上,有左必有右,有右必有左,既要分清,又是一道。

元素五:蹬

同一太极有个“六字诀”,“脚要碾”是其中之一。当气沉足底之后,轻轻碾动脚趾,开启缠丝劲,小腿、大腿依次旋转开来,而后传递至腰腹之中。李亦畲先生的《五字诀》说:“劲起手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

蹬不是瞬时动作,而是持续状态。维持腿上筋骨的对拉拔长的状态,保持抻拉皮筋的感觉。蹬不是把沉到的能量一下子塞到上面,而是要保持能量上行与下行的状态继续进行,并行不悖。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只有交替往复、循环不断,才能让劲力绵绵不断。

元素六:转

“脚要碾”的是时候,转动就已经开始。要重点强调的是“第一主宰”——腰的转动。腰部的旋转,也就是丹田的运转。陈小旺先生总结说,丹田转动有三种形式:前后转动,左右转动,前后加左右(斜侧转动)。由脚而腿,传递到腰间的能量,会通过这三种形式,经由脊背,“形于四稍”,变化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招式。在“蹬”的时候,进行虚实转换,再加上腰间的三种运化,空间移动的同时就有了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五字诀》上说,太极拳“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在外面。”胸腰折叠运化,都在这一“转”中实现。

太极拳是由外而内开始练习,“以形练意”是起步的基础。持续的身法训练中,心力会不断增强,身法也将走向更为精微的状态。当意气充盈、逐渐成片时,会出现“以气催形”的效果。拳论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犹须贯穿,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断续处,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此时的形与意是互动互通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身法是心法的载体,心法是身法的魂魄,身心合一,才能感知大道。

太极世界图景的顶层设计七元素

三、螺旋进阶

任何的学习都有阶段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问题和感受,要解决问题、提升感受,就得持续学习、更新认知。而后方能进入到新的阶段,继续学习、更新,解决问题、提升感受,…… 太极拳习练过程中,从少到多,从粗到细,从未知到略知,都是认知的进阶。

元素七:不断更新

(一)入门要正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辩》说“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学诗入门不正,就不能写好诗。学拳入门不正,不仅是练不好拳,白白浪费时间精力,甚至会对身心健康有所不利。太极拳是一门非常精细的技艺,“入门引路须口授”,没有一个好老师是不行的。前面从原则的角度讨论了六个习练太极拳的基本元素,具体细节未做展开,实际上也很难展开。每个人情况不同,需要老师因材施教、言传身教,不断引导,逐步体会什么是正、松、通、沉、蹬、转等概念。打好基础,明确方向,太极拳之路才不会走偏。

有明师指路,只是一半,能走多远,就如何努力,须知“功夫无息法自修”。会说不会练,只算假把式。“道道是道,得到方为道。家家是家,到家才是家。”学习是必须亲力亲为的。老师的教诲,祖师的遗训,需要付诸行动,并且积极主动。这是个态度问题。态度端正,才符合“空杯心态”。

(二)充分练习

格拉德威尔在其著作《异类》中提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他把这个叫做“一万小时定律”。有很多人非常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拔尖人才。公园广场上练了十几二十年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水平高的并不多见。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格拉德威尔说的“一万小时的锤炼”,“锤炼”被人忽略了。误差重复一万遍,依旧是误差,只是熟练了制造误差而已。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强调“锤炼”的意义,认为“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

练太极拳也是这个道理。只是关注学了多少套路,或者是练了多少遍,不讲求质量就偏离正道了。只有培养“自我驱动”模式,扎扎实实的站好浑圆桩、练好开合功、缠丝功,用心体会前面讲的六个元素,才能提升质量。陈鑫先生《学拳须知》说:“学太极拳,着着当细心揣摩。一着不揣摩,则此势机致情理终于茫昧。即承上起下处,尤当留心。此处不留心,则来脉不真,转关亦不灵动,一着自为一着,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矣。不能一气贯通,则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

三)知识迁移

李亦畲先生的《走架打手行工要言》说:“平日走架,是知己工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正。”这是把前人留下的知识迁移到自己身上。迁移前人知识,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路径——读书。陈鑫《学拳须知》说:“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习拳须读书,前人拳论要读,今人研究也要读,还应该了解些传统文化。今人文章,都是白话文,容易理解。古人写的都是文言文,学点古文基础,才能准确理解。

理解是否清楚、准确,可以通过三种知识迁移的途径。第一,寻师访友,向过来人求证。第二,为他人解说。能让别人听明白,自己的理解至少是基本清晰、准确的。第三,写作。写作是倒逼式思考,敦促自己把认知变得更加严谨精细。这三种途径不是相互独立的,可以融合在一起。刘厚中、太极笑笑生的《身边的武林:内家拳修炼体悟笔记》、《身边的武林2:太极等内家拳的核心秘密》记录、整理了众多拳家的心得体会。李光昭的《以拳证道》通过习武心得系统阐释太极拳习练中的关键词。这几本书都非常值得一读。

东方文化的特质在于践行体察,不同阶段的感悟大相径庭。陈全忠先生说:“笔尖蘸干洞庭湖,难写拳理一本书。”这是因为“一层功夫一层理,层层功夫层层理”。《论语》中说“温故而知新”,起步阶段有对基本要领的感受和理解,入门有对基本要领的感受和理解,每进阶一次感受和理解就会刷新一次,新的阶段就是新的起点。归根结底,太极拳重在练习,在七元素上面下工夫,不断“温故知新”,就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前进在太极修炼的征途上,太极世界的图景也会愈加恢弘壮阔。

【作者简介】张博锋,陕西耀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侨大学教师,华侨大学太极拳协会指导老师。2007年起,开始追随吴颖锋先生习练传统陈式太极拳,是吴颖锋先生的递帖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