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古籍:存世稀少决定价格 造假最少的艺术门类(存世古籍有多少种)

古籍:存世稀少决定价格 造假最少的艺术门类

古籍有一个特点,是它的有限性。

从投资或者收藏的角度来讲,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物以稀为贵,像我们今天搞展览,搞珍品展,会注明某书是孤本。这一句代表了一万句,就是它的稀有度,它的珍贵度,这一个“孤本”表现出一切。如果某个门类,源源不断地有新东西产生出来,那么就不具有这种稀有性,自然投资价值就大打折扣。古籍的稀有性让买家蜂拥进入这个行业,他们把它形容为一口可以舀干的井。虽然我们说有上千万册的古籍留存至今,但实际上这里面百分之九十九都在各大公共图书馆。诸位在座的基本上都是国内重要图书馆的善本部主任,对图书馆的管理比我要清楚得多,馆藏的古籍肯定不能进入市场流通,即使馆际之间的流通,虽然探讨过,一直也没有搞成。因此,假如市面上出现了某部古籍,这部古籍是否有馆藏,是很多人所关心的问题,馆藏的多少也成为价格的参考因素。不过古籍的价格并不取决于馆藏的多少,因为一部书馆藏再多,也不可能拿到市面上来流通。

到今天为止,有很多家机构拍卖过古籍,像刚才讲到的中国书店以及嘉德,但实际上的操作各有不同,可能有的只拍过几场,因为货源问题等等因素就不再拍了。实际上参与过古籍大拍的,大概是二十五家。大拍就像我刚才所指的春秋两季,中间穿插着的是小拍(够不上善本的古籍)。现在常年坚持春秋两季大拍古籍专场的有十四家,集中在京沪两地。除此之外,天津、南京、广州等地也有过这种大拍,但京沪两地占了百分之九十。

就今天的情况来看,古籍拍品的质量下降速度很快。了解市场的捷径,是收集我发给大家的这种古籍图录。把历年的图录一看,就能明显地看到十几年来每况愈下的局面。这里我主要指的是质量,数量是越来越大,质量是越来越降,然后价格是越来越高,这是共同的特点。比如说一部明版书的价钱,明代白棉纸的嘉靖本,如果说以前三五万,现在平均下来,大部头的基本上加个零,上涨了十倍。这十年以来,就印证了那句话,就是古籍的有限性。

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是古籍收藏和其他门类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字画,按照他们行业的讲法,就是换手率极高。藏家会在短期内找南北差价,比如说一幅新的陆俨少,在北方拍一千二百万,下一场在上海紧接着就出现了。字画和瓷器的换手率都很高,而古籍收藏毕竟跟文化的关系更直接,往往买家买到之后放在家里头不拿出来。当然,书商,就是职业经营古籍买卖的除外。很多古籍藏家,喜欢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除非有重大的变故,家里产生一种非人力所能抗拒的变化,他们才会拿出一些东西。

担心不懂行,买到假货?买古籍吧,不是说古籍没有假货,但起码买到假古籍的概率最小。

只要多关注古籍君(微信公众号ID:weiguji)每天发布的内容,学习辨伪古籍知识,可以说买到假古籍的概率几乎可以降为千分之一。

大家知道古玩行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卖家并不管东西的真伪,等于买家对真伪责任自负关于这个话题,这么多年来争论不休,很多专家也在争论。关于消协的打假问题,大家一直不理解,就是为什么不去打艺术品的假,明明这个行业中间假货充斥,其实就是因为古玩行的这个规矩。你上街买一件东西,买到假货,可以旗帜鲜明地去维权,但是,古玩行当你买错一件东西,只能压在箱子底下,或者自己想办法处理掉,不敢告诉人家因为这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到现在为止,拍卖行仍然是这么一个规矩,就是不保真,不管是字画还是瓷器。相对而言,各艺术品拍卖门类中间,假货最少的就是古籍,这是什么原因呢?

古籍文献由于其特殊的传统雕版印刷方式和纸张载体形式,造假是相对比较难也比较少的,鉴别起来相对也容易些,即使买到“翻刻、后印本”,其价值仍然比买到一张仿品假画或假古瓷要高得多,因为比起初刻、初印本,它们只是早晚的差别,还不是真假的差别。所以业界有“古籍不怕买假”之说,有模仿得好的,有一定价值。

古籍:存世稀少决定价格 造假最少的艺术门类

一个是古籍还没有达到历史上真正的价位。我们可以从古人的一些成交纪录中看到,在古代的各种艺术品中间,一些古籍的价格属于最贵的一类,远远高于瓷器字画这些东西。大家看民国年间上海的艺苑真赏社,它所列的目录,它卖的书的价钱,还有其他艺术品的价钱,包括瓷杂啊、字画啊都有,一部少见的明版书远远贵过董其昌的书法,但现在董其昌真正的精品,怎么也是百万的概念,而明版书不过是几十万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个倒挂基本上相差了十倍。

第二个是古籍难以造假。字画造伪古已有之,仍然举董其昌的例子。他在世的时候,书法就有极大的名气,某天上午写出来的东西下午仿制品就出来了,搁到今天,无论从纸张、墨色还是装裱来看,都与原物几乎无丝毫区别,因为它恰恰就是同时代同时间的东西,那么这个争论就很大了。瓷器也是这样子,你没办法粉碎了做高岭土测定更何况现在造伪手段也很高明,他仍然用旧窑土来造,所以你测这种高岭土的年份啊什么的,其实也很难鉴别出来。也就是说,很多艺术品可以大量造假。

杜泽逊说,之所以说古籍中造假现象比较少,是因为古籍作假并不容易。近年有一些复制做旧的书籍,如《麻衣相法》,往往做得不像。做旧的古籍往往用化学墨,采取的是影印或复印的办法,化学墨色调过黑,而且墨色比木版刷印的均匀。传统的雕版印刷用的是水墨,墨色偏淡,而且印书用墨不如书法用墨好;再一个就是真古籍是人工刷印的,版上着墨不均匀,所以刷印出来的书墨色也不均匀。从纸张上来说,现代跟古代的造纸技术也不一样,染过颜色的纸就更容易辨认了。古书因年久发黄,一般是边沿部分颜色深,内里颜色浅,并不是均匀的发黄发暗。做旧的染色纸,是里外都发黄发暗,所以相对容易鉴定。古籍作假与书画作假不一样,书画的鉴别难度更复杂一些。而且,现代造假手段也很难模仿高价古籍,现在的“茶叶水”、稻草水渍古籍极易鉴别。当代作假困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经济原因:用传统的雕版技术和材料印刷,可以做得像,但成本太高,雕版印刷的技术人员极少,而目前大部分古籍价格不是很高,造假获利空间不大,所以造假比艺术品市场的其他品类少。

古籍:存世稀少决定价格 造假最少的艺术门类

经常关注古籍公众号的对于假古籍一眼就能看出来,看不出来的肯定是没关注古籍公众号,比如上图这个,还以为捡到宝了,标价都傻贵傻贵的

现在唯一难以造假的就是古籍,因为造假成本太高,不利于赚取暴利。一部书首先得从造纸开始做起,造古纸有很大费用,如果今天有一批古纸留下来,从牟取利益的角度来讲,这么多的纸能造出好多张古画来但如果伪造书的话,可能只能造出一本,而古画的利润要远比古籍高,一张大名头的古画,获利要比古籍大几十倍。所以他得了古纸,没必要去造古籍。而如果用新纸来伪造古籍,很容易鉴定出来。

更何况伪造古籍还需要老墨,还需要雕版,这一系列工本下来,远远高于可预期的利润种种原因使得今天古籍的造假要比其他门类少很多。今天能见到的古籍伪品,大部分是古人所为,这些所谓的造假,也只是以明充宋,撤序撕跋或者更改卷数等等,他们只能在这个方面做文章,没有办法彻头彻尾地凭空造出一部古籍出来,因为这个成本太高了。当然我所说的伪书是从版本角度来看待并非古人从思想内容上伪撰一部书,那是另外一个学术范畴,不在我们今天的论述之列。

大家都明白了,古籍这个门类逐渐受到一些投资家的追捧,第一个原因,他们把这一块视为价格洼地,跟古人相比,古籍与其他艺术品价格倒挂;第二个原因,几乎没有假货,只会买得贵了或便宜了,不太可能买假了。古籍这个行业因此进来很多投资家,我们在这儿不去评论这个事情的好与坏只说这件事情对市场的影响很大,在利益驱动的情况下,能看到古籍的文物价值。大家知道,按照善本标准三性九条的定法,古籍有自身的学术资料性和文物价值性,还有它的艺术代表性,作为投资来说,他们就只看它的价格因素。这一点对市场冲击很大,但是无可避免,因为今天是一个商品社会,我们无从去甄别哪些人是收藏,哪些人是投资,哪些人是投资和收藏兼顾,这些不是我们所能管得了的事情。

古籍:存世稀少决定价格 造假最少的艺术门类

学习古籍版本,离不开查看实物、关注古籍网拍、了解市场价格!点滴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学习方法: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点滴拍卖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