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元明以后的安康道教

 两宋时的安康道教,主要是天师、上清、灵宝等三山符箓派的活动之域。汉滨区、旬阳、平利发现的阴司地券,即是这一时期道教活动的产物。与此同时兴起的内丹修炼之说,因张伯端在紫阳瓮儿山修炼有成,被金丹南宗奉为祖师,而被安康道教所尊奉。但是张伯端所创立的内丹教,主要流行于文人和缙绅之中,未形成组织教团,也未制定教义、教规,虽然他的学说深刻地影响了道教界,并对宋代理学的产生起了巨大影响,然而对处于山隅的安康来说,却没有形成名声彰著的道派。

  全真道对安康的影响

  金、元以后,对安康道教活动影响较深的是全真道。全真道的始祖王重阳,是陕西咸阳人。据《七真年谱》载:“弱冠修进士业,系京兆学籍,善于属文,才思敏捷,尝解试一路之士。”传说他在甘河镇(今户县境内)遇异人,得修炼秘诀,于是弃妻离子,入终南山修道。道光《宁陕厅志》说:“在厅南十五里(今宁陕关口一带),相传真人王重阳栖鹤之处”,有元真观遗迹。由于有王重阳在宁陕结茨修道的传说,后来衍生了许多王重阳在安康的神话,其中最著者,是《重续兴安府志》所载“王重阳植杖化树”的故事。故事说:宁陕厅(老城)至关口一段路,由于长安河急流汛澜,两岸堤坝没有遮蔽,人家田园时被水害。王重阳心中不忍,遂植杖于河岸,变成排行之柳,护住堤坝,使河水顺轨,后来成为一大景观。《宁陕厅志》所载:“旌旗杨柳”说:“厅南十里,杨柳万千,西傍白云山,东临长安河,人家比屋,半在云间,每逢军营结队,布城旌旗,出入杨柳深处,雄风文韵,光景一新。”当地又有传说,重阳祖师教人以孝为先,厅有孝妇樊氏,夫外出贸易三年未归,樊氏事翁姑尽孝。翁瘫不能行,汤药饮食,全靠樊氏伺候,姑目盲,每日端坐家中,亦得照看,数年无懈怠。家境渐窘,樊氏出卖妆奁以承欢,而自己亦病倒。里人咸曰:“天无眼。”樊氏孝行传入祖师耳中,为彰孝义,暗中作法,翁即下地行,姑目亦愈。不久,夫贸易归来,一家团圆,被人传为异事。祖师又化为塾师,在孝妇门前提笔写“孝感天地”四字,以教世人(张孝慈《感应宝录》)。以上虽是民间传说,但却反映出其教吸收了儒家“百行孝为先”之说的事实。

  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出山到山东一带传道,主张“三教合一”,集儒、释、道于一体。《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载:“凡接人初机,必先使读《孝经》、《道德经》,又教以孝谨纯一。及其立说,多引《六经》为证据。其在文登、宁海、莱州,常率其徒演法建会者五,皆所以明正心诚意,少私寡欲之理,不立一相,一拘一教也。”后来,他的弟子丘处机继承并发展了他的学说,正式创立了全真道。全真道主张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谓全真。

  从王重阳传道线路可以看出:宋元以后,随着中国政治中心的转移,道教呈现出东渐北上之态势,作为早期道教发祥地的陕南一隅,也逐渐被山东、河北所取代。正如李珺平先生分析的那样:宋以前,陕南的汉中、安康一地,“或者独立,自为郡治,或者归属蜀楚。元以后,陕南被划入陕西,成为陕西行省的边鄙和供应粮米、壮丁的基地,再也未受重视。”再加上宋金战争和元末战争的劫掠,相对封闭但却富饶的这一区域,从此一蹶不振。

  安康是王重阳早期栖鹤之地,其所创立的全真教为郡人信仰。因此,元以后纷纷兴建道观,传播全真道教义教规。而在此之前的安康道教,并不强调道士出家,故民间称为“火居道人”。少数道德之士,也是隐居山林洞府自我修炼。还没有出现道徒群居的道观,更没有佛教那样的丛林制度。王重阳则吸收佛教的一些组织形式、规章制度,兴建宫观,要求弟子们出家修行、受戒,以清修炼养为主要宗教活动内容,从而建立起全真道的一套丛林制度。元末迄明初,安康即建道教宫观数十余处;其中较著者有:

  太白庵:汉阴涧池仁河乡,创建于元至至正间,明代改称为太白庙。

  三清观:汉滨区牛山庙,创建于元至正间,明洪武三年增修。

  天仙宫:汉滨区鲤鱼山,创建于明嘉靖十七年。

  迎真观:汉滨区关家乡无梁殿,创建于明嘉靖间。

  玉清宫:汉阴县东门外,创建于明嘉靖十七年。

  老君观:汉阴县南60里凤凰山中,明成化十一年。

  灵宝庵:汉阴县汉水之南山中,建于明隆庆元年。

  元真观:旬阳县北150里,创建于明正统十一年。

  元君观:旬阳县汉水之南岸,创建于明弘治中。

  红崖观:旬阳县南150里赤崖上,创建于明隆庆元年。

  迎真观:平利县南狮子坝,创建于明万历三年。

  香河观:平利县南太平河,创建于明万历二十年。

  金云观:平利县南秋河,创建于明天启间。

  玉庆宫:紫阳县东北神峰山顶,创建于明正德元年。

  龙泉观:紫阳县南60里京山岭中峰,创建于明万历六年。

  朝天观:紫阳香炉山巅,创建于明万历十六年。

  可以看出,元明其间,安康各县几乎都建起了道教宫观,其中一些宫观虽然受泛神思想影响,将老子以及道教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加以神化,并与帝王将相,或有功于人民的人戴上神仙的光环而虔诚奉祀。如安康的禹王宫、鲁班庙、药王庙、土地庙、城隍庙、文昌宫、吕祖祠等也在这一时期相继而立。道教已成为与佛教相对定型的宗教组织。但是其建庙之意,则是全真道所倡导的丛林清修炼养宗教活动内容。何况,其中亦不泛奉行全真道者,1989年文物普查时,曾在平利县洛河太白庙正殿山墙上,发现有用毛笔书写的《全真十义》,墨迹晦暗,字多脱落,可辨者仅数条:

  ——凡出家者,先须投(庵)……气神和畅。

  ——□□访师,参寻性命。

  ——(以下不清)

  ——修炼性命。

  ——入圣之道……

  ——(以下不清)

  ——□□□□超离凡世。

  据李养正先生《道教概说》载:“全真道有《重阳立教十五论》”,其内容即含盖了太白庙《全真十义》,颇疑此“十义”是该庙根据本庙所需而抄录的《重阳立教十五论》部分条目。本来内容是:

  1、凡出家者先须投庵,身依心安,气神和畅;

  2、云游访师,参寻性命;

  3、学书,不要乱目,宜采意心解;

  4、精研药物,活人性命;

  5、修盖茅庵,以遮日月,但不雕梁竣宇而绝地脉;

  6、道人必须择高明者合伴,以丛林为立身之本;

  7、凡静坐者须心如泰山,不动不摇,毫无思念;

  8、剪除念想,以求定心;

  9、调和五行精气于一身,以正配五气;

  10、紧肃理性于宽慢之中以炼性;

  11、修炼性命;

  12、入圣之道,须苦志多年,积功累行;

  13、超脱欲界、色界、无色界;

  14、养身之法在于得道多养;

  15、脱落心地,超离凡世。

  正因为有了道徒群众的丛林制度(丛林,本指佛教僧众聚居的地方,肇自马祖、百丈。——见《安康佛教文化》),才促进了道教宫观建设,这是全真道对中国道教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除此之外,全真道还有类似佛教的清规戒律,《全真清规》就记载了十条禁戒,其内容与安康《双溪寺新立禅林规约》几乎一致,兹录如下,以为存照:

  全真清规:

  1、犯国法者遣出;2、偷盗财物遣送尊长者,烧毁衣钵,罚出;3、说是谈非,扰堂闹众者,竹篾罚出;4、酒、色、财、气、食荤,但犯一者罚出;5、奸滑庸狡,嫉妒欺瞒者罚出;6、猖狂骄傲,动不随众者罚斋;7、高言大语,作事躁暴者罚香;8、说怪事戏言,无故出庵门者罚油;9、干事不专,奸懒滑者罚茶;10、犯事轻者,并行罚拜。

  平利县太白庙僻在万山之中,所见《全真十义》题壁虽不完整,但却反映出元、明以后,全真教对安康道教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全真道盛行期间,与之相颉颃的正一教,也从江南传到安康,正一教初始是五斗米道,亦即南北朝时的天师道。元初,在江西信州龙虎山天师世系三十六代宗演,被忽必烈敕命主领三山(阁皂山、龙虎山、茅山)符箓,并赐二品银印,到三十八代张与材袭掌道教时,即被元朝皇帝授以“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因此被称正一道。早期正一教以符箓咒术为修持重点,而不讲内丹心性修炼。后来顺应潮流,吸取当时盛行的内丹道派及禅宗的心性说,也开始讲求内丹修炼,为当时社会上层人士所崇信。清代便已衰微,但在民间乡绅耆老中间仍有一定影响。而从明代中叶开始,道教武当派兴起,其与安康毗邻,因此便以压倒一切之势成为安康道教正宗。

  遍及安康的武当真武神崇拜

  “真武”即“玄武”。北宋真宗时,因避皇室始祖赵玄朗之讳,改称“真武”。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玄武是北方之神,与青龙、白虎、朱雀合为四方之灵。玄为龟,属水,尚黑;武为蛇,属火,故其形象为龟蛇合体。汉滨区张滩镇奠安村东晋墓葬中出土的玄武画像砖,就是典型的龟蛇合体形象。龟蛇身被鳞甲,形似披甲武士,因此,道教玄武神的造像是披发仗剑,脚踏龟蛇,身着黑衣,让人望而生畏。这一形象隋唐时即已出现,到了宋代已相当流行。宋真宗时,特别崇奉“北极紫微大帝”的四大护卫,即道教所称天圣、天蓬、天罡、天猷四大元帅,认为“紫微帝星”(在人间象征皇帝)地位稳固,全靠“四大元帅”(星宿)护卫。在四帅中,尤其对“天圣”(玄武)更为尊崇,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封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并制造真武显灵的神话,目的是保佑宋朝北方边境不受崛起的女真族干扰。元朝皇帝兴起于北方,开国后也尊奉真武,封为“玄天上帝”,并在武当山建庙祭祀。由于统治者的尊奉,元代以来,民间对真武大帝的信奉日益加深,广泛流行,真武神遂成为道教奉祀的大神,武当山也就成了真武祖师的圣地。

  武当山,古名太和山。道书说,真武神曾经托胎降生为净乐国太子,生而神灵,不恋世荣,及长,志除邪魔,赴东海遇天神授以宝剑,入太和山修道42年,功成飞升。太和山因此改名武当山,取“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之意。据说玉帝闻真武勇猛,命他镇守北方,统领神兵降妖伏魔。世人若有灾难,只要供奉玄天上帝,念诵真经,即可感应真武显灵,驱邪伏魔,获福消灾。是以在传为真武修道飞升的武当山,道教香火日渐旺盛。宋元以来,修建了许多宫观,并吸收大批信徒,形成教团组织。除本山原有道士外,还有从外地传入的全真道、清微派、神霄派等,各派修持道法不同,但在武当山都奉祀真武,形成独具特色的武当道教。

  安康邻近武当,在古代曾同隶汉中郡治,因此武当道传播最先来到这里。早在明洪武之初,有道人张三丰入武当山修炼,拜真武大帝于天柱峰,并遍游山中搜奇揽胜,在展旗峰北结庵而居,供奉玄天上帝香火。又于黄土城卜地结草庵,名曰会仙馆(即遇真宫),接待各地道士,使弟子分住各宫观。自己则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出外云游。安康民间传说,张三丰乃溯汉水而上,首先来到安康城南香溪,结庵而住,朱元璋遣使召请不得,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又派遣给事中胡持御书香印寻访张三丰,在香溪洞当面错过,不胜懊恼。据说张三丰有意避而不见,胡无奈,只得题诗而去。明万历《兴安州志》录其诗如下:

  “枝头小鸟语间关,野径无人自往还;

  扶杖过溪临绝壁,石桥空听水潺潺。”

  清康熙《兴安州志·山川志》说:明永乐中,大宗伯胡,受命访仙人张三丰,题诗崖壁;太守郑福邂逅吕仙,自是遂为名胜矣。清嘉庆九年(1804年),奉朝廷诰敕将张三丰列为正祀,于临川门建祠献祭。

  道书对真武的神化,以及郡乘对张三丰隐地香溪的记载,更加加深了郡人对武当山真武祖师的崇拜。明正德五年(1510年),金州守御所昭信校尉季秀就写下了一篇近乎谄媚的腴词:

  “天下非无名山胜境,求其尤盛者莫过于武当;古今非无圣神功德,求其甚显者莫过于祖师。武当山盘据一方,极其高大,华夷蛮貊无不倾心敬仰,人人岁岁登大顶朝谒默相。圣朝列圣,尊居大宝,皇图永固,帝道遐昌。天地位矣!万物育矣!功德高厚,难以形容。是以际天所覆,极地所载,凡有血气,莫不尊亲。”

  正是这际天覆地的神圣功德,在安康一隅纷纷建庙崇祀,并且衍生出许多神话,载入地方志书,较著者如下:

  明正统五年(1440年),道人邱明壁,于旬阳县北创立元真观,据《旬阳县志·方外》载:“地擅旬(河)柞(水)两溪之灵,明壁芒鞋来此,剪荆筑墙垣,培松竹、种药卉,修炼有年,附近祷雨辄应。后住持长安之丹阳宫,垂三十年,宗风大振。

  明弘治二年(1489年),东鲁人蒋昺莅任旬阳知县,时四川王刚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自城口入平利,蔓延及安康、旬阳一地。朝廷命三省(蜀、楚、陕)调兵剿除,兵祸如水,天灾似火,民不聊生,恰又逢旱魃肆虐,百姓荐饥。蒋昺忧心忡忡,一日登临崖寺祈祷,在小河北遇一道人,披发仗剑,皂衣草履,语蒋云:“昨晤太守,告之曰,事在徐图,以觇势之逆顺,无虑也。”后果侦知王刚分势,大军伏山隅,一鼓而捷。始悟玄天大帝示兆也。于是在小河北邂逅仙人处建修“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庙,省称“佑圣宫”。《旬阳县志》云:“佑圣宫,县北二里,弘治中知县蒋昺建。昺有《遇仙碑》(今佚)。

  明正德五六年(1510~1511年)间,四川蓝廷瑞、鄢本恕率领农民起义军自川入陕,在平利、紫阳一带活动,官兵征讨,数年不下。据平利县《金猫关玄帝宫碑记》载:“寇在深山,林木繁殖,潜出潜没。于是设关隘委官领军夫、备器械以御防之。斯关正贼人出没之路,当道檄委百户郭锡守把,……仰叩玄天上帝,贼人不至有犯,于是修建宫殿。人心有感,神必昭彰,果蒙默佑,贼人远遁,而是方宁矣。”

  明正德三年(1508年),都指挥使张光宇奉朝廷遣派,赴紫阳剿除蓝廷瑞、鄢本恕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三年弗克”。据张光宇亲自撰文的《紫阳玄帝庙碑》云:“宇领千人驻于紫阳滩之隘口,深入穷追于东乡之还山。伏贼万人欲击,窃视我军奋勇,弗敢进。是日风雨并作,宇引军顺风背山而营,比至遂击之。贼子恐惧,潜迹遁去,非人力所能为,皆仗我玄天上帝呵护之力也,全军而还。复驻于是山,斋沐七日,于辛未(1511年)岁孟夏十有三日,立庙于是山之上。”此山即神峰山,庙曰“元(玄)岳宫”,据《紫阳县志》载:“元岳宫之神,屡显灵异。嘉庆二年(1797年)白莲教临城,居民逃窜一空,守陴惟官吏数人,竟无恙。获贼讯之云:‘见神峰山、教场诸处,大兵若林,畏不敢前。’乃知城危得安,皆神力也。”

  真武“显灵”的神话,除了地方志书所载外,民间百姓仰叩祈玄天上帝消灾弭患的传说又不知还有多少?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主要出于统治者的自我宣扬: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时,即得到真武暗中帮助,因此明朝立国后先在南京立庙奉祀真武。燕王朱棣分藩北方,当他起兵“靖难”时,便借助这位北方之神的威灵,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与皇侄建文帝争夺帝位,暗地与亲信姚广孝合谋制造了北方真武显灵,保佑燕军的神话。据明代史书记载,在朱棣集合部下将士,祭旗誓师,准备出兵时,突然风云四起,天昏地暗,旌旗蔽天,有披发神将显现。朱棣问谋臣姚广孝:“是何神?”姚答曰:“向所言吾师玄武神也。”于是朱棣立刻模仿神像,披发仗剑。部下将士见之皆喜,以为上得天神感应。由于真武帮助了朱棣争夺到帝位,他登基后立即在全国掀起崇奉“北极真武玄天上帝”的热潮。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多次下诏褒奖玄天上帝,宣称:“奉天靖难之初,北极真武玄帝显彰圣灵,始终佑助,感应之妙,难尽形容。怀报之心,孜孜未已。”为了酬报神恩,明成祖下令全国各地大修真武庙,对传说真武大帝“得道显化处”,即武当山,更是格外重视。永乐十年(1012年),命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等人督率地方官员及30万军民,大举修造武当道教宫观,凡历时10余年,耗费钱粮难以计数,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二十九桥、十二亭的庞大道教建筑群。其中建于主峰上的太和宫金殿,全部用铜铸鎏金而成,俗称“金顶”。殿内供奉的玄帝真武像,披发跣足,丰姿魁伟,据说是模仿明成祖朱棣相貌铸造。

  武当山宫观庵庙的建成,不仅使武当山成为当时道教圣地,曾在武当山隐居修行的道士张三丰也因此而更加有名。他利用这雄厚的物质条件以及轰传海内的名声,在武当山开创了“武当道派”。武当道以真武大帝为“祖师”,又有真武大帝为“雷部”至尊之天神,建雷神庙奉祀。在教义教规上,武当道和全真道一样,都主张三教合一。《三丰全集·大道论》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谓教。’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大道论上篇》说:“予也不才,窃尝学览百家,理综三教,并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武当道也重视修炼内丹,强调性功修炼,并且主张先全人道,而后仙道。《大道论》说:“修身之事,不拘男女,此金丹大药虽愚昧野人得之立登仙位。……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成,全于人道,仙道自然不远也。”又说:“至于旁门邪径,御女采阳,服炼三黄,烧饵八石,是旁门无功也。又有以按摩导引,吐纳呵嘘,修服草药为养生之方者,虽能暂去其疾,难逃老衰命尽而被达人耻笑也。”武当道的这些教义和全真道完全相同,因此后来逐渐并入全真道。

  安康武当道主要盛行于明弘治至嘉靖间,一方面是明朝统治者要求各地兴建真武庙:一方面则是武当道自己向外扩展;如:前面提到的旬阳佑圣宫、金猫关玄帝宫以及紫阳神峰山之元岳宫。另据《安康碑版钩沉》所载之《修理天池山迎真观圣殿落成记》云:“明嘉靖六年(1527年)丁亥,道人吴道真者,自武当净乐礼本宫提点戈教静分派,虔心化缘于本(金)州旬(阳)、平(利)二邑之善良者,得财若干”,在今汉滨区关家乡天池山创立迎真观圣殿。隆庆四年(1570年),武当净乐宫道人王真道与信士王仲仁凿修雷神洞一窟,其铭曰:“三清见(现)坐元真观;玉皇见坐日月山;观音见坐南崖山;真武住坐北极山,此处修行有古庵。一辈修行二辈明,雷神洞里显真逢。”吴道真、王真道之外,明清两代来安康传道的武当山道士还有:五龙观提点杨座下走徒祝太清,修行于白河圣母山下之仙台观;玉虚宫道人冯道清在月河南创立之青峰天仙宫;明万历年间武当山南岩宫道士李太和,募化郡中信士,在汉滨区龙王山创建前后殿,供奉祖师众神法像,据《兴安州志》载:清以前(汉滨区)有真武殿二,一在鲤鱼山麓,疑即冯道清创立之天仙宫,清代有李复园道长于山巅创建玄天宫祀玄天大帝,故又名祖师殿;一在药王沟西,传云武当元和宫道士叶道复在汉滨区西药王殿之西创立元和观,俗称”祖师殿“(今佚其址);以及清雍正间,南岩宫道未鄢全法,在旬阳仙河老虎崖创立的朝阳观,又叫朝阳洞;乾隆时,自遇仙宫来紫阳主持城隍庙的道士庄教礼等等。总之,自明迄清,安康对武当真武神的崇祀,主要表现在修建宫观庵堂,已然出现了遍及城乡之势,各县无不建有真武庙。产生这种文化心理的因素,汉滨区天柱山刊立的《创建祖师殿碑记》说的最是明白:

  “玄天上帝即祖师之尊称也。祠于鄂之武当山,声灵赫濯,自古为昭。积诚以求,如响斯应。故人无远近,岁往朝焉。我金州相距千余里,其朝而归者,往往悠然遐想,以不得朝夕亲炙为憾。每欲获一胜境,于神得灵爽之凭,于人为瞻礼之所。乃有州南天柱者,巍然名山也。其体尊,其势壮,其迹灵,其地尤古洁,佥谓:‘非此山不足以祠之’。有善士李君开先者,感深呵护,遂起而为之倡,而同人为之接踵,相与醵金鸠工,于山之旧庙后,加构一重。爰别其名曰祖师殿,安宝座焉。祀于斯,祷于斯,歆格于斯,用以慰州人远致之忱。仰气象之崚嶒,俨登金顶;望香烟之漂渺,直接玉容。则睹斯殿也,如睹武当也,即如睹武当之神也,不更为此山之一大观也,而天柱之名且将与武当并峙云。”

  安康民间的泛神情结

  安康的鬼神崇拜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原始的鬼魂崇拜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梦兆迷信也已发展到求神意以定吉凶的占卜巫术。这在当时社会已成普遍的信仰。人们相信地上发生的一切事情或后果,都是天神意志的体现,而天神的意志与情绪,是依世人对他的崇敬程度以及善恶而作出的报应。周以后鬼神崇拜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祇三个系统。属于天神的有上帝及日、月、星、斗、宿、风、云、雷、雨;属于地祇的有社稷、山川、五岳、四渎之神;属于人神的主要是各姓的祖先和圣贤。而汉代以后兴起的道教,便具有古代巫祝遗风,所供奉的神也 大多渊源于古人信仰。

  安康崇神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其文曰:“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祠焉”。战国时安康一地被中原称为南蛮之域。白虎,即是蛮夷中以虎为图腾的氏族。1986年汉滨区关庙镇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史密簋,记载了虎族在安康的证据。国内学者认为:“史密,是虎氏族中任周室‘史’的统治者,活动主要在川东、鄂西北及陕西安康一带”(《史密簋铭文的几个问题》)2003年,研究巴人文化的学人在安康城东80里地坝河(巴河之讹音)发现民间藏有记载巴人活动的砖铭,其中就有“白虎世袭掌图官史密裔,反秦昭、占四郡”的记录。著名学者童恩正教授《古代的巴蜀》一书曾说:“这种能跨越四郡,伤害千余人的‘白虎’,肯定不是虎患,它应当是以虎为图腾的那个巴氏支族的大起义。”而这支起义队伍的首领,便是闻名遐迩的“西城虎”,五代杜光庭《录异记》云:“虎之首帅在西城(安康古称),其形伟博,便捷异常,身如白绵,额有圆光如镜”,俗称“白虎神”,演绎至今,白虎成了一方土地神,安康山区各地可见。

  道教是多神宗教。道教所信奉的天神,大都是承袭我国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而来。道教所说的“神仙”,包括至高天尊,诸天神、地祇、人鬼、仙真的统称。道教是多神宗教,信奉的神仙很多,其“神”和“仙”的系统,也是在发展中逐渐扩充而形成的。由于道教发展阶段不同,宗派的不同,崇拜的神仙也各有差异。初期尊老君为无世不存,至尊无上、神变无方之天神,为道教信徒的根本信条。晋代又捧出了“元始天尊”,置于老君之上。至南北朝又捧出了“元始天尊”,置于诸尊之上。隋唐时乃有老子一炁化三清之说,统一起来成为三位一体。即后世的“三清”神祇。汉滨区牛山庙就设有三清堂,供奉三清之神。

  安康各道观普遍供奉的有至尊“三清”,即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馀天灵宝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除“三清”至尊之神之外,有的还供奉有五老天君,即:青灵始老君,丹灵真老君,中央黄老君,金门皓灵皇老君,五灵玄老君。五方五老帝君之后,还有太微天帝君,青要帝君,赤明天帝,南极尊神等等。

  道教分宇宙为大罗天、三清境,四梵三界三十二天,共为三十六天,各天都有帝王治其中,辅助之神无数,又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河岳山川等神团,神名也甚繁。“主宰”天地事务的“四御”,即四位天帝,而“四御”中最受尊崇的则为玉皇大帝。《玉皇本行集经》云:玉皇是“诸天之王”“乃天之尊”,地位仅此于“三清”。安康城南郊道教胜地香溪洞,就专门建有玉皇阁,除供奉玉皇大帝外,还有天皇大帝、北极大帝和土皇地祇。有赞词曰:“尊居帝位,高处天宫,遍游于一切白玉京中,普观于十方黄金阙内,定而能应,去来自在,无拘合而可分,变化圆通而莫测,演清净解脱之道,济沉迷忧苦之徒,自然而然,非识可识,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现清净自然之身玉皇大天尊”。明代立庙以来,香火炽盛,敬祀不绝。特别是每年正月初九玉帝生日,香客云集,仙音嘹亮,烛火煌煌,醮仪更是热闹非凡。

  道教供奉的大神还有十方诸天尊,圆明道母天尊,三官大帝,降魔护道天尊,真武大帝,文昌帝君,太乙救苦天尊,太乙雷声应化天尊,南极寺星,东岳大帝等。安康各地现存的道观有不少以专奉神灵为名,如:真武殿(供奉真武大帝);三官庙(供奉天官、地官、水官),文昌庙(供奉文昌帝君),至今仍保留文昌街道名;泰山庙(供奉东岳大帝,又称东岳泰山君);灵官庙(供奉十天灵官,九地灵官,水府灵官等);雷神殿、雷神洞(供奉雷神);药王殿(供奉药王)。

  安康道教供奉的神灵除地位较高的大神外,尚有上受大神驱遣,下则监察人们的一些小神及人身中之神。诸如“功曹”,专司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神。值年神叫“太岁”,月、日、时的轮值神叫功曹。城隍,为幽冥世界府,县地方之神;土地、山神、河神等管理小地面之神。除三十六天,十方、四时、五行等等神祗,道教认为人体本身亦一小天地,也有四时五行诸神,并与体外之神相类相通。诸如王藏神,能出入往来于天地人体内,眼神、鼻神、舌神等等“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

  道教融合民间信仰后,庞杂的神仙系统不断壮大。举凡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受民间崇拜的圣贤和历史英雄都被道教封为神或仙。这些神灵一旦被列入道教,便各有司职,甚至编造出一套师承关系、品第级别,使他们在道教的神仙世界里各有品位。广泛吸收民间神,使道教声威不断壮大,吸引了更多民众的信仰。

  道教的多神崇拜在安康尤为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安康地处秦巴山地,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们对现实生活中难以解决的各种问题,诸如旱涝欠收、战乱流离、天灾横祸、生老病死,以及追求福寿安宁、功名顺利、事业发达、婚姻幸福、多子多孙等愿望都寄托于神灵佑助,因此民间祀神活动非常兴盛。遍布安康十县城乡的庙宇寺观,无论是道教尊奉的天尊玉帝,神仙真人,太上老君,王母娘娘,以及日月星辰、山川土地、阴曹地府之神,或外来的西方佛祖,南海观音、上帝、圣母等等,都被安康的老百姓当作满足世俗愿望的神灵,顶礼膜拜,四时祭祀,虔敬有加。不仅闹市中的文昌庙、城隍庙、雷神殿香火鼎盛,就是深山老林,穷乡僻壤,民间私建的龙王、药王、火神、财神、山神、土地、送子娘娘等等大大小小的神庙也比比皆是,星罗棋布。其数量之多,难以计数。就是一家一户也供奉着各色神灵,门上有门神,厨房有灶神,堂屋有家神,行业帮会也各有自己的祖师神。在善男信女的眼里,诸神各司其职,能解决不同的问题。拜龙王可求雨、奉关帝可消灾、敬财神可发财、供娘娘可求子嗣、祈文昌求功名,正月十五奉天官赐福,腊月二十三祭灶王免过,城隍庙看大戏,东药王殿逛庙会,四时八节,五行八作,各有所奉神灵及仪式活动。有些已超出宗教信仰,与老百姓的生产活动和文化娱乐水乳交融,成为人们生活风俗的重要内容。

  安康民间造神遗风及流变

  道教认为,道生神,道无所不在,故道教衍生出“神”亦无所不在的信念,有物及有神,有形即有神,甚而气、色、光,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江一河都可成神。世俗世界及彼岸世界都充塞着各种各样的神仙。浓厚的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的色彩促使人们不断地造神,在安康一地千百年来人们造出来的神灵不计其数。

  在白河县冷水镇亮沙滩南岸有一石窟,名曰香姑洞,供奉着一位神灵,就是当地汉皋村姑。据明代叶乾见所撰《萧三娘灵应碑》记述:“香姑洞奉祀三娘神位已匪朝夕矣。”“神肖姓,行三,乃汉皋村姑,姱容修态,绝殊离俗,故人昵呼为三娘也。”肖三娘江滨浣衣,因救沉船落水女“力竭而沉溺。”“众姓悼之,捐资立庙,敬塑三娘神像于洞窟,春秋奉祀,迄今已二百余年矣”。自此“威灵昭著,求无不应,人称香姑神,舟人至此无不登岸叩祷。”肖三娘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江河之神,这和妈祖崇拜何其相似。

  妈祖是福建闽南人对未出嫁的姑娘在家的称呼。她本姓林,福建莆田滨海湄州人。生前能歌善舞,“以巫觋为事,能言人祸福”,一生未嫁,殁后又多显灵迹,常穿红衣,往来海上,在风涛中救护船只。“里人立庙虔祀之”。后来名声越来越大,不仅进入了道教的殿堂,而且进入了官方的祀典,从宋迄清,封号层层加码,从“顺济圣母”、“护国天妃”到“天后圣母”,封号多至70个字,古今稀有。在人们的心目中,肖三娘就是安康的妈祖,而且与妈祖同祀。清代晚期,安康城金银巷内,就有“天后圣宫”,专为祭祀妈祖而设。

  在汉滨北部牛山之巅有一座唐忠惠王庙,供奉的主神就是唐代金州刺史崔伟。宋代王景彝藏《续皇王室运录》、《太平广记》均记载唐金州刺史崔伟“调义夫万人掘牛山,月余,崖崩十丈,有一石桶,上有一剑,桶中有一黄腰兽,自扑而死”至秋,黄巢被平,崔伟被加封检讨司徒。《陕西金石志》记载安康《元重修忠惠王庙记》:“宋嘉泰五年封忠惠王、牛山土主,元代至正壬辰又助陕西平章月鲁帖木儿荣禄公平息红巾军动乱,因此重修庙宇以祀。”

  清兴安知府叶世倬在大旱之年,率州人去牛山祈雨,“奉水还郡,大雨如注,所过山村父老子弟皆欣欣为余慰劳挽曳。”因而感叹“夫神聪明正值,有感斯应,为灵固昭昭也!”安康知县刘懋官特榜书“威镇牛山”四字以褒奖神灵。

  明代崇祯年间安康知州金之纯,廉洁奉公,爱民勤政死于任上,当时“州人罢市,巷哭如丧考妣。檄属邑赙赠归葬,士民盆香送三十里。”(见刘应秋《郡守金公传》)由于他的政绩卓著,在地方上影响深远,死后仍继任安康阴间父母官,被封为兴安府城隍。后任新官都要拜谒,阴阳调合,以企长治久安。城隍出巡,礼仪隆重,全副执事鸣锣开道,旌旗前驱,奉香敬酒的填街塞巷,气派非凡。这种习俗就是道教神仙系统与民间造神祀神相结合的产物。

  安康民间的造神不仅选取在地方上的功绩显赫、影响深远的达官贵人,也选取来自民间的普通老百姓或贞妇烈女,或孝子贤孙,或侠客义士。在安康西路恒口柳林,有一座麻衣庙,供奉的就是麻衣神,据《重续兴安府志》云:“有孝子先父母死,未能为父母服丧,临终嘱以麻衣为殓。是神以孝称,宜受人民之祀,未可视为淫祀。七月一日为祀神之期,百货云集,赶会者熙攘,会期长至六七日,为邑中最大之会。”安康城培新街西口康阜门外原有一座庙,名曰“刘化真人庙”,供奉的就是一位民间智慧人物刘化,刘化生前以卜卦看病为主,扶危救国,救死扶伤,民间传说纷纭。死后葬于康阜门外,民国初年人们在他的墓旁苦楝树上披红,焚香顶礼,祷祝保佑家人消灾祛病,四季平安,继而有商贾出资修庙,香火鼎盛,据传有求必应,十分灵验,远航汉口的商号,船工经常前来许愿还愿,以至形成庙会,每年正月初八、初九两日,庙会万人云集,白天唱戏,夜放焰火,热闹异常,在民国初年盛极一时。更甚者,还祀古树、怪石,汉阴阮家坝有樟神庙,白河南区有石人庙。据《安康碑版钩沉》载:旬阳还有石婆庙。碑文说:“取其石如人形,亦神道设教意也。”

  安康人的随意造神曾达到令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的地步。在旬阳县红军乡有一座“红军老祖墓”,墓旁有一块1946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立下的石碑,碑云:“盖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为人亦然。近查江苏不知何因,人民暴动,聚众数万,号为八路军。及至民国二十四年,有一小股窜至陕南洵东四行乡第二堡境内,被郧邑乡练击毙二人,传为法(医)官,葬于碾子沟曹姓地内,连年显应,远近烧香许愿者络绎不绝,当地居民合计助釜,乐捐资工,教勒碑名,以垂不朽云。”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能公开地为红军烈士建墓树碑,即使以造神形式为主,也是要胆识的,这在全国也极为少见,也许只有在安康这样的以随意造神为常态的文化氛围中,这种做法才有可能得到国民党地方政权的容忍,并得以将红军老祖墓保留到全国解放后。

  我们曾在1997年出版的《安康文化概览》中对安康人的崇神、泛神,甚而随意造神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作过分析,认为安康远离中原文化中心,儒家礼教“不语乱力怪神”的影响较小是原因之一。山民们在这块土地上自得其乐地追求生之趣,嗜口腹之欲,喜游乐之风,乐山乐水乐自在,而道教的神仙世界最能满足安康人的这种心理需求。道教的本质是对现实世界人们生活欲予以最大限度的肯定,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以禁欲主义为基础的宗教,而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对现实世界的宗教补偿和人们生活欲望的虚幻延伸。中国君权专制的封建宗法社会是最压抑人性的社会制度,而萌生于安康的道教是最肯定人欲的宗教,这种现象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这其中有远古智者对人类在大自然中无奈位置的感悟,有安康先民对在专制社会结构中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无奈的认命。加上巫文化中固有的泛灵崇拜,就逐渐形成了见神就拜的独特心态。

  泛神论在安康久盛不衰的原因很重要一点来自道教的民间性。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虽然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曾进入上层社会,被官府所承认,成为中国的正统宗教,但它在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从未脱离其广泛的民间性。故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鲁迅全集》第九卷《书信·致许寿裳》,在《而已集·小杂感》中,鲁迅先生进一步指出:“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正因为它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宗教,老百姓才以自己的喜好去塑造它。他们信奉的,甚至自造的神灵,多半来自民间,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富有穷,出身不同,得道途径各异,面孔有别,但都一改过去那种庄严、肃穆,令人敬而远之的神明面孔,而变得十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很人性化。平时混迹人间,危难时扶危救难,使道教更世俗化。成为人们相关生活的一部分。简言之,人们造神,是希望神更象自己,希望神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相互维系,息息相关。

  当然,世界上一切社会现象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要从经济上去寻找。安康经济贫困,生产力低下,人们崇神造神,祈神保佑无病无灾,乃至脱贫致富,乃至大富大贵、飞黄腾达,也是一种功利思想的驱使。正是这种观念使安康人特别是低层次文化结构群,很容易在信神问题上一哄而起,甚至聚而成会。安康历史上一直是庙会盛行,集宗教、贸易、娱乐于一体的社会生活形式,人们一边看戏,一边交易物品,一边敬神烧香,各不相误,这种功利不可谓不精明划算。

  从崇神到泛神,乃至自己造神,我们找到了安康人文化心理发展的轨道,它不仅闪射着人性化的光辉,展现着非凡的活动,而且张扬着强烈的自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