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顾川泰山|泰山老城述记·南关(泰山高铁站离泰山多远)

文|顾川泰山

题记:飞光流年,世事沧桑,多少的陈年旧迹,早已烟消云散,代之以新城区的建设与发展。恰如元人李简《朝觐坛》诗所云:

朝觐当年筑此坛,

旌旗影里簇仙班。

只今惟有青山在,

日暮孤云自往还。

顾川泰山|泰山老城述记·南关

(孙玉图)

南 关(三)

南关街以东、五马街以南这片,现属城南地段,以前却是泰安重要的历史文化区,留有唐高宗、玄宗、宋真宗的足迹。

首先是唐封祀坛,即舞鹤台。位于迎春中学南大门一带,创建于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封禅泰山期间。旧志云,唐高宗筑封祀坛于泰山南四里许,又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之碑,旋名封祀坛曰舞鹤台。其形制“如圆丘”(明汪子卿《泰山志》)。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泰山封禅亦建坛于此。原有张说奉诏撰《封祀坛颂》碑。至民国时早已废弃颓莽,然坛基仍存。当地居民呼作“南骨堆”,又称“焦赞台”,概民间演绎所致。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日军修建飞机场时铲平遗址。

唐封祀坛北一里余为白骡冢,具体方位不详。据清唐仲冕《岱览·卷第十三·岱阳下》引《开天传信记》:“上将登封泰山,益州进白骡,洁朗丰润,权奇伟异。”传唐玄宗登泰山乘此白骡,上下山柔习安便,如履平地,不知登降之倦。礼毕下山,才下山坳,休息未久,骡累毙于此,官员奏报称白骡无疾而殪(yì)。真宗叹异之,遂封为“白骡将军”,并备棺垒石为冢。

关于白骡冢位置,今仍存有争议。一说此冢在红门东,并以其地之断踣丰碑为白骡冢碑。旧志又多有以“方下山坳”等字句,其址在城南,以为太远。《岱史》云:“(白骡冢)在封禅坛北一里。”《泰山道里记》亦云:“在封禅坛北一里余,于今存焉。”《泰山小史》云:“(白骡冢)在岳阳,碑记冢迹尚存。”以此定位,在旧城东南一带可能性更大。对于红门东之断踣丰碑及白骡冢具体所在,聂鈫《记》考曰: “然红门东有丰碑断踣,趺下磨灭无字,惟碑额棱上有‘垂拱元年月廿五造二年五月’十二字,碑侧犹存宋人题识‘当日东封安在哉,茫茫今古泯尘埃’字句可读。翻转审视,底面有行书,字影差小,隐隐莫辨。按赵明诚《金石录》云:‘唐登封纪号文,高宗撰并行书,飞白书额,小字,乾封元年二月。一勒石山上,不知毁于何时。一立碑山下。’意或武皇补刻,以残碑及《开元记》证之,白骡冢在城东南,今失其处矣。”民国年间赵正印根据碑额棱上有“垂拱元年”等字样,断为唐高宗《小字登封纪号文碑》。1990年复立于原处,碑文已磨灭不可辨。

顾川泰山|泰山老城述记·南关

(孙玉图)

唐封祀坛东稍偏南为宋封祀坛,宋真宗东封泰山时所筑。据南关老人贾明普讲,坛址在原市化肥厂院一带,建国初坛基犹存,当地人称“东骨堆”,又称“孟良台”,概与唐封祀坛相应。有大臣王旦奉诏撰、裴瑀书并额篆《大宋封祀坛颂》碑,高450厘米,宽165厘米,厚80厘米, 字径13厘米,行书,43行,3777字。1972年移置岱庙天贶殿前东碑台处。时封祀坛合祀五方帝君。五方帝君即东郊青帝、南郊赤帝、中郊黄帝、西郊白帝、北郊黑帝。《颂》云:“山下设坛四成,如圜丘之制,乃命茂亲,以承大祭。”可见,真宗当时并没有来此坛奠献。宋焘《泰山纪事·地集·宋真宗登封纪略》对其在泰期间的行程所记甚详,也没有提及此处,而是由“茂亲”(《岱览》记有驸马尉二人、摄司徒、司空等)充任献官祭祀。1959年,章家庄进行农田建设时,将坛铲平。

坛东侧又设九宫贵神坛,形制略小,合祀九宫贵神,即太乙、摄提、轩辕、招摇、天符、青龙、咸池、太阴、天一。(据清唐仲冕《岱览·卷第十三·岱阳下》)。《封祀坛颂》文云:“九宫贵神,实司水旱。吾民是以,动系惨舒。厥职尤重。命筑坛于山下封祀坛东,率礼吉蠲,诏大僚以尸其事。”坛至清时已久废。

宋封祀坛西北不远为南坛,向北隔五马街与泰阴碑相对望。其坛址在今泰城南坛路与灵山大街交叉口西南,原开关厂院南部,今灵山大街南泰安第一人民医院(老县医院)南楼一带。南坛为泰安人俗称,其坛宋代为朝觐坛,清代改为风云雷雨山川坛。

朝觐坛筑于宋真宗封禅期间,为群臣朝觐地。坛上旧有寿昌殿,侧有瑞云亭,大臣陈尧叟奉敕作《朝觐坛颂》碑。在这里,宋真宗在封禅礼毕后,完成了最后一个阶段的礼仪活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二十六日,真宗被衮冕,盛装至朝觐坛寿昌殿,接受百官朝贺,而后至会真宫穆清殿大宴群臣,在殿门设席宴请泰安当地的父老代表,并赐乡亲们以茶、帛、时服等,又御制诗以庆贺封禅礼完美落幕。同时大赦天下,改乾封县为奉符县,以纪念封禅和上天赐符(即天书)于泰山。瑞云亭在朝觐坛东侧,为宋之御香亭。其名称由来也颇具传奇。真宗将登封泰山,斋戒于会真宫穆清殿,忽见太平顶处有黄白云升起,如幢盖,如龙凤。真宗见状,焚香再拜。又见云变五色,还有云如桥梁形状,紫云覆盖其上,久而不散。登封前夕,祥瑞又现于泰山,当然是极好的征兆。真宗自是欢悦,遂将御香亭命名为瑞云亭。

宋代以后,朝觐坛便逐渐荒废下来。至清乾隆间改为山川坛,光绪间改为风云雷雨山川坛。据清《会典》,每岁以春秋仲月(二月、八月)上戊日祭,由官方定期进行祭祀活动。民国间废其旧制。但坛、碑(民国间已斜断为两截)还在,一直保存至建国后。据贾明普老人讲,解放前的南坛周围有三个足球场大,中间是一个高大的土堆,石砌基础,有十几米高,分上、中、下三层,底层长四、五十米,西、南有巨制龟驮碑,民间以“土谷堆”称之,后因城建铲平。今人为纪念朝觐坛这段盛事,特将从五马村延至南坛的一条路,命名为南坛路,今路名亦逐渐弃用,询之当地居民,多数已不知晓。

顾川泰山|泰山老城述记·南关

(静水深流图)

宋真宗更乾封县为封符县,县治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迁移。之前,县治在岱岳镇,也就是老城区地方。更名后,又筑新城于旧城东南三里,故址在今泰安市区南部旧镇村一带,而县署则选在朝觐坛西南,今东关大街中段向东园林处院址一带。金天会六年(1128年),金军占据泰山一带及奉符县城,刘齐政权于奉符县境设立泰安军,治所仍在旧镇。金大定二年(1162年),复还旧治,治所又迁回岱岳镇,前后150多年的时间。县治迁出后,旧镇一带,城内变郊外。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这里便改作演武厅,为驻军操练之地,场址面积共大地十三庙九分。清末演武厅废,遂改为苗圃。今为单位及居民楼占用。据贾明普老人讲,随着人口增多,这里渐成村落,建国前后,命名为兴隆庄。由演武厅向西通南关街的一条路称作兴隆街。

南关街与兴隆街交叉口,早先还有一件非常醒目的青色花岗岩石件,称作石臼,是居民制作“茶汤”的器具,家家都用的着。茶汤是泰山传统食品,制作时先将小米淘水控干,在此臼捣作粉面,越细越好,再铁锅炒熟,既可煮也可开水冲泡为粥样,养胃滋补,别有风味。茶汤现在仍广泛流行于泰山一带,只是制作工艺已罕有石捣碾磨的传统方法,石臼也便逐年弃用,南关街拓宽改造后不知所踪。因此石器,此十字路口也被当地居民称作“茶臼”。

茶臼向北不远便是火神庙。

火神庙在南关街中段的位置,约建于元代,祀司火之神“火德真君南丹纪寿天尊”,为道教场所,泰山碧霞祠之下院。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四十七年(1708年),光绪九年(1883年)多次增修拓建。原规模宏大,南筑火神阁,重檐八角,横跨南关大街,神像设于崇阁之上。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知县周藩移建于阁之东北,并于阁上增祀文昌。路东为火神庙。据贾明普回忆解放前的情形,山门向西,门内为一大广场,南有戏台。北进庙门,有正殿、配殿、钟鼓楼等,祀火帝、玉皇、文昌诸神。四周古柏参天,遮天蔽日。庙内香火甚盛,多时道士曾达百余人。据清《会典》,每岁六月十三日致祭。至民国祀黜。民间以旧历二月初二为火神爷生日,在此唱戏三天。后庙多毁于战火。解放后仍有道长钟丹首(享年78岁)及其师弟薛丹秀(后还俗)留守庙中。2004年,以原钟丹首住处重修,但规模甚小,由刘明长道长主持。

除此之外,旧城下西隅大车档街北首、旧城西北隅北新街北亦建有火神庙。

泰城多建火神庙,自然与古人敬火畏火,祈求火神管火禳灾有关。泰城历史上有多次重大火灾,损失严重。如: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东岳庙发生火灾,堂室荡然;金贞佑四年(1216年) ,岳庙因遭战火,仅存延禧殿与诚明堂;明宣德三年(1428年)三月,东岳庙大火;嘉靖十六年(1537年),泰安州城起火,延烧数十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二月,泰安岱庙起火,正殿、门廊俱焚,仅存寝宫及炳灵、延禧二殿,古树、碑刻也多被毁;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八月,泰安会真宫起火,殿宇尽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春,东岳庙发生火灾;乾隆十年(1745年)二月,泰安县署发生火灾,延烧附近百余家;乾隆十五年(1750年),泰安县发生火灾;民国五年(1916年)灵应宫大火,熔铜像两尊;等等。火还会产生异象。如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东岳庙配天门青龙神像“吐火自焚”,民间一时议论纷然,当政严令禁止才平息下来。求助是人的本能,特别在无法征服的情况下。这也许是古代庙多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泰城多火神庙或许还与火神祝融氏的出身有关。

历史上关于祝融的记载,或为神,或为人,或为官职,或为部落氏族。有一种说法,祝融属炎帝支系,为蚩尤后裔。“神农(炎帝)居鲁,鲁邻泰山。”(吕思勉《三皇五帝考》)今人李继生进一步考证,炎帝降生于雷泽西北方的常羊之山(在今新泰市境内)。后炎黄于阪泉大战,炎帝战败,被驱至南方。炎帝后裔蚩尤为炎帝复仇,与黄帝战于泰山。黄帝九战而不胜,“回归泰山”,得玄女秘略,最后一役涿鹿之战,大败蚩尤。“帝断其(蚩尤)首,葬之常羊之山”( 袁珂《山海经注·海经新释》)。这里正是炎帝出生的地方。蚩尤族被打败后,一部分退往南方,一部分归服于少昊(黄帝长子玄嚣)联盟,仍留在泰山一带。祝融一族便属于留下的那一部分。“昔夏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国语·周语》)。“东岳泰山神姓岁,讳崇”。(《五岳真形图》),崇山即是泰山。至晚在夏这个时期,泰山一带便有祝融一族。祝融以火施化,号赤帝,住昆仑山(古昆仑山即泰山)光明宫,传下火种,教人类用火。 其谓“火神也” (郭璞语)。其状 “兽身人面乘二龙。”(《海外南经》)。祝融部落掌火,为冶金技术奠定了基础,而泰山一带有大量上古冶铁遗址分布。由此可见,泰山是祝融氏的老家,祝融氏是泰山一带的老祖先,设庙祭祀应是远古的流传。

据贾明普讲,从火神庙向西斜北,原来还有一条通往省城的官道,当地人称“大路”,来泰者可由此转南关街,进洼子街食宿休整,尔后入城。在官道旁,今汇丰嘉园(灵山大街298号)院内东南一带,原有一泉,名滇池,据传发掘于宋真宗封禅期间。其水清冽甘甜,周遭砌以石条。池畔有一中空古槐,往来客商旅者无不憩于树下,饮泉水以解渴乏。此泉建国初仍存,后被农具厂占用湮没。笔者曾往汇丰嘉园探询,但见一大片土堆瓦砾,杂草密掩其上,不知是否当年遗迹。

官道北侧,今灵山大街以南,原为一片广场,称贾家场,因贾姓为望族名。又据贾明普,广场北有石砌戏台,戏台北有贾家进士和武举宅第。日本侵占泰安时炸毁。今拆建为商业楼和居民楼。检索明、清泰安进士录,贾姓者有贾真,明甲申年(1404年)曾棨(明永乐二年状元)榜进士,官至副使。是否此人待考。贾姓武官则有清嘉庆间贾锡功,由行伍拔补阳信县,外委千总之职;另有贾培宗(曾任千总)、贾辅清(曾任把总)等。今灵山大街南、南关大街东仍存一条贾家胡同,或能说明当年贾氏在此一带的影响。

茶臼向南,在今南关加油站位置,为感恩亭旧址。感恩亭又名皇亭,当地俗称皇停,据传为皇帝来泰山封禅祭祀驻跸更衣之处。据清宋思仁《泰山述记》,“南关外有皇恩碑亭,乾隆十三年(1748年)士民恭建。”据此,此亭当为士绅百姓为感念乾隆皇恩立碑而建的碑亭。是年二月,乾隆奉母宪孝太后东巡,驻跸泰安。祭岱庙,登岱顶祀元君,又行围杀虎于东眼光殿山(因此故更山名为虎山),并蠲免当地赋税,救济当地贫苦,百姓立碑以感皇恩是可能的。老城西北七里(今御碑楼)原也有皇碑亭,立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万姓感恩碑。是年二月泰安等州县连年饥荒,朝廷遣司官赈济,后又免征上年未完地丁银米,州民于此立碑以感圣恩。其北有一亭,亭内有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御制诗勒壁。御碑楼地名即源于此。两皇亭可谓同出一辙。

感恩亭稍西北是观音堂。内祀观音大士,创建不详,明、清多次重修。观音即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自唐因避李世民之讳去“世“字),在民间享有普遍信仰,尊号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也称“圆通菩萨”、观音大士等。其祭祀场所数量仅次于关帝庙。除此外,岱庙西北莲花庵、英武街观音堂、永福街永福阁、瘟神街观音堂(附置瘟神庙内)、宫后门街观音堂,登云街观音阁、青云庵街青云庵、旧城东关观音堂、南关观音堂,西南隅观音堂、西北隅孔雀庵,以及泰山红门宫、斗姆宫、中天门上步天桥侧三大士殿等均祀观音菩萨。旧志云:(观音堂)“村村皆是,何暇枚举”。

感恩亭东南先前还有一座武氏贞节坊,位置在今热电厂门口,民国间为武氏立。

飞光流年,世事沧桑,多少的陈年旧迹,早已烟消云散,代之以新城区的建设与发展。恰如元人李简《朝觐坛》诗所云:

朝觐当年筑此坛,

旌旗影里簇仙班。

只今惟有青山在,

日暮孤云自往还。

顾川泰山|泰山老城述记·南关

作者简介:顾川泰山,博古通今,业余时间足迹遍布泰安大小角落,寻踪觅迹泰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