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日本东京首都圈345名男性样本的父系类型文/万物君据统计,日本人的父系单倍群中,D1a2占比约40%,O1b2占比约30%,O2占比约20%,C1a1占比约4%,C2南占比约3%,O1a占比约2%。上述单倍群对应的族群,可简单陈述如下:D1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日本东京首都圈345名男性样本的父系类型

文/万物君

据统计,日本人的父系单倍群中,D1a2占比约40%,O1b2占比约30%,O2占比约20%,C1a1占比约4%,C2南占比约3%,O1a占比约2%。

上述单倍群对应的族群,可简单陈述如下:D1a2为绳文人,O1b2为三韩人,O2为汉人,C1a1为早期亚洲人,主要分布在日本,中朝也有少量,C2南为东夷和中原人,O1a为吴越人。

文章目录

1

绳文人的主体单倍群是D1a2,其后代是现在阿伊努人。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大概3.8~1.8万年前,绳文人的祖先沿着海岸线从南方到达日本,成为日本的土著。当时的海岸线比现在低100米,有大面积大陆架露出,使得日本列岛与中国大陆几乎连为一体,所以他们能很容易到达日本。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末次盛冰期之后,海岸线上升,从东亚抵达日本的路线中断。不过,最后一批到达日本的绳文人祖先带去了中国华南地区的制陶技术,使得日本成为仅次于我国的最早出现陶容器的地区。其年代距今约17000年前。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中国陶容器的传播路线图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16000年前之后,日本的绳纹文化形成。之所以被称为绳文文化,是因为他们制作的陶器印有绳纹。绳纹文化的持续时间为16000年前到公元前1000年。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1904年身着传统服饰的阿伊努人

目前,日本人的父系单倍群中,D1a2占比约40%,这就是土著的优势。但从常染色体来说,他们的贡献只有15%。很明显,他们被同化了。

2

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50年,为日本的弥生时代。

此一时代,从东北亚地区渡海而来的人(渡来人),被称为弥生人。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那么,弥生人的源乡在哪?

有学者推测,西日本的弥生人源自山东,但分子人类学不支持这一观点:齐鲁-汉代临淄古墓测出的几乎都是母系BF,而日本弥生人母系为D4,极少BF。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有人认为,渡来人中有一部分人的单倍群是D1a2,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挨着,D1a2不可能只去日本,而不去朝鲜。

另外,从D1a2占比约40%但只贡献15%的常染色体的事实,也可以得出部分D1a2人群居住于朝鲜半岛的结论。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朝鲜半岛发现过D1a2a1-M116.1。有分析称,日本天皇可能是D1a2a1-M116.1,属于渡来系,到日本后才爆发的(考虑到他的单倍群为D1a2a,虽然他来自朝鲜,但也可称之为“绳纹人”)。若如此,则D1a2占比40%,就可以理解了。毕竟一千多年的皇族,子孙是少不了的。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日本天皇的单倍群或是D1a2a1-M116.1

不过,渡来系的主体单倍群,应该是O1b2。

我在前文称,三韩人的主体单倍群是O1b2。论据是,如果O1b2是东北的高句丽人,其在东北从汉代到唐代盘踞六百多年,后裔在中国的比例会很高,即便不如C2南的7.88%,也应该比C2北的1.21%高些。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O1b2、N1a、C2南等单倍群在中国的占比(省略%)

但事实是,O1b2在中国的占比只有0.69%,主要分布在吉林(3.55%)、黑龙江(2.63%)、辽宁(2.2%)、内蒙古(1.2%)等地。

网上有人说,“虽然在中国的红山文化遗址,夏家店上层遗址,包括更早的山东附近的遗址都没有发现O1b2的古样本,但是O1b2a1a1-CTS713包括O1b2的其他支系,很有可能是进入日本的西辽河集团的主要类型”。

这句话颇有些强词夺理,倘若O1b2是西辽河集团的主要类型,那么N1a又算什么呢?要知道,西辽河一带的遗址出土了很多属于N1a的古人。

综上,在没有更多证据前,我还是坚持认为,O1b2是三韩土著,位于朝鲜半岛南部,在北方高句丽的压力下,大批量渡海而进入日本。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西汉时的三韩位置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弥生人的主体为朝鲜半岛的三韩人

3

大约公元250年到592年,为日本的古坟时代。

2021年9月17日,权威期刊《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发表文章《古代基因组学揭示日本人的三方起源》称,现代日本人的祖先除“绳文人”和“弥生人”之外,还有第三种“古坟人”。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研究显示,现代日本人的遗传信息中来源于“绳文人”和“弥生人”的分别只有13%和16%。而余下71%的遗传特征(基于常染色体)来自第三种祖先族群——古坟人。古坟人与前两者不同,拥有一些东亚人群的遗传特征。古坟人的祖先很大程度上与汉族相似。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根据主成分分析图(PCA),古坟时代的日本人的常染色体与黄河流域的古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北中国古人(小荆山、扁扁洞)是完全重合的,与西辽河流域古人(红山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南部中国人差异更明显。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很明显,“古坟人”既不是西辽河流域的古人,也不是南中国的古人,而是来自黄河流域的汉人,因此,其单倍群只能是在日本占比为20%的O2。

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的遗传学家中込滋树评价称,对日本人口三方起源的发现感到“非常兴奋”。他还补充道,“正是从这个时期,日本人开始使用汉字”。

那么,这些黄河流域的汉人是怎么到达日本的?

基于古坟时代的初始年份,可以认为,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汉人为了躲避战乱,冒着生死渡海来到日本。

这一时期,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然而,除了衣冠南渡外,还有衣冠东渡。

当然,衣冠东渡的起点主要是在朝鲜半岛。公元313年,中国在朝鲜半岛上的统治机构乐浪和带方两郡被灭亡后,那里的汉人不得不离开,一部分回到故国,一部分向南流动进入日本。在此之前,据日本史籍《日本书纪》记载,已经有中国移民进入日本:

应神十四年(公元283年),是岁,弓月君率一百二十县人自百济到日本。

应神十六年(公元285年),王仁自百济来,太子芜道稚郎子师之,习诸典籍。

应神二十年(公元289年),阿知使主及其子都加使主,并率己之党类十七县人至日本。

应神三十七年(公元306年),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等经高丽国至吴,令求缝工女,后吴王与工女兄媛、弟媛、吴织、穴织四女以归。

上文中,弓月君,相传是秦始皇15世孙,也是日本秦氏的先祖,应神天皇赐姓太秦氏。王仁,或是乐浪郡灭亡时亡命至百济的乐浪王氏的一员(王氏是乐浪大姓)。阿知使主,原名刘阿知,自称汉献帝刘协四世孙,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刘氏开拓倭奴国人物,后称“东汉氏”。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后世日本画家所画的王仁

4

前文提到,C1a1在日本占比约4%。这个比例不高,但也不低了。

在东亚,C系的主流是C2,下游分为C2南和C2北。C1在东亚非常少,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和中国东北,其中在日本最多。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C1a1的近亲为欧洲的C1a2

据统计,C1a1在日本的分布趋势为中间多,两边少,越往日本东部北部越少,西部九州,东部太平洋沿岸,北海道最低。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C1a1在日本的分布图

结合其他单倍群的数据来看,D1a2高的地区,C1a1都不高,而O1b2高的地方,C1a1都不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N单倍群高的地方C1a1都高。据此可以认为,C1a1首先与N单倍群一起进入朝鲜半岛,然后和O1b2一起进入日本。

至于更早时期的C1a1,考虑到它的最近的支系C1a2在欧洲,则C1a1很可能是跟随猛犸象等大型猎物,走北线进入东亚的。日本分子人类学家崎谷满就认为,C1a1人群经过伊朗,通过阿尔泰山,再通过的朝鲜半岛进入日本列岛。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西部为C1a2,东部为C1a1

也有论文认为,日本的C1是从东亚南部,经过冲绳,进入日本,即所谓的南路(D1a2就是走南路进入日本的),并认为C1a1是日本绳文人。

然而,南半球的C1虽然多,但都是C1b的下游。而且,日本的C1a1虽然数量多,但集中在几个下游支系,中国和朝鲜半岛虽然数量少,但都出现了上游支系,因此,C1a1应是走北路进入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的。

魏晋时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成为江南人

C系兵分三路:一路向西,一路沿着北线向东,一路沿着南线往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3.5万年前左右,C1a2在欧洲非常活跃,所以有人推测,C1a1-M8族群最有可能就是山顶洞人的后裔。不过,根据付巧妹的测序,几乎与山顶洞人同时的田园洞人的单倍群为K2b*,所以山顶洞人的单倍群也有可能是K2b。

5

在日本,C2南占比约3%,O1a占比约2%。

C2南为东夷和中原土著,在中国占比高达7.88%,O2能大批量进入日本,C2南自然也能,这个无须争辩了。

至于O1a占比约2%,前文提到,“应神三十七年(公元306年),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等经高丽国至吴,令求缝工女,后吴王与工女兄媛、弟媛、吴织、穴织四女以归。”说明中国的东南吴地与日本有着畅通的交通联系,因此,吴人进入日本,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