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墓地和骨骼分析显示商族来源广泛

文/侯亮亮发轫于河北中部地区的先商文化,南迁过程中逐渐与中原当地的考古学文化交流和融合,并不断发展和壮大,最终以先商文化为主体的人群建立了商朝。系统探讨先商文化时期(约相当于成汤灭夏以前,即约距今4000年至距今3600年)人群的生业经济和

墓地和骨骼分析显示商族来源广泛文/侯亮亮发轫于河北中部地区的先商文化,南迁过程中逐渐与中原当地的考古学文化交流和融合,并不断发展和壮大,最终以先商文化为主体的人群建立了商朝。系统探讨先商文化时期(约相当于成汤灭夏以前,即约距今4000年至距今3600年)人群的生业经济和迁移活动,将有助于探索商族崛起之谜。本文对豫北冀南地区多处先商文化时期遗址(赞皇南马遗址、邯郸河北村遗址、邯郸滏阳营遗址、邯郸槐树屯遗址、安阳鄣邓遗址、鹤壁刘庄墓地、磁县南城墓地)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进行了多同位素(C、N、Sr、H)研究,并结合磁县南城墓地、磁县白村遗址人和动物骨骼的多同位素(C、N、S)研究,还原了当时家畜(猪、狗、牛和羊)的饲喂方式,重建了先民的生业经济,讨论了相关先民的迁移活动。

同时,分析了殷墟文化时期的辉县孙村遗址的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还原了从先商文化时期到殷墟文化时期长时段内的家畜饲喂方式和生业经济的变迁。

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猪、狗和牛的δC13值较高,主要以C4类食物(粟黍及其副产品等)为食;而羊的δ13C均值较低,以C3类(野生草本植物等)为主。

同时,家畜的δ15N值显示,部分牛和羊的食物中可能被添加了粟黍等C4类的饲料,部分牛和羊还可能被进行了特殊照顾。

显然,不同家畜食物来源的差异,当与先商文化时期先民采取的不同饲养方式密切相关。

第二,先民的δ13C和δ15N值较高,说明先民主要以C4类(粟黍等食物)为食及其饲喂的猪、狗、牛等动物的肉食资源为食。

不同葬式的先民的食物结构基本没有差异,说明大多数先民从事的生业经济基本一致。

部分先民的食物结构和大多数先民的食物结构明显不同,可能是外来迁移的个体。

第三,先商文化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遗址和不同习俗中先民的家畜饲喂方式基本一致。

具体而言,先商文化人群保持了中原地区猪、狗的传统饲养方式,即以粟黍农业为基础来饲喂猪和狗;牛、羊的饲养,虽依然遵循了引入初期所创建的饲养方式,但表现出越来越依赖于旱作农业的趋势,即主要在野外放养羊,但放养牛的同时还大量投喂粟黍等的副产品等食物。

第四,先商文化时期至殷墟文化时期先民和家畜的食物结构基本一致,说明长时段内先民的生业经济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粟黍农业及在其基础上的家畜饲喂业一直是先民最主要的生业经济。

第五,磁县南城墓地先民牙釉质的Sr及骨胶原中的H同位素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先商文化人群中可能存在着较大比例的迁移个体,相关人群可能来自北方地区、胶东半岛和山西等。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Sr同位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以明显区分本地和外地的人群,但H同位素区分人群迁移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发挥。

显然,先商文化时期多元化的人群在迁徙过程中,很快地适应了中原当地的生业经济和文化传统,这可能是先商文化充满活力的原因,也可能是商族发展、壮大的原因。

引言商族的来源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的悬案之一。

目前,基于甲骨文、金文与传世文献中有关商王地望记载的考证和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商族的来源是多元化的,其中“殷人屡迁”已成为基本共识。

然而,商族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迁移范围却缺乏相应的研究。

随着考古资料的发现和积累,辨识、解读和研究商族的实物遗存成为揭示相关问题的突破口。

1980年,邹衡首次提出豫北冀南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遗存应作为早商文化的前身,称其为先商文化。

他认为先商文化绝对年代的上限为“约相当于成汤灭夏以前(约2000 BC ~ 1600 BC)”,并将所发现的先商文化划分为漳河、辉卫和南关外等三个类型(图1a)。

1989年,李伯谦将先商文化定义为“汤灭夏以前商族(或以商族为主体)创造和使用的文化”。

此后,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先商文化的考古资料被辨识和研究,先商文化的保北和鹿台岗类型被提出。

目前,先商文化的文化面貌和时空框架基本明确,但依然难以窥探商族迁移活动的具体状态。

所幸,2005年至2008年,刘庄墓地发现先商文化墓葬338座,磁县南城墓地发现先商文化墓葬116座,这些墓葬的布局清楚、排列规律、规模宏大,使得先商文化人群的遗骸得以确认。

其中,石棺葬或简化石棺葬、海洋贝敷面(扇贝和宝贝科贝壳)随葬等典型的不同于中原传统文化的丧葬习俗被发现(图1b~图1d)。

同时,两处墓地的陶器以卷沿鼓腹细绳纹陶鬲为主,反映出先商文化在发展进程中融合、吸取了周边各地多元的文化因素。

然而,囿于两处墓地骨样保存情况所限,全面的体质人类学和古DNA研究无法开展,仅分析了两处墓地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已发现了个别个体迁移的线索。

作为人体最坚硬的组织,牙齿是最容易完整保存下来的部分,特别是牙釉质还具有耐酸碱腐蚀等特性,近来已经成为先商文化人群迁移及其相关活动的重要研究对象。

墓地和骨骼分析显示商族来源广泛▲图1 a.先商文化遗址分布图及南城墓地位置示意图(侯亮亮改绘);b.磁县南城墓地M3局部图(发掘者石磊提供);c.鹤壁刘庄墓地积石墓局部(发掘者赵新平提供);d.鹤壁刘庄墓地石棺葬(发掘者赵新平提供)87Sr由87Rb衰变形成,矿物和岩石的锶同位素比值取决于初始Rb/Sr比值和基岩的年龄。

由于质量数大,锶在表生环境中分馏非常小,在风化、成壤过程和生物循环中,87Sr/86Sr值基本保持不变。

锶通过摄食和饮水进入生物体内,牙齿和骨骼形成时,锶以类质同象形式替换羟磷灰石中的钙,得以长期保存。

牙齿萌出后,牙釉质成分不再发生变化。

对比个体牙釉质87Sr/86Sr值与当地背景值的差异,可以揭示个体迁移行为的信息。

作为大质量同位素,Sr同位素从岩石圈到食物链的传递,并替代生物体中的钙元素的过程中,几乎不发生分馏效应,因此生物体的87Sr/86Sr值取决于其生活区域的地质背景。

一般认为,家猪牙釉质的87Sr/86Sr均值±2倍方差的范围可以作为当地生物可利用锶同位素的比值范围。

因此,分析先民牙齿中的锶同位素可以直接确定他们是否为本地人,进而讨论先民的迁移和交流等问题。

目前,国际上在相关问题上的成果丰硕,国内也开始涌现出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例如,赵春燕对石峁后阳湾、喇家、陶寺、瓦店和黑水国遗址先民的Sr同位素研究,尹若春对贾湖遗址先民的Sr同位素研究,Wang等对吉尔赞喀勒墓地先民的Sr同位素研究,Zhang等对鸡公山、红营盘和营子坛遗址及麻玉田遗址先民的Sr同位素研究,Wu等对纱帽山和尹家城遗址先民的Sr同位素研究,房书玉对焦家遗址先民的Sr同位素研究,李雍对吐哈盆地青铜至铁器嬗变期三处遗址先民的Sr同位素研究,均在各个遗址中发现有迁移的个体,这为特定时空框架下社会人群交流和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证据。

南城遗址位于邯郸市磁县南城村西北,处于太行山东麓山地向平原过度的丘陵地带。

迄今,南城先商墓地是河北发现数量最多,范围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获取资料最为丰富的一处先商墓地。

其中,M3出现蚌敷面的特殊的葬式(图1b),M70先民的食物结构迥异于大多数个体,都为人群的迁移等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基于陶器及其组合群的研究,该墓地属于先商文化的漳河类型,处于先商文化南北交流的桥梁纽带上,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