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距今5千年和4千年的极端干冷气候

文/韩建业研究表明,全新世气候也存在冷暖、干湿的波动。不但距今8500—3000年之间存在所谓“大暖期”,而且“大暖期”本身也不十分稳定,至少存在距今5000年和距今4000年左右两次明显而短暂的干冷期。“大暖期”正当人类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距今5千年和4千年的极端干冷气候文/韩建业研究表明,全新世气候也存在冷暖、干湿的波动。不但距今8500—3000年之间存在所谓“大暖期”,而且“大暖期”本身也不十分稳定,至少存在距今5000年和距今4000年左右两次明显而短暂的干冷期。“大暖期”正当人类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期间这种短时段的极端干冷的气候对人类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人类文化又产生了怎样的应对策略,以及应对的成效如何,这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对惯于安逸的现代人也许还有某种警示作用。

本文选择气候变化敏感的中国北方地区来对这一问题略加分析。

一关于距今5000年左右的极端干冷期,已在多项研究成果中有所揭示。

这时候,中国沿海处于低海面时期,鄂尔多斯地区气候干冷,岱海—黄旗海湖面降到前所未有的低谷,并出现冰缘气候,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能观察到这次降温事件。

这种气候干冷的趋势其实早在距今5500年左右就开始了,但至距今5000年左右迅速跌至低谷。

目前至少可从以下3个方面观察到这次事件对中国北方文化的重大影响:第一,气候带南移,引起文化格局的重大变动,尤其是使原农业文化区出现大片“空白”。

距今5500—5000年期间的仰韶晚期,内蒙古中南部的岱海、黄旗海、商都地区分布着仰韶文化海生不浪类型,晋北、冀中北、京津地区所在的海河流域以及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所在的西辽河流域分布着后期红山文化、雪山一期文化,第二松花江和东辽河之间分布着左家山三期文化,东辽河流域分布着偏堡子文化,辽东半岛分布着小珠山中层文化等。

这些都是定居性的以农业为主体的文化。

但到距今5000年以后,这一广大地区则出现农业文化的长期“空白”,不再有陶器和聚落发现(图一)。

推测这次极端降温所引起的气候带南移,使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条件受到极大限制;而当时生产力水平有限,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所以只好放弃农业;而其北狩猎民族的南下也可能是促使该区域农业文化衰竭的原因之一。

有证据表明属于雪山一期文化的一部分人当时西迁至甘青地区,为马家窑类型向半山类型的转化提供了契机,但该区域农业文化的总体下落不明。

距今5千年和4千年的极端干冷气候图一 距今6000—4000年间陶器北界线的摆动第二,气候带南移和资源锐减,使人群间关系空前紧张,战争频仍。

距今5000年左右,在包头和鄂尔多斯地区虽然没有发生文化衰竭的现象,但却突然出现大量石城,且均位于山头或山坡位置,易守难攻,防御性质十分突出。

这说明人群之间相互关系空前紧张,原始战争可能成为日常大事。

随着气候干冷而引起资源锐减,相邻聚落群或地区间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就可能会频繁发生战争;而北方狩猎民族的南下更可能成为爆发战争的理由。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战争也就成为人们应对极端事件的手段之一。

战争需要强有力的组织者,会加剧社会的分化,一定程度上刺激社会的进步,但也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

第三,森林资源的日渐枯竭,使聚落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上述石城的出现和聚落位置的升高,实际上就是聚落形态变化的重要表现。

此外,还有当时包头和鄂尔多斯地区石墙房屋的流行,以及窑洞式建筑由晋中向黄土高原大部地区的推广。

和以前的半地穴式木构建筑不同,石墙房屋和窑洞式房屋基本不需要耗费多少木材。

这恐怕并非出于有意保护环境的目的,而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与森林资源的日渐枯竭有关。

二距今4000前后也有一次气候干冷期,其开始的时间大约在距今4300年:中国沿海又一次处于低海面时期;从岱海苜花河口剖面来看,距今4300年前后岱海地区的气温几乎降到0℃左右,降水也明显减少。

这次降温在欧洲、加拿大、非洲等全球范围内都有明显纪录,也是一次全球性的降温事件。

这次极端事件对中国北方文化的影响至少有以下4项:第一,气候带南移,引起文化格局的一系列连锁变动,原农业文化区出现小范围“空白”。

随着龙山时代初期(距今4500年左右)气候的回暖,原先“空白”的岱海—张家口—京津—大连一线终于迎来了农业文化发展的又一次高潮,但至距今4300年左右,岱海地区老虎山文化基本消失,再次呈现出农业文化的“空白”状态。

可能是在狩猎民族南下和当地农业发展条件严峻的双重压力下,分布在内蒙古中南部、陕北、晋中北、冀西北地区的老虎山文化急剧向南扩张,代替了临汾盆地原高度发达的陶寺类型,并将陶鬲、细石器镞和占卜习俗等因素传播到黄河以南乃至于山东地区。

可能是由于同样的气候原因和老虎山文化的压力,以河南中西部为主要分布区的王湾三期文化大举南下,代替了石家河文化。

可以看出,在这次极端气候事件中,北方文化采取了更为积极主动的应变策略,并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战争更加频繁,规模扩大。

上述老虎山文化对陶寺类型的代替、王湾三期文化对石家河文化的代替,不但程度剧烈,而且规模宏大。

这显然是不折不扣的战争行为,甚至后世传说中还保留着对这些战争的记载:前者即是标志着陶唐氏衰落的“稷放丹朱”事件,后者即是象征夏王朝诞生的著名的“禹征三苗”事件。

此外,战争频仍的表现主要是专门化武器的增多和流行,以弓箭和钺最具代表性。

乱葬坑、无头墓、残肢墓等特殊现象的屡屡发现,也在诉说着残酷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另一方面,这些大规模的战争造就了一批强有力的军事首领,为中国社会进入成熟的国家和文明阶段奠定了基础。

第三,气候动荡导致洪水泛滥,对人类文化造成极大破坏。

从岱海地区自然剖面来看,在老虎山文化之后(约距今4300年以后)形成厚达50厘米的砾石层,表明曾经有过一场较大规模的洪、冲积过程。

老虎山文化在岱海地区的突然中衰,也许与气候的湿干暖冷变化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山洪暴发。

至于气候的渐趋干冷,与短期的雨量突增,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这时正好相当于尧舜时代的所谓“大洪水”时期。

第四,环境恶化最终导致经济形态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