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没有不流血的革命

在夏朝统治初期,为争夺天下共主的宝座,夏与夷经过反复的政治较量,才最终确立了夏后氏以一国统领天下万国的领袖地位,使夏朝贵族国家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统一局面得到四百多年的延续。关于夏初夷夏冲突的史事,文献记载主要有如下数端:一是启益之争。《

在夏朝统治初期,为争夺天下共主的宝座,夏与夷经过反复的政治较量,才最终确立了夏后氏以一国统领天下万国的领袖地位,使夏朝贵族国家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统一局面得到四百多年的延续。关于夏初夷夏冲突的史事,文献记载主要有如下数端:一是启益之争。《孟子·万章上》云:“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

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

朝覲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日:‘吾君之子也。

’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

”《史记·夏本纪》所记略同。

这是说禹曾将天下授益,无奈益的威望不够,禹死后得不到诸侯拥护,过了三年,只好让位于启,避居箕山。

从此,出现了家天下的政治格局,儒家盛赞的禅让制寿终正寝。

但《古本竹书纪年》云:“益干启位,启杀之。

”《楚辞·天问》云:“启代益作后。

”《韩非子·外储说下》云:“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战国策·燕》云:“禹授益而以启为吏。

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这是说启成为国家联合体的首领,是通过武力获取的。

比较起来,可能后一种说法更近实情。

从此,联合体最高权力的转移开始发生在同一家族之内。

这是夏初在继统问题上夷夏之间的第一次冲突。

没有不流血的革命二是启伐有扈。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当启即天子位后,“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

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

启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

”《甘誓》见于今文《尚书》,是一篇可信度较高的历史文献,但不曾言及有扈氏的族属情况。

《史记·夏本纪》说到禹的后裔之国其中有有扈氏,但《左传·昭公元年》说:“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

”把夏的观、扈同其他叛乱的异姓诸侯相提并论,说明有扈氏与夏禹并不同姓。

据刘起釘先生研究,有扈氏不是夏的同姓部落,而是异姓的东夷少昊族的“九扈”,其地就是殷代的“雇”,即今郑州黄河北岸的原武一带。

这样看来,在启益争统之后,东夷有扈氏与夏后氏又为此发生一次正面冲突。

这次冲突的后果极其严重,致使夏的继统一度中断。

《左传·襄公四年》说:“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

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

弃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

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

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

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

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

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

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