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女子红杏出墙,谋害丈夫(红杏出墙的女子是什么生肖)

女子红杏出墙,谋害丈夫

明朝万历年间,邯郸城出了一件大事,一美艳妇人谋害自己的丈夫,邻居侥幸躲过一劫,死者还是朝廷大官,三十来岁,文质彬彬。

死者父亲还是扬州城的大富豪,家财万贯。

美妇人名叫佳丽,死者名叫高天宏。

我们先从高天宏的家庭开始说起,高天宏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

父亲名叫高志,小时候很穷,常被人瞧不起。

于是远走他乡,四处奔波,吃尽人间酸甜苦辣,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

后来,高志有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高天赐,二儿子高天宏,小女儿高天丽,三个孩子里面,高天宏最聪明,早早考上秀才,上门提亲的人都快踏破门槛了。

提亲的人有富家千金,也有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但是最后却选了一个卖豆腐的。

这个姑娘名叫佳丽,家里是做豆腐的,有一点穷,不过父母很老实,人也勤快。

高志认为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勤快,勤快可以赚大钱,勤能补拙。

而且佳丽聪明又漂亮,于是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在佳丽的陪伴下,高天宏加倍努力读书,没几年就考上进士,在外地做了县令。

夫妻俩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聪明懂事。

在高天宏的治理下,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稳。他还开设学堂,兴修水利,治理成果得到上级的认可和赞赏,任满之后被提拔到京城,做了东阁大学士,正五品的大官。

佳丽也跟着到了京城,高天宏每天忙于衙门的事情,家里面都是佳丽一个人忙碌,两个孩子也慢慢长大,佳丽一人忙前忙后,人也瘦了许多。

高天宏看着妻子消瘦的背影,心有不忍,想着找个奶娘帮忙照顾孩子,妻子也能休息一下,但是繁忙的公务一直没有时间。

太傅看高天宏年轻有为,和皇帝推荐他去了邯郸。

到了邯郸,高天宏和佳丽先去了驿站,高天宏打算在衙门附近租一处院子,如此一来,自己也可以早点回家,帮妻子做一些家务,毕竟俸禄不高,很多事情不的不节俭。

第二天,忽然有人找上门,看了名帖之后,高天宏并不认识这个人。

来人进屋,笑容堆在脸上,说:“高大人,我是宋员外的管家,我家老爷送来一些礼物,并且希望明日可以到府中一坐。”

高天宏:“好意我心领了,东西带回去,至于明天,等我忙完了衙门的事,一定上门拜访。”

送走来人,高天宏感到奇怪,不过夫妻俩也没多想,以为只是当地的有钱人,想要认识一下自己而已。

三日之后,高天宏去了宋员外家,并且因此换了一处大宅子,也买了好几个丫鬟和仆人。

原来这个宋员外是父亲的朋友,以前一起做生意,欠了父亲五千两银子。后来父亲去了扬州,这笔欠款就没有及时归还。

所以当高天宏来到邯郸,宋员外马上派人去请,一方面联络感情,一方面可以归还五千两银子。

高天宏买了宅子,请了仆人,衙门的事情还是很多,常常睡在衙门。

佳丽终于轻松了许多,孩子交给了奶娘,自己也有了空暇时间,经常和当地权贵、富商、乡绅的夫人一起赏花,烧香。

邯郸虽然不比京城繁华,但大事小事特别多,有时候高天宏就睡在衙门,无形之中又冷落了佳丽。

佳丽和其他夫人喝茶的时候,总会提到以前在京城的生活,自己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做饭洗衣都是自己干,自己虽然是当娘的,有时候也要当爹。

众人听说之后无不佩服,都说她是女中豪杰,一点也不比高天宏差。

佳丽很不喜欢邯郸,突然意外发生了。

邯郸出现地震,死伤无数。

高天宏准备了马车,让妻子带着孩子先回扬州。

回到扬州,佳丽住在以前的小院子里,当初和高天宏成亲,小夫妻就搬了出来,在外面买了一处小院子,有一点破旧。

主要是因为父亲高志只给了几百两银子,高志虽然富得流油,但为人吝啬,即便是自己的子女,他也很抠门,所以自己的宅子富丽堂皇,但是几个子女的家却很简陋。

佳丽带着孩子们走进院子,心情很是糟糕,原本以为嫁入豪门,可以衣食无忧,想不到丈夫一心放在功名利禄,公公又是铁公鸡,也就是丈夫的俸禄还算可以,能够勉强生活。

高志听说佳丽回来,而且还带着孙子孙女,心里很开心,或许是上了年纪,特别想念大孙子,马上把城南买了一处豪宅给了佳丽。

宅子很大,佳丽种了许多花花草草。

虽说不知道公公为何突然发善心,但大宅子住起来还是很舒心。

一双儿女也有六岁了,佳丽又请了一个书生教孩子读书,书生名叫周恒。

周恒身材瘦弱,但很有才华,父母死的很早,一直寄住山里的枫叶寺。

有一天突然下起暴雨,电闪雷鸣,佳丽有些害怕,就把周恒留了下来,并且准备了一桌酒菜。

酒过三巡,佳丽感叹自己命苦,外人以为自己嫁入豪门,丈夫又是大官,殊不知自己比寡妇还不如。

借着醉意诉说多年来的不满,特别是夜深,莫名的恐惧涌上心头。

周恒安慰了一会儿,把她扶到床上去休息,佳丽打发走丫鬟,却把周恒留了下来。

周恒又惊又喜,如梦似幻,二人同床共枕。

第二天,佳丽亲自下厨,做了一些点心,送到周恒的房间。

从此二人亲密了许多,周恒从寺庙搬了出来住在家里面,白天教书,晚上陪着佳丽。

风和日丽的时候,周恒还陪着佳丽和孩子们去踏青,佳丽也不避讳丫鬟仆人,和周恒卿卿我我。

但是高府的仆人时不时过来,送一些吃穿用的,还会把两个孩子接过去,给高老爷看一下。

慢慢的,佳丽和周恒的事情就传到了高老爷的耳中,高老爷并未说什么,只是写了一封信送去邯郸。

高天宏每天在衙门忙碌,赈济灾民,无暇顾及妻儿,连一封书信也没有时间写,想着有父母在身边也很放心。

当他见到仆人,看到父亲的来信,心中一惊,但马上冷静下来。衙门的事情很多,现在根本没时间处理这些事情。

半年后,邯郸已经恢复正常生活,人们开始重建家园。

高天宏由于突出的表现,朝廷任命他做了邯郸太守。

高天宏搬到太守府,宴请了几个同僚,还有两个朋友。

众人九死一生,也算是患难之情,同僚更是对高天宏荣升太守表示祝贺。

喝了几杯酒,高天宏愁眉不展,同僚看他好像有心事,说了一些客套话就走了。

朋友忽然想到了什么,说:“嫂子回扬州也有一段时间了,何不接回,毕竟一家人还是要在一起的。”

高天宏叹息道:“你不知道,一言难尽。”

在朋友的追问之下,高天宏拿出父亲的书信,是了妻子红杏出墙的事情。

朋友沉默了一会儿,倒了两杯酒,说:“听我一句劝,你现在身居高位,有儿有女,有些事情睁一眼闭一眼,当务之急还是赶紧把嫂子和孩子接过来,大不了你纳个妾。”

高天宏若有所思,妻子的性格他是了解的,如果摊牌对谁都不好。

送走朋友,高天宏又想了很多,第二天写好书信,交给了仆人。

远在扬州的佳丽收到书信,有些惊慌,但从信上的内容看,高天宏好像什么都不知道。

佳丽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既然事情没有露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离开高家。

经过十多天的准备,佳丽带着孩子去了邯郸,离开的时候嘱咐了周恒,让他也去邯郸,暂时住在外面,等稳定下来,找个机会再去家里。

周恒点点头,跟着一起去了邯郸。

到了邯郸之后,高天宏看着儿子女儿活泼可爱,十分欣慰,面对妻子,也装着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一家人其乐融融。

高天宏有时候也在想,是不是父亲多疑,可能妻子没有红杏出墙,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高天宏让管家多加留意。

有一晚,佳丽说了周恒的事情,说他孤苦可怜,无依无靠,在扬州的时候就在家里教孩子读书。

佳丽还说:“周恒现在也到了邯郸,我想让他继续给我们孩子当老师。”

高天宏心里咯噔一下,想不到妻子竟然把奸*夫带过来,不过表面上,高天宏还是答应了,心里强压着一股怒火,一定要想着万全之策。

佳丽很开心,让仆人打扫出一间客房,买了崭新的被褥,房间内话放了一束花,毕竟周恒和自己都很喜欢花花草草。

周恒搬进了高天宏的家,白天还是小心翼翼,毕竟这里耳目众多,稍不留神就会被人发现。即便到了晚上,也只能在柴房说说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饱受相思之苦,两个人恨不得马上远走高飞。

与此同时,高天宏也找到朋友,商量如何休了佳丽,朋友还是劝他冷静,小不忍则乱大谋。

但是高天宏不能容忍妻子的背叛,必须设一个圈套,当场捉奸。

周恒和佳丽不得自由,佳丽说:“要不然我们就快刀斩乱麻,我买点砒霜,毒死他。神不知鬼不觉,然后远走高飞,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

周恒点点头,二人又详细谋划了一番。

第二天,佳丽早早出门,去药材铺子买了砒霜,说是家里有老鼠。

老板有些疑惑,但也没多问。

接下来就是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周恒一起下毒。

终于有一天,邻居刘秀才登门拜访,找高天宏喝茶。

刘秀才看着佳丽离开的背影,小声对他说:“咱们是邻居,你儿子和我儿子玩的很好,我告诉一件事,你千万小心。我看你妻子不对劲,你不在家的时候,你家的那个先生和你妻子卿卿我我。这种事我原本没必要说,但是我发现你妻子去了药材铺,一开始我好以为她是买一些补药,药材铺的老板是我朋友,他告诉我你妻子买了一大袋子砒霜,你可要小心呀,自古奸*情出人命。”

高天宏勉强寄了一个笑容,说:“不会,是我让她去买的。”

刘秀才拿起杯子,准备喝茶,感觉茶的味道不太一样,又放了下来,起身离开了。

高天宏喝完茶,内心陷入深思,看来妻子是要害死自己,自己要快点像一个办法。

过了三天,刘秀才发现高天宏家的大门一直关着,怀疑高天宏已经出了事,马上去衙门报了官。

衙门的人也是三天没有见到高天宏,很是奇怪。

官差来到高天宏的家,找了一圈并没有发现高天宏的人,佳丽神色有些慌张,含糊其辞,也说不清楚高天宏的下落。

官差马上带走 了佳丽,周恒,以及丫鬟仆人。

通过审讯,丫鬟仆人说了佳丽和周恒的奸*情,周恒熬不过刑罚,全部招认,还说都是佳丽一个人想的办法,一个人下毒,自己只是帮忙搬运尸体而已。

按照周恒所说,官差在城外的小树林挖出了高天宏的尸体,尸体被分解成好几块,惨不忍睹。

佳丽和周恒判处斩首,两个孩子被爷爷接回扬州,但爷爷突然生病 ,竟然死了,临死之前把万贯家财传给了大孙子和大孙女。

但是两个孩子年纪太小,大伯父高天赐和姑姑高天丽争着要收养两个孩子,最后姑姑收养了两个孩子,但实际上姑姑也是为了那份遗产,姑姑挥金如土,每天山珍海味,两个孩子却只能喝粥,饿的面黄肌瘦。

有一天,等的孩子正在柴房砍柴,看到一个老尼姑。

老尼姑把两个孩子带到尼姑庵抚养,这个老尼姑在半年前受到一封信,高天宏当时想着是休了佳丽,然后把孩子送到尼姑庵。

在高天宏小的时候,经常和母亲去尼姑庵烧香,老尼姑十分慈悲,与高天宏结下不解之缘。

多年后,在老尼姑的养育之下,两个孩子长大成人,男孩子当了官,女孩子嫁给一个读书人。

(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