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74《传习录》上071

74《传习录》上071

【原文】

        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如何?”

        先生曰:“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

        “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导读】

1、陆澄之问,是程颐先生言:“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则人不亲;贤人之言,则引以自高,不如此则道不尊。”

2、先生认为程子误解圣人了:圣人太高了,要降一点下来,否则就会脱离群众;贤人呢,别人不重视你,所以要引圣人之言抬高一下自己,否则你的道得不到重视。

3、“大而化之”是孟子对圣人的定义:大而化之之谓圣。圣人的思想品德之博大,大到能包容一切,教化天下。圣人包容一切,不存在把自己抬高或降低的说法,一切都在他的教化里面。圣人之道,本是日用常行,不存亲或不亲,恰恰相反,一定是亲切有味。

【译文】

        陆澄问:“程颐先生说,圣人论道,必朴素谦卑;贤人说话却自我抬高。这话怎么讲?”

        先生纠正他说:“不对,假如这样,便是作假了。圣人就像天,到哪都是天,日月星辰之上,是天;九泉之下,也是天。天何曾自降而卑呢?这就是孟子所谓‘大而化之’。

        “贤人像高山大岳,自有自己的高度罢了。然而百仞之山不能自拔成千仞,千仞之山同样不能自拔到万仞。贤人并未抬高自己,若这样便是作假了。”

【浅谈】

1、抬高自己,是普通人的通病。抬到自己脚底下都空了,便可能一不留神踩空跌落。有时你不抬自己,别人会帮你抬。人都有夸大事实的天性,所以要时刻保持警惕、踏踏实实,千万不可言语超过实力。

2、人往往会因为别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而郁闷,但换个角度讲,自己有别人还没认识到的价值,就像手里有好牌没打出去,不正是好事吗?夫子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相证!

3、程子之意:圣人太高了,要教化民众,犹恐他人觉己高冷,必须先把自己放低;贤人教人,怕别人不信服,必引圣人之言,以佐证自己,往高处讲。

4、传统修养层次有四:圣人、贤人、君子、小人。众人即普通人,当然众人(众生)中既有君子亦有小人。比如孔圣人有弟子七十二贤人。

5、学于圣人,斯为贤人;学于贤人,斯为君子。学于众人(普通人民群众、普罗大众),斯为圣人。因为圣人从体察人之道,即人之常情、人之常行中悟出圣人之道。今天我们一起共读共修,期冀以君子身份,向圣人学做贤人。

6、先生却认为如此错了!从孟子始,美区分成两种:优美和崇高,充实之美是崇高,指做人的境界;优美指美学思想。做人你要有充实崇高之美,崇高、充实有光辉能影响别人,那就大。比大有更高层次就是圣,大而化之为圣。

7、先生以此展开讲,认为,天道无高低,圣人众生更无高低卑贱之分。三光(日月星辰)之上是天,九地(九泉)之下亦是天,大而化之、圣人境界无所不在。天道即大化流行。

8、贤人比圣人低一点,但亦如山岳,耸其高,让众生学习。真正的贤人不必引而自高,伪也,有多高就多高。人可以自诩为贤人,但不必如明星走秀引而自高,如此反而似戏子贬低了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