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蜀王柏灌为秦人先祖中衍之后

三星堆二号坑出土铜神坛(K2③:296)局部文/何崝古蜀王柏灌,文献除了载录其名之外,于其事迹几乎没有片言只句,学者多以为其事迹无可考。赵殿增提出,“三星堆一期文化即宝墩文化阶段,可能与蚕丛氏或柏灌氏蜀王有关”。把考古文化与文献记载联系起来

蜀王柏灌为秦人先祖中衍之后三星堆二号坑出土铜神坛(K2③:296)局部文/何崝古蜀王柏灌,文献除了载录其名之外,于其事迹几乎没有片言只句,学者多以为其事迹无可考。赵殿增提出,“三星堆一期文化即宝墩文化阶段,可能与蚕丛氏或柏灌氏蜀王有关”。把考古文化与文献记载联系起来。

但这仅是一种推测,柏灌氏的史迹仍不清楚。

我认为,古蜀国与中原早有联系,而与中原联系的主要通道是渭河中下游地区即关中地区,这一地区与古蜀国邻近,关系密切,并且这一地区的史迹文献记载较多,通过对在这一地区的人事活动的考察,或可找出一些柏灌氏的史迹。

文献中柏灌的异名现在要了解古蜀国的史迹,主要依据《蜀王本纪),而柏灌之名,最早见于《蜀王本纪)之中(但写法不同,见下表)。

历代著作引《蜀王本纪),皆以为是扬雄所作,但各书所引《蜀王本纪)皆有差异。

朱希祖以为唐宋间所引《蜀王本纪)以及各种蜀记,多为浅人伪托。

徐中舒先生认为《蜀王本纪)不是扬雄所作,而是蜀汉时代的谯周所作。

而常璩《华阳国志·序志》说:“司马相如、严君平、扬子云、阳城子玄、郑伯邑、尹彭城、谯常侍、任给事等各集传记,以作《本纪》,略举其隅。

”徐中舒先生又谓刘焉宾客来敏作《本蜀论》,秦宓也有蜀史的著作,则蜀史的纂述者应有多家。

其中以司马相如、严君平、扬雄名最著。

司马相如以辞赋、严君平以治《易》、《老》、《庄》著称,偏于专门之学,而扬雄之学则涉及于经学、诸子、文字训诂、辞赋等领域,几乎囊括当时学问的各个方面,故桓谭“以为绝伦”,常璩则盛赞为“焕乎弘圣”。

而扬雄又为蜀人,故凡蜀史著作,多归之于扬雄名下,实际上蜀史著者多家,传闻异辞,互有差异。

唐宋以来,各书所引《蜀王本纪》,应是采自诸家所述,却全归之于扬雄了。

即以古蜀王名号而言,各书所引《蜀王本纪》就有差异,而常璩《华阳国志》及罗泌《路史》所载与各书所引《蜀王本纪》又有所不同,现列表如下:蜀王柏灌为秦人先祖中衍之后自柏灌以下,各有异同,现在只讨论柏灌,故自鱼凫以下,暂置不论。

各书所载柏灌之名,只有《华阳国志》作柏灌,其余作折權、柏濩、拍濩、伯雍。

柏灌之柏或作拍、伯,这是由于形近而相混。

至于折,应是传写本有坏字,致柏讹写为折。

而灌又作權、濩、雍,其所从的偏旁:灌、權从雚,濩从萑,雍从隹,都含有隹形,这恐怕不是偶然所致。

《说文》:“隹,鸟之短尾总名也。

”罗振玉说:“卜辞中隹与鸟不分,……盖隹、鸟古本一字,笔画有繁简耳。

”又《说文》:“雚,小爵(同雀)也。

”皆鸟名,而雚、萑二形都由隹衍生。

故可以认为柏灌之灌,本为一种鸟的象形字,传写过程中,增益偏旁——这种情况在春秋战国文字中常见——而增益的偏旁又有讹变,故成灌、權、濩、雍等字形。

在这个古蜀王的名中,灌与雍、權、濩都本象一种鸟形,这4个字形都是在传写过程中讹变而成,其中哪一个字形都说不上是这个古蜀王名的正字。

故大家所习称的柏灌,其名应是柏X,这个X就是某种鸟的象形字。

古蜀与商王朝的关系我们要探索柏灌的史迹,文献中没有记载,但可以从文献中记载的与古蜀相邻地区的史迹中去寻找,其中值得注意的地区是关中地区。

古蜀地区与关中地区很早以来就有联系,这个地区在商代早期分布着先周文化和商文化。

商文化在二里冈下层阶段已推进至西安、耀县一带,占据了关中东部,其后继续西进,其势力一度达到关中西部的扶风、岐山交界一线,至商晚期殷墟二期起,商文化才开始逐渐向东收缩。

而关中地区与古蜀地区相邻接,故先周文化与商文化必与古蜀地区有密切联系。

在殷墟卜辞中有“蜀受年”、“至蜀”、“在蜀”等内容;在周甲骨文中有“伐蜀”、“克蜀”的内容,其中的“蜀”都是指古蜀地区,这是没有疑问的。

有的学者否定殷墟卜辞中的蜀是指古蜀地区,大概是没有注意到考古材料中商文化区域与古蜀地区相邻接。

古蜀地区与商王朝固然有密切联系,但我们更应注意商王朝派驻在关中地区的直接经营者。

《史记·秦本纪)载秦先公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秦先公孟戏、中衍为商王太戊之御,太戊并“妻之”,自“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其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

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勇力事殷纣”。

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而“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

自《史记》的这些记载观之,秦先公自费昌起,与商王朝的关系就很密切,中衍还与商王室建立婚姻关系,其后嬴姓遂为诸侯。

《史记》载中衍之玄孙中潏“保西垂”,西垂是指关中地区中商王朝占领地区。

中潏后来“以亲故归周,保西垂”,此西垂是指周人占领的关中地区。

中潏先为商王朝保西垂,后投奔周人,仍为周人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说明秦先公在此地区根基深厚,自非长期经营不能达到这样的程度。

中潏所处时代已届殷末,《史记》虽然仅谓中潏“在西戎,保西垂”,但秦先公保西垂当不是到中潏才开始。